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教育部:支持中醫藥文化納入中小學課程。12月7日,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
動作密集,可見教育部的決心,可見國家對發揚中醫藥的決心。
眾所周知,我們的黨、我們的戰士在那個戰爭年代,是多麼迫切的需要抗生素、抗菌藥,多麼需要用手術的方式救治我們的傷員,這些是中醫所沒有的。
建國後,我國大力發展了西醫西藥,一舉取代了中醫在我國幾千年的醫療地位。
中醫有多沒落?從這則新聞可見一斑:10月28日,衛健委表示:下一步,「也」把中醫藥納入在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
請注意這個「也」字。它說明,中醫藥一度被邊緣化。
如今,中醫藥上演絕地重生,將納入中小學課程,為何?
理由是:「中醫藥學是世界醫學寶庫中的瑰寶」。
這大家就不理解了,是瑰寶咋還被摒棄了?
中醫被摒棄,是西醫的出現導致的,中醫被重拾,也是因為西醫。
西醫好比大禹的父親鯀(gun三聲),著眼於局部。
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局部效果顯著,
但擋住了此處的洪水,又淹沒了它處。越治越泛濫。
西醫對局部進行治療時,和鯀一樣沒有大局觀,打破人體平衡,破壞人體機能,導致了大量癌症、慢性病、罕見病的出現,以及各種疾病的低齡化。
中醫不同,中醫治病著眼於整體,有大局觀,不光治病,還治整體。
西醫,哪裡有病治哪裡,是正常思維,
中醫,哪裡患病不重要,治病先治整體,是高級思維。
用治整體的高級思維治病,可以把看似不相干的、不同部位的病同時治好,
也就是說,考量周全的配方,是可以一方通治的,我稱之為「通方」
我自己研發的一個配方,就可以把看似不相干的、不同部位的病、症同步治好,涉及的範圍之多、之廣,令我驚喜連連,是否有更多效用,還在進一步試驗中。
這似乎顛覆了中醫常說的「辨證施治、一人一方」,
實際並不衝突,「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也是要建立在「治整體」的基礎上的,否則就和西醫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了。
我認為,但凡善治整體的中醫,都能做出「通方」。
因為大自然賦予中醫的藥,多到數不清,一粥一飯,一蔬一果,一花一葉,一湯一水都是藥,陽光雨露也是藥,睡眠打坐都是藥。
而中醫的病症,區區「風寒暑溼燥」五種(如果再提煉一下,只有寒病和熱病兩種而已。)
病少,藥多,所以中醫用藥,可以千變萬化,一個醫生一個治法,咋治都行。一個配方可以代代傳承,秘而不宣,因而民間多秘方。
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似乎個個都能治病,擁有現代醫學條件的我們這代人,只能往醫院跑,發熱、咳嗽、拉肚子,都要去拍片、化驗,
中醫不必糾結感染了什麼病毒、細菌,也不必糾結於部位,把人看成一個整體,用一個配方讓人體「風寒暑溼燥」處於平衡就行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你發明的配方能治好新冠嗎?
當然能啊,
新冠爆發初期,我僅用這個配方的36克提純製品,4天治好了新冠重症患者,期間還停了一天多的藥,不然能好得更快,
這個配方是我2016年做的,當時是為了做一個抗高原反應的產品,大家知道,高原反應一旦嚴重是要命的,不能耽擱,為了使產品速效,原料進行了提純濃縮,所以見效特別快。
新冠爆發後,我發現新冠和高原反應雖然不是同一個病,但症狀幾乎一樣,
比如,頭痛、咳嗽、腹瀉、嘔吐、胸悶、心慌、呼吸困難……
連危重症會湧出大量痰(白肺),和高原反應的危重症出現大量泡沫痰也極為相似,
妥妥的對症啊!
我激動壞了,那時候全國人民都不能出門,我在網上找患者,有一對母女,是接觸了已經確診的家人後,出現了新冠症狀,媽媽頭痛欲裂(頭痛病因在表,不算重症),但她的女兒病因在裡,很重,小女孩9歲,腹瀉如水,反覆腹瀉,極度口渴,怎么喝都不解渴,出現了呼吸輕微困難,這種情況非常危急了,大家還記得武漢有位「治癒轉陰」的患者,在酒店隔離的時候,非常口渴,大量喝水後突然死亡了嗎?
我要求她們禁食禁水,不可使用任何西藥、清熱解毒藥,等我快遞藥給她們,當天下午發順豐,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必須在這裡感謝順豐,順豐救命啊!),吃完藥,小女孩晚上就基本好了,稍微有點低燒,我說就不用吃藥了,睡一晚上應該就好了,第二天也沒吃藥,喝了點粥,繼續睡,第三天說還是有點低燒,又吃藥,第四天就徹底好了。
倒是這個媽媽,自己本來就頭痛,吃了藥需要睡覺,還不敢睡,家裡只有她倆,老公在國外,公公被隔離,婆婆確診新冠在住院,她心驚膽顫,自己生病還要隨時看著孩子,一直拖到第四天才好(所以說,中醫認為,睡覺也是藥,那些在醫院救治的人,哪裡能好好睡個覺?)
直到母女倆治好,比她們先發病的親人(孩子的奶奶)還在醫院治療。
這位媽媽千恩萬謝,決心要和我一起去幫助別人,想盡辦法去找那些新冠患者的家人,希望他們能把藥轉交出去,無奈當時管控很嚴,寸步難行,最終只送出去一盒,也不知人家用了沒有。
雖然只有兩個病例,但我知道這個配方可以輕鬆治好新冠,也能治好新冠後遺症。對那些極度脾虛,多喝一口水都會加重病情的重症患者尤為重要,因為這個產品是提純過的,沒有殘渣,能口腔含化,並馬上起效,上面提到的小女孩就是直接含化的。
於是我馬上向國家衛健委和22個省的衛健委遞交了我的治療方案,但沒有任何衛健委回復,直到疫情基本結束,我才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來電,說收到了,會轉給專家組。
對於新冠的治療,我看到很多網友和我一樣非常著急,毫不吝嗇的貼出了配方,但似乎沒有人願意相信。
一個病,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用藥習慣,沒有統一的標準,不管誰貼出配方,都得不到一呼百應的支持,更談不上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只能自說自話了。
所以中醫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才便於應用、傳播、傳承,才能很好的為人民服務。
尤其要對民眾已經熟知的西醫定義的各種疾病,制定出詳盡的中醫治療方案,
不要西醫診斷說這個病人得了胃炎,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中醫又說這是胃陰虛、胃熱。兩種說法毫不相干,讓病人一頭霧水。
中醫要做的是,制定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中醫治療方案」,方案中不忘對比一下,西醫治療該病的副作用和中醫療法的零傷害。
依此類推,對各種常見病、常見症狀,制定出統一的中醫治療方案。
我們要把中醫治療方案推廣到全世界,解除全世界患者的病痛。中醫理論是完全遵循大自然法則的,放之四海皆準。
我們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民制定合適的用藥方案。避免一種原料藥供不應求,導致藥價高攀,物種滅絕。
眼下,我們要先立足國內。
國家可以在百度這類用戶量大、關注度高的的公眾平臺上,設置「徵集、發布」專欄,
將徵集、制定好的治療方案,及時向全國醫務人員和民眾公布,當有更好的建議出現,及時修訂並發布新方案。
現在自媒體發布醫療養生類文章,隨便看看就能發現很多謬誤,但不能一禁了之,因為其中也不乏精華,
可以設置一個建議專欄,由網友對此類文章進行評分,對有錯誤觀點或有誤導的文章,由專門的鑑別小組或中醫達人在評論區點評,採納優質內容。
中醫理論的更高境界是玄學,進入玄學境界的人,不是大隱於市,就是小隱於林,正所謂高手在民間。
只要國家打造好一個通道,一個交流的平臺,我相信這些隱藏在民間的高手,也會為國家建言獻策,獻方獻藥。
我也想獻方獻藥,我在原來的基礎上,對配方做了進一步優化,新生產了一噸多的成品,可內服,可外敷,還可以泡。
經過幾個月的驗證,效果都很好,採用外敷,竟然把大腳趾的痛風給敷好了,從無法走路到紅腫基本消失,只用了1天多時間。
我還親自試驗大劑量,一次服用九袋(108克),已確定完全沒有副作用(當時小女孩一次只服用了半袋)
我的新品生產出來後,一直在免費送給親朋好友,還有朋友的朋友。現在已經送出去幾百公斤了。
我的免費是真正的免費,包郵到家,人家非要給錢,我只能反覆解釋:我不要錢,我的快樂不是錢,是利益他人。
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愛人即愛自己。
我等著國家召喚,我願意隨時將配方、生產工藝和剩餘的產品獻給國家。
「全球科學家」都不能解決的新冠,被中醫輕鬆攻克了,中醫藥學不愧為「世界醫學寶庫中的瑰寶」了吧?
我認為,中醫藥不僅要納入中小學課程,還要從幼兒開始。為什麼不呢?很簡單啊。
一張圖卡,教孩子認識完胳膊,順道認識一下胳膊外側的三條經絡,再認識一下胳膊內側的三條經絡,
一張圖卡,教孩子認識完腿,順道認識一下腿外側的三條經絡,再認識一下腿內側的三條經絡。
就這樣,十二條經絡,輕鬆認了個大概。
軀幹前中線是任脈,後中線是督脈,也認識了大概。
有個大概的認識就可以了,哪裡疼,一摸,一看,知道是哪條經在疼,痛則不通,疏通就是了。
冷就給它熱熱,泡泡手,泡泡腳,敷一敷,拍一拍,打一打,揉一揉,按一按,就不痛了。
中醫這些道理,不識字也能聽懂,工農仕商,不論從事哪種職業的人,都能聽懂。
而西醫理論非得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才能學。
而且西醫是不適合人人都學的,人人學了能怎樣?誰家自備全套化驗設備、檢測儀器、再配個藥房?
中醫就不同了,不光可以自己診斷,還可以自己用藥,而且每家每戶都自帶了一個全科大藥房,一粥,一飯,一蔬,一果,一花,一葉,無不是藥;糖是藥,鹽是藥,調料是藥,陽光、雨露均是藥,田間地頭,大自然中,到處有藥。
如果我們知道每種食物是性熱、性溫、性平、性涼還是性寒,知道它入十二經中的哪條經或哪幾條經,就不會吃出病,還能以各種食物治病。
人體之病,無非「風寒暑溼燥」五種病,風則驅之,寒則熱之,暑則涼之,溼則燥之,燥則潤之。
所以說,中醫人人該學,人人可學。小時候沒學,現在學為時不晚。
人人學中醫,可以不生病,少生病,常見病症可自診自療,將重症、疑難症留給專業人士。非手術不可的留給西醫。
手術留給西醫,並不代表西醫更先進,術業有專攻而已。
說到這裡,我要駁斥一下認為西醫才是先進科學的中醫黑們,
所有中醫黑都強調西醫是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醫學」。認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才是先進的、科學的。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上的,有化驗數據,有檢驗報告,證據槓槓滴。
何為證據?非得有化驗數據、影像資料才能稱之為證據?治好患者就不是證據嗎?
中醫不解剖,因為中醫不需要解剖。
比如腸道脹氣,難道非要像西醫一樣對人體解剖一番,打開肚子和腸子,感受到一股氣體噴湧而出,才承認這個人脹氣了?
這個比喻有點難聞,換一個說法:難道非要像西醫那樣用「高科技」儀器做個彩超、CT,出個影像報告,然後告訴你:你的腹腔充滿了大量氣體,俗稱「脹氣」。
然後你說,難怪我肚子脹得很,屁特別多,拉的特別稀,有時候還有膿和血。
醫生看了看大便化驗報告,說,你這個是潰瘍性大腸炎,嚴重了會癌變,目前沒有特效藥,給你開一些消炎藥控制一下。
有篇文章說,安倍首相辭職,就是因為得了潰瘍性大腸炎,很多年都治不好,文章說,此病無特效藥,乃絕症,只能慢慢養。
我有個朋友,和安倍一樣,十年了,便膿便血,各種求醫治不好,天天擔心癌變,那叫一個絕望和痛苦,最後用我的配方一個月徹底治癒了。(同時還治好了其它病症,現在是鐵桿粉)
在安倍首相患潰瘍性大腸炎的文章裡,有網友評論說能幾天治好這個病,我雖做不到,但我相信有人能做到。西醫卻將這個病定性為「沒有特效藥的絕症」等哪天壞死了,做個手術,一切了之。那些把結腸切了的,再造個人工的,外掛著。
類似的情況很多,西醫以其地位上的絕對優勢,大搞一言堂,凡是西醫無能為力的病,都宣稱該病為「絕症」、「罕見病」「無特效藥」。
西醫說愛滋病是絕症,但愛滋病卻出現了自愈病例,凡是能自愈的病,都不是絕症,也都是中醫擅長的。
西醫說癌症是絕症,但癌症也常出現自愈病例,
西醫還說高血壓要終身服藥,我曾收縮壓高到230,大多時候在170多,您沒看錯,最高的時候真的是230,吃了一次降壓藥,感覺很不舒服,我也知道降壓藥的原理,決定不吃降壓藥,現在自愈了。
所以,國家不僅要重視中醫,還要中醫優先,各省市衛健委的領導要懂中醫,醫院院長要懂中醫,醫療體系要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有病先看中醫,中醫認為需要手術的,轉西醫。
中西醫結合,不是同時用中西醫兩種方式治療,一個疏,一個堵,病就治不好,中西醫結合,要先中醫,後西醫。
為什麼我對感染新冠的母女倆強調,什麼藥都別吃,等我呢?別說中西醫同時治了,就算同時接受兩個中醫治療,用藥也會互相打架呀!
要全民健康,就要普及中醫知識,幼兒從認識自己的身體、五官開始,認識經絡的大致位置,從認識食物開始,認識食物的作用(性味歸經),
中醫知識進了中小學課程,掌握多少不用考,能學多少,學多少,知識在於積累,生活中用著用著,就掌握了。
有網友說,現在孩子學習負擔本來就重,再加上中醫藥,更加吃不消。
自我醫療是生存的技能,和掌握一門手藝、獲得工作的能力一樣重要,遠比擁有才藝重要,才藝可以不學或少學,有興趣和天賦才學。
英語就應該踢出去,學英語是無用的,一是翻譯軟體將更智能,二是中文將成為其它國家紛紛想要掌握的語言。
有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發現一位小學生家長,給孩子隨身帶著英語學習機之類的播放器,一路大聲播放著,真是爭分奪秒啊,家長們沒有前瞻性,總是隨大流,白白讓孩子受累。
凡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了。孩子們累呀,身體、心理都不健康。
我兒子上三年級,對孩子學習負擔重深有體會。
一學期下來,厚厚的一摞練習單、試卷,還有幾本練習冊,還有每天的寫詞、寫字各種家庭作業。
一年級我們按老師要求做作業,經常到十一二點才能睡覺,有時候更晚,孩子辛苦,大人心疼。
作為家長非常糾結,不知道該讓孩子完成作業,還是保證睡眠。
二年級我們儘量做,身體要緊,做不完就不做了,我這個做家長的,總被老師批評。
三年級我終於想通了,我們乾脆不做作業了。
各位家長,你們想想,你們上一天班,願意回家繼續加班嗎?
孩子可是天天加班啊,每天回到家,做作業,匆匆忙忙吃個飯,繼續做作業,然後催著睡覺,
第二天一睜眼,被催著急急忙忙起床、洗漱,又被催著急急忙忙上學,課間老師拖堂,想上個廁所不敢說,中午吃完飯,又被要求待在教室不準出去,不能嬉鬧,不能講話,要麼自習,要麼時不時老師來補課,然後下午繼續上課,放學繼續做作業。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你想擁有這樣的一天又一天嗎?
我決定同意孩子不做作業,老師批評就批評吧,我要為孩子扛下壓力。
我主張取消家庭作業。
因為,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而不是在能力最弱的年紀,承受最重的學習任務。不僅作業多,還要求嚴格。
我認為,教材中田字格的作用,應該是給孩子一個示範,而不是要求孩子寫出那樣高標準的字。
但老師認為,一開始寫字,就應該按照田字格的標準寫,
這讓年幼的孩子寫起字來難上加難,快了寫不好,挨批評,如果一筆一划寫好,作業就做不完,也要挨批評,怕愛批評,就只能寫到深夜。
小學生、初中生都是長身體的年齡,應該以身體健康為主。
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渴求新知識,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後感到很開心、很欣喜。
但被迫學習,只會讓原本的快樂,成為無比討厭的一件事。
知識使人充滿靈氣,我們的孩子,是越來越有靈氣了,還是越來越沉悶了?
有的家長會說,競爭這麼激烈,不努力不行啊
可是反反覆覆、來來回回做那些作業有何意義?
一個字,認識了就是認識了,會寫了就不用重複寫,
加減乘除法,會了就是會了,到老都不會忘記幾加幾等於幾,幾乘幾等於幾,
一道應用題,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就會做,同樣的題型一通百通。
何必反反覆覆做題呢?
這些內容,有些家長自己讀小學的時候,也不是人人得滿分,為啥現在都會了呢?因為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漸漸理解的過程。
當初覺得作文很難,為啥現在輔導孩子也能出口成章了呢?
因為小的時候,認識的字少,詞彙量少,理解能力也差,
所以我認為,作文應該等到有了一定的積累再寫,小學生沒必要寫作文。
一個有思想的人,只要會寫字,自然而然會寫文章,不需要堆砌華麗的詞語,就能引起廣泛共鳴。寫文章,本來就是為了表達所思所想。
沒思想的人,掌握再多寫作技巧,也只能七拼八湊堆砌詞彙。
一個整天被做題控制,在狹窄思維空間的人,談何思想?腦子裡只有「想睡」一個念頭而已。
12月15日,四川小學生留下「太累了,想睡」的遺言後跳樓自殺了。
這類痛心的事件還少嗎?是誰逼死了孩子?
如果老師少布置作業,如果家長不再逼著孩子完成,如果教育部大膽改革:全面取消家庭作業,所有學習任務在校完成,完不成說明多了,砍掉!還會出現這樣痛心疾首的事嗎?
教育部、老師、家長都必須認識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校的學習,只是給我們打基礎,能識會算,掌握自學的方法,保有學習的熱情,我們就能邊生活、邊工作、邊學習,源源不斷掌握新知識。
如果孩子們被強迫學習,就會厭學。
還好我們那代人,父母很少管我們的學習,也沒有「家校聯合」的雙重壓力。
我只上過衛校,學了一點西醫的基礎,西醫有圖有真相,中醫滿篇陰啊,陽啊,五行啊,我就認為中醫是迷信,我堅信西醫才是先進的、科學的,直到後來生病,連續幾次手術後身體垮了,我才發現西醫救不了我,
但我不能死,孩子還小,我必須活著,和很多人一樣,對西醫喪失信心後轉投中醫,但在中醫院住院治療也沒治好我,只是稍微有點好轉,但有好轉總比沒救好,我便開始自學中醫。
靠天生的領悟力,我不僅把自己治好了,還做出了能治療新冠和眾多病症的通方。
所以說,每個人是各有天賦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必要逼迫孩子學那些沒有興趣的東西。
也不要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不要把工作分為三六九等,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工作,都是積福積德的好工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一個煮生販熟的廚師或小吃攤主,對社會是正面貢獻,一個清潔工人,對社會的貢獻是正面的……
那些設計一套金融玩法的高級金融人才,他們不僅沒有貢獻,還危害了社會,危害我們大家。
還有那些運用網絡高科技吸血的人、那些用醫療高科技要命的人……
兩相比較,誰更值得尊敬?
如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前世和來世,就知道一切作惡都會有報應,既有現世報,也有來世報。
我們真的應該一味追求物質嗎?
當你一再灌輸孩子: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份好工作,有錢有權才是好工作,所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這樣的功利主義教育,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的不光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孩子的心靈。
我們自己不喜歡功利自私的人,難道別人就喜歡?
我們的孩子成了功利自私的人,別人也不喜歡,也討厭,
我們的孩子長大後,不被別人喜歡和接納,真的會幸福?
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工作,都是好工作,我們只要做對社會有益,且自己喜歡,又能勝任的工作,就是幸福的。
錢再多,對社會有害,都要受到報應和懲罰,
工作再好,自己不能勝任,也會因吃力而變成不好的工作
即使能勝任的好工作,如果不喜歡,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不開心的。
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天賦」。
我的孩子八歲,愛自己下廚做飯,我尊重他的愛好,廚房亂就亂,地上髒就髒,剛才他問我:媽媽,要不要今天我給你做一個火鍋?我說:要,他現在正在廚房忙碌。
我兒子喜歡買東西,4歲能單獨到小吃店打包,6歲能自己去沃爾瑪購物,自己去吃肯德基,線上點餐比我會操作,7歲能獨自一人或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大餐廳吃自助餐,自己乘飛機往返成都昆明,還和乘務員姐姐聊得很開心,不管走到哪個陌生的城市,都能迅速交到朋友,平日能自己一個人到大型農貿市場幫我買菜買水果,對附近一公裡範圍內的小吃店、糕點店、水果店、菜店、文具店、便利店、理髮店都很熟,來去自由,別人不認識我,看到孩子便熱情的說:哎呀,這是你兒子啊?太乖了,太懂事了。
疫情嚴重的時候,我想去當志願者,問他一個人在家可以嗎?他說:可以,只是晚上有點怕,但可以把他的好朋友叫過來作伴。
當然,我也教孩子如何識別壞人,遇到疑似壞人該如何求助。
我們不做作業,不上輔導班,每天都有時間交流、談心,孩子所學到的知識,遠非那摞厚厚的作業能比。
孩子的大腦,好比一臺電腦,不要總把C盤塞得滿滿的,E盤卻空蕩蕩的。
孩子的大腦,又好比一部性能有限的手機,裝多了,會卡頓。
你得讓孩子好好休息,等腦容量增大了,再往裡面裝東西。
孩子需要看動畫片,就像大人需要追劇一樣,既是精神需要,也是娛樂需要,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感悟,還能平衡身心,有助健康。
今天早上送孩子,遇到一位家長,孩子想接過書包過馬路進校,媽媽溫柔的說:不用不用,你辛苦了。
媽媽是個好媽媽,孩子是個好孩子,可怎麼就這麼讓我傷感呢?
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問題。
如果家長都能像我一樣,為孩子扛住來自老師的壓力,
如果老師都能回歸教育的本質,扛住來自學校考核的壓力,
如果學校都能扛住政府各部門的壓力,謝絕各種「進校園」,
如果政府部門不再把手伸進學校,
如果教育部制定了各種減負政策,能督促落實……
老師曾問我:社會現狀就是如此,我們一個普通百姓,能改變嗎?
誰說普通老百姓就不能憂國憂民?歷史是全體人民書寫的,老百姓是人民的一員,國家領導也是人民的一員,老百姓的孩子要上學,教育部長的孩子也要上學,老百姓要就醫,國家主席也要就醫,國家醫療政策、教育政策,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由於我的不配合,甚至在群裡說出了應該全面取消家庭作業的話,老師們相當震驚,全年級專門開了一場家長會,三個小時,主題就是批評我,班主任批完,年級主任批,
年級主任說:你知道教育部的門往哪開嗎?要不要我給你一個地址?
我說:要!我也可以自己定位。
這位年級主任在講臺上當著全班家長的面,嘴上批評著我,靈魂卻是一個基督教中的小天使,來到我的身旁,發著光,託著腮,迷妹一般看著我。
參加家長會之前,我就知道主題,批就批唄,必須大義凜然去參加,想不到的是,在參加家長會的路上,天空用雲彩給我展現了一副聖母瑪利亞託著孩子的畫面,我知道,這是上天在嘉許我。
抬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對社會做的貢獻,即使沒人看到,老天都是知道的。
今天就寫到這裡,我要去陪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