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知頓ZhiDun
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目標依然是成為製造業強國。我國依靠著勞動力、資源以及土地等價格優勢,在本世紀初成功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工廠,而在這期間,眾多的外資企業開始湧入我國承接製造業。並且不得不提到的是我國具有14億人口,這也就是意味著我國擁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有很多的外資企業巨頭來到中國發展的原因,不僅僅是勞動力廉價以及土地資源價格低,更是因為中國擁有著巨大的的消費力。
然而,隨著我國國產品牌的崛起,許多知名外資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日子並不好過,有很多外資企業選擇退出中國,前往東南亞等相對落後的國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都比較低廉。
從整體的總產量來看,我國有許多工業產品已經基於全世界第一,我國不僅是一個工業生產大國,還是一個工業消費大國,畢竟我國擁有14億龐大的消費者人群。近幾十年來,我國以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製造業,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所以得到了「世界工廠」這一稱號,國外市場上,隨處可見中國製造的產品。
然而,近幾年有很多外資企業離開中國,前往印度和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如今他們發展得如何呢?印度和越南相對於我國製造業,其最大優勢就是廉價的勞動力和更加優惠的政策,但在其他方面無法與中國比擬。像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業,僅僅只適合加工一些低端的產業,若涉及到高科技加工步驟,他們甚至需要將產品運回中國進行加工。除此之外,印度國家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並且製造業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較低,這也成為了印度製造業最大的劣勢。與此同時,越南的製造業也正在面臨勞動力成本加速增長以及製造業發展不成熟等問題,有許多去了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廠,表示非常後悔,覺得自己並沒有得到好處,並且還虧損不少。
自從2020年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有許多國家開始後悔自己離開中國的決定,其中就包括日本和美國的公司,這些企業都被要求返回本國製造就業機會,來解決本國失業問題。然而事實上有很多外國公司對此並不買帳,因為這些企業在中國做得非常好,若要搬回本國,也就是讓他們放棄中國巨大的市場,而這一代價非常高昂。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成功抗擊風波事件的國家之一,並且中國的經濟正在迅速復甦,有很多外國企業不願意放棄這一市場。根據報導了解到,日本電子巨頭松下就在近日宣布,要在中國新建一家工廠,這一工廠用來生產空氣淨化器等產品。
松下的這一新工廠就有可能落戶於中國廣東佛山,投資金額約2.2億人民幣,或將於2021年前投產,從這可以看出日本松下公司很看好中國市場。在此之前,松下公司一直由於種種原因被傳聞要退出中國市場,然而即使松下公司在中國佔有率不高,但他絕對不會放棄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電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