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到了,中國鬼和西方鬼有什麼不同?

2021-02-08 壹讀

值班壹讀君|張小羈

資深實習壹讀君|董蘇豪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一片歡樂祥和的裝神弄鬼慶祝活動中,壹讀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萬聖節雖然是西方的鬼節,但在過節時人們毫無敬畏懼怕之情,甚至把它當成教導小孩不怕鬼的大好時機,與中國人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傳統大相逕庭。

除了對鬼神態度不同,中西方的鬼們在性格特點、行為心理以及容顏方面都保持著自己的個性。作為堅定的無神論者,今天壹讀君就來說說,東方和西方的鬼之間,有怎樣的文化差異。

中國的鬼在不同時期主打風格各異

從最早的《山海經》到幹寶的《搜神記》,中國的志怪傳奇中出現的大鬼小鬼基於不同的信仰各成體系,形成了蔚為大觀的「鬼怪」文化。

從夏朝人們開始形成善惡觀念,鬼從「人死後的靈魂」這一簡單概念有了分化,做好事的成了神,帶給人災難的成了鬼。而到了商代卻來了個大反轉,由於鬼觀念與祖先崇拜、宗廟和祭祀形式結合,祖先鬼被尊稱為「帝」或「上帝」,所有國事都必須向「帝」請示後再決定

從周朝開始,祭祖成為國家的祭祀活動,統治者開始用鬼神麻痺人民,維持自己的統治。春秋戰國時期,鬼開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開始有了自己的性格,最早的鬼魂報恩和回魂復仇便出現於此。

《左傳•宣公十五年》中寫道,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摔倒在地,被魏顆所俘。

到了秦漢時期,神仙思想繁榮,鬼故事便被冷落,即便有都幾乎是害人的惡鬼。到了魏晉時期道教與佛教開始盛行,鬼的種類開始變得豐富,不光有人死後變成的鬼,還有地獄裡的鬼,著名的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便是在這個時候為人所熟知。

在唐宋,國民安居樂業,物質基礎殷實了,鬼也開始注重上層建築,好鬼激增,人鬼相戀。這種趨勢到了明清,由於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人們便藉助鬼來體現人間的真善美、假醜惡。

這個時候鬼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惡煞,也被賦予了更多複雜人性,例如《子不語》中就有「骼骸自贊」 的故事, 一個官吏死後聽不到別人對自己的讚美, 於是每天自言自語, 自己給自己拍馬屁。中國的鬼祖先發展到這個時候已經和現代的鬼差不多了。

日本的鬼可不像恐怖片裡那麼高能

日本的鬼片雖然比中國恐怖片驚悚很多,但是日本的鬼本尊特點的形成卻是大大受了由中國流傳去的佛教和道教影響。在中古時代(794-1192)這兩大教傳入日本後,日本的鬼由開始的不欲現行到怪獸化成為「青面獠牙」且性格殘暴的形象

這種形象一直維持到中世時代(1185-1600),即南宋之後,才出現嘴咧到耳根的典型日本女鬼紅葉,還有通常被描寫成絕世美女的鈴鹿御前等像人樣的鬼

相比較而言,西方吸血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形象還是「皮膚腫脹,指甲瘋長,口鼻出血根本停不下來」, 不得不說早已修煉成漂亮人形的中國鬼簡直就是鬼中吳彥祖。

但是與大多數中國人都怕鬼的情形不同,不少日本人喜歡鬼,大概是因為在現代日本許多地方的節日中, 鬼都起到賜福於人, 監督督促人們行為的作用,這可與日本恐怖片裡鬼的形象太不相符。

影片《鎌倉無語》中的鬼

比如,在每年12 月31 日的秋田縣,村裡的年輕人會扮成鬼的樣子, 發出恐怖的聲音, 在全村喊「有沒有不聽話的孩子? 有沒有不勤快的新娘?」, 以此去警告孩子和新娘,頗有點萬聖節的意味。

西方人則對吸血鬼情有獨鍾

與中國成系統的鬼們不一樣,西方的鬼則各自為陣,這其中包括狼人、吸血鬼、喪屍、精靈等等,而吸血鬼又是眾多鬼怪中深深植根於西方文化並且泛濫其中的。

最早的吸血鬼原型記載於《聖經》之中。當亞當和夏娃被上帝詛咒,並驅逐出伊甸園之後,生下亞伯和該隱。由於上帝獨獨垂青亞伯的祭品,該隱嫉妒弟弟亞伯並拿石頭砸死亞伯。上帝於是詛咒該隱:「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上帝將他驅逐到黑暗的荒野,但承諾他永不會死。該隱在荒野遇見他父親的第一任妻子莉莉絲。莉莉絲將自己的血給該隱喝,而該隱學會了利用鮮血而使用魔法和力量,成為了吸血鬼始祖

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吸血鬼的形象便如此早地駐紮在人們心中。而關於吸血鬼的迷信真正形成風氣是在14世紀,當時歐洲瘟疫流行,這致死的傳染病讓人們恐懼不已,甚至將病者在尚未確定生死前就倉促掩埋,這些人臨終時痛苦掙扎、肢體流血甚至自我吞食,這些特點正好符合人們對吸血鬼的幻象,並藉助人們的恐慌快速蔓延。

此時教會開始公開承認吸血鬼的存在,而自此之後,不同宗教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和迫害,使得吸血鬼都曾經作為強加給對手的罪名,也強化了吸血鬼這一恐怖形象。

不過,當代的吸血鬼早已經從18、19世紀的惡魔形象轉化成一個具有人性、情感豐富而又值得同情的形象。現代人對吸血鬼的認識多來源於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託克1897年的小說《德古拉》,蒼白嗜血、恐懼陽光、長生不死的鮮明特徵開始確立,成為歐洲文化的一個符號並普及到藝術領域。在近年流行的《暮色》系列影片,高富帥的趨勢一發不可收拾,與吸血鬼談戀愛,成了一種很能令少女期待的事情。

東方的鬼和西方的鬼殊途同歸,都走到了跟人情情愛愛扯不清的境界,壹讀君不禁浮想聯翩,不知道萬聖節聶小倩會不會出來玩?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網紅是怎麼變「Low」的?

點擊圖片閱讀 | 《非常6+1》的手勢,你還記得嗎?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相關焦點

  • 鬼都被西方人玩壞了,萬聖節為啥不像中國人鬼節那樣,敬重鬼魂?
    對亡靈(或說鬼魂)重返這一問題,雖然中西思維不同,但卻都認為亡靈會在一年中的某一天重返人間,中國由此產生了中元節(七月半),西方則產生了萬聖節。但對待死者問題上,中西又產生了巨大差異,中國對鬼更尊重和敬畏,西方則把鬼節當成過年。 一、鬼的出現 鬼,恩格斯下過定義: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受夢中影響,產生了特定觀念……這就是靈魂不死,鬼(或者說靈魂)就是人死後的生存方式。由此可見,鬼就是一個被構思出來的概念。
  • 西方萬聖節的來源以及與中國鬼節的不同之處
    萬聖節是11月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傳說公元前五百年,把這一天定為讚美秋天的節日,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尋找活人再生。這也是人死後能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懼怕死人的魂魄來寄生,於是熄滅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魄無法找到活人,同時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魄嚇走。
  • 萬聖節——致世間最可愛的「鬼」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Day)。
  • 南瓜和萬聖節到底有什麼關係?
    今天是人們預想一年之中最黑暗的24小時,也是充滿了城堡、蠟燭、南瓜和蜘蛛網幻想的24小時。10月31日 萬聖節,西方的「鬼節」萬聖節起源自凱爾特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傳說這一天亡魂會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
  • 萬聖節來ABC-KTV 好鬼~好玩!!!!
  • 西方鬼節之萬聖節,由嚇鬼變嚇人,為什麼這麼鬼怪?
    感覺萬聖節就是一個歡樂愉快、慶祝盛大的節日,完全不像中國鬼節那樣陰森、恐怖、嚴肅和死寂一般。在西方,為什麼人們都不怕鬼日子的到來?而是要扮成各種鬼怪還要上街遊行,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地慶祝著這個日子。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西方傳統文化節日萬聖節。
  • 萬聖節奇葩說:為什麼要吃糖果,戴南瓜頭?這些有什麼寓意?
    萬聖節往往更小的孩子更為青睞,因為在西方萬聖節的「傳統習俗」中,在這一天是要吃糖果,帶南瓜頭,扮鬼怪的,吃糖果是孩子的鐘愛,南瓜頭是孩子的玩具,扮鬼對於孩子來說,是更加有趣的事情。但是萬聖節為什麼要吃糖果扮鬼呢?這個卻很少人知道。 萬聖節來源 萬聖節的具體時間是每年的11月1日,不過現在很多人都在10月31日就開始布置場景過節,這天晚上被稱為「萬聖夜」,在西方節日中,萬聖節是用來讚美秋天和祭祀亡魂的,這和中國的中元節大同小異。據說,萬聖節這個名字是由歐洲的天主教會制定的。
  • 東方的鬼打鬼跟西方的鬼打鬼有什麼不同?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童鞋講,這根本不像鬼啊,像有超能力的畸形人吧?類似一種看得見但摸不著的靈體,很多時候是以嚇人或精神攻擊為主,就像貞子跟伽椰子那種,而一般是有肉體的鬼,大都是殭屍之類的玩意,不會說像弗萊迪還有傑森這樣被砍了還會流血的。
  • 東方的鬼打鬼跟西方的鬼打鬼有什麼不同?
    弗萊迪、傑森這種惡鬼,雖然設定上也是鬼,但本身的軀體表現更傾像「人類」。比如會被物理攻擊打倒,會觸電,會被炸飛,甚至還可以被科技改造。當然,他們也有特殊能力,比如弗萊迪的夢境操縱,傑森的瞬間移動等等,而同時他們都是不死之身,會被擊倒,但終究會甦醒過來。說到這裡,也許會有童鞋講,這根本不像鬼啊,像有超能力的畸形人吧?
  • 全城尖叫 長沙萬聖節「鬼」混攻略
    前一天晚上(也就是萬聖節前夜),小孩們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次日則舉行重大的彌撒,追思聖徒。 2015長沙萬聖節有什麼活動?今年萬聖節恰巧在周六,夠膽你就來!長沙萬聖節活動大集結!午夜降臨,邪惡的陰影潛伏在黑暗中。
  • 萬聖節,鬼入侵.
    配偶飛上天花板,亡故的祖母整夜注視,主角住進的老建築裡藏有密室……,可以說,這部《鬼入侵》堪稱集齊了所有歐美鬼怪傳說梗。但,《鬼入侵》不同於一般鬼怪劇。生活瑣事處理細膩,即使國籍不同,從臺詞和演員的肢體神情上,容易聯想到自己或身邊人,即共情與代入感。
  • 小丑和萬聖節
    (然而我並沒有從這句話中得到什麼安慰)        彼時我住在一個homestay的美國家庭裡,恰逢萬聖節,當家媽媽Celia做了一個無比周全的計劃,要帶上一大家子,我,和兩個日本學生Masaki和Airi一起去Six Flags參加萬聖節活動。
  • 遠離萬聖節鬼節,警惕西方糟粕文化侵蝕!
    就是因為近代美國比我們強大,一個強大的國家,就會有強勢文化輸出,它的文化也自然被認為是優勢文化,強者為王,文化亦為王。為什麼大家不去追崇弱小國家的文化呢?這和自然界弱肉強食的道理一樣。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璀璨的歷史文化,只不過在近代跌了個跟頭,被西方趕超了,但是這條東方巨龍在崛起,厚積薄發,在強大。
  • 萬聖節來臨!12星座分別是什麼「鬼」(天枰豔鬼,摩羯居然窮鬼)
    西方的「鬼節」萬聖節就要到啦,大家有沒有收到各種cosplay化妝party的邀請呢?其實十二星座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在不經意間「扮演」著各種「鬼怪」,好奇你是什麼鬼?趕快一起來看一看吧!白羊座:吝嗇鬼一向出了名的「摳門兒」的白羊座絕對是吝嗇鬼的不二人選了。不過白羊座的吝嗇其實也是充滿智慧的哦!
  • 萬聖節是什麼鬼?20種最酷兒童裝扮DIY指南 98%的父母都收藏了!
    又到一年討糖時Trick or treat你家寶寶知道萬聖節是神馬鬼咩?
  • 【萬聖節】鬼怪、鬼魅,當屬鬼馬;驚悚、驚嚇更有驚喜!
    ,因為這有可能是女巫的陷阱!,但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它也成為了一個受到我國年輕人喜愛的節日,因為在這一天,大家可以穿上平時沒有機會穿的奇裝異服,光明正大地扮鬼嚇人玩鬧、享受異域風情的美食。 做為高顏值「帥鬼」聚集地的長隆歡樂世界,每年都能把不同的主題玩兒出新花樣,今年的萬聖節更是加入了各種場景和花車遊行,融配合多重聲光效果,讓你身臨其境感受顫慄氛圍。
  • 萬聖節花禮缺少「鬼」點子?快把這些拿走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更多的萬聖節花禮「鬼」點子,立刻奉上:萬聖節雖然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但現代人生活壓力太大總要找到各種各樣的出口釋放,所以萬聖節的狂歡也正是壓力釋放的最好時機!讓我們狂歡起來吧!以上的這些「鬼」點子有沒有給你帶來些許靈感呢?想學習更多萬聖節花禮嗎?
  • 萬聖節到,不來點「鯨嚇」?
    ,與我們國家的鬼節全是禁忌不同,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雖然本意也是驅魔避鬼祭祀亡魂,但是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和妖魔鬼怪對著幹」的狂歡。溫馨提示:背景和你們家天花板要和諧哦。在萬聖節錄上一段小咖秀,對一些經典的電影進行惡搞演繹,讓嗤之以鼻的路人見鬼去吧!怎麼弄才好玩?借鑑本片!▼▼▼《開心鬼》
  • 萬聖節是幾月幾日2020 萬聖節有什麼傳說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但近些年來在國內也甚是流行,不少喜歡熱鬧的年輕人都會在萬聖節前幾天或當天參加遊玩場所舉辦的萬聖節活動。那麼2020年的萬聖節是幾月幾日呢?萬聖節有什麼相關的傳說呢?  萬聖節有什麼傳說  傳說1:
  • 「萬聖節」鬼怪、鬼魅,當屬鬼馬;驚悚、驚嚇更有驚喜!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重要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它又叫諸聖節,是西方的「鬼節」。而10月31日的萬聖節前夜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萬聖節前夜叫做Halloween,在以前,我國將這天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