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加碼投資中國 日企:中國消費市場仍是最大吸引力

2021-01-11 金臺資訊

日前,日本衝電氣OKI公司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1000多名工人被遣散。有人擔心,是否日本政府於2020年4月推出的鼓勵和補貼在華日企回流本土的措施起了作用?但細察之下,衝電氣公司退出中國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中國移動電子支付的飛速發展,嚴重衝擊了自動取款機(ATM)市場需求,無現金交易使得人們去銀行自動取款機存取現金的頻率越來越低,導致衝電氣在2019年銷量暴跌至1000臺,不足高峰時期的2%。

在衝電氣退走的同時,則是有更多的日本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或擴大投資。

亞洲最大的乳製品企業--日本明治將新投資金約103億日元在中國上海建設冰淇淋工廠,並在2024年3月之前啟動生產。明治在中國建設2家冰淇淋工廠,產能增至此前的2.3倍。此外,明治計劃2021年以後在蘇州、天津和廣州投產牛奶、酸奶和糕點等新生產線和工廠,積極強化在中國的生產規模。明治董事八尾文二郎表示,「今後10年包括糕點、乳製品和冰淇淋在內,10座工廠的規模將進入視野」。

另一家跨國公司日本松下已決定,在2021年把中國的空調和空氣淨化器相關業務擴大至2019年的2倍。為此,松下於2020年6月在中國廣東投資2.2億元籌建新工廠,預計2021年7月正式投產。該工廠將成為松下在中國環境投資領域的第三家工廠。

類似圍繞中國本土消費需求而加大投資的日本明治和松下公司並非個案。

中國日本商會《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20年白皮書》的調查顯示,43.2%的在華日資企業打算在接下來1至2年擴大業務,50.6%的企業選擇「維持原狀」。2020年日本對華投資數據還未統計出來,但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日本對華投資超過30億美元。根據日本媒體的測算,2020年日本對華總投資有可能和上年持平,甚至小幅提高。看來,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的信心不是日本政府一廂情願的政策就能左右。

中日兩國擁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長遠經貿關係,日本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第一大外資來源國。2019年,日本累計對華投資金額為1157億美元,佔中國吸引外資總額6.1%。尤其是經歷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中國表現出良好的國家治理能力和民眾自律水平,並取得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成就。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有望很快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正在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也將助力中國進一步吸引外資,如此巨大且穩定增長的市場規模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魅力所在。這對於在全球市場博弈中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企業而言,中國是絕對不可輕視和放鬆的大市場。

另外,2020年11月15日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為日本加大對華投資提供了諸多便利。在2020年年末中歐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後,日本立即表示,歡迎中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日本大使館駐華商務參贊福永茂和對中國經濟復甦與消費市場擴大充滿信心,他表示,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帶動了日本經濟特別是對華出口的穩步回升,中日經濟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同時,日本企業能夠安心在中國開展業務,除了中國明朗的經濟前景與廣闊的市場前景外,還得益於中國政府通過施行外商投資法、連續多年壓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一系列開放政策而不斷得到優化的營商環境。

相關焦點

  • 奶酪市場增速迅猛 乳企加碼布局
    在乳品消費比例上,2019年奶酪銷售額佔乳製品銷售額比重僅為2%,同為發酵乳品的酸奶佔比達36%。可見奶酪在我國仍是小眾消費品。 縱觀國內小眾的奶酪市場,國際品牌佔據頭部地位。根據歐睿數據,2019年中國奶酪品牌市佔率中,百吉福為22.68%,樂芝牛為7.69%,安佳為6.39%,卡夫為5.49%,唯一的國產品牌妙可藍多排名第五,佔比4.8%。
  • 中國酒企衝進威士忌市場,它們在著急什麼?
    但在過去1年多,威士忌確實吸引了大量中國市場上的酒企。在勁牌之外,青島啤酒、百威英博、洋河等酒企開始加大在威士忌這種烈酒產品上的投資,一出手就是數千萬、上億的投資。簡單羅列中國市場上酒企在威士忌上的投資,就有下列這些:在中國進口的多種洋酒品類中,威士忌這種酒精濃度在40%左右、生產周期較長的烈酒品類似乎成為了近期的熱點。不約而同投資威士忌,酒企都是什麼算盤?
  • 外資加碼中國市場:45億元基金投資上海普洛斯臨港國際物流園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夏賓)儘管遭受疫情衝擊,但中國市場對外資仍舊具有強大吸引力。臨近年末,外資加碼中國市場的消息再次出現。普洛斯23日對外宣布,與國際和國內領先的機構投資者聯手新設立一支投資於中國市場的收益增值型基金,即普洛斯中國收益增值基金III(下稱「基金III」)。據介紹,該基金是普洛斯針對中國市場首次採用平行基金架構,總投資規模近45億元人民幣,將投資位於上海的普洛斯臨港國際物流園,這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港口物流園區。
  • 聚焦消費新勢力:逢低加碼新興市場
    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即對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等進行了國事訪問,並在南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由此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未來的走向再次引發各方關注。富達新興市場股票團隊投資總監Alex Homan指出,新興市場不僅享有人口龐大、消費動力強勁、資源豐富的優勢,更將是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受惠者。
  • 麥當勞中國攜四大供應商加碼投資中國市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12月18日,麥當勞中國攜四大供應商泰森、賓堡、新夏暉、紫丹與華夏幸福籤約,計劃投資15億元,在孝感打造麥當勞湖北供應鏈智慧產業園,加碼投資中國市場。麥當勞中國董事會主席張懿宸說:「麥當勞湖北供應鏈智慧產業園是麥當勞中國發展的又一個裡程碑。我們希望以此助力中國食品產業鏈的升級,更好地服務廣大消費者;同時,推動麥當勞深度參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
  • 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
    原標題: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 摘要 【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險資現階段最看好哪些行業和領域
  • 恆天然25億出售中國牧場群 鮮奶市場擴大乳企加碼奶源布局
    日前,全球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以5.13億紐西蘭元出售中國河北玉田縣和山西應縣兩個奶牛養殖基地予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優然牧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同時以4200萬紐西蘭元價格將其在河北漢沽農場的85%股份出售予北京三元風險投資公司(下稱「三元」),兩項交易總價為5.55億新元(約25億人民幣)。
  • 25億加碼中國咖啡市場 麥當勞立得住嗎?
    中國的咖啡市場,搖一搖,瑞幸沒站穩,麥當勞想站起來了。今年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麥咖啡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5億元,在中國大陸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提供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在今年,麥咖啡將率先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的麥當勞餐廳。
  • 麥當勞加碼中國咖啡市場3年投資25億元布局4000家門店
    「咖啡是剛需,在這個時間點上加碼中國咖啡市場,開拓市場是最好的時機」,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表示。11月16日,麥當勞宣布,其旗下品牌麥咖啡計劃未來三年投資25億元人民幣,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
  • 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劉紅霞、周蕊  全球疫情衝擊,海外需求疲弱,跨境投資縮水近半……不少外資企業感慨,這一年,太難了。  也是在這一年,許多外企在中國設新廠、開新店,加碼布局加快步伐。
  • 瑪氏持續加碼投資 瞄準中國寵物經濟千億市場
    近日,瑪氏天津寵物食品工廠在天津濱海新區啟動建設,建成後該工廠將成為瑪氏在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寵物工廠之一。 資料顯示,瑪氏公司成立於1911年,從1935年開始生產寵物食品,旗下品牌包括寶路狗糧、偉嘉貓糧、皇家狗糧等。
  • 美國企業星巴克再度加碼中國市場,背後原因何在?
    星巴克在崑山的產業園破土動工,這也意味著,星巴克在華投資已經追加到11億元。這家地地道道的美國企業,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今天,本國市場縮減,北美市場慘澹,又為何還執著於加碼中國市場呢?難道真的是鍾情中國嗎?本文,小良帶你了解咖啡帝國,「星巴克」。
  •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中國的投資回報率很有吸引力
    業內機構認為,年末市場博弈加劇,市場的風險偏好可能處於偏弱的狀態。但展望來年,市場依然不乏投資機會,順周期主線以及核心白馬股都有望繼續成為資金關注的領域。而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則認為,中國的投資回報率很有吸引力。
  • 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麥咖啡擬投資25億元加碼中國咖啡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旌鑫國內咖啡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11月16日,麥當勞子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先不說『大批日本企業』這種說法是否恰當,即使是真的決定離開中國的企業,其最大的原因也可能是無法與中國正在崛起的企業競爭,業務量減少,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而非是響應(日本)政府的供應鏈計劃。」清水表示。  1700多家日企「撤離」真相  今年以來,日本政壇屢次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
  • 魏建國:美多數跨國公司依然看重中國消費市場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周晶)14日,我國上半年外貿「成績單」出爐,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整體好於預期。其中,6月份出口、進口已經雙雙實現正增長。這釋放了什麼信號?上半年進出口表現好於預期的原因有哪些?
  • 三井住友牽手中國醫藥集團,日企抱團開拓中國醫療市場
    三井住友牽手中國醫藥集團,日企抱團開拓中國醫療市場 中國日報網 2015-06-17 13:46:00   《日本經濟新聞》訊,6月16日,日本三大銀行之一的三井住友銀行與中國醫藥集團就開展業務合作達成一致。
  • 2021年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近期,《亞洲投資者》聯合南方基金共同舉辦了中國證券圓桌會議,本次會議邀請了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先鋒領航策略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兼董事總經理王黔和道富全球顧問公司全球首席投資官Rick Lacaille圓桌論道,共同探討中國的股票市場以及展望2021年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
  • 擔憂澳洲龍蝦被擠出中國市場,澳藉口威脅軍事活動,幹預中企投資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中企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投資建設了新型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顯然,澳大利亞所謂阻止其軍事活動的考慮純屬污衊,根本上不過是想破壞中企投資。澳媒分析表示,中企投資建設的漁業工業園完成後,將會參與捕撈龍蝦和後續加工,同時也會參加到其他海鮮產品的捕撈和加工中,最終在出口中國市場。但這樣一來,將會對澳大利亞的龍蝦以及其他海鮮產品出口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畢竟澳大利亞水產品出口大部分依賴中國市場。
  • 中國在汶萊最大投資項目新進展:中企有望承建
    據新華社9月16日最新報導,恆逸實業(汶萊)有限公司高管周三證實,該公司準備對中國在汶萊最大投資項目——恆逸石化大摩拉島綜合煉化項目二期工程進行投資,規模高達136.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