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納入中小學課程之我見

2020-12-23 博士群裡的農婦yiyan

11月23日,教育部:支持中醫藥文化納入中小學課程。12月7日,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

動作密集,可見教育部的決心,可見國家對發揚中醫藥的決心。

眾所周知,我們的黨、我們的戰士在那個戰爭年代,是多麼迫切的需要抗生素、抗菌藥,多麼需要用手術的方式救治我們的傷員,這些是中醫所沒有的。

建國後,我國大力發展了西醫西藥,一舉取代了中醫在我國幾千年的醫療地位。

中醫有多沒落?從這則新聞可見一斑:10月28日,衛健委表示:下一步,「也」把中醫藥納入在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

請注意這個「也」字。它說明,中醫藥一度被邊緣化。

如今,中醫藥上演絕地重生,將納入中小學課程,為何?

理由是:「中醫藥學是世界醫學寶庫中的瑰寶」。

這大家就不理解了,是瑰寶咋還被摒棄了?

中醫被摒棄,是西醫的出現導致的,中醫被重拾,也是因為西醫。

西醫好比大禹的父親鯀(gun三聲),著眼於局部。

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局部效果顯著,

但擋住了此處的洪水,又淹沒了它處。越治越泛濫。

西醫對局部進行治療時,和鯀一樣沒有大局觀,打破人體平衡,破壞人體機能,導致了大量癌症、慢性病、罕見病的出現,以及各種疾病的低齡化。

中醫不同,中醫治病著眼於整體,有大局觀,不光治病,還治整體。

西醫,哪裡有病治哪裡,是正常思維,

中醫,哪裡患病不重要,治病先治整體,是高級思維。

用治整體的高級思維治病,可以把看似不相干的、不同部位的病同時治好,

也就是說,考量周全的配方,是可以一方通治的,我稱之為「通方」

我自己研發的一個配方,就可以把看似不相干的、不同部位的病、症同步治好,涉及的範圍之多、之廣,令我驚喜連連,是否有更多效用,還在進一步試驗中。

這似乎顛覆了中醫常說的「辨證施治、一人一方」,

實際並不衝突,「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也是要建立在「治整體」的基礎上的,否則就和西醫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了。

我認為,但凡善治整體的中醫,都能做出「通方」。

因為大自然賦予中醫的藥,多到數不清,一粥一飯,一蔬一果,一花一葉,一湯一水都是藥,陽光雨露也是藥,睡眠打坐都是藥。

而中醫的病症,區區「風寒暑溼燥」五種(如果再提煉一下,只有寒病和熱病兩種而已。)

病少,藥多,所以中醫用藥,可以千變萬化,一個醫生一個治法,咋治都行。一個配方可以代代傳承,秘而不宣,因而民間多秘方。

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似乎個個都能治病,擁有現代醫學條件的我們這代人,只能往醫院跑,發熱、咳嗽、拉肚子,都要去拍片、化驗,

中醫不必糾結感染了什麼病毒、細菌,也不必糾結於部位,把人看成一個整體,用一個配方讓人體「風寒暑溼燥」處於平衡就行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你發明的配方能治好新冠嗎?

當然能啊,

新冠爆發初期,我僅用這個配方的36克提純製品,4天治好了新冠重症患者,期間還停了一天多的藥,不然能好得更快,

這個配方是我2016年做的,當時是為了做一個抗高原反應的產品,大家知道,高原反應一旦嚴重是要命的,不能耽擱,為了使產品速效,原料進行了提純濃縮,所以見效特別快。

新冠爆發後,我發現新冠和高原反應雖然不是同一個病,但症狀幾乎一樣,

比如,頭痛、咳嗽、腹瀉、嘔吐、胸悶、心慌、呼吸困難……

連危重症會湧出大量痰(白肺),和高原反應的危重症出現大量泡沫痰也極為相似,

妥妥的對症啊!

我激動壞了,那時候全國人民都不能出門,我在網上找患者,有一對母女,是接觸了已經確診的家人後,出現了新冠症狀,媽媽頭痛欲裂(頭痛病因在表,不算重症),但她的女兒病因在裡,很重,小女孩9歲,腹瀉如水,反覆腹瀉,極度口渴,怎么喝都不解渴,出現了呼吸輕微困難,這種情況非常危急了,大家還記得武漢有位「治癒轉陰」的患者,在酒店隔離的時候,非常口渴,大量喝水後突然死亡了嗎?

我要求她們禁食禁水,不可使用任何西藥、清熱解毒藥,等我快遞藥給她們,當天下午發順豐,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必須在這裡感謝順豐,順豐救命啊!),吃完藥,小女孩晚上就基本好了,稍微有點低燒,我說就不用吃藥了,睡一晚上應該就好了,第二天也沒吃藥,喝了點粥,繼續睡,第三天說還是有點低燒,又吃藥,第四天就徹底好了。

倒是這個媽媽,自己本來就頭痛,吃了藥需要睡覺,還不敢睡,家裡只有她倆,老公在國外,公公被隔離,婆婆確診新冠在住院,她心驚膽顫,自己生病還要隨時看著孩子,一直拖到第四天才好(所以說,中醫認為,睡覺也是藥,那些在醫院救治的人,哪裡能好好睡個覺?)

直到母女倆治好,比她們先發病的親人(孩子的奶奶)還在醫院治療。

這位媽媽千恩萬謝,決心要和我一起去幫助別人,想盡辦法去找那些新冠患者的家人,希望他們能把藥轉交出去,無奈當時管控很嚴,寸步難行,最終只送出去一盒,也不知人家用了沒有。

雖然只有兩個病例,但我知道這個配方可以輕鬆治好新冠,也能治好新冠後遺症。對那些極度脾虛,多喝一口水都會加重病情的重症患者尤為重要,因為這個產品是提純過的,沒有殘渣,能口腔含化,並馬上起效,上面提到的小女孩就是直接含化的。

於是我馬上向國家衛健委和22個省的衛健委遞交了我的治療方案,但沒有任何衛健委回復,直到疫情基本結束,我才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來電,說收到了,會轉給專家組。

對於新冠的治療,我看到很多網友和我一樣非常著急,毫不吝嗇的貼出了配方,但似乎沒有人願意相信。

一個病,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用藥習慣,沒有統一的標準,不管誰貼出配方,都得不到一呼百應的支持,更談不上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只能自說自話了。

所以中醫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才便於應用、傳播、傳承,才能很好的為人民服務。

尤其要對民眾已經熟知的西醫定義的各種疾病,制定出詳盡的中醫治療方案,

不要西醫診斷說這個病人得了胃炎,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中醫又說這是胃陰虛、胃熱。兩種說法毫不相干,讓病人一頭霧水。

中醫要做的是,制定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中醫治療方案」,方案中不忘對比一下,西醫治療該病的副作用和中醫療法的零傷害。

依此類推,對各種常見病、常見症狀,制定出統一的中醫治療方案。

我們要把中醫治療方案推廣到全世界,解除全世界患者的病痛。中醫理論是完全遵循大自然法則的,放之四海皆準。

我們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民制定合適的用藥方案。避免一種原料藥供不應求,導致藥價高攀,物種滅絕。

眼下,我們要先立足國內。

國家可以在百度這類用戶量大、關注度高的的公眾平臺上,設置「徵集、發布」專欄,

將徵集、制定好的治療方案,及時向全國醫務人員和民眾公布,當有更好的建議出現,及時修訂並發布新方案。

現在自媒體發布醫療養生類文章,隨便看看就能發現很多謬誤,但不能一禁了之,因為其中也不乏精華,

可以設置一個建議專欄,由網友對此類文章進行評分,對有錯誤觀點或有誤導的文章,由專門的鑑別小組或中醫達人在評論區點評,採納優質內容。

中醫理論的更高境界是玄學,進入玄學境界的人,不是大隱於市,就是小隱於林,正所謂高手在民間。

只要國家打造好一個通道,一個交流的平臺,我相信這些隱藏在民間的高手,也會為國家建言獻策,獻方獻藥。

我也想獻方獻藥,我在原來的基礎上,對配方做了進一步優化,新生產了一噸多的成品,可內服,可外敷,還可以泡。

經過幾個月的驗證,效果都很好,採用外敷,竟然把大腳趾的痛風給敷好了,從無法走路到紅腫基本消失,只用了1天多時間。

我還親自試驗大劑量,一次服用九袋(108克),已確定完全沒有副作用(當時小女孩一次只服用了半袋)

我的新品生產出來後,一直在免費送給親朋好友,還有朋友的朋友。現在已經送出去幾百公斤了。

我的免費是真正的免費,包郵到家,人家非要給錢,我只能反覆解釋:我不要錢,我的快樂不是錢,是利益他人。

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愛人即愛自己。

我等著國家召喚,我願意隨時將配方、生產工藝和剩餘的產品獻給國家。

「全球科學家」都不能解決的新冠,被中醫輕鬆攻克了,中醫藥學不愧為「世界醫學寶庫中的瑰寶」了吧?

我認為,中醫藥不僅要納入中小學課程,還要從幼兒開始。為什麼不呢?很簡單啊。

一張圖卡,教孩子認識完胳膊,順道認識一下胳膊外側的三條經絡,再認識一下胳膊內側的三條經絡,

一張圖卡,教孩子認識完腿,順道認識一下腿外側的三條經絡,再認識一下腿內側的三條經絡。

就這樣,十二條經絡,輕鬆認了個大概。

軀幹前中線是任脈,後中線是督脈,也認識了大概。

有個大概的認識就可以了,哪裡疼,一摸,一看,知道是哪條經在疼,痛則不通,疏通就是了。

冷就給它熱熱,泡泡手,泡泡腳,敷一敷,拍一拍,打一打,揉一揉,按一按,就不痛了。

中醫這些道理,不識字也能聽懂,工農仕商,不論從事哪種職業的人,都能聽懂。

而西醫理論非得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才能學。

而且西醫是不適合人人都學的,人人學了能怎樣?誰家自備全套化驗設備、檢測儀器、再配個藥房?

中醫就不同了,不光可以自己診斷,還可以自己用藥,而且每家每戶都自帶了一個全科大藥房,一粥,一飯,一蔬,一果,一花,一葉,無不是藥;糖是藥,鹽是藥,調料是藥,陽光、雨露均是藥,田間地頭,大自然中,到處有藥。

如果我們知道每種食物是性熱、性溫、性平、性涼還是性寒,知道它入十二經中的哪條經或哪幾條經,就不會吃出病,還能以各種食物治病。

人體之病,無非「風寒暑溼燥」五種病,風則驅之,寒則熱之,暑則涼之,溼則燥之,燥則潤之。

所以說,中醫人人該學,人人可學。小時候沒學,現在學為時不晚。

人人學中醫,可以不生病,少生病,常見病症可自診自療,將重症、疑難症留給專業人士。非手術不可的留給西醫。

手術留給西醫,並不代表西醫更先進,術業有專攻而已。

說到這裡,我要駁斥一下認為西醫才是先進科學的中醫黑們,

所有中醫黑都強調西醫是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醫學」。認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才是先進的、科學的。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上的,有化驗數據,有檢驗報告,證據槓槓滴。

何為證據?非得有化驗數據、影像資料才能稱之為證據?治好患者就不是證據嗎?

中醫不解剖,因為中醫不需要解剖。

比如腸道脹氣,難道非要像西醫一樣對人體解剖一番,打開肚子和腸子,感受到一股氣體噴湧而出,才承認這個人脹氣了?

這個比喻有點難聞,換一個說法:難道非要像西醫那樣用「高科技」儀器做個彩超、CT,出個影像報告,然後告訴你:你的腹腔充滿了大量氣體,俗稱「脹氣」。

然後你說,難怪我肚子脹得很,屁特別多,拉的特別稀,有時候還有膿和血。

醫生看了看大便化驗報告,說,你這個是潰瘍性大腸炎,嚴重了會癌變,目前沒有特效藥,給你開一些消炎藥控制一下。

有篇文章說,安倍首相辭職,就是因為得了潰瘍性大腸炎,很多年都治不好,文章說,此病無特效藥,乃絕症,只能慢慢養。

我有個朋友,和安倍一樣,十年了,便膿便血,各種求醫治不好,天天擔心癌變,那叫一個絕望和痛苦,最後用我的配方一個月徹底治癒了。(同時還治好了其它病症,現在是鐵桿粉)

在安倍首相患潰瘍性大腸炎的文章裡,有網友評論說能幾天治好這個病,我雖做不到,但我相信有人能做到。西醫卻將這個病定性為「沒有特效藥的絕症」等哪天壞死了,做個手術,一切了之。那些把結腸切了的,再造個人工的,外掛著。

類似的情況很多,西醫以其地位上的絕對優勢,大搞一言堂,凡是西醫無能為力的病,都宣稱該病為「絕症」、「罕見病」「無特效藥」。

西醫說愛滋病是絕症,但愛滋病卻出現了自愈病例,凡是能自愈的病,都不是絕症,也都是中醫擅長的。

西醫說癌症是絕症,但癌症也常出現自愈病例,

西醫還說高血壓要終身服藥,我曾收縮壓高到230,大多時候在170多,您沒看錯,最高的時候真的是230,吃了一次降壓藥,感覺很不舒服,我也知道降壓藥的原理,決定不吃降壓藥,現在自愈了。

所以,國家不僅要重視中醫,還要中醫優先,各省市衛健委的領導要懂中醫,醫院院長要懂中醫,醫療體系要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有病先看中醫,中醫認為需要手術的,轉西醫。

中西醫結合,不是同時用中西醫兩種方式治療,一個疏,一個堵,病就治不好,中西醫結合,要先中醫,後西醫。

為什麼我對感染新冠的母女倆強調,什麼藥都別吃,等我呢?別說中西醫同時治了,就算同時接受兩個中醫治療,用藥也會互相打架呀!

要全民健康,就要普及中醫知識,幼兒從認識自己的身體、五官開始,認識經絡的大致位置,從認識食物開始,認識食物的作用(性味歸經),

中醫知識進了中小學課程,掌握多少不用考,能學多少,學多少,知識在於積累,生活中用著用著,就掌握了。

有網友說,現在孩子學習負擔本來就重,再加上中醫藥,更加吃不消。

自我醫療是生存的技能,和掌握一門手藝、獲得工作的能力一樣重要,遠比擁有才藝重要,才藝可以不學或少學,有興趣和天賦才學。

英語就應該踢出去,學英語是無用的,一是翻譯軟體將更智能,二是中文將成為其它國家紛紛想要掌握的語言。

有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發現一位小學生家長,給孩子隨身帶著英語學習機之類的播放器,一路大聲播放著,真是爭分奪秒啊,家長們沒有前瞻性,總是隨大流,白白讓孩子受累。

凡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了。孩子們累呀,身體、心理都不健康。

我兒子上三年級,對孩子學習負擔重深有體會。

一學期下來,厚厚的一摞練習單、試卷,還有幾本練習冊,還有每天的寫詞、寫字各種家庭作業。

一年級我們按老師要求做作業,經常到十一二點才能睡覺,有時候更晚,孩子辛苦,大人心疼。

作為家長非常糾結,不知道該讓孩子完成作業,還是保證睡眠。

二年級我們儘量做,身體要緊,做不完就不做了,我這個做家長的,總被老師批評。

三年級我終於想通了,我們乾脆不做作業了。

各位家長,你們想想,你們上一天班,願意回家繼續加班嗎?

孩子可是天天加班啊,每天回到家,做作業,匆匆忙忙吃個飯,繼續做作業,然後催著睡覺,

第二天一睜眼,被催著急急忙忙起床、洗漱,又被催著急急忙忙上學,課間老師拖堂,想上個廁所不敢說,中午吃完飯,又被要求待在教室不準出去,不能嬉鬧,不能講話,要麼自習,要麼時不時老師來補課,然後下午繼續上課,放學繼續做作業。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你想擁有這樣的一天又一天嗎?

我決定同意孩子不做作業,老師批評就批評吧,我要為孩子扛下壓力。

我主張取消家庭作業。

因為,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而不是在能力最弱的年紀,承受最重的學習任務。不僅作業多,還要求嚴格。

我認為,教材中田字格的作用,應該是給孩子一個示範,而不是要求孩子寫出那樣高標準的字。

但老師認為,一開始寫字,就應該按照田字格的標準寫,

這讓年幼的孩子寫起字來難上加難,快了寫不好,挨批評,如果一筆一划寫好,作業就做不完,也要挨批評,怕愛批評,就只能寫到深夜。

小學生、初中生都是長身體的年齡,應該以身體健康為主。

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渴求新知識,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後感到很開心、很欣喜。

但被迫學習,只會讓原本的快樂,成為無比討厭的一件事。

知識使人充滿靈氣,我們的孩子,是越來越有靈氣了,還是越來越沉悶了?

有的家長會說,競爭這麼激烈,不努力不行啊

可是反反覆覆、來來回回做那些作業有何意義?

一個字,認識了就是認識了,會寫了就不用重複寫,

加減乘除法,會了就是會了,到老都不會忘記幾加幾等於幾,幾乘幾等於幾,

一道應用題,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就會做,同樣的題型一通百通。

何必反反覆覆做題呢?

這些內容,有些家長自己讀小學的時候,也不是人人得滿分,為啥現在都會了呢?因為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漸漸理解的過程。

當初覺得作文很難,為啥現在輔導孩子也能出口成章了呢?

因為小的時候,認識的字少,詞彙量少,理解能力也差,

所以我認為,作文應該等到有了一定的積累再寫,小學生沒必要寫作文。

一個有思想的人,只要會寫字,自然而然會寫文章,不需要堆砌華麗的詞語,就能引起廣泛共鳴。寫文章,本來就是為了表達所思所想。

沒思想的人,掌握再多寫作技巧,也只能七拼八湊堆砌詞彙。

一個整天被做題控制,在狹窄思維空間的人,談何思想?腦子裡只有「想睡」一個念頭而已。

12月15日,四川小學生留下「太累了,想睡」的遺言後跳樓自殺了。

這類痛心的事件還少嗎?是誰逼死了孩子?

如果老師少布置作業,如果家長不再逼著孩子完成,如果教育部大膽改革:全面取消家庭作業,所有學習任務在校完成,完不成說明多了,砍掉!還會出現這樣痛心疾首的事嗎?

教育部、老師、家長都必須認識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校的學習,只是給我們打基礎,能識會算,掌握自學的方法,保有學習的熱情,我們就能邊生活、邊工作、邊學習,源源不斷掌握新知識。

如果孩子們被強迫學習,就會厭學。

還好我們那代人,父母很少管我們的學習,也沒有「家校聯合」的雙重壓力。

我只上過衛校,學了一點西醫的基礎,西醫有圖有真相,中醫滿篇陰啊,陽啊,五行啊,我就認為中醫是迷信,我堅信西醫才是先進的、科學的,直到後來生病,連續幾次手術後身體垮了,我才發現西醫救不了我,

但我不能死,孩子還小,我必須活著,和很多人一樣,對西醫喪失信心後轉投中醫,但在中醫院住院治療也沒治好我,只是稍微有點好轉,但有好轉總比沒救好,我便開始自學中醫。

靠天生的領悟力,我不僅把自己治好了,還做出了能治療新冠和眾多病症的通方。

所以說,每個人是各有天賦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必要逼迫孩子學那些沒有興趣的東西。

也不要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不要把工作分為三六九等,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工作,都是積福積德的好工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一個煮生販熟的廚師或小吃攤主,對社會是正面貢獻,一個清潔工人,對社會的貢獻是正面的……

那些設計一套金融玩法的高級金融人才,他們不僅沒有貢獻,還危害了社會,危害我們大家。

還有那些運用網絡高科技吸血的人、那些用醫療高科技要命的人……

兩相比較,誰更值得尊敬?

如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前世和來世,就知道一切作惡都會有報應,既有現世報,也有來世報。

我們真的應該一味追求物質嗎?

當你一再灌輸孩子: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份好工作,有錢有權才是好工作,所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這樣的功利主義教育,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的不光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孩子的心靈。

我們自己不喜歡功利自私的人,難道別人就喜歡?

我們的孩子成了功利自私的人,別人也不喜歡,也討厭,

我們的孩子長大後,不被別人喜歡和接納,真的會幸福?

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工作,都是好工作,我們只要做對社會有益,且自己喜歡,又能勝任的工作,就是幸福的。

錢再多,對社會有害,都要受到報應和懲罰,

工作再好,自己不能勝任,也會因吃力而變成不好的工作

即使能勝任的好工作,如果不喜歡,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不開心的。

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天賦」。

我的孩子八歲,愛自己下廚做飯,我尊重他的愛好,廚房亂就亂,地上髒就髒,剛才他問我:媽媽,要不要今天我給你做一個火鍋?我說:要,他現在正在廚房忙碌。

我兒子喜歡買東西,4歲能單獨到小吃店打包,6歲能自己去沃爾瑪購物,自己去吃肯德基,線上點餐比我會操作,7歲能獨自一人或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大餐廳吃自助餐,自己乘飛機往返成都昆明,還和乘務員姐姐聊得很開心,不管走到哪個陌生的城市,都能迅速交到朋友,平日能自己一個人到大型農貿市場幫我買菜買水果,對附近一公裡範圍內的小吃店、糕點店、水果店、菜店、文具店、便利店、理髮店都很熟,來去自由,別人不認識我,看到孩子便熱情的說:哎呀,這是你兒子啊?太乖了,太懂事了。

疫情嚴重的時候,我想去當志願者,問他一個人在家可以嗎?他說:可以,只是晚上有點怕,但可以把他的好朋友叫過來作伴。

當然,我也教孩子如何識別壞人,遇到疑似壞人該如何求助。

我們不做作業,不上輔導班,每天都有時間交流、談心,孩子所學到的知識,遠非那摞厚厚的作業能比。

孩子的大腦,好比一臺電腦,不要總把C盤塞得滿滿的,E盤卻空蕩蕩的。

孩子的大腦,又好比一部性能有限的手機,裝多了,會卡頓。

你得讓孩子好好休息,等腦容量增大了,再往裡面裝東西。

孩子需要看動畫片,就像大人需要追劇一樣,既是精神需要,也是娛樂需要,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感悟,還能平衡身心,有助健康。

今天早上送孩子,遇到一位家長,孩子想接過書包過馬路進校,媽媽溫柔的說:不用不用,你辛苦了。

媽媽是個好媽媽,孩子是個好孩子,可怎麼就這麼讓我傷感呢?

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問題。

如果家長都能像我一樣,為孩子扛住來自老師的壓力,

如果老師都能回歸教育的本質,扛住來自學校考核的壓力,

如果學校都能扛住政府各部門的壓力,謝絕各種「進校園」,

如果政府部門不再把手伸進學校,

如果教育部制定了各種減負政策,能督促落實……

老師曾問我:社會現狀就是如此,我們一個普通百姓,能改變嗎?

誰說普通老百姓就不能憂國憂民?歷史是全體人民書寫的,老百姓是人民的一員,國家領導也是人民的一員,老百姓的孩子要上學,教育部長的孩子也要上學,老百姓要就醫,國家主席也要就醫,國家醫療政策、教育政策,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由於我的不配合,甚至在群裡說出了應該全面取消家庭作業的話,老師們相當震驚,全年級專門開了一場家長會,三個小時,主題就是批評我,班主任批完,年級主任批,

年級主任說:你知道教育部的門往哪開嗎?要不要我給你一個地址?

我說:要!我也可以自己定位。

這位年級主任在講臺上當著全班家長的面,嘴上批評著我,靈魂卻是一個基督教中的小天使,來到我的身旁,發著光,託著腮,迷妹一般看著我。

參加家長會之前,我就知道主題,批就批唄,必須大義凜然去參加,想不到的是,在參加家長會的路上,天空用雲彩給我展現了一副聖母瑪利亞託著孩子的畫面,我知道,這是上天在嘉許我。

抬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對社會做的貢獻,即使沒人看到,老天都是知道的。

今天就寫到這裡,我要去陪孩子了。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
    答覆中稱,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教育,將中醫藥文化教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發展特點,有機融入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歷史、語文、體育與健康等相關課程教材和校園文化活動之中。此外,答覆中稱,中小學課程方案中已留有一定比例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課時。
  • 江蘇:勤儉節約納入中小學德育課程
    本報訊(記者 繆志聰)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出臺《江蘇省中小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將勤儉節約納入中小學德育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根據《方案》,江蘇將把學生日常節儉行為和勞動習慣養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學生中開展「我自豪、我節約、我勞動」競賽並形成日常制度。
  • 【重磅】教育部官網:將編程納入中小學課程的提案通過!
    其中,《答覆函》分別從「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以及「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三個方面介紹了教育部在相關領域已開展的工作。 而圍繞下一步工作主要安排考慮,教育部在《答覆函》中提出將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並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體編程能力。
  • 教育部: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網友:禿頭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部指出,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課程。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禿頭要從娃娃抓起嗎?0404 網友表示: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不靠譜。將編程納入中小學課程?這次的網友和以往對教育新政持支持態度不同,紛紛認為,納入中小學課程不靠譜。總結一下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教育減負,越減課程越多。教育減負,是素質教育推行至今的重要理念。給孩子增加課程,給家庭增加負擔。中小學教育現在需要做減法,而不是不停地做加法。
  • 國外早已實施 國內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課程 大家怎麼看?
    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位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 教育部: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趕緊看看別耽誤孩子畢業
    《答覆函》分別從「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以及「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三個方面介紹了教育部在相關領域已開展的工作,編程教育的重要性再上一個臺階。
  • 西瓜創客培養超百萬孩子編程思維,少兒編程納入中小學課程
    12月9日,教育部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覆的函》,對提案中建議的「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進行答覆,稱將把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 「兩基地」揭牌「一活動」啟動 羅湖紮實開展中醫藥文化推進行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慧 通訊員 王震)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對發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義,羅湖以實際行動紮實開展中醫藥文化推進行動,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
  • 北京:中醫藥防治將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條例規定,本市將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中醫藥防治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條例提出,市、區政府要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將發展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並提供條件保障,健全聯席會議制度。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中醫藥管理工作,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本市支持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依法開展服務,維護行業信譽和合法權益。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
    我中醫,要啟蒙; 果雪兒,健康風。 「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 編程進中小學課程,應該警惕什麼?
    12月9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一份答覆函,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位化人才的提案》做出了官方正式回應。答覆函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近幾年編程教育的工作進展情況,表示編程教育等信息技術已經納入到小學、初中科學課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高中階段也已專門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這個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
  • 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重要內容!在中小學多門課程中有機融入
    12月7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639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教育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發展素質教育,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將其納入教育教學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持續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能力,確保生命健康安全。
  • 中科院軟體所武延軍:該怎麼看少兒編程被納入中小學課程?
    月初,教育部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覆的函》,對提案中建議的「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進行答覆,稱將把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位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 三部門: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意見》提出,強化中醫藥學科專業建設。
  • 三部門: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_新華...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意見》提出,強化中醫藥學科專業建設。
  • 《山東省中醫藥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中醫藥人才納入緊急醫學...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制定中醫藥條例,對於傳承和弘揚中醫藥,保障和促進中醫藥事業與產業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東省中醫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北京市中醫藥條例
    第十六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藥防治納入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中醫藥應急物資、設備、設施、技術與人才資源儲備,將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納入本市應急救援隊伍。第二十一條 市醫療保障部門應當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按照國家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中成藥、中藥飲片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動態調整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支付標準。
  • 您覺得把編程列入中小學必學課程合適嗎?
    【新聞再現】2018年,教育部明確要求各地將編程列入中小學必學課程。江蘇在全國率先將編程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更何況,中小學學業負擔本來就很繁重了,再加上這門編程必學課,學生們將會更加苦不堪言。總之,筆者對此做法完全不能苟同對此,給位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發表您的看法!
  • 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中小學課程將加入編程課
    近日,教育部在給政協委員的回信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制定了促進和規範程序教育發展的相關專門文件,培養能夠實施程序設計教育的教師,將包括程序設計教育在內的信息技術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基礎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位化學習和創新能力,樹立信息社會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 中小學課程越來越難,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是和幾十年前相比,還是和十年前相比,中小學課程真地是越來越難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江山本文將就這個問題談些自己的看法。我的孩子就讀X縣中心小學的三年級,無論翻開她的哪本課本,我都大為驚訝:如今三年級的課本簡直比我兒時5年級(那時,農村小學是5年制)的還要難很多。每每晚上輔導孩子數學和英語作業,或多多少都會遭遇一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