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糖音關注我們
本文作者:米粒媽
本文授權自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不久前,和另一個朋友聊天,她聊到自己認識的一個舞蹈演員,前幾年嫁給了一個富二代。嫁給了富二代,這本是令人無比豔羨的事,但舞蹈演員跟朋友說,婚後遭遇了超級變態的婆婆,日子並不好過。
聽舞蹈演員講婆婆的那些事情,簡直比肥皂劇還要狗血。因為全家住一起,婆婆要求所有人都要按照她的想法生活:
早上七點必須起床,周末也不能懶床;
凌晨五點在家搞大掃除,把所有人都叫醒,一起搞衛生;
強制要求平時夫妻倆的房門要打開,禁止在家過於膩歪;
一天三頓,吃飯時必須要坐在餐桌上一家人一起吃,不可以呆在房間裡吃,也不可以在吃飯時一言不發;
就連兒子兒媳性生活的頻率也要管,「不要縱慾,男人做多了傷身體」。
在這種高壓打擊下,舞蹈演員很快就得了抑鬱症。最後,逼得二人搬到不遠處的一套小房子裡去住,然而婆婆有鑰匙。依舊每天七點半點去開門叫兩人起床,周末也不許睡懶覺。
兒子走後就在家中辱罵舞蹈演員的媳婦,兒子回來就當兒子面數落媳婦,人笨、不會說話、不懂禮貌、不尊重老人、飯做不好、衛生搞不好、不會帶孩子,要她何用?
媳婦本身已經有了非常嚴重的抑鬱症,一米七的個頭,瘦到只有八十多斤,還自殺了兩次。
最後自殺沒成後,就一心求離婚,什麼都不要,淨身出戶也要離婚,最後終於離掉了。
朋友講的時候,真的聽得我唏噓不已。
這婆婆感覺和朱雨辰的媽媽,如出一轍的相似。不禁讓人想到,如果朱雨辰和湯唯或姜妍結婚,是不是也有如此雞飛狗跳的場景。
也難怪朱雨辰一事刷屏後,很多人替初戀湯唯發聲說,「感謝你的不娶之恩」。
父母缺乏「界限感」,才是親子矛盾、婆媳矛盾最主要的誘因。
正如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過一句話,「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今年年初,一篇《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決裂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火遍網絡,引起眾人一片譁然。
80後北大畢業生王猛(化名)曾是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位「別人家的孩子」卻早已和父母決裂:
12年前就開始不回家過年,6年前又拉黑父母聯繫方式。
不僅如此,他還寫下萬字長文,自稱要以自身經驗給朋友參考。
這封信講述了他和父母之間的種種經歷,信中,王猛列舉了幾個例子:
「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班裡要搞文藝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我母親不由分說地讓我穿長褲,我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沒被準許。」
「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對奧數很有感覺,母親不願意讓我去,有一次在外參加奧數考試回來後,我發現攜帶的文件夾不見了,找到之後發現已經被人劃壞並塗抹。回家後,母親不但沒有安慰我,反而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考考上北大,我以為能逃離父母的『控制』,可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電話,請她之後多多照顧。而大姨就像父母一樣,不斷給我打電話,甚至悄悄聯繫我同學了解我的情況。」
「出國讀研的時候,他們給我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顧我,可是我與這位『老朋友』並無共同話題。當我告訴家人這個問題的時候,收到的回信卻是,『絕交未免太狹隘無理了』」
王猛說,「美國時,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由自主就想起以前沮喪的事情。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我足足講了六個小時,諮詢師說我已經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
「但報告出來後,我給父母寄了一份,但他們不以為然。」
這份無以言說的無望,讓王猛在2012年前後,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決心與「家」徹底告別。
讓人沒想到的是,王猛與父母的決裂,在微博上、網上得到了無數人的理解:
為何這件事會在網上引起如此大的共鳴和理解?
為何血濃於水的親情,會稀薄、冷漠、背離,甚至反目為仇到如此?
父母不顧孩子感受執意照顧到底,這到底是愛,還是「枷鎖」?
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所有為人父母思考的事。
身陷囹圄的朱雨辰,不是沒有反抗過,然而,最終的結果仍是將反抗變成了接納;
而與之相反的,拉黑父母12年的王猛,則是選擇了更極致的與「家」徹底告別。
我並非鼓舞大眾隨意與父母反目,與原生家庭斷絕關係。但在打著父母之愛,堂而皇之控制、荼毒的親子關係中,選擇爆發,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正如魯迅說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都是為了你好。」
「要不是你是兒子/女兒,我才不管你!」
「活該,誰叫你不聽我的。」
「為了你,我吃了多少苦······」
這些話,日常生活中不少聽到。表面上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實際上行使的卻是控制和摧毀的行動。
在這些父母認為這是關心、照顧,是愛,其實這種過猶不及的「愛」,不過是自私、自戀到骨髓裡的固執。
作為父母,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沒有界限和尊重,從心理層面不斷希望從孩子的身上去滿足和證明自己。
那麼這個孩子和這對父母,就都會喪失界限、自尊和自我價值感,親子關係只會演變成彼此的掠奪。
董卿曾在某節目中說:
「有了孩子後,很多事情需要平衡,並不是我的世界裡只有孩子,孩子的世界裡只有我。最好的狀態,就是我們在彼此的世界裡,相互平衡。」
紅透熒幕的董卿,不光如是說,更是如此身體力行著。
在彼此的世界裡平衡,其實說得也是,父母要跟孩子保持界限感,不要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
只有父母有了這種清晰的界限感意識,孩子長大後才能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兒,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界限,並尊重別人的界限。
愛很可貴,但界限感更難能可貴。親子關係,亦是如此。
沒有界限感的親子關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說到底,有邊界的愛是,父母管好自己的事,父母收回自己的手,讓孩子管好自己的事。
作者有話說:
朱雨辰刷屏,連續好幾天都有人在談論和吐槽朱雨辰的媽媽,有個朋友跟我說:
「中國這樣的媽媽太多了,以愛之名控制孩子的家長何其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些朱雨辰們,能怎麼辦?好像除了認命也沒別的辦法了。」
朋友說這話的時候,我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了魯迅先生說過的這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朱雨辰,抵抗過,然而最終仍是在沉默中滅亡著,年僅40,仍是單身,身邊空無一人,事業不溫不火。
北大碩士,抵抗到了極致,在沉默中爆發,選擇不回家拉黑父母,遵循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自由意志。
不想評判是非對錯,但選擇爆發,也許是在畸形的關係中,和無盡荒涼中的一個好出路。
當然,這麼極端的母愛還是少數,但多少都帶有控制和越界的母愛,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
在父母看來,他們沒有做錯什麼,都是小問題,孩子不該以這樣強烈決絕的方式進行對抗,父母都是出於愛。
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想要的卻是有自由和尊重,他們完全按照另外一套價值文化體系在思考,這是兩代人的代際衝突,很大程度上,也是社會發展太快,造成了兩代人之間的思維脫節。
所以,如何平衡好一段好的親子關係?對於我們平常父母來說,除了懂得適時的放手,也要抓緊腳步,跟上孩子的腳步,不脫節,才會有更多的連接和話語。
本文作者:米粒媽
本文授權自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更多糖音故事▼
點擊下列連結收聽
糖音原創:我種了兩顆豆 | 口袋裡的音樂故事
喀倫坡之狼:(上集)狼王洛波 |(下集)狼王之死
屎尿屁:聽說,白雪公主放屁了 | 呀!屁股
費雪寶寶1-3歲:學會大聲應答 | 認知危險行為 | 同伴交往培養 | 我不生氣 | 我會大聲問好 | 我不哭了 | 姐姐,弟弟 | 手拉手,走不丟
迪士尼小公主:蒂安娜-化解友誼危機 | 木蘭-化幹戈為玉帛 | 白雪公主-拼出來的美夢 | 貝兒-拔苗助長的插花大師 | 愛洛-膽小馬的勇氣 | 愛麗兒-成語「近水樓臺先得月」 | 愛麗兒-海怪帶來的靈感 | 蒂安娜-水晶球看不到的驚喜 | 梅莉達-成語「班門弄斧」 | 樂佩-成語「失之交臂」 | 白雪-成語「眾志成城」
蘇菲亞小公主:皇室的假期 | 神秘群島(下) | 神秘群島(上) | 友誼的旋律 | 榮譽女巫 | 一份新友誼的開始 | 偉大巫師的選擇 | 一次難忘的收穫
小象歷險記連載:第一集 特麗莎家族 | 第二集 美麗的邂逅 | 第三集 巨石陣 | 第四集 庫塔出生了 | 第五集 大象之死 | 第六集 膽怯的庫塔 | 小象歷險記 | 第七集 盜獵者 | 第八集 恐懼的存在 | 第九集 瘋狂的殺戮
螺絲釘:奶油 | 水銀體溫計 | 電池 | 拉鏈 | 食品保質期 | 蜜蜂 | 孵蛋器 | 生氣會傳染 | 糖果 | 狗的秘密 | 指南針 | 導航系統 | 視頻通話 | 測謊儀 | 發聲玩具 | 語音對講 | 槓桿 | 彈射力 | 萬花筒 | 放大鏡 | 影子劇院
格林童話珍藏版:七隻烏鴉 | 睡美人 |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 | 青蛙王子 | 狼和七隻小羊 | 風雪婆婆 | 白雪公主 | 白雪與紅玫 | 長髮姑娘
原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冬至 | 小寒 | 大寒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清明
小馬寶莉:申辦小馬利亞大賽 | 牛仔會上的秘密 | 蘋果小馬車比賽 | 最佳拍檔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託馬斯和朋友:多多島的獅子王 | 挖出了大恐龍 | 維克多說行 | 託馬斯追風箏 | 最好的禮物 | 不好意思說可是 | 可愛又調皮的達克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遠古生物入侵:恐爪龍 | 尼日龍 | 狗學問 | 吃恐龍的大蛤蟆 | 洞中的巨獸 | 大地懶 | 會走路的鯨
賽車總動員:超級賽道
情緒管理:不怕犯錯 | 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 | 遇事冷靜 | 增強自信 | 培養勇氣 | 不再害怕獨自睡覺 | 與弟弟妹妹相處
兒童哲學故事:快樂與悲傷 | 生與死 | 男孩與女孩 | 對與錯 | 勇敢與膽怯
關 注 糖 音
不想錯過糖音每日故事,可置頂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