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哪個皇帝最忙
一定非乾隆爺莫屬吧
暑期照常重播《還珠格格》
剛播完《延禧攻略》又要去趕《如懿傳》的場子
這位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
好像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而隨之颳起的「故宮熱」
也讓這座歷經六百年風雨的雄偉建築
過了一把「網紅癮」
也正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之下
讓自身這個獨一無二的文化IP變得愈發的年輕
當年,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讓大家感受到故宮紅牆內,獨韻的匠心。文物修復師們「一手觸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宮牆外的世界鬥轉星移,宮牆內的他們用幾年的時間摩挲同一件文物。無數人對這個宏大的皇家宮殿留下的故事心嚮往之。
而最近熱播的綜藝《上新了·故宮》,為我們帶來了未曾以嶄新的視角探秘不為人知的神秘的故宮未開放區域。
故宮首次作為出品方,與北京衛視一共打造《上新了·故宮》。
每期節目都會邀請與「故宮」相關的明星,與「故宮兄弟」鄧倫、周一圍一起,進宮識寶,尋求歷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並聯手知名設計師和專業的高級院校合作,根據每期誕生的主題,來設計一個文化創意衍生品。
//乾隆的秘密花園//
第一期的上新主題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布,主題為「乾隆的秘密花園」,希望通過對乾隆花園的探尋,感受到乾隆皇帝深沉的內心世界,而這也讓觀眾了解到了乾隆皇帝的另一面。
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準備給自己退位後頤養天年而修建的,又被稱為「乾隆花園」。從乾隆三十六年到乾隆四十四年,整整修了8年,為他的退休生活下足了功夫。
乾隆花園雖然面積不大,裡面卻容納了整整27座建築。
但乾隆爺的「秘密」都藏在第四進院落裡
最高大的符望閣
最深處的倦勤齋
最狹小的竹香館
一起守護著乾隆爺在這裡藏了兩百多年的秘密
竹香館是一座獨立的小院子,是由假山和一座江南風情的兩層小樓構成。乾隆特別喜歡竹子,所以建了這個小院,命名「竹香館」。
乍看連入口都找不到,原來是藏在假山的石洞之中。
「初極狹,才通人」
通過僅容一人穿過的假山
才能窺到竹香館的真貌
符望閣是乾隆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築,名字是乾隆皇帝親自取的,意為花園的建成符合他在位時的願望。
符望閣又名「迷樓」,室內採用了很多種不同風格的裝修,空間分割十分巧妙,幾個轉角就讓人迷失方向。符望閣的內簷裝修工藝是當時江南工藝的代表,也是清代工藝的高端水平。
百寶鑲嵌、掐絲琺瑯,還有沉香木嵌玉、漆雕、鏨銅鎏金等工藝,不一不讓人震驚。
乾隆非常喜歡用重複雙面的元素,去設計一些有機巧的東西。
符望閣裡面的雙面鍾不是國外進貢的,而是乾隆命造辦處打造的,這樣的工藝在現代也很罕見!
符望閣,無一處不精雕細琢,又無一處,不彰顯皇帝的尊貴。乾隆把他能想像到的一切最美好的東西,全都放進了這座閣樓中,只有在這裡,他才能盡情地任性著。
在乾隆花園最深處,是倦勤齋。
「倦勤」二字,則是乾隆作為帝王的最大願望:「耆期致倦勤,頤養謝喧塵」。
當鏡頭對準乾隆的「倦勤齋」時,你會發現,這沒有故宮的莊嚴肅穆,沒有紫禁城的氣勢恢宏。
倦勤齋仿照了江南地區的煙雨樓閣建築,內部裝飾體現了江南地區的高超工藝技術,極盡華美。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非常喜愛江南的院落,到了晚年他去不了,不惜花費十年的時間,把江南美景中的元素搬回到故宮裡。
這個隱藏在歷史塵埃之下的藝術瑰寶大放異彩,竹絲鑲嵌、竹簧雕刻、「裸眼3D」通景畫、雙面繡等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
倦勤齋中還有一座乾隆帝的私人戲臺,通往戲臺的門藏在倦勤齋盡頭的一面鏡子後面。戲臺的構造十分奇特,在傳統意義上的戲臺前,還有一座小高臺。
不知這是乾隆的專屬觀眾席?導演臺?還是他興致起來時的專屬舞臺呢?
倦勤齋有很多塊鏡子,乾隆似乎很喜歡對鏡自照,審視自己。
在節目中,周一圍一人分飾兩角,以「皇位上的乾隆」和「活在江南的乾隆」對話的方式,為觀眾講述了一番乾隆對於自由和天下的選擇。
乾隆是清宮戲導演們最愛拍的皇帝之一,因為在清朝歷史上乾隆的性格特點最豐富,爭議性也最強。
不知走進乾隆的秘密花園,這樣的演繹,是否對乾隆有新的認識呢?
ps: 乾隆花園計劃於2020年修復並對外開放
《上新了·故宮》以一種全新的視角
來讓我們了解紫禁城
還有御貓「魯班」可以吸
除了探索乾隆爺的秘密花園
還有可以「上天入地」的戲臺
你知道紫禁城的學霸是誰嗎?
好奇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哦~
編輯、撰文:夏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初造】高品質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