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諾·羅塔《柔聲傾訴》電影「教父」主題曲 大提琴演奏奏 1959

2021-02-28 託尼經典音樂

尼諾·羅塔《柔聲傾訴》

電影「教父」主題曲

魯卡·蘇裡克與斯蒂潘·豪瑟 大提琴演奏

尼諾·羅塔(Nino Rota),著名的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是世界級的電影音樂教父,僅電影配樂就達150部左右,創出無數電影音樂經典。以義大利民謠和強悍的民風,譜寫出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耀眼的作品之一就是《教父》主題曲《柔聲傾訴》。

 

電影《教父》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教父》這是一部殘酷的黑幫電影,但卻是以最為唯美的形式呈獻給觀眾。人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卻給人以美的享受,主題曲《柔聲傾訴》自然功不可沒。

《柔聲傾訴》是影片的主題曲,影片中舒緩而憂傷的音樂形成了電影的基調,人性間為了利益的衝突在黑幫中則更為露骨。然而,飾演教父的馬龍·白蘭度如紳士般透漏著一股浪漫卻又有著不怒而威的威嚴。

2CELLOS,被稱為大提琴雙傑,由斯洛維尼亞的魯卡·蘇裡克(Luka Sulic)和克羅埃西亞人的斯蒂潘·豪瑟 (Stjepan Hauser)的兩位大提琴家組成。他們曾在奧地利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在他們成為組合前,都已是在一系列國際音樂比賽中獲過獎的青年優秀大提琴演奏家。

2011年1月,他們在網絡發布麥可·傑克遜《Smooth Criminal犯罪高手》 的大提琴版改編版的音樂視頻,在網上引起轟動,超過了千萬次的點播量。很快成為索尼音樂的籤約演奏家。

蘇裡克和豪瑟都受過正規的古典音樂教育,他們熱愛古典音樂,但他們也被流行時尚的搖滾音樂所感染,他們把自己最喜愛的流行及搖滾藝術家的經典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創作並重新演繹和表達。

今日分享,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的利辛斯基音樂廳「返璞歸真」音樂會上由蘇裡克與豪瑟演奏尼諾·羅塔《柔聲傾訴》。

相關焦點

  • 電影《教父》主題曲《Speak Softly Love(柔聲傾訴)》
    Andre Rieu 《Speak Softly Love》大提琴與女中音《柔聲傾訴》英國著名大提琴家Julian Lloyd Webber(朱利安.勞埃德.韋伯)英國著名女中音 Katherine Jenkins (凱薩琳·詹金斯)        《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是美國派拉蒙公司的影片《教父
  • 燒耳音樂| 吉他演奏《教父》主題曲:溫柔的傾訴
    398吉他出品巴浩吉他獨奏《溫柔的傾訴》電影《教父》主題曲《溫柔的傾訴》《溫柔的傾訴》(Speak softly love)是電影《教父》主題曲,是整個「教父三部曲」的音樂基礎,它由「義大利音樂教父」尼諾·羅塔於1972年創作完成。
  • 【經典】電影《教父》主題音樂
    剩下值得稱道的就是演員演技和拍攝水平了。由於白蘭度和帕西諾兩大影帝的出演,演員實力和表現無可挑剔,攝製也絕對是高水準,也因此影片獲獎無數。 到今天來看,對世界範圍觀眾而言,《教父》的音樂創作是最成功的。影片的音樂創作主要由尼諾•羅塔完成,而尼諾•羅塔也號稱義大利電影音樂的「教父」。《教父》音樂主題是在第一部就奠定了,後面兩部則以改編變奏為主。
  • 《教父》主題曲:你背後有孤獨,請《柔聲傾訴》 |「以詩和歌」
    偉大的人不是生來就是偉大的,也不是生來就是榮耀的,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才有了《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傾訴那時光不經用,人生的無常,愛的所有。——馬裡奧·普佐《教父》被譽為「每個男人成長的聖經」的電影《教父》,是男人們的《傲慢與偏見》,講述的是一個美國黑幫家族的故事,也展現了男人所可能面對的一切問題。包括如何做一個受人尊敬的領袖,怎樣對待自己的家人,以及如何與敵人和朋友相處,如何洞察人性,對待女人與情慾,這是一部關於男人的百科全書。
  • 最棒的手風琴版本《溫柔的傾訴》(教父主題曲)
    《溫柔的傾訴》,美國電影《教父》主題曲,尼諾·羅塔作曲。該曲的手風琴版本已聽過多個,個人認為今天的最為出色,無論改編還是演奏。這個版本在原歌的基礎上,極盡編創演奏之能事,在變奏手法、意境聯想和琴技配搭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挖掘和擴展,其藝術氛圍特濃,音樂表現力很強。
  • 《 Speak Softly Love》美國經典電影《教父》的主題曲
    《Speak Softly Love》(柔聲傾訴)是美國經典電影《教父》的主題曲,由「義大利音樂教父」尼諾·羅塔(Nino Rota
  • 舒伯特《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的賞析與演奏提示
    雖然舒伯特逝世時只有31歲,生前共完成了歌劇、交響曲、鋼琴曲、器樂曲、室內樂等近千部作品。《a小調奏鳴曲》是舒伯特晚期的經典之作,是一首相當唯美流暢的奏鳴曲,曲中那時隱時現的憂鬱氣氛,使此作品具有一種優雅的格調,恰如氣氛地體現了「平凡、自然、思想深刻的人性的歌唱」。 《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具有極高的藝術性,一直為音樂者所愛,曾被中提琴、木管、古典吉他等樂器改編演奏。
  • 大提琴視頻|斯蒂潘·豪瑟演奏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配樂《Cinema Paradiso》
    該曲是由埃尼奧·莫裡康內創作,斯蒂潘·豪瑟演奏。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多多通過膠片電影在「老夥伴」艾佛多的陪伴下體會到的壓抑時代童年生活的樂趣。克羅埃西亞大提琴演奏家,中學畢業後就讀於薩格勒布音樂學院,曾在英國倫敦三一音樂學院師從娜塔莉亞· 帕維盧慈吉學習,之後又在曼徹斯特皇家北方音樂學院。之後輾轉美國,師從著名大提琴家伯納德·格林豪斯。
  • 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演唱電影《教父》主題曲「Parla più piano」
    Jonas Kaufmann 《Parla più piano》2016年7月,義大利都靈卡裡尼亞諾劇院,德國ZDF電視臺「我的義大利」公路電影紀錄片和音樂會上,炙手可熱的世界當紅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演唱電影《教父》主題曲《Parla più piano》。
  • 電影《教父》真正讓人記住的不是劇情,而是尼諾·羅塔的音樂
    不久後,白蘭度成功塑造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鏡頭下的第一代教父——唐·科裡昂。《教父》(The Godfather)也成為白蘭度從影生涯中最經典的作品。整個「教父三部曲」亦成就了許多電影人,除了科波拉和白蘭度以外,還有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以及尼諾·羅塔(Nino Rota)。
  • 電影《教父》配樂,馬頭琴溫柔傾訴
    ▲ B.D.Tenger - 電影《教父》配樂(馬頭琴版)可以說,只要聽到這段旋律,大家就會想起經典的電影《教父》。青年馬頭琴演奏員騰格爾先生用一把來自蒙古國的音色低沉蒼勁的皮面馬頭琴演繹了這首音樂。《溫柔的傾訴》,收錄於《The Essence of Andy Williams》。
  • 莫裡康尼《嘉比爾的雙簧管》電影「教會」主題曲 大提琴演奏 1960
    「教會」(戰火浮生)主題曲魯卡·蘇裡克與斯蒂潘·豪瑟 大提琴演奏2016年1月10日,憑《八惡人》獲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電影配樂獎。同年2月29日,再次憑藉該片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2020年7月6日,埃尼奧·莫裡康內因併發症而離世,享年91歲。為紀念一周前剛去世的電影配樂大師,今日分享莫裡康尼經典作品《嘉比爾的雙簧管》。
  • 【影視音樂】教父|美國影片(原聲)|尼諾·羅塔作曲|1972
    The Godfather Finale一、《教父(The Godfather)》電影原聲介紹:  本片改編自改編自馬裡奧·普佐(Mario Puzo)的暢銷小說《教父》,可以說是一部在美國電影史上佔有極重要地位的影片。
  • 經典金曲《 Speak Softly Love 柔聲傾訴》唯美醉心!
    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是電影《教父》的主題曲。柔情的小提琴在吉它的相擁下,呢喃著愛的私語。
  • 如果少了尼諾·羅塔的音樂,《教父》也許只是一部普通黑幫片
    不久後,白蘭度成功塑造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鏡頭下的第一代教父——唐·科裡昂。《教父》(The Godfather)也成為白蘭度從影生涯中最經典的作品。整個「教父三部曲」亦成就了許多電影人,除了科波拉和白蘭度以外,還有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以及尼諾·羅塔(Nino Rota)。
  • 蕭邦《革命練習曲》的賞析與演奏
    一、練習曲的創新「練習曲」是作為專門解決或訓練某種演奏技巧而譜寫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據單一的音樂動機寫成的。但是蕭邦的練習曲不同於前人所寫的練習曲,沒有那種常常流於單純的、機械的技巧練習和枯燥、平庸的缺點。
  • 致敬帕格尼尼丨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其中《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晚期重要的鋼琴作品之一,本文就以該作品的演奏分析作為主要研究內容,首先對《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創作背景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後對該作品鋼琴演奏進行深度分析,通過對作品的研究,為我們演奏拉赫瑪尼諾夫作品提供參考依據。
  • 七夕|馮堯唯美大提琴演奏《當我遇見你》
    這首帕薩卡利亞二重奏,是由挪威籍作曲家John Halvorsen(1864-1935)改編自巴洛克音樂家亨德爾的第一部大鍵琴曲集中之第七號g小調組曲,完成於1894年。Halvorsen將之改編以大提琴(或中提琴)與小提琴的演奏。
  • 約翰·威廉士指揮,交響樂團演奏《帝國進行曲》
    該首以進行曲式為主題動機,不斷地重複貫穿在整首曲子當中,強烈有力的附點節奏搭配著電影裡帝國之黑暗、西斯之邪惡、武力之強大,營造出十分緊張的氛圍,仿佛看見達斯·維達身先士卒帶領帝國衝鋒隊衝鋒陷陣、鎮壓反叛的畫面。
  • Jacqueline Mary du Pré悽婉絕美的大提琴曲《殤》
    最經典就是被作為電影《倩女幽魂》中的插曲,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渾厚深沉,震撼於它的哀和死,與影片情節完美融合,也成就了這部影片。   這首《殤》是來自英國的天才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作品,她十一歲時就嬴得the SuggiaAward,成為全英國最受矚目的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