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原本是依靠全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以及國家各種優惠稅收政策吸引外資企業投資的。其中製造業之所以迅速發展,也依靠外企對我國的投資合作。但如今因為中國發展勢頭好,仿佛一夜之間,製造業走向頂端,大量中國製造開始進入世界眼帘。
外國之所以大量投資越南,很大程度是因為它擁有比中國還廉價的勞動力,不僅如此,地理位置如此優越,也成為一個籌碼。近年來,傳統製造業在越南佔總投資的60%以上。
越南在工業方面也與中國相似,產值較低,主要還是依靠製造業發展。越南擁有眾多的沿海城市和豐富的港口資源,地處中南半島東部,海岸線長達幾千公裡,優越的地理地勢十分有利於通往越南商品貿易。
但時至今日,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形勢改變,連外來勞動力及場地成本上升,因此這些在越南紮根的外資企業,目前的經營情況不太樂觀,深思熟慮後不部分選擇離開越南。到了2009年耐克關閉了在中國唯一的直接工廠,隨之阿迪達斯相繼離開中國。
在2006年5月,飛利浦在深圳解散所有員工並正式停止運營。甚至連三星也關閉了在惠州的手機廠,最後轉移到有許多便宜勞動力的東南亞。這是因為如果這些外企不想虧本,為獲得更多的利潤,只能在這幾方面降低成本。
許多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看清現今局勢,紛紛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早在前期,這些大公司,大企業已經經過考核各地的成本,已經有過把重心轉移到越南等地來發展。事實上,三星2008年已經到越南實地考察並投資了。直到2018年,三星為越南製造產業投入約幾億美金,建造了十幾個大型工廠。
後來,人民幣到了越南,使得人民幣很值錢的情況下,越南人所能拿到的工資越少。越南盾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不斷變化。總而言之,越南人收到的工資實際上並不多,這是由於兌換比率的原因。
中國的人民幣一直在不斷升值,大企業的老闆依靠中間的差值賺取金錢,這也是外企到越南投資十分火熱的原因。儘管東南亞的製造業放眼全球具有超強的競爭力,且勞動力成本較低。但依舊沒有辦法取代中國製造業,這是一個空想。畢竟,中國的實力不僅僅是大量勞動力資源,且還有在全球十分發達的製造業。
許多時候,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受控制。當年離開中國尋找其他更廉價的工廠和勞動力的國家,已經悔不當初。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東南亞那邊的勞動力成本也隨之上漲。起初,東南亞的勞動力價格低廉,太多人分這塊蛋糕,供不應求,因此這也是價格上漲的其中一個原因。
原本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控制在幾百元左右,但這個數字現在已經飆升至一千元以上,未來還會繼續增長,因此在東南亞建造工廠的優勢越來越低。此外,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不如中國人勤奮,經常三天兩頭的休息,工作效率低,時間成本也不斷加劇。因此,中國勞動力比起東南亞還是佔據相當大優勢的,所以當初離開的外企可能比較懊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