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方丈說: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5個特徵,一個也算有佛緣

2020-12-23 千面略懂先生

提起佛緣,我便想起了去年國慶跟朋友去青島湛山寺的一段經歷。

那日,我跟朋友一同進入了一間有臥佛的房間。不知怎麼,我剛在床沿邊坐下,眼淚便不自覺的流了下來,止都止不住。

朋友見此,便大聲說我是與佛有緣之人。

起初,我有些不信,只覺得是自己眼睛不小心進了東西。但被朋友念叨了幾遍,又見同行的他沒有流淚。便開始疑惑是否是自己平日堅持早晚進香,念佛經,所以才與佛結下了緣分。

為求證此事,我跟朋友特意去請教了寺院中的一位方丈。

方丈聽了,笑了笑說:「眾生皆是未覺醒的佛,每個人都有佛性,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佛。因為每個人的佛緣有深有淺,在學佛的過程中,自然會有快有慢,有迷有悟。」

朋友一聽,便趕緊求教方丈,自己進房間沒有流眼淚,是否是因為佛緣淺薄?若是如此,平日裡又該如何加深自己的佛緣?

方丈見我們二人誠懇請教,便針對「佛緣」為我們進行了開示。聽完之後,我與朋友如醍醐灌頂一般,原來做一個與佛有緣的人,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總結方丈的開示,一個佛緣深厚的人,皆有這五個特徵。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自己,看自己是否具備,即使只有一個也算有佛緣。

【一】 深信因果

有一句話叫:「你可以不相信佛法,但你不能不信因果」。一個佛緣深厚的人,首先要信佛,並對因果深信不疑。

當時,方丈問了朋友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千萬,讓你說一句誑語,或做一件錯亂因果的事情,你會做嗎?朋友聽完,有所猶豫的說了一句不會。

方丈見此笑了笑說:「施主,你所有猶豫了」,朋友聽完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是啊,真正在名利面前,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深信因果。

正如佛經上說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菩薩懂得因果,知道種子播下,一定會結果,所以即使是在富貴名利面前,菩薩也不會動心。相反,一般人如果不深信因果,是很難做到在富貴名利面前不違背因果,而生起貪念之心的。

【二】 淡泊寧靜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無不提醒著我們,人生路上充滿著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然而,有些人在歷經苦難之後,變得心煩意燥、萎靡不振,而有些人卻能夠心無增減、靜心無恙,區別便在於是否有一顆淡泊寧靜的心。

古往今來,那些得道高僧,才華出眾的隱世者們,之所以喜歡隱藏山中,過著淡泊寧靜的生活。借用方丈的話說,是因為人生如悟道。

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淡薄的心境超然物外。能做到失之不悲、得之不喜,攜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不嗔、不怨、不動,以放空的心態,獨享水遠山長。

【三】 恭敬三寶

佛教的三寶指的是佛、法、僧,其中佛是覺悟的聖者,法是佛法,僧是出家的僧人。對此,方丈表示一個有佛有緣的人,會恭敬三寶。

朋友聽完,問方丈:見到佛像,恭恭敬敬的上香叩拜,是否就是恭敬三寶?

方丈聽完搖了搖頭,並講了以下這則故事:

有個弟子問阿底峽尊者:這尊文殊菩薩像好不好?尊者回答說:文殊菩薩像都是好的,只是工人在塑造這尊像時,工巧技術相對差一些。說完就把那尊像擎在頭上頂禮了一下。

由這則故事可知,無論工藝好不好,我們的心態,應該是看到佛像就等同見到真佛一樣的恭敬,因為它代表著佛法身的顯現,這就是至真齊觀。

也就是說,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會對三寶起恭敬心。這種恭敬,是在研讀佛經的薰習中,生起的深刻覺悟。如果平常不學習佛經,聽佛法,只是形式上的叩拜,是無法真正做到恭敬三寶的。

【四】 善於忍辱

「忍」字是心上一把刀,學佛的人,要善於忍耐。要能經受住肉體的疼痛,也能接受心辱的考驗。

正如佛陀在《佛遺教經》中說的一句話: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毀謗、譏諷、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也。

對此,方丈也表示:忍辱,是學佛之人必須修行的功課。只有經過一番徹骨的侮辱,才能醞釀出來的涵養。也就是說,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有寬容慈悲的氣量,能忍受一切諸惡,無有動搖。

【五】心中有佛

在解釋最後一點之前,方丈問我們:「入佛教的弟子,為什麼一定要參加一個皈依儀式?」

朋友回答:是一種傳統的儀式,讓弟子們有入佛門的儀式感。

我回答:是為了給他們的軀殼找一個家。

方丈聽完,欣慰的點了點頭說:是的,這個儀式,就是讓佛教弟子把自己的靈魂託付給佛,讓他們的心、他們的軀殼有一個家。

也就是說,學佛的人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一個佛緣深厚的人,心中有佛。而平日修行,便是心與佛在進行交流。

綜上所述,將五種佛緣深厚的特徵再做精煉,其實說的就是佛緣,是眾生自己造出來的。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佛緣淺薄,又想要改變現狀,那便可以按以上五種方法進行修行。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大特徵,具備其中一點就算有佛緣
    隨著這句話的廣為流傳,網絡上的人在說這話時,也多了點調侃之意。但其實佛緣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佛門營銷獲取信徒的手段。所謂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與佛有感性上的聯繫,且善心較大,對佛法有很深的心念,能夠在修行上快速精進,達到解脫自在。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生活中我們也常說那句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世間的一切由緣分牽定。有些人信佛禮佛,喜歡到寺院裡聽經聞法、廣種福田,這就是與佛有緣。其實,因緣也就是佛門裡常說的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有善因就有善報,有惡因就有惡報。這個「因」不但指善因,還包括惡因。「緣」也是如此,不止有善緣,也有惡緣。
  • 佛緣深厚的人有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白馬寺後殿門上有這麼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這副對聯的意思是雨雖然能滋潤萬物,但卻滋潤不了無根的草,佛門隨便廣結善緣,但是也度不了無緣之人。因為無緣的人就如同這無根之草,想要滋潤也不能為力。
  • 佛教:佛緣深厚的四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俗話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只要一個人沒有到絕症的地步,經過醫治,就能得到一定的康復甚至痊癒。而一個與佛有緣的人,終究會遇到佛,最後修行成佛。有人說:「與佛有緣就能成佛嗎?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現今社會,的確很多人不信佛,甚至與佛無緣。但也有無數的眾生,與佛有緣。即使現在沒有修行,在經過某種條件的激發後,在他心靈深處,種下的「道種」,就會生根發芽,在緣分的感召下,最後遇見佛。緣是佛家對生命之間的一種詮釋。認為眾生,都曾經是佛,或者與佛有緣。只是由於多了許多妄念,造成自己迷倒在娑婆世界,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所以,真正說來,眾生都與佛有緣。
  • 佛教:有這幾種特徵,不用去禮佛,你也是佛緣深厚之人
    這是一種有效增加佛緣的辦法,但是並非是唯一的,佛陀度人只看人心,而不是他表面的行為,有這幾種特徵,不用去禮佛,你也是佛緣深厚之人。一、每天反省人生而無明,在生活中就沒有辦法去辨別自己哪些行為是錯的,而這些行為又因為自己內心深處「貪嗔痴」所迷惑而做出錯誤的行為方式,而一個人如果通過每天反省自己的過失,實際上他就是在不斷的在積累自己的佛緣。
  • 佛教:這三類人佛緣深厚,看看裡面有你嗎?
    佛教:這三類人佛緣深厚,看看裡面有你嗎?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份!」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前世種下佛緣善根,今生才會佛緣深厚,福報連連。反之,那些與佛無緣的人,證明前世修煉的還不夠,仍然需要靠今生繼續修煉,為自己以及後代積福、修佛緣。佛曰:「佛不渡人,人自渡」。
  • 有四種特點的人,佛緣深厚
    緣分對於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傳奇,不轟轟烈烈,卻馨香而真摯。人生有很多事都是要看緣分的,學佛也不例外,有緣之人,不用多說,當他看到佛菩薩的聖象,或者和佛有關的事物,就會很感興趣,甚至會流淚。沒有佛緣的人,就是天天跟他講,也聽不進去。一般佛緣深厚的人,有以下四種特點。第一種、能夠放棄非分的欲望,心中有佛。生活中,很多事我們需要面對取捨的選擇,然而很多人放不下,捨不得。
  • 佛說,這3種人,天生「佛緣深厚」,佛祖常保佑,有你嗎?
    原因就是各信眾的佛緣不同。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佛不度無緣之人",因此,若是一個信眾佛緣薄淺,即使他每日祭拜佛祖,卻也未必能得佛菩薩的全心保佑。事實上,許多人常常將佛緣掛在嘴邊,但究竟什麼是佛緣,卻未必說得清楚。自然,也就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是佛緣深厚之人,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得到了佛菩薩的保佑。那麼,在信眾之間常常提到的佛緣,究竟是什麼呢?
  • 與佛有緣的人,往往體現在這三方面,看看你是有佛緣的人嗎?
    不知道大家在品勢去一些寺廟啊或者和佛教有關的景點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你很有佛緣」。那麼什麼佛緣呢?是不是那些慈眉善目的或者時常念經的人就是有佛緣呢?其實我們都明白這些都是一些表面工作,要是這就是有佛緣的話,天底下每個人都能成為有佛緣的人。
  • 有佛緣的人長什麼樣?有哪些特徵?看了就懂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你看他長了一副菩薩相,想來定有一顆慈悲心的。」而面相如菩薩的人,命中更是佛緣相伴,此生災難不近,富貴常伴。其實有菩薩相的人都有佛緣,那麼有佛緣之人長什麼樣呢?而飛揚入鬢的長眉,代表此人印堂寬潤,有顆一心向善之心,無論男女都是值得託付的人。2、眼神溫和,眼珠大而黑眼神溫和的人,桃花運會比較好,天生沒什麼心機,處事單純且重情重義。對中國人而言,眼珠大瞳色黑且深邃的人,會被認為是有佛緣之人,有菩薩保佑的他們比較有慧根,雖聰明且心中有正念,所以往往能被福報。
  • 佛教:身上有這3個「痕跡」的人,不用拜佛,佛緣也深厚,有你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前言究竟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說是佛緣深厚的人呢?難道經常去燒香拜佛的人就一定和佛菩薩離得最近嗎?就能夠得到他們的庇佑嗎?其實這個說法明顯是不夠說明此人是否有深厚的佛緣的。我們每個人與佛菩薩的距離,並不會因為形式上的距離而疏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與佛菩薩的距離。
  • 佛教:佛緣深厚的三種人,其中有你嗎?
    佛緣是什麼?佛緣,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門心胸廣大,但不度與佛門無緣之人。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循環。如若前世種下善果,此生也能佛緣不淺,福報滿滿。修行佛法不是簡單的修行表面,更是心的修行。如何鑑別有佛緣之人,唯有此顆心可鑑。正所謂:「佛不渡人,人自渡。」以下講述的是佛緣深厚的三種人,其中有你嗎?
  • 佛緣深厚的三種人,慧根最高,看一看有你嗎?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佛緣,可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這三種人,因為這三種人佛緣最深,就算不拜佛,菩薩也會護佑他,看一看有你嗎?第一種人:經常去寺廟的人。經常去寺廟的人,一定都是與佛有緣之人,如果是無緣之人,根本就不會經常去寺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走進寺廟,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去過寺廟,而有些人可能從小就經常跟著父母去寺廟禮佛。
  • 有佛緣的三大特徵:一是拜佛,一是念佛,還有一個是什麼呢?
    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喜好也各有不同。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跳舞,有人喜歡健身,有人喜歡閱讀。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有事無事,就喜歡去寺院中燒香拜佛。如果笑話他說,燒香拜佛沒有任何用,他們會反過來笑話你,說你沒有佛緣。
  • 如果你有這三個特徵,說明有佛緣,一生大富大貴
    大富大貴之相如果你有如下三種特徵之一,一生大富大貴,甚至有佛緣。每個人都有一個最特殊的節日——生日,每年的同月同日。如果你的生日剛好和那些功德圓滿的佛陀一樣,那你就有佛緣,一生都會受到佛祖保佑,大富大貴,平安幸福。
  • 佛教:這5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他不信,因緣不具足,你說再多也無用。佛緣淺薄的人,他感召不了善知識,障深慧淺,與佛暫時無緣。這要靠他以後的修行,可能多生劫以後因緣具足,才能遇佛得渡。「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今生有幸聞得正法,就要努力精進修行,以早證菩提、離苦得樂。
  • 這兩種特徵,能證明一個人的佛緣是否深厚,看看你有沒有?
    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一個人若與佛無緣,連佛都難以度他,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佛緣呢?通常具備這兩個特徵,就是佛緣深厚的人。女菩薩信佛者更多《佛說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同樣的道理,喜歡去寺院禮佛的善信,在過去就種下了親近佛的善因,今生與佛緣深厚,是過去善因的結果。
  • 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沒有你
    佛家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是「緣」,佛經中常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雖然說諸法因緣生滅,本來虛幻。但是從世俗名言的緣起上講,這些因緣果報,絲毫不差。不要因為本來虛幻,就因為因果也不存在,萬法緣生,皆系緣分。 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
  • 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因此佛陀曾說,種下佛緣善根,需用一心去念南無佛。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佛緣卻深厚無比,看看有你嗎?01樂善好施,心胸寬廣之人;一個人心胸的厚度,代表著一個福報的深淺。若心胸狹隘,福報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著一定的厚度。反之若心胸寬廣,福報自然也能越積越厚。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陀雖然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未來之佛,但是絕大多數人的佛性都被自身的欲望煩惱所障弊,五欲六塵,根本認不清自己。這樣的人,越來越障深慧淺,離佛越遠。這一生,要與佛結緣,需要有足夠多的善根與福報,沒有修行的人很難聞到佛法,至於多少劫難、多少輪迴再遇佛得渡,那就要看他自身的因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