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他為家鄉捐修路燈 照亮鄉親回家路

2021-01-09 天眼新聞

「代書記,前段時間我回家看到咱老家變化特別大,但是沒有路燈,我這邊聯繫買了10盞太陽能路燈,算是我對家鄉的一點心意,回頭就安排人給咱村裝上。」

12月16日晚,在正安縣楊興鎮大城村河坎組,原本漆黑的道路兩旁,10餘盞路燈全部亮起。寒冷的冬夜裡,一排排整齊的、安裝好的太陽能路燈,成為美麗鄉村道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不僅照亮了鄉親們的出行之路,也點亮了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更加溫暖了鄉親們的心。

捐贈路燈的是大城村河坎組的何倫偉,他於1990年外出到貴陽務工,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誠信做人的準則,在外闖出了一番事業,於2008年創辦了成標物流公司,自己富裕後,村裡的各項建設工作始終牽動著他的心,了解到家鄉缺少路燈,便自掏腰包捐贈了價值兩萬多元的路燈。

「何倫偉這娃真是好人啊,外出創業多年,他自己吃了不少苦,現在自己日子好過了,還不忘村裡人,給我們裝了路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誇讚著何倫偉,對他不忘鄉鄰、為村裡捐贈路燈的善舉豎起了大拇指。

致富不忘感黨恩。何倫偉的父親何品遊是一名老黨員,90歲高齡的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積極支持村裡的各項工作,他經常教導下一輩:「黨的政策好,黨和組織忘不了群眾,群眾也要感黨恩,積極配合工作,一起建設美麗家鄉」。

受父親的影響,何倫偉一直牢記「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使命,不忘黨恩先富帶後富,努力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帶領家鄉群眾脫貧致富。

大城村曾經屬於正安縣的深度貧困村,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大城村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幫扶單位的傾力幫扶,基礎設施得到徹底改善,群眾致富之路越走越寬,一舉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何倫偉回家看望父親,感受到了村莊的變化,一棟棟樓房整齊地排列著,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環境整潔了,大家的出行條件大大改善了。

但由於河坎組一直沒有路燈,在家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和一些留守兒童,清早和夜間出行非常不便。何倫偉主動找到村黨總支書記代茂林,想捐資為村裡安裝太陽能路燈,村民們得知這一消息後都興奮不已。

「之前沒有路燈,晚上出門漆黑一片,很不方便。現在出門亮堂堂的,再也不需要打手電筒了。」80歲高齡的河坎組村民何品恩高興地說,「孩子們起早讀書也不擔心他們『摸黑』了。」

捐贈人何倫偉

致富思源,談到捐資助力村政建設的事情,何倫偉說:「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受到了家鄉父老在內的許多好心人的教誨與幫助,回饋家鄉是自己應該做的。」

他同時感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黨和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但是我們不能總是依賴黨和政府,我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號召更多的鄉友關心家鄉發展,大家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如今,一盞盞路燈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當村民向他表示感謝的時候,他說:「我是土生土長的楊興人,楊興鎮是我的根,父老鄉親是我的牽掛,我將會盡我所能,為家鄉的建設和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出一份力!」

通訊員 蘭飄 郭紅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蘇頡

編輯 申雲帆

編審 靖曉燕

相關焦點

  • 許華升斥資百萬為家鄉修路燈,一番話讓粉絲淚目
    有人說,廣東有「廣東雨神」,廣西有「許華升」,網友對這兩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吧。03 賺到錢後為家鄉修路燈不少出生貧窮的人,在賺到錢後都會為家鄉做些貢獻,比如王寶強就經常惦記著自己的家鄉,許華升也一樣。走紅之後的許華升並沒有忘本,他經常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爺爺,他和爺爺感情很好,時常跟爺爺一起錄製視頻。
  • 海外鄉親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在2008年世界文昌鄉親懇親節活動期間,前來參加活動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暢所欲言,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  林鴻鵬(泰國海南商會理事長):讓海外新生代多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在泰國華裔青少年的華語不是很好,學習漢語環境不是很暢通。
  • 音樂行者邢天溯《月光》 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圖)
    在2009年,內地「公路音樂先鋒」邢天溯用歌聲伴你走出城市的喧囂,離開家鄉,尋求屬於自己的自由,釋放心靈。而今,他是音樂行者,闊別多年,他以一首《月光》將我們游離的心重歸家園。這位獨居一派的音樂人,用他的真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解讀人類最真摯的情感,譜寫最美最感動的音樂華曲。
  • 趙麗穎回家掰棒子,靳東回家啃饅頭,而他回家發650萬給鄉親
    又是一年春節,回家的你是否還被堵在路上?不要著急,路再遠再長,家人再等著孩子們回家,在堵都願意等。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大的傳統節日,回家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對於家鄉的思念,對於故鄉的不舍。今天給大家說說明星回家的那些事,作為銀幕上光鮮豔麗的明星,回到家之後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看一看。
  • 警燈照亮了回家的路!
    寒冷冬夜昏暗的道路上警車開著大燈前行為前方的電動自行車照亮道路這一幕在民警提出送其回家時,被兩人婉言謝絕,民警也只好提醒對方注意安全。返回警車後,看著楊某艱難的駕駛電動自行車載著顧某往南行駛,民警擔心夜晚路黑不安全,便駕駛警車亮起警燈、打開遠光燈和雙閃,跟在他們身後。
  • 他僱保鏢防鄉親,她回鄉耍大牌,他家被鄉親砸
    ,樸素善良的她,成名後還想著家鄉,還為家鄉修了一條路,而她回到家鄉更是很接地氣,幹起農活來依舊非常熟練,當然也也有可愛的一面,玩起泥巴來一點也不嫌髒。而且還投資10億建設家鄉,更將京東的呼叫中心,搬回家鄉給鄉親創造就業崗位,可謂是知恩圖報,有良知的企業家,而且回鄉的他,也是沒有一點架子,拾柴燒火依舊很嫻熟。
  • 朱增華:成就餐飲夢想 立志反哺家鄉
    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為父老鄉親獻出溫暖的愛,深受人們好評,他就是河南省淮陽縣馮塘鄉的朱增華。朱增華,男,1982年12月生,河南省淮陽縣人,1999年9月畢業於河南省淮陽縣馮塘第三初級中學。歷經10多年,他由一個打工仔成長為企業董事長,先後在河南、湖北、安徽、陝西、山西及河北等地成功開設117家商店,擁有員工近千人,其中核心技術人物100多人,現任周口佰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 「昆明新鄉賢」捐資助力家鄉 以公益善舉回報桑梓
    在這份20人的名單中,可以看到帶領家鄉致富的鄉村幹部、為家鄉捐款的企業家、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發揚家鄉傳統文化的非遺傳承人等……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不同的行動方式,踐行著同一個理念:故鄉育我成長,我用自己的力量反哺故鄉。
  • 創辦公司把過半崗位留給同鄉 「蔡甸好人」帶著鄉親在家門口賺錢
    「我經常幹活半夜才回家,沒裝路燈之前,我幾次差點掉進路旁的溝裡,好險。自從裝了太陽能路燈後,再晚回家我也不怕了。」村民李海田對記者說。這些路燈是馮小偉2018年出資修建的,是他回饋社會造福家鄉的一個縮影。據粗略統計,馮小偉十多年來共捐款捐物30餘次,價值約200萬元。今年,馮小偉被評為誠實守信的「蔡甸好人」和「全市最美抗疫志願者」。
  • 仁懷市:培養「領軍人才」 建設家鄉回報鄉親
    近年來,仁懷市通過大力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把一大批有知識、有能力、有幹勁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成鄉村振興領軍人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柯傑飛從農戶家收購出欄生豬。2009年從湖南大學畢業後,柯傑飛便一直在外打拼,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柯傑飛的父親早逝,家中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和母親,作為家中的長子,為了方便照顧家人,柯傑飛毅然決定回鄉發展。
  • 《等我回家》 溫暖照亮遊子回家路
    近日,一首名叫《等我回家》的歌曲在網絡上被關注,被網友稱為「2018年春節最溫暖的一首歌」、「2018年回家路上最值得循環播放的歌,沒有之一」。這首音樂作品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作品無論從旋律還是情感上都觸動了心弦,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12月「中國好人榜」點讚評議開始啦!快來為渭南黨宏超點讚
    光榮入選啦快來為他點讚投票吧!最後他下定決心,發動企業員工和身邊朋友用鏟車填平長長的水溝,挖掉60多個大樹根,用商混土修起堅固的排水溝,先後5次興修村裡的生產路,為党家巷道安裝太陽能路燈,有效改善了生產生活道路,方便了群眾日常通行,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 人民日報等央媒轉發點讚,公交20路被命名為「護學模範線」
    報導發出當日,「26名司機把公交車開成校巴」進入微博熱搜同城榜前十,長江日報APP上關於這一報導的跟評量達到1800多條,官方微信公眾號跟評量接近200條,大家紛紛為20路的公交師傅們點讚。千餘網友通過留言跟評向7年細心護學的武漢20路公交車司機表達敬意。「看平凡人做著偉大的事情,滿滿都是愛!」
  • 警燈照亮了回家的路!頻道推薦
    寒冷冬夜昏暗的道路上警車開著大燈前行為前方的電動自行車照亮道路這一幕在民警提出送其回家時,被兩人婉言謝絕,民警也只好提醒對方注意安全。返回警車後,看著楊某艱難的駕駛電動自行車載著顧某往南行駛,民警擔心夜晚路黑不安全,便駕駛警車亮起警燈、打開遠光燈和雙閃,跟在他們身後。【來源:北青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為——點讚
    ,為他人點讚,為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點讚。我的心,也被照亮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追逐夢想,為著夢想跋山涉水,向著夢想一路前行。追夢途中,也會聽到大大小小的質疑聲。可我,從未想過放棄。咬著牙,也要堅持。向著陽光一路疾行的少年,拼搏時落下的淚與汗水,仿佛還依稀可見……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心作引,路為馬,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福州5兄弟為母親賀壽花費90萬元,卻受到無數網友點讚!原來......
    自2014年以來,曉澳鎮黨委政府和百勝村黨委協調聯繫相關部門,將開通公交車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大力推進,但資金尚有缺口。該村一些黨員幹部了解到旅美華僑孫清開兄弟將出近百萬元款項為其母祝壽,村幹部主動撥打越洋電話,鼓勵他將壽款變成義舉。孫清開兄弟經協商後,一致認為實現百勝村一萬多人口的正常出行,開通公交線路是九旬老母最豐厚的賀禮。
  • 為戰鷹照亮回家的路,這就是空軍導航兵的戰場!
    在戰鷹騰飛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時刻全神貫注、嚴陣以待,為戰鷹照亮回家的路。他們,就是該旅通信營導航連的官兵。 夜色闌珊,他們與月相伴、和星為伍,用自己的堅守為戰鷹在空中鋪就了一條天路坦途。
  • 照亮「星星的孩子」回家的路
    在音樂治療的理念指導下,通過音樂遊戲、合唱、舞蹈、音樂劇、器樂合奏等音樂形式,累計為60餘名特殊障礙朋友免費帶去美的音樂享受。像捷捷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特殊朋友通過音樂融合活動建立自信,走向社會。  參加融合活動的大部分特殊朋友為自閉症患者,他們多有社會交往和溝通障礙、刻板行為及興趣範圍狹窄等症狀。他們就像天際邊的星星,在黑暗深邃的宇宙中獨自閃耀,因而被稱為 「星星的孩子」。
  • (第3074例)照亮你回家路的不止是路燈——挑麥(王巧梅)回家
    回家既是人生的終點,又是人生的起點,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回家的路並不遙遠就在腳下,但是有人伸腳就到,有人卻要走一生。想回家的人永遠是謙和的,他們是歷盡辛酸而痴心不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