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傳奇——從電影《讓子彈飛》說說盜賊當知縣的那些事兒

2020-08-22 有智慧的故事

前幾年,一部電影《讓子彈飛》紅極一時。電影中姜文飾演的江湖劫匪張牧之打劫了前去上任的知縣,自己便盜用知縣的名字去當了知縣,而葛優演的真正的知縣為了保命,則化名成了師爺老湯,然後上演了一出感天動地的俠義故事,感染了無數影迷。

電影中的故事自然是虛構的,但是清代盜匪搖身一變做知縣的事情卻屢見記載。最著名的兩例是《於公案》中的一個案例和《清稗類鈔》中記載的《盜冒太守名到任》一事。

《於公案》說的是清代名臣於成成的屢破奇案故事,書中的第一個的案例就是一夥盜賊打劫了山東蒲臺縣新上任的知縣鄒其仁,盜用他的名義去蒲臺上任。盜賊上任之後,胃口很大,打算劫掠縣衙的府庫,讓人去外地買馬匹,以便搬運財物。

沒想到鄒其仁的兒子鄒舒,千裡尋父,來到山東蒲臺尋找父親,假冒的知縣給他安了個罪名,將他關押進了監獄,暗中囑咐獄吏把鄒舒害死。獄吏是個好人,得知鄒舒是來尋找父親,而且聽說知縣是假冒的,就幫著鄒舒去省府于成龍大人那裡告狀。

于成龍剛好因為公事,才見過假冒的知縣,見他言語粗陋,已經覺得蹊蹺,又見獄吏帶著鄒舒的書信告狀,更是心生懷疑,恰好此時,大難未死的鄒其仁得人幫助,艱難地來到省城,找到於成成,訴說被劫的原委。至此于成龍再不遲疑,立即命令守備帶領二百多官兵,來到蒲臺縣將二十來名盜匪一舉拿下。只有四名盜匪外出買馬未歸,暫未擒獲,于成龍令人守候,等四人買馬回來時也全部捉拿到案。

這樣一個並不複雜的案件,《於公案》用了十個回目才把它說完,中間還穿插著大量迷信的描寫,比如鄒其仁的兒子鄒舒出門尋父之前有道士給他算卦說他有牢獄之災,于成龍夢見神仙告訴他兇犯姓名等等,精彩程度與電影相比差別太大,實在是考驗人的閱讀耐心。

《於公案》畢竟是小說,這個案例的真實成份尚不確切。清代徐珂的《清類稗鈔》中記述的事件應該是確有其事,而且案件中的盜匪也更殘忍狡猾。文中記載康熙甲辰年間,池州太守郭大人上任途中被盜匪搶劫,一家六十多口全被殺了,只留下郭大人的妻子和兒子兩個人,盜匪為了掩人耳目,帶著郭大人的妻子和幼兒前去上任。

盜匪上任之後,居然把政事辦理得井井有條,當地百姓士人對他印象都還不錯,上司也很滿意,一時之間騙過了許多人。只是騙不了郭大人的家人,偶爾會有郭大人家鄉的人上門探望,盜匪就將人迎接進衙門,暗中殺人滅口。

郭家人有來無回,長時間沒有消息回來,郭家人產生了懷疑,又讓郭大人的大舅子來探望。大舅子不但聰明,而且還比較走運,他準備進官衙之前,就在街上看到了假冒的郭大人坐著轎子出行,大舅子看到轎子裡不是自己的妹夫,很是驚奇。於是大舅子假稱是外地來要飯的,打算在官衙找個苦活做,就進了官衙每天幫著挑水。終於有一天,在內衙看見了自己的親妹妹,他的親妹妹也很精明,看見了哥哥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寫了一封信交給他,告訴他妹夫郭大人已經被害,現在的官衙裡全是盜匪,有三十多人。

大舅子將這一情況報告上級官府,上級官府考慮盜匪人數太多,擔心不能一網打盡,就想了個辦法,找來假冒的郭大人,誇讚他官衙中的人有能力,讓他每個縣分派兩人幫著計算錢糧。於是這夥盜匪被分派到不同的縣衙,一進去就被抓起來關押起來。然後再通知假郭大人來商議事情,將他也一舉拿下,這樣把這夥盜賊全數活捉。經過審問,這夥盜匪已經盜取了庫銀八萬多兩,原來準備在這個月底就卷錢逃走的。

這兩個事例都是盜賊搶劫新上任的官吏,借用他人的名義去做官騙錢的。《清類稗鈔》中還記載了一個盜賊改行當了太守,仍不忘重操舊業的事,其曲折驚險程度一點也不比前面所說的事情差。

事情也是發生在康熙年間,當時福建龍溪縣經常發生盜竊案,被偷了許多貴重物品。上官動怒,嚴令當地縣衙限期破案。龍溪縣令出動了所有的捕快差役,還請了不少破案高手,每天夜裡去巡邏蹲守。這天晚上,看到一個黑衣人從一個大戶人家出來,身上還背著一個小箱子,捕快悄悄地尾隨著他,見黑衣人來到漳州太守府的後院,跳牆翻了進去。捕快甩出飛刀,沒有命中,沒辦法,只好用磚頭砸過去,正打中黑衣人的額頭。黑衣人捂著頭消失在黑暗中。捕快也不敢輕易進太守府搜查,只好召集人手,把太守府密密包圍起來,看著不讓一個人出來,然後去稟報縣令。

縣令第二天將太守府中所有的差役僕人全部一一點名查看,沒有發現額頭上有傷的人。縣令又去見太守,太守卻讓人告訴縣令說他生病了不方便見客。縣令說他學過醫,正好可以給太守診診脈,於是進了房間見到太守。見太守的脈像正常,不像是生了病,只是頭上用黑布包頭,還有一絲血痕。縣令心中懷疑,立刻稟報上司,派官兵到太守府搜查,果然搜出了大量被盜的物品。

案情上報給皇帝,皇帝驚訝無比:「知府當中還有這樣的人?」命令總督嚴加審訊。原來這個太守原本就是個小偷,後來花重金捐了個官,做到了太守。總督問他為什麼當了官還要去偷盜,他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當小偷習慣了,看見好東西就忍不住想要去偷來,情不自禁,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可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荒唐的年代,荒唐的事情也多,閒讀雜書,了解一些歷史上的趣聞軼事,亦是一種難得的樂趣。

相關焦點

  • 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明清時期「滅門知縣」真的存在嗎
    在我國明清時期,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一切以皇權、君權為尊。中央以高度集中的權力方式掌控整個國家,但若要面面俱到也是力不從心。 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好,"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地方官作為當地幾乎可以一手遮天的地位存在。 人們在其位就很難只謀其政,利慾私心無時不刻不在勾引他們犯罪,嚴重一點說,百姓的性命都被他們捏在手裡。
  • 讓子彈,飛一會兒
    《讓子彈飛》開始吧,巨多人讓我說說,那我也不矯情了。之前的《鬼子來了》和《太陽照常升起》雖然在評論界享譽頗高,但還遠沒有得到市場的承認,很多人包括我都很好奇,姜文如果拍商業電影會是個什麼效果,《讓子彈飛》就是姜文給出的回答:哥要站著,也把錢掙了。
  • 讓子彈飛,影評&咖啡
    ——《讓子彈 飛》《讓子彈飛》是一部電影跟導演一樣神奇的電影。先說說導演姜文吧。導演姜文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臭脾氣。別的明星都是怕記者,姜文卻讓全國記者感受到了被支配的恐懼。不喜歡的問題懶得答,更不喜歡的問題會直接懟回去。
  • 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子彈飛》影評
    這位演而優則導的,也不知道算是咱們中國第幾代的導演,不管是最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後面的禁片《鬼子來了》,乃至《太陽照常升起》以及民國時代三部曲《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在我看來,都是姜文對我們這個時代最美的情書。其實在看完《讓子彈飛》以後,我一直難掩心中衝動,想寫一篇影評,但苦於一直找不到突破點,因此難以成文。
  • 電影《讓子彈飛》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電影《讓子彈飛》故事原型來自於作家馬識途的《夜譚十記》,是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的傳奇故事。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讓子彈飛》的臺詞很多都是現場現改的。所以葛優曾經說過:"在別人那叫劇本,在我們這叫劇紙。"
  • 《讓子彈飛》裡面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鏡頭!你看懂了嗎?
    《讓子彈飛》是商業片,這毋庸置疑。但他有三層皮。一層,是主故事線中張麻子與黃四郎對抗的故事,張麻子贏了。二層,是在故事結尾隱約出現的「黃四郎」以及劇情隱藏的兄弟背叛情節,張麻子並沒有真正的贏。下面我們談談電影裡那些讓人慾罷不能的情節/鏡頭。老二是師爺出賣的,因為只有他知道 ,老二要去青石嶺接應。武智衝捂檔這部分,一開始沒看懂,後來覺得可能是褲擋裡藏著槍。鴻門宴和談後,師爺頭上帶了2頂帽子,一個張麻子的一個四爺的。暗示他是牆頭草。黃四郎戴的麻匪面具,是三筒。
  • 《讓子彈飛》裡面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鏡頭!你看懂了嗎?
    《讓子彈飛》是商業片,這毋庸置疑。但他有三層皮。一層,是主故事線中張麻子與黃四郎對抗的故事,張麻子贏了。二層,是在故事結尾隱約出現的「黃四郎」以及劇情隱藏的兄弟背叛情節,張麻子並沒有真正的贏。最後一層,是存在於姜文設計在臺詞,場景的細節中,你需要對照歷史才能明白真正的意思,張麻子輸了。
  • 讓子彈飛,姜文的子彈能飛多遠,眾多疑點深度解析
    讓子彈飛/宣傳報而姜文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民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今日上映並被作為中國的奧斯卡競選單元)。而今天我要分析的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讓子彈飛》。看完一遍,可能簡單覺得就是一部正義戰勝邪惡的電影,簡單還有一絲滑稽;第二遍,便開始覺得這部電影沒那麼簡單了;再回顧第三遍時,便會一年迷茫,我們會清楚地知道每個人都不簡單各懷鬼胎,但就是理解不了它的完全表達。於是便有了接下來的第四第五遍。這並不奇怪,而《讓子彈飛》絕對稱得上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好電影。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簡單梳理那些很迷人的劇情並解析那些疑點。
  • 給人震撼的電影《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姜文前引 我把好的電影比做炸彈,扔在陸地上的炸彈,扔在水面上的炸彈和沉入海底的炸彈 摘要 1,演員 2,劇中金句 3,劇情一,演員 《讓子彈飛》中的演員陣容可以稱作是豪華陣容了,很多人衝著豪華陣容去看的電影包括我,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有6.37億不錯票房的原因之一。
  • 《讓子彈飛》十周年:子彈依舊在飛,理想希望不滅
    2010年12月16日,電影《讓子彈飛》橫空出世。 這是一部神奇的電影,更是一部傳奇的電影。
  • 讓類型電影飛一會兒:評電影《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劇照  可以說姜文導演上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就有這樣一種願望:把類型電影和他自身對於電影的理解相結合,創造出不同的美學感受,但很可惜,這個嘗試不僅姿態沒能擺好,反而顯得有些扭捏做作而《讓子彈飛》是吃了虧後的絕地反擊。  所謂類型電影,是指由不同題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態。比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種類有:音樂歌舞片、喜劇片、西部片、懸念片、恐怖片等。類型片的基本特徵,是以敘事為主導的規範化審美形式;是大製片廠標準化生產的產物,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則。
  • 「嚴肅的」激情戲|電影《讓子彈飛》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電影《讓子彈飛》故事原型來自於作家馬識途的《夜譚十記》,是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的傳奇故事。
  • 姜文 |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讓子彈飛》的事兒
    2010年上映的《讓子彈飛》可以說是華語片史上經典的電影之一,當年奪得票房6億多,在市場和口碑上都雙雙獲利。姜文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在這之前的《太陽照常升起》許多人紛紛表示看不懂,評分自然就低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讓子彈飛》創作背後的種種故事。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讓子彈飛》」如果給華語電影找個黑暗的時期,那無非就是21世紀的前十幾年。如果論這十幾年中哪一年最為黑暗,我想應該是2010年。這一年,作為第五代導演中領軍人物之一的老謀子交出的答卷《山楂樹之戀》,口碑不及預期,也對不上他大師的名號;另一領軍人陳凱歌的《趙氏孤兒》口碑崩的比《山楂樹之戀》還要慘不忍睹;科長的《海上傳奇》雖然優秀,但也沒有達到他之前拍的《三峽好人》的高度。這一年,流量經濟開始崛起,國內電影市場已經被爛片裹挾。一堆雜燴式、堆明星的電影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
  • 《讓子彈飛》一部無論怎麼想像其精彩都不過分的電影,值得觀看!
    《讓子彈飛》是姜文石破天驚的作品,這部處處流溢著自由理想主義和「反動」隱喻的電影,靠緊湊精湛的臺詞和看似混亂無邏輯的節奏,居然神奇的騙過了審查部的那些智障老頭們,打入萬馬齊喑的中國電影市場,把那幾個被主子馴得服服帖帖的所謂「三大導演」給徹底地羞辱一翻,寧財神說:「姜文的王朝來了!」
  • 姜文復盤《讓子彈飛》:一旦拍成電影,過去的都是現實
    他拉上了述平和危笑,不僅因為他倆都參與了《讓子彈飛》,更因為他倆都參與了他的前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述平是兩部影片的編劇,危笑在《太陽照常升起》裡是副導演,在《讓子彈飛》裡是編劇兼演員。  聊《讓子彈飛》,離不開《太陽照常升起》。不懂《太陽照常升起》而光是喜歡《讓子彈飛》,就如同看見樹葉沒看見巨大的樹幹。這是我採訪姜文前的先入之見。巧的是,這也成了本次採訪的共同切入點。
  • 《讓子彈飛》,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即便在當下,影片內外的那些梗,依然夠人們熱鬧許久。《讓子彈飛》的劇本還沒寫完時,姜文就寫了一封信給周潤發。在信中,他言辭懇切,筆下生輝,酣暢如流水,誠邀周潤發出演。重點是,這份「情書」,真的撩到了發哥。
  • 106歲傳奇作家馬識途封筆 作品曾被改編為《讓子彈飛》
    馬識途 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讓很多人認識了傳奇作家馬識途。2010年賀歲檔,根據馬識途作品《夜譚十記》之《盜官記》改編的《讓子彈飛》全國公映,短短11天橫掃4億元票房。 近期,馬識途新作《夜譚續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
  • 為什麼說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不僅僅只是部電影呢?
    10年後的今天再次把《讓子彈飛》看了一遍,姜文的作品值得細品,他的電影不僅僅只是部電影!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正義的土匪打到地方惡霸的故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讓子彈飛》是一部演員主導的電影,可能80%的鏡頭都是演員特寫,但看起來並不乏味也不累,因為演員都表現的太好了。葛優在片中的表現是一個你期望之中但又絕對意料之外的嶄新葛優,他仿佛被重新充過電一樣,每一個細節都讓你覺得熟悉和放心,但每一個細節又都讓你覺得意外和驚喜。
  • 子彈飛了40年,從《讓子彈飛》原著中淺析那些你不知道的姜文隱喻
    《讓子彈飛》是2010年上映,不得不承認,這是姜文的天才之作,經典行列,最為奇妙的是作品引起不同政治立場的解讀而且各自都能自圓其說,堪稱公認的狂歡。《讓子彈飛》根據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