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世界紀錄

2020-11-21 騰訊網

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

這是一個「搶救」歷史痕跡的故事、一個修復碎片信息的漫長過程,更是一個了解遠古的窗口。

20米高小山丘 藏著237枚「恐龍蛋」

早上8點,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把草帽和水杯扔上吉普車後座,就向十多公裡外的工地開去。6月中旬,派出所的熟人發來微信,說「聯新村一工地發現了疑似恐龍蛋化石,你們要不要來看看」。黃志青一下來了興趣。到工地後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施工爆破的石塊裡已經能看出明顯「端倪」。

24年前,1996年3月6日,在城南南湖山莊工地玩耍的4個小學生意外發現恐龍蛋化石,打破了這個粵東北小城的平靜。隨後,河源恐龍蛋化石發掘出現「井噴」,一枚枚、一窩窩形狀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在各村寨、工地「露頭」。

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回憶,之前自己恰巧看過恐龍蛋相關資料,「知道這個東西很珍貴」,就趕緊給市政府打了報告。一個星期後,河源市政府發出關於保護恐龍蛋化石的通告,明確施工動土時須報請市博物館派人到現場考察等內容。通告貼遍村頭巷口、工地道路以及紅砂巖分布的地區。這時人們才知道,曾經在河源民間流傳的「神仙腳印」,其實是恐龍蛋化石脫落後的蛋窩。

根據群眾和工地發來的線索,黃東帶著博物館工作人員四處「搶救」,單單在河埔大道就撿了800多枚。

數量之多令人驚訝,且多在山地,黃東咬咬牙用本就不多的經費買了一輛二手吉普車運送化石。隨後,黃志青開車載著同事開啟了一次次「尋蛋之旅」。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裡的紅砂巖層,厚度達4000米,到底埋藏了多少恐龍蛋?他們一次次靠近答案,但從未揭開。

「不僅裸露在巖層表面的化石很多,有的山頭每層都有,甚至隨便施工炸山就能發現。20米高的小山丘一炸開,發現了237枚。」黃東說,「哪怕在河源市恐龍博物館新館工地上,都發掘出一窩16枚恐龍蛋化石,至今還有3枚露在館牆邊的石壁上。」

增長几近瘋狂。2004年11月,河源市博物館擁有恐龍蛋化石已達10008枚。次年1月,他們接過金氏世界紀錄證書,榮膺世界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之最。

榮光之後,發掘仍在繼續。四面八方的線索不斷湧來,只不過逐漸從電話變成了微信。「這幾年派出所經常來消息,有時候抓捕行動也會帶上我們。」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說,「有次在一個毒販家找到了兩窩,我和黃志青一趟趟搬回來;還有次派出所收繳了500多枚,附近居民把水桶借給我們才弄回來。」

多年來,黃志青已經練就了深厚的「目測」功底——在同一巖層,從已發掘的點位用肉眼判斷找出另一個發掘點,「勝率」頗高。他的車換了兩三輛,發現化石也從「興奮」慢慢轉向了「責任」。

「當年的通告的確發揮了很大作用。這些年館藏的化石起碼70%都是群眾提供線索找到的。」杜衍禮說,在河源,人們對恐龍蛋化石的認知已經「深入骨髓」。

2019年7月,河源9歲的小學生在東江邊玩耍時發現破碎的蛋殼化石,一眼就認出來這可能和恐龍蛋有關。隨後,博物館在地下發掘出11枚蛋化石,並判定這些恐龍蛋應該屬於白堊紀晚期。

目前,河源恐龍蛋博物館館藏恐龍蛋化石已超過1.8萬枚。這些化石種類豐富,長條形、稜柱形、橢圓形、扁形、圓形等形狀各異,規格從1.5釐米至23釐米不等,大多屬於白堊紀晚期。但深埋在城市鋼筋水泥下和未開發山區的數量,仍是未知。

修復「歷史信息」命名「黃氏河源龍」

「以前沒有那麼先進的探測手段,收上來單個的化石也不知道它周圍地層環境是怎樣的,更別說知道這顆蛋屬於什麼恐龍了。」面對博物館裡像番薯一樣碼放的恐龍蛋化石,黃東感到最遺憾的是丟失了「歷史信息」,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多年來,他像一個瘋狂的化石收集者,在每一輛挖掘機的車鬥下「搶救」化石,和城市發展速度賽跑。

發掘前幾年,恐龍蛋化石數量驚人,但遲遲沒有見到「龍」的身影。直到1999年龍骨化石和2001年恐龍足跡的發現,遠古河源的恐龍生態畫卷才徐徐展開。

1999年7月,河源市民林德和在黃沙村的一處荒坡挖出恐龍骨骼化石。黃東立馬擴大尋找範圍,並帶著樣本前往北京。經專家鑑定,確認化石為「指骨或恥骨的遠端」。當年8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董枝明、呂君昌等專家來到河源現場發掘,發現了一塊長約20釐米的恐龍肢骨化石。

收穫令人意外,但由於經費原因,發掘在不久後暫停。近5年後,發掘重啟。

伴隨發掘的是曠日持久的修復。靠5塊錢一張門票收入的博物館負擔不起太昂貴的修復支出。他們只能買硬度大的高碳鋼剔針來「對付」包裹化石的堅硬巖石。河源恐龍博物館副館長袁偉強說,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修復肋骨和頭骨。隨著修復難度加大,呂君昌到河源進行指導。呂君昌告訴他:「化石修復最重要的是保留有用信息。」條件所限,袁偉強只能用不太精細的工具一點點將「歷史信息」剔出來。修復肋骨他花了3個月,修復頭骨花了半年。最終,三具完整的恐龍正型標本得以呈現。經專家研究,這是河源地區特有的一種恐龍,屬竊蛋龍類。呂君昌在發表的論文中將其正式命名為「黃氏河源龍」。

隨著時間推移,博物館用於發掘的鐵錘換成了地質錘,高碳鋼剔針也換成了進口氣動槍。接棒修復工作的館員黃華樂如今在100多平方米的板房裡,拿著氣動槍像牙醫一樣,慢慢讓化石更加精準地露出本來面目。河源恐龍博物館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資料系統。每一個恐龍蛋化石的尺寸、重量、地點和層位等信息都清晰記錄在案,像一串串加密符號,等待未來一一破解。

特殊的粗糙「產房」拓展恐龍生存範圍

儘管我國恐龍蛋化石資源豐富,但學界的相關研究並不多。直到恐龍蛋化石研究專家趙資奎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分類和命名體系,方向才逐漸清晰。

對於河源發掘出海量恐龍蛋化石,專家認為這和其古地理環境有關,大規模施工也為發現化石提供了契機。恐龍集群產蛋需要一定溼度,溼潤的場所能給恐龍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產蛋環境。

和其他地方在細軟土壤中發現化石不同,河源的恐龍蛋化石主要從粗糙的紅砂巖中出土。「我們在全國跑了這麼多地方,這是唯一一個特殊的粗糙『產房』,所以河源的產卵環境比其他地方更為惡劣。」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說,這就為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從理論上拓展了恐龍的生存範圍,也反映出這個物種對環境的適應性。

在面積不大的盆地裡,河源出土的恐龍蛋化石種類繁多,且從地質時代來看,在我國整個恐龍蛋化石資源中佔有上下銜接的地位。但多年以來,大家並沒有在近兩萬枚化石中找到胚胎。

專家解釋,在數量巨大的化石中排查本就是浩大工程,且胚胎發育程度不同,在蛋中可見的骨骼多少和大小有很大不確定性,雖可藉助CT掃描,但依然很難準確判定骨骼的發育程度。這正是下一步留給研究者的科學問題——儘可能尋找胚胎,探索恐龍和蛋的聯繫。

目前,全球命名的恐龍超過1000種,我國擁有其中300多種化石資源。王強說:「我們嘗試通過古生物學、巖石學、古地磁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多角度進行綜合研究。多學科合作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入完善的認識問題。」

相關焦點

  • 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在這
    黃氏河源龍復原照片。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
  • 再創新紀錄!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
    原標題:再創新紀錄!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近日,記者從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此前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發現的疑似恐龍蛋化石,經博物館工作人員搶救性發掘,已確認為恐龍蛋化石,並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目再創新紀錄。
  • 失而復得的「恐龍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黃志青 前日上午,河源市江東新區勝利村一紅砂巖工地上再次發掘出32枚恐龍蛋化石,不過,這次發掘的零散窩狀恐龍蛋化石,是當地不法分子在偷盜過程中被發現而被查獲的。這次偶然查獲的恐龍蛋化石,再次刷新了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的歷史紀錄。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源來如此」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咱們中國才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恐龍研究的絕對大國!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河源恐龍博物館位於廣東河源恐龍文博園內 這兒也是中國古動物館的恐龍蛋館 想知道這兒到底有多少恐龍蛋麼??
  • 考古沉睡千萬年的上古寶物——恐龍化石
    ▲館藏的恐龍蛋化石 廣東是發現恐龍化石的集中區,目前挖掘出來的恐龍蛋化石,形狀有的是橢圓形、有的是圓形,還有一些是手指形的,有的甚至直徑只有幾釐米 廣東恐龍化石主要分布 廣東恐龍化石主要分布在佛山、惠州、茂名、韶關、河源等地。尤其以韶關和河源兩地最為集中。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體型巨大的恐龍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一個未解之謎,所以一提到恐龍,就覺得印象模糊而遙遠,似乎只是傳說中出現的生物。在這次河源之行中,我參觀了國家級「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恐龍蛋博物館」。
  • 日本發現世界最小的恐龍蛋化石,獲金氏世界紀錄
    日本筑波大學和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團隊,日前在兵庫縣發現超迷你恐龍蛋化石,5月發表論文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非鳥恐龍蛋化石,近日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廣東「不可思議」的城市,火車四通八達,卻沒有高鐵?
    說到高鐵,因為是廣東唯一沒有高鐵的城市,所以很尷尬,但是這個城市的列車很發達,還是交通樞紐,有多條重要的鐵路,你知道是哪裡嗎?這個城市是河源,位於廣東東北部,是粵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有很多重要的鐵路。另外,也是廣東省擁有鐵路的最長城市,河原交通發達,擁有中國鐵路主要幹線的京九鐵路,還有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等高速,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但是河源成為廣東省唯一沒有高鐵的城市,我不知道為什麼,曾經鐵路最長的城市,地區交通樞紐,現在連高鐵站都沒有,被稱為廣東最「尷尬」的城市,但是河源高鐵正在大力建設中。
  • 上慄彭高發現十餘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記者文怡、何凱文/攝)9月15日上午,上慄工業園(彭高園區)在進行道路施工時,挖出10多枚疑似恐龍蛋化石據悉,此地帶方圓數十平方公裡範圍內,曾多次發現恐龍蛋化石。  當天中午12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恐龍蛋化石發現地施工現場已用紅色護欄圍護。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時間:2020-06-25 1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日本一個研究團隊23日,在日本西部發現新種恐龍蛋化石,長大約4.5釐米,寬2釐米,重大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
  • 【草原寶藏】鎮館之寶恐龍蛋
    陳列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的恐龍蛋化石。新華網 徐紅梅攝二連浩特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是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陳列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的恐龍蛋化石。新華網 徐紅梅攝在蒙古高原發掘到恐龍蛋化石,這一重大成果一公布,立刻在世界引起轟動,也從此拉開二連恐龍動物群發掘研究的序幕。世界上最早的恐龍蛋是1859年在法國庇里牛斯山腳下的洛口地區發現的,然而一直到1968年才被確認。目前,我國多地都發現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種類在世界首屈一指。在二連浩特、烏拉特後旗、阿拉善左旗地區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基本屬於白堊紀晚期。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時間:2020-06-25 12:5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約10克!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位於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大學周二發布消息稱,一個研究團隊在日本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和鵪鶉蛋差不多大,網友:不會就是鵪鶉吧?
    位於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大學周二發布消息稱,一個研究團隊在日本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它長約4.5釐米,寬2釐米,重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相同。這枚蛋距今約1.1億年。日本筑波大學和兵庫縣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分析這塊化石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2016年在成都崇州成立的天演博物館,以館藏近5萬件古生物化石標本,打造了一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這裡有體長23.8米、距今1.5億年左右的馬門溪龍,有化石含骨量高達67%、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巨型山東龍,包括霸王龍、暴龍、劍龍、翼龍等電影裡出現過的恐龍,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得到標本。
  • 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它是國家4A景區,百花仙子之故鄉,鏡花水月之夢境!
    根據小說所寫,河源與百花仙子有不解之緣,是百花仙子降生之地,而鏡花緣景區優美的自然風光恰恰與書中描寫的景致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於是景區就取名「鏡花緣」,融情入景,為遊客再現「百花仙子之故鄉,鏡花水月之夢境」的書中美景。
  • 關聯首美景山東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關聯首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9月16日:萍鄉上慄挖出數十枚恐龍蛋化石
    【導讀】  >江西部分建築企業要參與信用評價  >6架初級教練機運抵江西飛行學院  >萍鄉上慄挖出數十枚恐龍蛋化石  >四川一女子離職賠償金全是硬幣  >中國新冠疫苗在阿聯獲緊急批准(中國江西網-江西日報)  ◆修水:升學宴後多人不適住院  近日,修水一位居民向記者反映,他的親戚9月12日中午參加同學小孩的升學宴後,13號早上開始出現拉肚子等身體不適症狀,之後了解到,有多名赴宴的親朋好友都出現類似情況。目前,涉事酒店已停業,正積極配合市監部門調查,並墊付就診患者的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