北大留美碩士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2021-02-20 糖音

歡迎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糖音關注我們

本文作者:米粒媽

本文授權自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不久前,和另一個朋友聊天,她聊到自己認識的一個舞蹈演員,前幾年嫁給了一個富二代。嫁給了富二代,這本是令人無比豔羨的事,但舞蹈演員跟朋友說,婚後遭遇了超級變態的婆婆,日子並不好過。

聽舞蹈演員講婆婆的那些事情,簡直比肥皂劇還要狗血。因為全家住一起,婆婆要求所有人都要按照她的想法生活:

早上七點必須起床,周末也不能懶床;

凌晨五點在家搞大掃除,把所有人都叫醒,一起搞衛生;

強制要求平時夫妻倆的房門要打開,禁止在家過於膩歪;

一天三頓,吃飯時必須要坐在餐桌上一家人一起吃,不可以呆在房間裡吃,也不可以在吃飯時一言不發;

就連兒子兒媳性生活的頻率也要管,「不要縱慾,男人做多了傷身體」。

在這種高壓打擊下,舞蹈演員很快就得了抑鬱症。最後,逼得二人搬到不遠處的一套小房子裡去住,然而婆婆有鑰匙。依舊每天七點半點去開門叫兩人起床,周末也不許睡懶覺。

兒子走後就在家中辱罵舞蹈演員的媳婦,兒子回來就當兒子面數落媳婦,人笨、不會說話、不懂禮貌、不尊重老人、飯做不好、衛生搞不好、不會帶孩子,要她何用?

媳婦本身已經有了非常嚴重的抑鬱症,一米七的個頭,瘦到只有八十多斤,還自殺了兩次。

最後自殺沒成後,就一心求離婚,什麼都不要,淨身出戶也要離婚,最後終於離掉了。

朋友講的時候,真的聽得我唏噓不已。

這婆婆感覺和朱雨辰的媽媽,如出一轍的相似。不禁讓人想到,如果朱雨辰和湯唯或姜妍結婚,是不是也有如此雞飛狗跳的場景。

也難怪朱雨辰一事刷屏後,很多人替初戀湯唯發聲說,「感謝你的不娶之恩」。

父母缺乏「界限感」,才是親子矛盾、婆媳矛盾最主要的誘因。

正如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過一句話,「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今年年初,一篇《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決裂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火遍網絡,引起眾人一片譁然。

80後北大畢業生王猛(化名)曾是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位「別人家的孩子」卻早已和父母決裂:

12年前就開始不回家過年,6年前又拉黑父母聯繫方式。

不僅如此,他還寫下萬字長文,自稱要以自身經驗給朋友參考。

這封信講述了他和父母之間的種種經歷,信中,王猛列舉了幾個例子:

「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班裡要搞文藝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我母親不由分說地讓我穿長褲,我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沒被準許。」

「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對奧數很有感覺,母親不願意讓我去,有一次在外參加奧數考試回來後,我發現攜帶的文件夾不見了,找到之後發現已經被人劃壞並塗抹。回家後,母親不但沒有安慰我,反而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考考上北大,我以為能逃離父母的『控制』,可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電話,請她之後多多照顧。而大姨就像父母一樣,不斷給我打電話,甚至悄悄聯繫我同學了解我的情況。」

「出國讀研的時候,他們給我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顧我,可是我與這位『老朋友』並無共同話題。當我告訴家人這個問題的時候,收到的回信卻是,『絕交未免太狹隘無理了』」

王猛說,「美國時,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由自主就想起以前沮喪的事情。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我足足講了六個小時,諮詢師說我已經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

但報告出來後,我給父母寄了一份,但他們不以為然。

這份無以言說的無望,讓王猛在2012年前後,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決心與「家」徹底告別。

讓人沒想到的是,王猛與父母的決裂,在微博上、網上得到了無數人的理解:

為何這件事會在網上引起如此大的共鳴和理解?


為何血濃於水的親情,會稀薄、冷漠、背離,甚至反目為仇到如此?


父母不顧孩子感受執意照顧到底,這到底是愛,還是「枷鎖」?

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所有為人父母思考的事。

 

身陷囹圄的朱雨辰,不是沒有反抗過,然而,最終的結果仍是將反抗變成了接納;

而與之相反的,拉黑父母12年的王猛,則是選擇了更極致的與「家」徹底告別。

我並非鼓舞大眾隨意與父母反目,與原生家庭斷絕關係。但在打著父母之愛,堂而皇之控制、荼毒的親子關係中,選擇爆發,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正如魯迅說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都是為了你好。」


 「要不是你是兒子/女兒,我才不管你!」


「活該,誰叫你不聽我的。」


「為了你,我吃了多少苦······」

這些話,日常生活中不少聽到。表面上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實際上行使的卻是控制和摧毀的行動。

在這些父母認為這是關心、照顧,是愛,其實這種過猶不及的「愛」,不過是自私、自戀到骨髓裡的固執。

作為父母,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沒有界限和尊重,從心理層面不斷希望從孩子的身上去滿足和證明自己。


那麼這個孩子和這對父母,就都會喪失界限、自尊和自我價值感,親子關係只會演變成彼此的掠奪。

 

董卿曾在某節目中說:

有了孩子後,很多事情需要平衡,並不是我的世界裡只有孩子,孩子的世界裡只有我。最好的狀態,就是我們在彼此的世界裡,相互平衡。

紅透熒幕的董卿,不光如是說,更是如此身體力行著。

在彼此的世界裡平衡,其實說得也是,父母要跟孩子保持界限感,不要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

只有父母有了這種清晰的界限感意識,孩子長大後才能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兒,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界限,並尊重別人的界限。

愛很可貴,但界限感更難能可貴。親子關係,亦是如此。


沒有界限感的親子關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說到底,有邊界的愛是,父母管好自己的事,父母收回自己的手,讓孩子管好自己的事。

 

 

作者有話說:

朱雨辰刷屏,連續好幾天都有人在談論和吐槽朱雨辰的媽媽,有個朋友跟我說:

中國這樣的媽媽太多了,以愛之名控制孩子的家長何其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些朱雨辰們,能怎麼辦?好像除了認命也沒別的辦法了。

朋友說這話的時候,我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了魯迅先生說過的這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朱雨辰,抵抗過,然而最終仍是在沉默中滅亡著,年僅40,仍是單身,身邊空無一人,事業不溫不火。

北大碩士,抵抗到了極致,在沉默中爆發,選擇不回家拉黑父母,遵循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自由意志。

不想評判是非對錯,但選擇爆發,也許是在畸形的關係中,和無盡荒涼中的一個好出路。

當然,這麼極端的母愛還是少數,但多少都帶有控制和越界的母愛,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

在父母看來,他們沒有做錯什麼,都是小問題,孩子不該以這樣強烈決絕的方式進行對抗,父母都是出於愛。

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想要的卻是有自由和尊重,他們完全按照另外一套價值文化體系在思考,這是兩代人的代際衝突,很大程度上,也是社會發展太快,造成了兩代人之間的思維脫節。

所以,如何平衡好一段好的親子關係?對於我們平常父母來說,除了懂得適時的放手,也要抓緊腳步,跟上孩子的腳步,不脫節,才會有更多的連接和話語。


本文作者:米粒媽

本文授權自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更多糖音故事▼

點擊下列連結收聽

糖音原創:我種了兩顆豆 | 口袋裡的音樂故事

喀倫坡之狼:(上集)狼王洛波 |(下集)狼王之死

屎尿屁:聽說,白雪公主放屁了 | 呀!屁股

費雪寶寶1-3歲:學會大聲應答 | 認知危險行為 | 同伴交往培養 | 我不生氣 | 我會大聲問好 | 我不哭了 | 姐姐,弟弟 | 手拉手,走不丟

迪士尼小公主:蒂安娜-化解友誼危機 | 木蘭-化幹戈為玉帛 | 白雪公主-拼出來的美夢 | 貝兒-拔苗助長的插花大師  | 愛洛-膽小馬的勇氣 | 愛麗兒-成語「近水樓臺先得月」 | 愛麗兒-海怪帶來的靈感 | 蒂安娜-水晶球看不到的驚喜 | 梅莉達-成語「班門弄斧」 | 樂佩-成語「失之交臂」 | 白雪-成語「眾志成城」

蘇菲亞小公主:皇室的假期  |  神秘群島(下) | 神秘群島(上) | 友誼的旋律 | 榮譽女巫 |  一份新友誼的開始 | 偉大巫師的選擇 | 一次難忘的收穫

小象歷險記連載:第一集 特麗莎家族 | 第二集 美麗的邂逅 | 第三集 巨石陣  | 第四集 庫塔出生了 |  第五集 大象之死 | 第六集 膽怯的庫塔 | 小象歷險記 | 第七集 盜獵者 | 第八集 恐懼的存在 | 第九集 瘋狂的殺戮

螺絲釘:奶油 | 水銀體溫計 | 電池 | 拉鏈  | 食品保質期 | 蜜蜂 | 孵蛋器 | 生氣會傳染 | 糖果 | 狗的秘密 | 指南針 | 導航系統 | 視頻通話 | 測謊儀 | 發聲玩具 | 語音對講 | 槓桿 | 彈射力 | 萬花筒 | 放大鏡 | 影子劇院

格林童話珍藏版:七隻烏鴉 | 睡美人 |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 | 青蛙王子  | 狼和七隻小羊 | 風雪婆婆  | 白雪公主  | 白雪與紅玫 | 長髮姑娘

原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冬至 | 小寒 | 大寒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清明 

小馬寶莉:申辦小馬利亞大賽 | 牛仔會上的秘密 | 蘋果小馬車比賽 | 最佳拍檔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託馬斯和朋友:多多島的獅子王 | 挖出了大恐龍 | 維克多說行 | 託馬斯追風箏  | 最好的禮物 | 不好意思說可是 | 可愛又調皮的達克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遠古生物入侵:恐爪龍 | 尼日龍 | 狗學問 | 吃恐龍的大蛤蟆  | 洞中的巨獸 | 大地懶  | 會走路的鯨

賽車總動員:超級賽道

情緒管理:不怕犯錯 | 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 | 遇事冷靜 | 增強自信  | 培養勇氣 | 不再害怕獨自睡覺  | 與弟弟妹妹相處

兒童哲學故事:快樂與悲傷 | 生與死 | 男孩與女孩 | 對與錯  | 勇敢與膽怯

關 注 糖 音

不想錯過糖音每日故事,可置頂公號

相關焦點

  • 「盛世N隊」黃婷婷——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黃婷婷,2013年8月18日加入SNH48二期生成為N隊隊員,2015年總決選第四名,2016年第三名,2017年第三名,2018年第二名。2019年在拒投總選後,12月,黃婷婷單方面宣布與絲芭解約。時過境遷,如今SNH的粉絲對黃婷婷的印象大概留在,啊,不可說,卡黃;啊,王母,親女兒;啊,白眼狼!但有多少粉絲憶起黃婷婷的努力?黃婷婷的進步?黃婷婷的不屈服?給黃婷婷留下「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句評語,是因為筆者心中,出生於南京的黃婷婷從進入SNH就是個思想成熟,努力向上的人。
  • 魯迅十大經典語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對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而對他的軟弱不爭則表示憤怒。2.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賞析:這句話出自《不滿》。不滿足可以促進人不斷地積極進取。3.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賞析:這句話出自《記念劉和珍君》。「沉默」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爆發,一種是滅亡,二者必居其一。4.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 《自衛的藝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
    推薦傑西艾森伯格主演的這部荒誕現實主義黑色幽默電影:《自衛藝術》,卷西簡直太適合演這種弱小無辜的腹黑男角色了,這應該是日本和空手道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了,哈哈哈哈!卷西簡直就是美國林志穎,永遠長著一張娃娃臉,十幾年都不會變老,讓人羨慕不已!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起了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裡面的一段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1月12日 水皮「談股論金」: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券商板塊中的領漲個股,像中信證券差一點漲停,帶動了整個市場的人氣。當然漲幅排在第三位的就是保險,漲幅也是相當的大。漲幅最大的中國人壽出現了8%左右的漲幅。當然銀行股全天也都保持了相對的強勢。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出現崩盤跡象的抱團股今天也有所反彈。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個股顯而易見,更多的是跟隨性,不可能充當領漲的角色。
  • 《魔女嘉莉》: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在學校中,以克莉絲為首的壞女孩們常常欺負嘉莉。幸好體育老師德斯賈丁斯小姐對飽受欺辱的嘉莉呵護有加。2013版《魔女嘉莉》先來說一說原著小說誕生的時代背景。2013版《魔女嘉莉》所以在《魔女嘉莉》中,以克莉絲為首的青年實施校園暴力的手段根本不計後果。不僅因為生理期的問題嘲笑、侮辱嘉莉,還將視頻發布到社交網站上。
  •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白衣江上人 | 鴻學員優秀作業
    註:【】內紅字部分為宋老師標註精彩內容及批註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文 | 白衣江上人首先宋老師的這個問題需要拆分幾個抽象小問題.1:大國之間的爭鬥是否為必然,大國爭鬥的關鍵是什麼?根據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合作是唯一的正確的道路,經濟現狀也指出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2016年中國對美貿易額佔對外貿易總額的14.5%,其中對美出口佔中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7.96%,對美進口佔中國外貿進口總額的10.58%;2016年美國對華貿易額佔美國外貿總額的11.06%,其中對華出口佔美國外貿出口總額的9.78%,對華進口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5.04%,中美之間貿易依存度相當之高
  •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全球華人支持梁彼得!
    2016年1月21日,梁彼得案正式開庭,控辯雙方律師挑選了7男5女12位陪審員,陪審員大多為白人,在兩周的時間內,控辯雙方提供了各自的證人證詞,於2月9日,控辯雙方進行總結陳詞。之後陪審團進入秘密討論表決。  經過了長達17個小時的討論後,2016年2月11日晚,陪審團對梁彼得做出有罪認定,認定其構成二級誤殺和瀆職罪,法官將判決日期定在2016年4月14日。
  • 不在沉默中爆發中,在沉默中消失
    吳奇石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她的父母是科學家。她畢業於哈佛大學英語系,並在密西根大學獲得了創意寫作碩士學位。在《無聲告白》出版之前,她已經寫了很多年了,她的小說和散文作品多見於各種文學期刊和雜誌。《無聲告白》是吳起花了六年時間寫的第一部小說。
  • 必看電影之二十五——沉默的羔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沉默的羔羊  一部讓人驚心動魄的偵破片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1991年出品  導 演:喬納森·戴米  主 演:朱迪·福特斯  終於,在第6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好萊塢電影導演喬納森·戴米以恐怖片《沉默的羔羊》當之無愧地贏得了5項奧斯卡大獎,使好萊塢的恐怖片在奧斯卡角逐中揚眉吐氣,爭得了應有的地位。
  • 一部韓國高分電影《新世界》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開始的李子成沒有想當老大的野心,他只想快一點完成任務,早一天回到警局,結束這麼多年的臥底生涯,可是上邊領導的貪婪、自私,是不會讓他回來的,不信任他,在他的身邊安排了很多人,一次次的騙他,每次都說完成這次任務你就可以回來了。這樣無休止的欺騙、不信任換做誰都得反啊,李子成也不例外,看到大哥丁青死去的那一刻,他明白了應該為自己做一些什麼了。安排好一切終於反了!
  •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吧!
    《獵兇風河谷》的影片上映,雖然影片並不是一部我們想像中的好萊塢大製作,但是整部影片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影片由「鷹眼」傑瑞米·雷納和「緋紅女巫」伊莉莎白·奧爾森聯袂主演,主要講述了因一起在風河谷發生的少女謀殺案,傑瑞米·雷納飾演的捕獵者和伊莉莎白·奧爾森飾演的FBI探員一塊走上了追兇之路,而片尾對於施暴者的看似「非法制裁」的手法,當時還是引發了網友不小的討論聲音的。
  • 在沉默中滅亡
    它書寫精微的個體:將死之人的最後時光,隱秘燃燒的戀愛之火,大蕭條時期年輕黑人的不公正待遇,貴族淑女不惜毒死愛人的瘋狂。我讀過的這類風格小說中,《心是孤獨的獵手》筆觸柔和幽默,卻充滿深深的同情。寫兩個希臘男人的愛情,一個油膩,一個一塵不染。令人心疼的辛格總是那麼有條有理,細膩地愛著肥胖的安東尼帕羅斯,但在那個時代人們排斥同性之愛,敏感的辛格在痛苦中受盡煎熬。平凡無奇的啞人的嘶吼。
  • 花粉投稿:《延禧攻略》之嫻妃: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今天發一篇《延禧攻略》劇評,因為花粉中喜歡這個劇的人不少,所以我今天特別發一篇花粉投稿,關於嫻妃的,作者是一位律師,厲害吧?每個人看劇都會有自己的角度,從而得出不一樣的評價。關於該劇人物,你有什麼樣的話想說呢?歡迎來留言討論。
  • 王嶽倫凌晨回應酒後失態2天,李湘依舊沉默,在沉默中爆發?
    如果連家庭都不和諧了,談什麼事業發展?她這一次選擇沉默也是讓人十分意外。因為在2018年的時候王嶽倫也被媒體曝出他和一個女子在酒店共度三小時。而這一次李湘選擇沉默,至今都沒有發聲,這就讓人十分奇怪了。不禁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文章中的一句話:「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現在的情況就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總是讓人感覺後面還是有大事會發生。
  • 吳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最近,吳晰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綜藝節目中的表現令人驚訝。吳晰變化好大,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這與之前在《快樂大本營》中的她截然不同。在《快樂大本營》中的她,她好像有點缺乏自信,同時又有幾分自卑。吳晰於2020年以高分考進大連外國語大學的法學系,考上大學的她成績依然在班上名列前茅。2006年1月21日,吳晰在「閃亮新主播」總決賽中表現搶眼,並籤約湖南衛視,並與何炅、李維嘉、謝娜、杜海濤一起主持娛樂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由此看來,吳晰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十分優秀的人。
  • 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由忻鈺坤編劇兼執導的,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譚卓等主演的一部作者電影。
  • 北大女碩士拒絕百萬年薪,回家做油漆工,稱: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本文的主角就來自於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是一位女碩士,但她在畢業後卻拒絕百萬高薪,執意回家當了一名油漆工,這是怎麼回事呢?蘇家雖然清貧,但蘇黎傑父母知足常樂,不求大富大貴,所以對蘇黎傑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蘇黎傑卻不安於現狀,希望能夠走出農村,向著更繁華的城市邁進。於是她十分努力地讀書,自小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除了成績優異,蘇黎節還十分懂事,每到寒暑假就會把自己種的菜拉到鎮上去賣,用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 《隱秘的角落》王瑤為女報仇:「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
    王瑤的扮演者李夢,1992年出生,是個90後新生代演員,她曾在《白鹿原》裡飾演白靈,也是憑藉這部歷史片走入了公眾視線。王瑤就是鍥而不捨型,她認定的事會用各種辦法達成,不達目的不罷休,寧可兩敗俱傷,也不會握手言和。王瑤有一個女兒叫朱晶晶,是這部劇裡三個小孩中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這個女孩在少年宮墜樓了。而這之後,就是王瑤一系列瘋狂的報仇行為。
  • 再思最揪心的電影《沉默》:在徹底的沉默中傾聽上帝
    《沉默》▽ 電影《沉默》,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在196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而《沉默》也代表了日本20世紀文學的高峰之作。這樣的吶喊從奧斯維辛焚屍爐的煙囪裡,從哀號中,從血中,從刀下,從孩子的眼淚裡,從所有看不透的苦難中都發出過!
  • 《嘉年華》中的性侵案:如果我們保持沉默,那麼我們也是幫兇
    導演文晏藉此發出了自己的吶喊:不要沉默,救救孩子。如今3年過去,類似事件仍在發生,這聲吶喊也愈發的振聾發聵。影片開始於一場性侵案。12歲的小文和同學新新,跟著新新的乾爹住進了一家海邊酒店。這張由父母、醫院、警察、律師等群體織成的「面孔之網」。12歲的小文成長在一個離異家庭,她跟著母親生活。這個母親不稱職,說得嚴重一點,就是不配當母親,小文的悲劇有很大一部分是她造成的。小文怕被媽媽打不敢回家,才選擇跟新新乾爹一起出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