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後,很快便成為國際經濟市場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市場的潛力。很多外資企業紛紛湧入進來,賺了個盆滿缽滿,直到現在,依然還是有很多外企願意留在中國發展。
不過,韓國最大財團三星卻「反其道而行」,接連不斷關閉在華工廠。前段時間,也就是8月份,三星關掉了最後一家PC工廠。並有消息稱,三星將在11月份關閉在中國的電視工廠,而這家工廠也是三星在國內的唯一一座電視工廠,在我國已經成立了27年,存在時間非常長。
自三星在國內的最後一家PC工廠停止運營之後,其在中國的工廠已經沒剩多少了,只留下蘇州的家電工廠、半導體後道工廠以及西安的晶片工廠。而與此同時,三星的工廠開始向東南亞轉移。據悉,今年3月份,三星在越南投資2.2億美元建立研發中心,並將於2022年完成項目建設。
這已經不是三星第一次與越南合作項目,其在越南的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70億美元,大概1160億人民幣。對於三星此舉,外界也是議論紛紛,明明在中國發展的很好,為什麼要將工廠轉移到越南呢?有內行人稱,三星是因為被國內同類型品牌「圍剿」,所以無法突出重圍。事實真是這樣嗎?
要知道,三星在國內的發展歷史長達28年,1992年開始,三星就已經來到我國發展。最開始,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加工工廠,等到穩定之後,便開始發展手機業務。對於三星這個牌子,相信大家也都是非常熟悉的,和諾基亞、蘋果一樣,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用的,在國內也曾到達過巔峰,是中國最暢銷的手機品牌。
但這個地位註定是不穩定的,隨著我國在高新產業方面的努力和進步,中國的手機品牌在這些年也逐漸成長起來。華為、小米等崛起很快,沒花幾年就從蘋果和三星手中搶到了不錯的市場份額,甚至超越他們。不僅是國內市場,哪怕放眼國際,中國手機品牌也是可以和這些國際大型手機品牌掰手腕的。
如今,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佔比已經不足1%,從巔峰跌入谷底。聽上去確實很像是被「圍剿」導致市場規模縮水。其即將關閉的電視工廠,也是同樣的原因。據悉,2019年三星的電視在國內只賣出100萬臺左右,只佔到2%的市場份額,前幾名均是國內電視機品牌。中國市場的崛起,對三星的衝擊是肉眼可見的,但三星關閉在我國的工廠,真的是因為「混不下去」嗎?
倒也未必,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三星不過是將在我國被淘汰的產業撤掉,只留下一些高尖領域的產業。為了能夠更加專心地服務於這些新的產業,只能將一些相對「落後」的產業淘汰掉來適應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畢竟,三星與我國之間的合作時間已經快30年,很多的利益關係很難直接割捨。即便是與我國沒有利益關係,中國作為有著14億人口的超級消費市場,什麼企業會輕易放棄呢?因此,三星要完全放棄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上不會發生。但與此同時,它也的確正面臨著國內同類型企業的「夾擊」,如果想要突出重圍,需要更多更有質量的產品出現,這樣才有可能重新回到巔峰時期,你覺得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