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正常的生活作息,也有俗語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拼多多員工的猝死,而後拼多多官方發出聲明更是掀起熱議,究竟該如何選擇?
朱熹說:「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對於所有人來說,從出生開始,你的時間便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一出生,所有的父母也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有遠大理想,將來可以實現。當然,這樣的思想很常見,而在從小受到的教育,我們便知曉了太多名人故事,無論哪一個名人,必是經歷過艱辛萬苦,認真拼搏多年才能夠功成名就的。
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故事更是讓我們敬佩古人的毅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史記》中曾記載,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同別人一起被僱傭耕地。有一天,陳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意而憤慨嘆息了很久,說「苟富貴勿相忘」,這些傭工卻說,你是個被僱傭耕地的人,哪裡來的富貴呢?陳涉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也是啟發年輕人應該有遠大理想和目標的一句話。在線下的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更新換代快速,所以「拼命」工作成為了普遍現象,只有不斷向前向前,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但因受李陵事件牽連,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受盡屈辱卻不曾放棄自己要著書的理想,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
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正是他堅定的信念和理想,才使司馬遷的著作得以流傳,而司馬遷也名留青史。可見成功之人得以成功,必定經歷了異於常人的苦難。而想要讓他人記住也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和決心,敢於拼搏。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話在網絡上流傳後,給當代年輕人找到了另一種生存方式。當時的任性在現在看來也許是求而不得。目前高壓的社會環境,真的讓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滿懷欣喜地踏進這個圈子之中,才發現,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地轉動之後,自己也已經有了疲倦之感,這樣的疲倦讓自己堵上了所有心血,包括生命。
陶淵明是古代少有的閒散詩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心之所向,這鄉野生活可以滿足當下的快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意也討論最多的便有這個話題,有的人選擇裸辭,去週遊世界,有人選擇放棄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去到相對來說安靜的鄉村中生活。
隨心生活放棄目前的所有也是一種勇氣。盡情釋放我生命的激情,追逐新的體驗,想到就要做到。宏大的語境在當前已經不太適合,現在人們開始考慮自己拼命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是不是應該為了金錢而逐漸喪失自己的生活?基於此,人們開始了自己對於自我的探索?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白。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心之所向才是關鍵。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跟隨自己的心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激勵了上萬萬中國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古人對於現代人最好的勸誡;「心之所向,即之所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也是每個人對於生活的不同選擇。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心憂國家的人,他們都通過自己遠大的理想,不懈地努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不乏一些淡泊名利的人,可以選擇自己應該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法。無論哪一種,都是自己勇敢向前邁出的那一步。
結論:生活應該自己選擇,是繼續向前還是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需要什麼,怎樣生存更好取決於自己的心境和現狀,所以自己的生活自己去探索吧。
討論:你怎麼看待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呢?快來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