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已經很努力造福人類了

2021-02-08 澎湃新聞

原創 阿奇內利 讀庫

按:自然界各種生物間有著微妙平衡的生態網,人類曾打破平衡帶來危機,使動物和自身陷入險境,面對這一情境,歷史上的生態學家如何應對?

讀小庫第十輯10-12歲書箱中有本《大自然有條隱形線……》,用文學化的方式講述科普故事,以生態學視角切入歷史現實,為孩子呈現十七種動物的另類傳記。

本篇分享的是蝙蝠的故事,這次新型肺炎的漩渦中心。

《大自然有條隱形線……》通過十八個章節,呈現人類打亂自然平衡的可怕後果,並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展示了生態學界被稱為「多米諾效應」的連鎖反應。

如果說地上布滿了大自然的細線,那麼天空中也絲毫不差,因為有許多生物一邊度過它們的「塵世」生活,一邊在空中編織著無邊無際的複雜大網。究竟有哪些動物在天空中結網呢?只要抬頭看看就能知道答案,同時也能明白,在我們頭頂生活的居民種類繁多,數目驚人。

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鳥類,它們是真正的空中霸主。而早在它們之前,昆蟲就已經在靠著四隻翅膀挑戰重力。然而,現今要論飛行能力和徵服天空的方式,最令人驚訝的物種反倒是沒有翅膀的人類。

想想看,就在此刻,我們頭頂上有超過五十萬人正乘坐著舒適的飛機,從空中俯瞰地球,這個數量相當於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

暗夜與魔鬼的化身?

不過,這個故事要講的是天空中的另一種生物。這種動物很奇特,相比陽光燦爛的白天,它們更喜歡閃爍著星光的夜空,當月亮鑽出雲層,夜幕籠罩天空和大地時,它們紛紛出動。

這就是蝙蝠,唯一一類長著翅膀、可以自由飛翔的哺乳動物。其實,真正長翅膀的動物只有昆蟲,其他動物(包括鳥類)都是以膜或羽毛覆蓋的前肢當成飛行器官來使用。

然而,要麼因為它們是夜行動物,要麼因為在黑暗洞穴裡生活的習性,要麼因為不怎麼招人喜歡的外表,人們認為蝙蝠是近乎魔鬼的生物。天使生來長著鳥兒一般華美的翅膀,覆蓋著潔白的羽毛,可以直抵高聳入雲之處,那是上帝的居所;而反叛的天使則墜落到地面,靠著膜狀翅膀在狹窄的洞穴飛進飛出。

真是這樣嗎?蝙蝠本就是邪惡的生物,還是人類的想像力太過豐富,賦予了它們與真相不符的含義?事實上,蝙蝠不僅是無辜的,而且應當被歸入有益動物之列,絕對不屬於壞的那一類。

北美洲蝙蝠共有約九百種,數量驚人,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不過它們還是更喜歡熱帶環境。

這支飛行大軍中確實存在一些惱人的品種,給人類造成了困擾,不過它們帶來的傷害與蚊子、老鼠這些動物相比可要小得多,後者才真的會引發大麻煩。

吸血的蝙蝠

有害的蝙蝠就是傳說中的「吸血鬼」,它們有一種壞習慣:吸食牛、馬等動物的血液。這種「吸血鬼」生活在南美洲,只有當夜色降臨,月亮顯露時,才從棲身的洞穴或空心樹幹中出來,去尋找龐大的獵物,叮咬它們的背部。

吸血蝙蝠會利用一種特殊的紅外線傳感器找到表皮血管的位置,然後用尖牙刺穿。傷口雖然微小,但也足夠流出幾滴血,吸血蝙蝠得以貪婪地舔食。

為防止血液凝結,這些小吸血鬼會用一種特殊的武器——唾液中的酶,讓血液保持流動,這樣就更容易吸出。它們每次大約吸食二十至三十毫升血,如此一來,造成的傷害幾近無法察覺。

吃素的蝙蝠

因此,吸血蝙蝠並不算罪不可赦,然而另外一種蝙蝠,曾在遙遠的過去給抵達澳大利亞的第一批探險家造成了大麻煩。

十七世紀中葉,一批荷蘭探險家來到這個奇異的新國度,他們在荒野上跋涉幾公裡後,突然間抬腳就跑。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嚇壞了這些強悍的水手?要知道他們早已習慣在未知的海洋中乘風破浪,面對熱帶風暴連眼睛都不眨。

他們被嚇得趕緊回到船上,臉色蒼白,面孔因恐懼而扭曲,身體像風中的葉子一樣顫抖不已。幾個小時後,這些探險家才說出恐懼的原因:他們看見了活生生的魔鬼!他們認為自己親眼見到樹枝間有群魔亂舞。正因為如此,很長時期再沒有人敢涉足這片荒野。

直到有一天,一位博物學家科學地解釋了這裡發生的事。這天天氣晴好,你猜他發現了什麼?一隻巨大的蝙蝠,翼展近兩米,當年那些對動物學一無所知的水手誤以為此怪就是路西法——因背叛上帝而被嚴懲的墮落天使。蝙蝠這才得以正名。人們發現,這種被稱為「狐蝠」的蝙蝠只吃水果,完全無害。

保衛農作物的幫手

蝙蝠種類豐富,它們的食譜也很廣泛。有些蝙蝠以花蜜為食,會像蜜蜂和蝴蝶一樣,為熱帶植物授粉,因此這些植物總是在晚上打開香氣撲鼻的花冠。

有些蝙蝠是經驗豐富的獵食者,捕食小型陸生動物;有些蝙蝠喜歡在海洋或大河裡捕魚,狩獵技巧類似於海鷗等海鳥。

不過大多數蝙蝠是食蟲的,喜歡吃對人類而言有害的昆蟲,比如蒼蠅、臭名昭著的蚊子,還有蛾——那可是農作物的天敵。因此,蝙蝠是有益的動物,它們不該被驅趕,而應得到保護。

正是由於蝙蝠對人類的種種益處,一位美國昆蟲學家希望利用這些可愛的動物來保護農作物免受貪婪飛蛾的攻擊。

這個想法誕生於美國艾奧瓦州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事情發生在夏日,這位昆蟲學家受邀前去享用一頓豐盛的晚餐,餐桌上有煎牛排和裹著蛋黃醬的香腸。

在繼續講故事之前,必須先提兩件事:艾奧瓦州的夏天異常炎熱,空氣溼度接近百分之百;此外,潮溼的天空中飛舞著成群的蒼蠅、吸血的蚊子和飢餓的飛蛾。

用水晶杯製造一場飛蛾雨

好了,我們的昆蟲學家一邊吃著牛排和香腸,一邊用潤溼的手指划過水晶玻璃杯的邊緣。他想的是,杯子發出的聲音會吸引餐桌旁的女士們。可實際的後果跟他預料的截然不同,首先,女士們並沒有注意到他,而真正讓他驚掉下巴的是,天空中降下一陣飛蛾雨。

尖銳的高音一響起來,潮溼又黏膩的空氣中就有許多飛蛾像石子一樣紛紛落下;手指和杯子奏響的音樂一停,飛蛾又都升起來,繼續飛行,晃晃悠悠地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這種現象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到底發生了什麼?昆蟲學家在一陣迷惑之後,大腦恢復運轉,他將尖銳的聲音與昆蟲的奇怪行為聯繫起來,意識到飛蛾的掉落是一種防禦行為。但它們要防禦誰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蝙蝠的捕獵方式。它們藏匿於黑暗之中,一邊飛一邊發出叫聲,這種奇怪的行為既是為定向,也是為捕獲獵物。蝙蝠發出的聲波遇到物體就會反彈,返回的聲波能夠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它們躲避障礙物或找到獵物。

如此一來,飛蛾的防禦行為就有了解釋:一旦它們察覺到蝙蝠發出的聲波,就迅速下降,避免被抓住。那為什麼很少有人聽到蝙蝠的叫聲呢?因為聲音頻率太高了,人類的耳朵不夠靈敏。

選擇電線還是大自然的隱形線?

你也知道,問題會像櫻桃一樣引誘人不斷思索,最終這位昆蟲學家找到一種幫助農作物抵禦飛蛾的絕佳辦法,那就是在田野裡放置大型超聲波發射器,一到晚上就開始運轉。

根據昆蟲學家的推測,飛蛾在連續的聲波刺激下,會被迫整晚待在地面上,無法交尾。如此一來,雌性飛蛾的卵子不能受精,也就不會產生大量飢餓的幼蟲。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那麼農作物就能得救,農民也就可以把安全的農產品帶到市場上,不必再用危險的殺蟲劑,而且附近的農民也不會受到打擾。

這個辦法起作用了嗎?當我們在鄉間漫步時,並沒有看到散布在田野中的超聲波發射器,或許會因此得出結論:昆蟲學家的想法不切實際。

其實並非如此,實驗得出了非常好的結果,超聲波確實能很好地保護農作物免受飛蛾侵害。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農業是一種經濟活動,農田要為農民提供收入,在田野中裝備幾十臺超聲波發射器則讓農民承受不起。

此外,為實現這個構想,還需要鋪設很長的電線,這些電線遠不及大自然的隱形線那麼精妙輕巧,更不用說,鄉間也沒有太多可以用的中繼站。

然而不用擔心,雖然人造的蝙蝠聲波難以實現,但在夏天的夜晚,自然界中那些人類很難聽到的聲音卻運行良好,保護我們免受數百種害蟲的侵擾。同時,我們也終於把蝙蝠這種美好的生物從重重偏見之中解救了出來。

這本《大自然有條隱形線》榮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2018年度科普圖書,獲獎理由是:這本書「用18個章節呈現了人類打破自然平衡的可怕後果,並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展示了生態學界被稱為『多米諾效應』的連鎖反應。」

孩子們不僅能在書中讀到情節屢屢轉折的有趣故事,了解人類開疆拓土的發展史以及和動植物相處的歷史,最關鍵的是可以建立一種對生態學的感性認識,獲得一種看待自然的新眼光,不再小瞧大自然的力量。

作者詹翁貝託·阿奇內利是一位昆蟲學家以及生態學家,還是一位科普作家,他善於將生態學事件和道理融入故事中傳遞給讀者。阿奇內利入選《義大利晚郵報》評選出的「改變義大利的二十人」。

本文作者:詹翁貝託·阿奇內利

原標題:《蝙蝠已經很努力造福人類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突破界限的人類與蝙蝠
    雖然今年是鼠年,但是近期,蝙蝠卻是中國人關注的對象!那麼蝙蝠對於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蝙蝠,而西方人卻視之為魔鬼的象徵?小編認為這是一篇囊括古今中外對蝙蝠最詳細的介紹文章,沒有之一。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
  • 【每日一習話】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2021年01月11日 17:40 來源:央廣網 編輯:韋幸文   習近平:在當前形勢下,各國科學家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 冠狀病毒是怎麼從蝙蝠傳到人類的?
    2009年,在內蒙古赤峰市的10例重症肺炎的咽拭子樣本中檢出1例HKU1,這是我國首次在華南和西南以外地區檢測到的非SARS-CoV人類冠狀病毒感染。2019年12月,武漢冠狀病毒肺炎開始暴發,這次的病原體又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被暫命名為「2019-nCoV」。這些個案或疫情表明,冠狀病毒正以高傳播效率、嚴重感染後果以及捉摸不定的流行時間對人類健康構成持續的威脅。
  • 蝙蝠:是禍還是福?
    6、壽命長「懸崖多蝙蝠,往往壽千年」(宋,倪夢龍),古人就已經知道蝙蝠的壽命是很長的。蝙蝠吃得好(獨佔了黑暗天空的生態系統,食物充裕),睡得香(有冬眠的習性),具有很強的DNA自我修復能力和更強的本底水平的固有免疫應答系統,這些特點合蝙蝠很少發生癌症、攜帶病毒的時候很少發病或不發病,從而保證了蝙蝠的健康長壽。
  • 【視頻】吃蝙蝠的女人 蝙蝠自述 你們人類追求獵奇 刺激 貪婪和無底線......長長心吧
    憑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長得真的是一張死神臉,萬萬沒想到……還是扛不住被吃...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還是錯付了...地球上最恐怖的病毒罐子就此誕生了,多少病毒在蝙蝠身上平靜的共生著,誰也不知道,反正我們這些碳基猴子們,就像土鱉戰列艦一樣,無奈的看著蝙蝠在全球飛,往下扔病毒炸彈。是的,達爾文說對了,蝙蝠俠真的出現了,不過它已經跟惡魔墨菲斯託籤訂了靈魂契約,換來了永生不死的能力,最後連小丑的工作都搶了,在非洲,食果蝙蝠的糞便沾染了水果,後來當地一個小孩吃了那個水果,伊波拉的魔盒就此打開。
  • 科學家關注蝙蝠,尋找防止下一次大流行的線索而努力!
    研究人員的任務是:捕捉蝙蝠,幫助防止下一次全球大流行。前方幾米處,一隻蝙蝠在黑暗中幾乎看不見,當它拉緊翅膀抵在誘捕它的薄尼龍網上時,發出尖銳的尖叫聲。其中一名研究人員取出了蝙蝠,它用尖牙咬著戴著手套的手指。11月的夜間郊遊是巴西國營菲奧庫茲研究所收集和研究野生動物病毒項目的一部分,包括蝙蝠,許多科學家認為蝙蝠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
  • 蝙蝠這種牛逼生物,不招惹人類已是萬幸,為什麼還有人敢吃它們?!
    憑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長得真的是一張死神臉,萬萬沒想到……還是扛不住被吃...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還是錯付了...要是還嫌說的不清楚,還有更簡潔的總結:貝爺那麼牛逼的人吃蟲子去掉頭就吃了,小蛇咬掉頭就吃了,死去的斑馬肉,大象糞便榨汁都沒事,唯獨吃蝙蝠烤了4個多小時,生怕烤不透,你細品?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毫無疑問,蝙蝠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因為在一些人眼中,蝙蝠是一種「野味」。可能蝙蝠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從1億多年前到今天,躲過了多次滅絕事件,躲過了大多數動物的捕殺,卻淪為了人的「盤中餐」。那麼,除了人類之外,蝙蝠在自然界裡還有沒有天敵呢?哪些動物是蝙蝠的天敵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蟑螂生物智力的演化蝙蝠已經演化了8000萬年,蟑螂更是有3億多年的演化史了,人類在它們面前確實只能算個後生晚輩。然而,它們沒進化出智慧也很正常,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提問者忽略了兩個問題:一是進化方向,二是進化速度。
  • 人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本該造福人類,無意種下了惡果!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自然界的認知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利用世界上存在的一切資源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東西。不過科學技術的產物也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會造福人類,若是有人包藏禍心,自然會用它來做危害社會的事情。而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就是如此,本該造福人類,無意種下了惡果!
  •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和人一般高,經常襲擊人類!
    金冠飛狐,也叫金帽水果蝙蝠,它是罕見的水果蝙蝠,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的名字受益於頭部周圍有金色的皮毛包裹。
  • 散文佳作|我只是一隻小蝙蝠
    聽到他們的矛頭所指,我們蝙蝠一族竟然是罪魁禍首,猶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高級靈長動物人類,竟有今天令人嘆惋的慘相!我們被送上餐桌的同胞,竟能成為導致這場毀滅性打擊災難的「潘多拉魔盒」!上網一搜,人類把我們蝙蝠稱作長相醜惡,嗜血如命的惡物,如此蔑稱,是可忍孰不可忍?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蝙蝠是上千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有研究認為每種蝙蝠平均攜帶近20種可能使人生病的病毒。蝙蝠會威脅到人類的病毒數量最多,是排在第二位的哺乳動物的兩倍。蝙蝠可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人類,也可能會先傳染給靈長目動物,再傳給人類。另外,蝙蝠群居的習性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完美的環境,超高密度的群居讓病毒能夠快速地傳播。
  • 蝙蝠的心述
    從現存的化石推斷,我們蝙蝠的祖先最遠可以追溯到兩億多年前,反正我們自己也沒有歷史記載,都是你們人類研究出來的。那時是恐龍稱霸的時代,就算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在多數恐龍面前,小的如同蒼蠅一般微不足道。但我們以頑強的生命力熬過了地球生態的演變,繁衍存活到了現在。
  • 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不把它們趕盡殺絕?人類既不敢也不能
    據說這一推斷是根據2003年SARS病毒而定的,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冠狀病毒,後者很有可能就存在於蝙蝠的體內。曾有研究表明,蝙蝠種群中所攜帶的冠狀病毒就多達五百多種,再加上其它類型的病毒,這個種群攜帶病毒的數量超過了4000種。如果在野外看到一群蝙蝠在飛動,或者發現了一個山洞裡吊滿了蝙蝠,千萬不要靠近它們,因為那就是一個巨大的病毒庫。
  • 帶千種病毒的蝙蝠,人類為何不將其滅絕?科學家:會造成病毒傳播
    就拿蝙蝠來進行舉例,在我國古代社會,蝙蝠被看作是吉祥、幸福的象徵;但在西方社會,蝙蝠往往被看作是吸血鬼、女巫、邪惡的化身。古人眼中的蝙蝠早在我國漢朝時期,蝙蝠就已經被看作是祥瑞的象徵。在漢代的考古發現中,就曾出土過一個用蝙蝠來裝飾的銅鏡,除此之外在漢代古籍《禮記》當中,更是出現過關於蝙蝠的記載,由此可見在我國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蝙蝠文化,古人祭祀的時候更是需要用到它們。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的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現代人類已經意識到,蝙蝠的體內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堪稱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
  • 搞笑漫畫:蚊子精害怕人類,卻願意跟蝙蝠做朋友,不怕死嗎?
    搞笑漫畫:蚊子精害怕人類,卻願意跟蝙蝠做朋友,不怕死嗎?
  • 全球最大的蝙蝠,翼展超過人的身高,仍在像雞一樣被人類捕捉吃掉
    全球最大的蝙蝠,翼展超過人的身高,仍在像雞一樣被人類捕捉吃掉這主要是因為蝙蝠這種動物還是太小了,還不如一隻老鼠大,倘若蝙蝠能像家養的幾乎的兔子那麼大,恐怕也會被人用來當做一種常用食材,然而世界上其實真的有這樣巨大的蝙蝠
  • 她是唯一擁有不死細胞的黑人女性,能無限繁殖,至今仍在造福人類
    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歷史上也的確存在著這位偉大的女性,雖然她自己因癌症去世,但她的細胞卻一直造福著醫學界,造福著所有人類。    海瑞塔的死對這個世界來說不過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當時誰也沒想到她會成為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女性。
  • 中醫、蝙蝠、蝙蝠屎!
    這次的疫情,已經有部分專業機構確定,起源是蝙蝠的一種——「中華菊頭蝠」!不管起源如何,野生動物還是不要食用最好!今天我們聊聊中醫和蝙蝠、蝙蝠屎!   2、現存的中醫處方中,用蝙蝠屎的還有,用蝙蝠的已經沒有了!其實,食物匱乏的古代,野生動物是最好的一種食物補充,至少在那個年代,這不算什麼違背法律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