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書號:978-7-5399-5890-3
作者:月下
定價:32.80元
一、內容簡介
他用迷離的聲線淺唱低吟,曼妙的身形翩翩起舞,從音樂到影視,從愛情到人生,皆傾盡桀驁不羈的孤芳自賞,有如帶刺的薔薇,旁若無人地綻放。尤其是他在電影中達到的「人戲合一」的境界,無人能及,令人讚嘆唏噓。
他對人對物苛求般的完美主義,以及骨子裡的孤獨、傷感、狂野、幽冷、豔麗、痴迷,不僅是構成他個人獨特存在的魅惑元素,也代表了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以致於被博友們封為「文化偶像」。
明星事業原本就是生前瞬間燦爛,死後永久闌珊,能夠被記住甚至懷念的人不多,而哥哥卻因其遺世獨立和德藝雙馨的經典形象讓人緬懷不已,成了演藝界不朽的傳奇。
二、作者簡介
月下,原名高瑞賢,80後才女,現居北京,多家報紙、雜誌特約作者,曾出版長篇小說《你是笙歌我是夜》,文化隨筆《愛恨不如期:遺世獨立張愛玲》。
三、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能抵住誘惑的人更有誘惑力
引言:自戀者的傳說
反叛的孤兒
這隻鳥從一開始就死了
拒絕是懦弱的藉口
負情是你的名字
如何能將天意挽回
結語:有誰共鳴
第二章 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引言:「酷兒」理念
跟著感覺走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原欲的升華
結語:雌雄同體
第三章 一種性格植種一種命運
引言:敏感和完美的遞進關係
由我自己來掌握
夢醒方知愛情非自控
愛情裡的「毒人」
結語:怪你過分美麗
第四章 人非草木,儂本多情
引言:情與義
自古英雄多寂寥
朋友也是寧缺勿濫
浮生無他只虛度
你的容顏是不會凋落的花
風繼續吹
結語:朋友是最重要的
第五章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引言:死亡的召喚
不能驕傲的活,便選擇死
多面性格引發精神分裂
心理防禦下的記憶黑洞
天才的偏執與寂寞
結語:憂鬱症和死亡意識
附錄一:張國榮生平簡介
附錄二:張國榮生平電影作品
附錄三:張國榮獲獎記錄
四、試讀樣章
自序
為你鍾情傾我至誠
請你珍藏這份情
從未對人傾訴秘密
一生首次盡吐心聲
望你應承給我證明
此際心弦有共鳴
這首歌,像一篇四面鋪開去的散文,傾瀉出零散於記憶角落的甜蜜、傷痛、璀璨與寂寥。一聽到《為你鍾情》,就會聯想到張國榮,他這首歌太受歡迎了,所以後來拍了一部電影,公司策劃人指名叫《為你鍾情》,但因這個名字已經有電影註冊,導演靈機一動改成《張國榮為你鍾情》。這部電影中哥哥那份青春,絢麗得讓人妒忌。
當有人問:「如果像神燈一樣滿足你一個願望,你會選擇什麼?」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十年青春。」
十年前,青澀的年齡,青澀的愛情——
還以為日子真像濟慈說的「永遠暖和」,可以肆意揮霍,卻發現揮霍之後什麼也沒留下;還以為把感情像行李一樣存在車站,過後隨時可以再去取,其實你再也回不去了。有朋友說,至少我們還有回憶。他有回憶就滿足,這是不是一種妥協?人生大抵如此,我們所能擁有的只有回憶最多。
在時間的灰燼裡,連哥哥也變成了我們回憶的一部分。記得他從純真逐漸到疲憊的眼神,從燦爛逐漸到恐慌的表情,從瀟灑地舞於舞臺到沉重地墜於街道,不由得我們這些榮迷不「一歲一哭榮」。
很多年以前,在網上看到《當愛已成往事》的歌詞,還以為是一首詩,抄在筆記本上,待用。後來有幸看到《霸王別姬》,才知道是電影主題曲,通過張國榮的聲音唱出來,比靜止在紙上的文字更有滋味了。唱著別人的歌,演著別人的戲,總覺得舞臺上的人像木偶,演員最終是依靠導演和劇本來成就,那時候我很不看重他們的價值。
哥哥的程蝶衣讓曾經年少輕狂的我改變了對藝人的看法,未必每一個演員都視藝術為生命,也未必每一個演員都是木偶。戲裡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都包含著演員對角色的揣摩把握,演藝是一項不可小覷的藝術。
之後便找來張國榮所有的電影看。最喜歡的還是《霸王別姬》《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和《胭脂扣》。《異度空間》和《槍王》仿佛哥哥一個人的獨角戲,他演得太賣力,甚至超越了角色本身,但導演跟不上,留下很多硬傷,這樣的電影就成了只為看哥哥一人才看的電影。不管什麼樣的角色,他總是演得這樣認真,認真得讓人心痛——其實他還是很挑導演的,我猜他跟羅志良合作大概是因為爾冬陞的關係——哥哥自己說是想挑戰一下被壓抑的人的深層心理,從不顯露的陰暗一面。一次採訪中他曾說喜歡dark drama,我想會不會是記者誤聽,他喜歡的是dark dream呢?
黑暗之夢——深藏於心不為人知,甚至不為自己所了解的性格一面,就是那一面愈漸清晰、愈漸失控,直至把他推向死亡?
何其芳說,「狂奔的野獸尋找著壯士的刀,美麗的飛鳥尋找著牢籠,青春不羈之心尋找著毒色的眼睛。」張國榮也一直在尋找屬於他自己的死亡入口,他死於他最可值得誇耀的特質——罌粟般的邪惡美!
有人說「怪你過分美麗」,其實不需「怪」,去往去處。雖然「不忍遠離」,那是活著的人的痛,遠離,才是哥哥必然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