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之路上不僅有身份可疑,兇殘成性的妖怪,給唐僧師徒形成了很大的阻力。還有來自於高層領導刻意安排的磨難,如果處理不妥當就會有更深遠的影響。
取經團隊剛成立不就就發生了一次耐人尋味的來自高層領導的績效考核,目的是要考察這個小團隊對於總部集團的忠誠度是否達標,這次考核的成績並不會直接公布,而最終體現在取經任務完成後,對於個人的職務安排上!
乖猿牢鎖繩休解,劣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
咬開鐵彈真消息,般若波羅到彼家。
師徒四眾了悟真如頓開塵鎖自跳出性海流沙渾無掛礙徑投大路西來。這幾人是否真的如這段偈語上形容的達到領導要求了呢?
任何一個團隊的成功必須要經過密切的配合,每個人都擔負起自己應有的使命,各司其職,才能獲得成功。尤其是實現佛法東進這麼宏大的戰略目標,更是需要磨合,更需要成員對靈山佛教集團的核心理念高度認可,絕對服從。鑑於取經成員曾經都有過「前科」,都屬於有能力但個性同樣突出的可塑性人才,因此總部集團要在取經開始的初級階段有意識的進行一次考核,考核內容就是佛教對於信徒的基本要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師徒幾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來到了一處佔地廣,環境佳的私人豪華別墅門前。師徒叫門後出來一個婦人,穿一件織金官綠紵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系一條結彩鵝黃錦繡裙下映著高底花鞋。時樣鬘髻皂紗漫相襯著二色盤龍; 宮樣牙梳朱翠晃斜簪著兩股赤金釵。雲鬢半蒼飛鳳翅耳環雙墜寶珠排。脂粉不施猶自美風流還似少年才。一股瀰漫在空氣中揮之不去的熟女氣息撲面而來。這種熟女氣質絕對是一般人不可抵擋的,唐僧禮貌性的和那個熟女姐姐攀談,那個姐姐告訴唐僧: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小婦人娘家姓賈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與丈夫守承祖業有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夫妻們命裡無子止生了三個女孩兒,前年大不幸又喪了丈夫小婦居孀今歲服滿。空遺下田產家業再無個眷族親人,只是我娘女們承領。欲嫁他人又難捨家業。適承長老下降想是師徒四眾。小婦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且看唐僧反應,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作為一眾高徒的師傅,取經團隊的絕對領導,唐僧的表現是在內心有極度掙扎的。賈姐姐把家庭成員和富裕指數告訴唐僧後,唐僧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在唐僧拒絕後,又把目標換成了其他幾個成員。孫悟空是經過八卦爐中三昧真火考驗的,火眼金睛絕不是浪得虛名,他回答的乾脆直接: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沙僧的回答正氣凜然: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跟著師父還不上兩月更不曾進得半分功果怎敢圖此富貴!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此欺心之事。
唯一一個展開行動的正是團隊裡嚮往愛情,追求美好的豬八戒。他私下對賈姐姐介紹自己的能力,我雖然人物醜勤緊有些功。若言千頃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頓鈀布種及時生。沒雨能求雨無風會喚風。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層。地下不掃掃一掃陰溝不通通一通。家長裡短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而且表示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幹與不幹都在於我。賈姐姐的幾位千金更不得了,一個個蛾眉橫翠粉面生春。 妖嬈傾國色窈窕動人心。花鈿顯現多嬌態繡帶飄颻迥絕塵。半含笑處櫻桃綻緩步行時蘭麝噴。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說甚麼楚娃美貌西子嬌容?真箇是九天仙女從天降月裡嫦娥出廣寒!
精通「鏖戰之法」的豬八戒甘願入贅,還要一豬佔三美。要穿美女們DIY的珍珠衫,結果一蹻跌倒在地原來是幾條繩緊緊繃住。
唐僧師徒事後發現了一株古柏樹上的簡貼,告訴了唐僧師徒他們的真實來歷: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領導們根據個人表現已經做出了公正的評價,這也造成了很多後續事件,對於個人最後的職位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次事件中,黎山老母的出現最讓人捉摸不透,作為道教的上古大神,輩分遠高於化身成她女兒的幾位菩薩。她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呢?在以後的遇險裡她二次出現也解釋了她為何對取經團隊如此關心(伏筆暗留,後文解答),三位菩薩的考察結果是直接匯報給如來的,豬八戒的表現導致了他在此刻已經失寵,取經成功後對他的安排也是個尷尬的閒職。
孫悟空多次吹噓自己的能力,特別是火眼金睛。他作為取經團隊中最權威的鑑定人,總是最先可以最先識破偽裝。唐僧在考核期間內自己雖然很好的把持住了底線,這個過程想必也是極為兇險的,而作為自己的下屬,孫悟空在明知有詐的情況下並沒有及時的提醒,這也導致了唐僧對孫悟空的反感,他對孫悟空的不滿就是從此時留下的,一次考核沒有解決團隊內部的問題,反而激化了各成員間的矛盾,讓取經之路更為波折。
取經路上疑點重重,妖怪與神仙成為了八十一難的集合點,追尋中探索,欣賞中理解,不論在何時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論何時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天下絕無不熱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世間成事,不求其絕對圓滿,留一份不足,可得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