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9月16日最新報導,恆逸實業(汶萊)有限公司高管周三證實,該公司準備對中國在汶萊最大投資項目——恆逸石化大摩拉島綜合煉化項目二期工程進行投資,規模高達136.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4億元)。目前,二期項目建設規劃正等待汶萊政府審批。不過,有分析指出,該項目對於中文雙方企業都有利,因此,通過審批的概率很大
據悉,汶萊石油資源豐富,但其經濟結構單一,十分依賴石油出口,但今年受油價大跌的影響,該國經濟也受到影響。汶萊經濟規劃與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汶萊油氣出口總額為25.36億汶萊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佔出口總額的50.99%,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約為91.24%。
而中企的投資項目則將助力汶萊提升煉油能力。二期項目建成後,中企投建項目的煉油能力還將增至2200萬噸,提升其原油資源的附加價值。這意味著,汶萊能夠在本國生產足夠的成品油,還能出口到中國等其他國家。這將對汶萊經濟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而對於中企來說,在汶萊投資建設煉油基地,也有利於其在海外的石油布局。一方面,石油資源豐富的汶萊面積較小,從石油產地運到煉油廠的路程不長,因此可以節省不少運輸成本。另一方面,中企還可以立足於當地市場需求,基於汶萊的石油資源,為其提供相應的石油產品。
此外,汶萊是東協10國之一,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汶萊進口總額多達40.78億汶萊元(約合人民幣203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中國是其最大進口來源。儘管目前汶萊產品對華出口並不大,但隨著煉油能力的進步,汶萊未來對華出口將有望上漲。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審 | 廖力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