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進步了,社會進步了。在七零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的溫飽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影響日益擴大……所有這些的背後,都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現在我們已經是超越美國的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以美元計價,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在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此後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僅用70年時間,我們就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我國工業增加值由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對全世界來說,這簡直是個奇蹟!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一家有投資意向的企業而言,自然希望把資金投入到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中國市場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歐美地區的企業家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日益增強,紛紛開始爭相到中國投資建廠。
但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工廠成本的上漲,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土地成本也越來越高,加上一些年輕人好高騖遠,不願去工廠工作,使一些工廠處於「用工荒」狀態,人力成本直線上升。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使一些外國企業在中國無法賺錢,其中有很多企業一度關閉在華工廠,對這些外國企業來說,他們想要的是一種低成本的工廠建設環境,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外國企業紛紛離開中國,許多人將此歸咎於外國企業「水土不服」。有些公司來到中國後,管理模式和貨物選擇仍然是一成不變的,這導致了它們與中國市場的脫節,最終賺不了多少錢。所以,幾家外國企業紛紛撤出中國的背後,或許證明了一個事實:中國的錢真的不值錢!這種情況下,外資企業的退出可能是最佳選擇。這些企業在離開中國之後會走向何方?
在看好越南本土生產潛力的背景下,各國紛紛加大對越南的投資。近年來,越南主要以生產要素價格低廉,特別是低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吸引外資,不少外資還真正被越南的低成本所感動,紛紛選擇到越南建廠。另外,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越南已建成工業園320多個,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外資入駐,目前已建成工業園已達50多個,投資總額已超過千億元。看著這裡,也許有人會擔心,「世界工廠」會不會向越南拱手?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雖然說越南的價格水平和人工成本都很低,但其製造業產業鏈並不完善,短板明顯。因為入廠太多,越南已經出現了「用工荒」,所有新廠都需要通過加薪來僱用到足夠數量的工人。
因此說,外國企業離開中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越南在許多方面要趕上中國製造業是很困難的。所以一些已經離開的公司也希望能回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