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水師入臺,鄭克塽歸降。收取臺灣之後,清廷在建置區劃上也進行了一番調整,共設立一府三縣。府即臺灣府,縣即臺灣(附郭縣)、鳳山、諸羅。建縣之初,一縣之長的任務相當艱巨。而在鳳山縣早期的知縣當中,就有一位原籍萊陽的人物,對當地發展做出很大貢獻,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這位人物的名字叫做宋永清。根據《鳳山縣誌》記載,他是清代鳳山建縣後的第五任知縣,康熙四十三年由同省(福建)的武平縣調任。
關於宋永清的生平,《鳳山縣誌》、《臺灣府志》、《臺灣通史》(連戰祖父連橫著)都有提及。
縣誌稱:「宋永清,旗下籍,山東萊陽人,監生……秩滿,升直隸延慶知州。」通史的記載與之大體相同。而載其他史料當中,補充了他的旗籍和出生地,奉天正紅旗。
在明末清初,因為種種因素,登州和萊州兩府人入旗籍者(漢軍)頗多,但他們在族譜或履歷當中,一般仍寫明原籍。宋永清就屬此例,他是入旗籍的萊陽宋氏後人。
宋姓,是萊陽歷史上的望族,縣誌當中主要記載兩支人,一支屬文登宋信一脈,代表人物如宋琬;一支是明代從長清遷來,代表人物如宋繼澄。兩支宋氏,都以科舉聞名。
因為沒有見到詳細的族譜,宋永清具體出自哪一家族?暫不得知。但不管是哪一支人,都是書香門第。宋永清雖然入旗籍,但仍然保持此傳統,入國子監讀書後,取得了做官的資格,就此踏入仕途。
宋永清在鳳山縣任職期間,辦了很多實事。通史稱他:「為政清肅,新學宮,建衙署,創義塾,百廢俱舉。」也是因為在鳳山知縣任上表現出色,他後來也升為延慶州知州。
在宋永清之前,雖然有四任知縣。但鳳山縣一直沒有正式的縣衙。宋永清上任之後,改變了這一局面。府志載:「鳳山縣治在興隆莊(以城郭未建,仍舊名)。縣署系四十三年,知縣宋永清建。」而興隆莊,大致就是現在臺灣省高雄市左營一帶。當時,在鳳山縣衙落成之後,宋永清還親自執筆,寫了一篇《新建鳳山縣署記》。此外,南臺灣的蓮花潭、法華寺等名勝,也與宋永清有關。
萊陽宋氏的書香基因在宋永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他在鳳山縣任職期間,留墨甚多。除了文章之外,還有不少詩詞,著有《溪翁詩草》。下面就節選一首,以饗讀者。
——九日羅山遇雨
蕭蕭風雨度重陽,匹馬羅山舊戰場。白髮漸隨秋色老,黃花空憶故園香。雲迷古樹千峰遠,霧鎖清溪一水長。萸酒年年常醉客,爭雄壁壘幾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