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 小楷《金剛經》

2021-02-08 中國書法網



溥儒 小楷《金剛波若波羅蜜經》全文工楷端正,一絲不苟,體現書寫者的虔誠心意,背後還隱藏一段感人的至情真性故事……


1949年,收藏家嚴笑棠因戰亂離家滯寓臺灣,而母親吳太夫人因年高留守漳州,從此「一彎淺淺的海峽」隔斷了母子,竟成永訣。切膚之痛,情何以堪?1953年,適逢嚴母吳太夫人70大壽,為盡孝心,嚴笑棠找到了一種超越時空的特殊的表達方式:書經壽母,請「渡海三家」之一的溥儒書金剛經全文,並作麻姑賀壽小畫及書法長生經幢頌詞,為留守的母親祈福。


   書成之後,為了表達謝意,嚴笑棠行三叩九拜大禮,報答溥儒的厚隆情誼,而溥儒亦感動其孝心赤誠,為白描摹寫釋迦牟尼佛一尊,置於冊首。此幀佛像面目莊嚴,慈眉善目,盤腿趺坐松下石壇,態度閒定,舉止優雅,似在演說佛法,度化大千世界眾生。








最後,溥儒還特地用行書題詩一首:
  龍溪嚴孝子,報母寫金經。
  避地離鄉郡,瞻雲向渺溟。
  夢回漳水碧,魂斷海煙青。
  此志神能格,天高自可聽。
  詩句表達了嚴笑棠先生遠隔兩地,牽念慈母的拳拳赤子之心,也頌揚了孝子感念母恩,為寫金經的經過。此詩雖然簡短,卻蘊含了無限深情。



題跋:




嚴笑棠小像(溥儒 繪)

嚴笑棠,本名堃,福建漳州人,畢業於福州法專,佛教信士,曾隨侍弘一法師,1949年赴臺,臺灣知名書畫藏家,近代著名的佛教居士和孝子,與溥儒等書畫家交好。


 溥儒(1896~1963),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曾孫,恭親王詃之孫,載瀅貝勒的次子。因此,成年後書畫作品上常常用「舊王孫」印章或署名。自幼從師宮廷畫家學習書法,臨摹家藏各代名家墨跡幾盡。青年時代赴德國留學8年,獲得生物和天文兩博士學位後衣錦還鄉。然後隱居北京西山戒檀寺,潛心研心丹青,謝絕一切交際,前後10年,故取號「西山逸士」。山水畫宗法宋元,以淡雅見長,較少烘染,著重線條鉤摹。繪畫不圖功利,無一點「商品氣息」,整個畫面充滿著一種和諧的靜謐之氣。初次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一鳴驚人,贏得美術界人士的肯定。30年代中期與張大千齊名,以他們的山水畫成就分峙南北畫壇,被譽為「南張北溥」。在北京,他的山水畫則被推崇是「國畫北派青綠山水正宗首座」。後移居臺灣,與張大千、黃君璧三人,成為島上畫壇中的三座大山,影響巨大。 書成之時,嚴氏為溥先生行三叩九拜之禮,以示感激。先生亦憐其孝心至誠,為寫大士白描一幀,置於冊首。大士面容清癯,形慴雍容,情神俱備,似誦金剛般若,正度三千大千萬億弟子。嚴氏亦善秲此冊,即具之以齊之人良櫝,乞溥王宱,于右任分書籤於內外,又延諸跋於冊後,奇珍共賞。跋者皆是時臺島名流望輩、精於藝術書畫者,跋文於笑棠之孝行,稱讚有加,於王系之功力,莫不嘆美;於書者之善舉,推為功德無量;於此冊金剛般若,則眾口一詞,許為當世至寶。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導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嶽——南嶽紀遊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風雅在斯——廖偉夫書法作品選刊


相關焦點

  • 溥儒小楷《金剛經》書經壽母
    溥儒《金剛波若波羅蜜經》小楷,全文工楷端正,一絲不苟,體現書寫者的虔誠心意,背後還隱藏一段感人的至情真性故事
  • 溥儒書畫作品欣賞
    顯然是溥儒作於1957年的作品,這是溥儒去世的前五年,書家時年六十二歲,此時個人書風已經基本定型,屬於典型的「人書俱老」作品。此幅對聯品相端正,用筆嚴謹工穩,雖然書寫的是大字楷書,但從法度上來看,簡直如小楷一般精緻和緩,全無劍拔弩張的態勢。
  • 溥儒為母刺血而書《心經》,為何?
    其小楷作品用筆意境高古,氣韻生動,堪稱絕妙。局部3項夫人打點細軟攜溥儒兄弟避於鄉下一個小村子。她淚流滿面地訓勉溥儒:「汝祖恭王,以周公之親,輔翊中興,澤及於民,子孫必昌;汝其畜德修業,無墜厥緒。」當發現溥儒一時學未盡力,母親哭著說:「汝弟更幼,吾惟望汝,汝學不成,吾將何望,不如死。」溥心畲深感愧疚,遂勵志向學。
  • 文徵明泥金小楷《金剛經》,高清字帖圖片,精美絕倫!
    小楷泥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明代,文徵明,絹本泥金,立軸,縱116釐米,橫31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是文徵明87歲高齡用泥金書寫而成。
  • 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值得珍藏
    《般若波羅蜜心經》為《金剛經》降伏其心篇,簡稱《心經》。全經只有一卷,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餘卷中的一節。以下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手抄版,是古人使用小楷書寫的,字寫工整,一絲不苟,筆畫圓潤飽滿、蒼勁有力,張弛有度。
  • 文徵明小楷範本《蓮社圖記》,先收藏了!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 溥儒題「此卷結體精密而有寬綽之致,侶不經意而有山陰家範,公書中之上駟也。寶之當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題」。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 溥儒:龜壽千年冊
    溥儒 癸酉(1933年)作 設色絹本逍遙遊 —梅潔樓藏溥儒《龜壽千年冊》古人以龜為「靈物」,將龜與龍、鳳、麟並列為「四靈」。兩宋以前,對龜的崇拜至尊至深,漢代以「龜紐」為官印,唐代將虎符改為龜符,調兵遣將,北方邊陲的都護府以龜林府命名。
  • 淺談:明晚期書家對鍾繇小楷傳承
    其散見於寫意畫中的小楷手跡,神採煥發,與畫面筆質交相互應,可謂是對鍾繇小楷「古質」姿容的完美詮釋。從現有資料看,徐渭有署名的小楷作品有:《初進白鹿表》、《致禮部明公》、《讀餘生子傳》,其他小楷作品只能從其大寫意的畫中窺探。
  • 「渡海三家」—溥儒畫選
    上款墨雲夫人為溥儒之愛妻李墨雲女士,從款識可得知溥儒此作是畫於夫人生日之際,無論從畫作的技法還是選材來看,可謂精心之作,是溥儒花卉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幅。墨雲夫人生日畫此敬祝,甲午正月溥儒。」由此可知是溥儒為自己的愛妻慶祝生日而作的一張工筆花鳥畫。溥儒自幼飽學,稍長專心研究文學藝術,能詩善畫。此圖中款識詩詞內容表明畫家借鮮花寄託他希望妻子芳華永駐的美好心願,也表達了他對妻子深厚的情意。溥儒善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山水以「北宗」為基,筆法以「南宗」為法。注重線條鉤摹,較少烘染。款識行筆飄灑暢酣,骨力遒勁,剛健遒美,秀逸有致。
  • 女書法家林玉梅,小楷書《金剛經》鑑賞,網友:人和字皆是美中美
    林玉梅小楷注意筆畫之間的搭接關係,不像中大楷那樣連著的多。毛筆小楷對工具的配合要求高,雞距筆聚鋒好,尤其是纏紙雞距筆,由於筆芯纏紙,增強了腰力,彈性更好。一般小楷筆5000多字就完蛋了。毛筆與硬筆非常不同,不能簡單照搬,尤其是運筆不同,結構倒是差不多。美工鋼筆倒是能模仿出毛筆的部分效果,但也僅限於模仿一點,整體表現力差得很遠。還是練毛筆吧,變化多、表現力強。趙孟的小楷,筆法雖然純熟,結構雖然精準,但是就是太簡單,不管是筆法還是結體,都太簡單,沒有變化,讓人感覺沒有智力上的投入,只是完成書寫。
  • 60年前溥心畲小楷書寫佛經,結體雍容自然,法度巧妙,上乘書法也
    小楷用筆用墨及書寫技巧簡述:小楷用筆應當有輕有重,不但一字之中,而且一筆之內,都應有輕重的區別,不能像中楷、大楷那樣純用重筆濃墨。小楷之難,並不在於字小和用筆的精細,也不在於法度和至到的功力,真正的難是難在它高雅而清新的氣息。近人學書,都很重視創新二字,這裡就涉及到眼和手兩個方面:眼即審美觀念,手好創作技巧。
  • 小楷
    他對自己的小楷是很自負的,他學二王小楷,神形兼備,維妙維肖,幾可亂真,這就奠定了其堅實的基礎,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為二王所囿,而能自出新意。他的小楷,發筆時及出鋒處,善用露鋒,故神採奕奕動人,這和晉人蘊藉含蓄的書風完全不同,其行筆時,中鋒內斂,沉著不滯,故又顯得圓潤遒勁,結字因勢變化,奇正錯落,妙合自然,明陸完評其小楷說:「米小楷真跡,秀潤圓勁,固足壓倒蘇黃,尤是用筆之妙,極得右軍《樂毅論》法。」可惜了留傳下來的小楷並不多見,最著名的莫過於《皇太后輓詞》小楷真跡。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一、智永的《心經》智永,本名王法極,字智永,南朝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智永大師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的「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
  •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
    文徵明的小楷造詣最高,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
  • 一位小學老師抄寫《金剛經》,這字顏值太高了,不輸專業書法家!
    梁林《楷書金剛經》曾經有一位農村老師的手寫《金剛經》,走紅網絡,這篇經文字跡非常漂亮,看完令人賞心悅目,絲毫不輸專業的書法家,甚至有網友表示:這是我見過顏值最高的書法!《金剛經》佛家的重要的經典,也是歷代書法家青睞的抄寫書法的範本,王羲之就有抄寫的《金剛經》範本傳世。了解佛教的朋友都知道,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後,分成了8宗,這8宗當中,三論宗、唯識宗、以及禪宗對於《金剛經》都有注釋,此經也是普通人開啟智慧的重要經書!
  • 溥儒:真正的文人,不該為賺錢煩憂
    溥儒(1896~1963),因為在詩、書、畫上與張大千齊名,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他也是著名書畫鑑定家啟功的老師。他更是一個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不能自理的傲嬌舊王孫。包括與墨雲的感情秘聞,溥儒的坊間小故事多之有多,為人們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舊王孫」。然而最值得說的還是溥儒的書畫筆墨,早期家境顯赫,那些如今被視為國寶的頂級書畫資料對他來說都是觸手可得的,甚至乾脆在自家書房就能見到,比如晉朝陸機的《平復帖》、唐摹王羲之《遊目帖》、顏真卿《告身帖》以及懷素《苦筍帖》。這讓溥儒無師自通,書畫本領自學而成。
  • 實物揭秘舊王孫溥儒的情感世界
    溥儒(1896-1963) 有關溥儒的身世,相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了,溥儒絕對是根正苗紅的清代皇室後裔,他是著名的晚清重臣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儒家中排行老二,因此,後人往往稱他溥二爺),所以,溥儒出生而也正在此時,抗日戰爭的爆發,溥儒一家的境遇在動蕩時局之下變得捉襟見肘起來,我們來看看溥儒這十年的境遇。
  • 溥儒筆下的妖魔鬼怪,很可愛!(高清80幅)
    溥儒,披著棉鬥篷作畫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滿族,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書畫家、收藏家。吉祥安樂圖溥儒晚年喜作妖怪圖,取材於《山海經》《太平廣記》《西遊記》《聊齋志異》《濟公傳》《子不語》等小說,作妖魔鬼怪之狀,多有奇趣。
  • 溥儒繪畫大器晚成,寄情山水有畫必有詩,風格不輸張大千
    如果問現在的年輕人,張大千的作品與溥儒的作品,誰的繪畫作品更漂亮,更受人喜歡。絕大多數年輕人會選擇溥儒,因為他的作品更顯一個「雅」字。細觀溥儒的作品,真的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倒也不要貶低張大千的作品,大師張大千的作品風格獨特,潑墨重彩獨成一派無人可比,但相比溥儒的作品,更多人喜歡他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