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中國的外企後悔了!越南勞動力優勢不再,工人懶惰成性

2021-01-11 大話財商

中國經濟發展原本是依靠全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以及國家各種優惠稅收政策吸引外資企業投資的。其中製造業之所以迅速發展,也依靠外企對我國的投資合作。但如今因為中國發展勢頭好,仿佛一夜之間,製造業走向頂端,大量中國製造開始進入世界眼帘。

外國之所以大量投資越南,很大程度是因為它擁有比中國還廉價的勞動力,不僅如此,地理位置如此優越,也成為一個籌碼。近年來,傳統製造業在越南佔總投資的60%以上。

越南在工業方面也與中國相似,產值較低,主要還是依靠製造業發展。越南擁有眾多的沿海城市和豐富的港口資源,地處中南半島東部,海岸線長達幾千公裡,優越的地理地勢十分有利於通往越南商品貿易。

但時至今日,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形勢改變,連外來勞動力及場地成本上升,因此這些在越南紮根的外資企業,目前的經營情況不太樂觀,深思熟慮後不部分選擇離開越南。到了2009年耐克關閉了在中國唯一的直接工廠,隨之阿迪達斯相繼離開中國。

在2006年5月,飛利浦在深圳解散所有員工並正式停止運營。甚至連三星也關閉了在惠州的手機廠,最後轉移到有許多便宜勞動力的東南亞。這是因為如果這些外企不想虧本,為獲得更多的利潤,只能在這幾方面降低成本。

許多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看清現今局勢,紛紛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早在前期,這些大公司,大企業已經經過考核各地的成本,已經有過把重心轉移到越南等地來發展。事實上,三星2008年已經到越南實地考察並投資了。直到2018年,三星為越南製造產業投入約幾億美金,建造了十幾個大型工廠。

後來,人民幣到了越南,使得人民幣很值錢的情況下,越南人所能拿到的工資越少。越南盾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不斷變化。總而言之,越南人收到的工資實際上並不多,這是由於兌換比率的原因。

中國的人民幣一直在不斷升值,大企業的老闆依靠中間的差值賺取金錢,這也是外企到越南投資十分火熱的原因。儘管東南亞的製造業放眼全球具有超強的競爭力,且勞動力成本較低。但依舊沒有辦法取代中國製造業,這是一個空想。畢竟,中國的實力不僅僅是大量勞動力資源,且還有在全球十分發達的製造業。

許多時候,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受控制。當年離開中國尋找其他更廉價的工廠和勞動力的國家,已經悔不當初。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東南亞那邊的勞動力成本也隨之上漲。起初,東南亞的勞動力價格低廉,太多人分這塊蛋糕,供不應求,因此這也是價格上漲的其中一個原因。

原本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控制在幾百元左右,但這個數字現在已經飆升至一千元以上,未來還會繼續增長,因此在東南亞建造工廠的優勢越來越低。此外,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不如中國人勤奮,經常三天兩頭的休息,工作效率低,時間成本也不斷加劇。因此,中國勞動力比起東南亞還是佔據相當大優勢的,所以當初離開的外企可能比較懊悔了。

相關焦點

  • 在越南建廠的企業後悔了?除了廉價勞動力,越南還有什麼?
    其中因越南與多國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協議,佔據出口優勢。 因此各國在越南投資的項目也是最多的,大家互惠互利,僅中國在越南的投資總額就達380.2億美元。然而現在卻有大量企業後悔不已,在越南的工廠倒閉或是面臨倒閉的險境,投資商們紛紛撤資,是什麼原因在打消投資者的熱情?工廠倒閉原因是人為還是形勢所逼?
  • 印度諸多工廠關門,撤離中國的外企腸子都悔青了
    當地諸多工廠面臨關門,於是從中國撤離的外企再投入印度發展後,開始後悔了,可以說腸子都悔青了。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這些外企都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因此需要對其後果負責,就算是賠錢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面咽下了。
  • 外資企業紛紛「逃離」中國,現在卻後悔了
    突然間,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大量「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但近年來,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不少外資企業逐漸退出中國市場。東南亞的越南也成為外國公司的新選擇,根據越南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增長3.82%。二季度經濟繼續向好,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處於負增長狀態。
  • 美國工人懶散混日子,越南工人不加班,中國工人真的勤快敬業嗎?
    中國的「世界工廠」的稱號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中國製造更是在全球各個國家可以發現它的身影。中國在製造業的成就主要取決於中國強大的人口基數和對開廠老闆來說廉價的勞動力。這樣一個巨大的優勢,吸引著海外很多國家在中國建立工廠。
  • 越南的「世界工廠」夢碎?外企稱難以複製「第二個中國」
    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發揮著自己的優勢,以前曾看過一部紀錄片,裡面表現的就是made in china的一種宣傳 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中國的制度業也產生了對手,很多人認為中國製造將被越南、印度等國家所超越,中國「世界工廠」的稱號將會被取代。但真的是會這樣嗎? 而這些外資企業來到中國建廠後,不僅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還極大的促進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這些企業帶來的製造業技術,雖然不算高端,但也為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 400家中國企業緊急撤出越南:3萬工人面臨失業,越南疾呼...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企業近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大企業都有較長期的發展。用戶的目標不再僅僅是指向國內,而是向世界邁出了響亮的一步。其中,越南作為我國的鄰國,雖然土地面積小,但人口卻很大,所以我國的很多企業也在越南有立足之地。越南充分利用了越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 越南工人:加班是意外,罷工是常態,網友:為何中國只有996?
    除此之外,中國各大工廠的「三班倒」制度,更是中國工人工作時長的縮影。可以說中國人對於加班已經非常「麻木」了。但是,與中國盛行的加班文化不同的是,對於越南工人來說加班更像是一種意外的存在。越南工人現狀:加班是意外,罷工是常態據越南勞動與榮軍社會部發布的報告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越南國內發生的罷工事件就高達67起,其中外企工廠罷工佔比高達82.1%,大多發生在在勞工密集型企業。
  • 大量外企在華工廠關閉,我國的「世界工廠」名號要被取代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騰飛的時代,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很多的外資企業也紛紛的盯上了這個龐大的市場,於是多年來,不計其數的外企進入我國發展,畢竟這裡的各種政策和勞動力都是他們需要的。
  • 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勢頭迅猛 四大優勢顯現
    根據越南紡織品服裝協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越南共有紡織服裝企業近7000家,擁有280萬產業工人,約佔據越南工業部門勞動力總數的25%,對維護當地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紡織服裝行業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出口部門,是越南出口創匯和外貿順差的重要來源。2018年,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62億美元,從全球紡織服裝出口額的第4位躍升至第3位,僅次於中國和印度。
  • 為啥搬到越南的企業不好過?越南工人:我這是合作不叫打工
    為啥搬到越南的企業不好過?越南工人:我這是合作不叫打工!近幾年,農民外出打工肯定發現,部分外資工廠選擇了遷移到東南亞國家發展,主要就是考慮到人力成本。以往之所以來中國,其實主要還是看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價格較低,人員文化較高,大多都有著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所以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不過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外資企業就想著前往勞動力價格更便宜的地方了,比如越南。可是那些前往其他國家的企業卻並不好過,三星就是最早遷移到越南的企業之一了,可是來到這裡他們才知道,原來工資真不是最主要的,關鍵在於人員素質。
  • 外企大量撤資去印度越南,我國面臨重大問題,未來該何去何從?
    外企撤離中國,轉向東南亞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租金成本也在逐步上升。隨著這些成本的上升,許多外國公司的利潤下降。因此,許多外國公司都想撤出中國。他們希望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尋找成本更低的新國家重建工廠。
  • 有外企選擇將工廠搬離中國,而松下又投資兩億在中國建廠,為何?
    我國依靠著勞動力、資源以及土地等價格優勢,在本世紀初成功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工廠,而在這期間,眾多的外資企業開始湧入我國承接製造業。並且不得不提到的是我國具有14億人口,這也就是意味著我國擁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有很多的外資企業巨頭來到中國發展的原因,不僅僅是勞動力廉價以及土地資源價格低,更是因為中國擁有著巨大的的消費力。
  • 中國老闆跑路,越南800工人堵廠門口等待賠償!這是意外還是警鐘?
    但是從7月到現在,該公司尚未支付工廠租金,負債超過110億越南盾(323萬RMB)。目前,該公司不再營運。在過去的幾天中,數百名工人在這裡聚集在公司大門口要求賠償。 工人效率 或許你會想起20年的東莞,這就是目前的越南製造業,工作效率雖然低,部分工作需要檢查返工,但是讀過書的年輕人,他們學習中文和英文,努力接受新知識,會不會20年後,會是當年製造業瘋狂的東莞? 越南中資工廠工人罷工,最高峰達7000名工人參與
  • 成百上千的越南人進入中國境內找工作,越南當局深感擔憂
    #越南由於閒暇時間缺乏越南本地的工作,而中國的非熟練勞動力並不要求更高的學歷和工資,所以像越南北江和太原、涼山這樣的省份的人,匆忙去辦理去中國的通行證。大多數越南人在這個時候進入廣西(中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做季節性砍伐甘蔗的工作。
  • 大量外企關閉在華工廠,「世界工廠」要拱手送越南?中國發聲了
    對一家有投資意向的企業而言,自然希望把資金投入到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中國市場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歐美地區的企業家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日益增強,紛紛開始爭相到中國投資建廠。
  • 越南服裝廠為何能從中國市場奪走Nike、Adidas?一數據給了答案
    來源:九哥財經面對全球經濟低迷和新冠病毒爆發的背景下,中國「世界工廠」的頭銜受到了嚴峻威脅。最近,來自全球各大供應商正紛紛關閉中國一大批工廠,而向東南亞的國家建廠靠攏。更有不少人猜測,越南還有很大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2009年,耐克的越南代工廠完成了對中國產能的全面超越;2012年,阿迪達斯最後一個中國大陸工廠在蘇州關閉;2018年4月,優衣庫宣布中國產能向東南亞轉移,越南將承擔生產總量的40%。那麼,越南的服裝廠究竟有什麼能力從我們中國市場奪走了Nike、Adidas?
  • 揭秘越南從中國市場奪走Nike、Adidas等品牌生產訂單的原因
    越南為何能從中國市場奪走Nike、Adidas
  • 「專訪」屠新泉:美日鼓勵企業「搬家」只是政治姿態,中國優勢地位...
    對此,對外經貿大學中國國際貿易組織(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美日政客提出的所謂「搬家費」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政治姿態,其可行性並不強。他指出,中國擁有整體產業鏈配套優勢,這種優勢很難被取代,中國在勞動生產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中國具有獨一無二的市場優勢,可以在短期內形成規模經濟。
  • 專訪外交學院教授施展:「越南無法成為下一個中國」
    施展:如果只從經濟角度思考問題,考慮的就是成本,而在疫情的背景下,人們會從安全角度考慮問題,成本不再是核心要素,而一旦關乎安全可以不惜成本,因此一些此前不會真的撤出中國的外資這次有可能真的會撤出。當然,所謂撤出並不意味著一家企業在中國的產能清零,而是在本國或他國重建產能。
  • 印度工人洗劫蘋果代工廠,為什麼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雖然近些年富士康在印度以及越南也在慢慢轉移工廠,但是海外相關產業鏈不健全,民眾的素質也相對較低,導致這些工廠一直沒有取得良好的效益,這與富士康出走中國的初衷背道而馳。最近,印度蘋果代工廠再次發生暴力事件,這讓富士康的出走更加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