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咖啡文化」關注,一起為咖啡上癮
◇合作: ivcoffee8 投稿: tingguangdz@163.com
◆ ◆ ◆
當一間咖啡店開了15年會是什麼樣子?GABEE.老闆-林東源從一個對咖啡完全陌生的初學者,到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店,和接連獲得咖啡大賽冠軍,直到現在仍然不斷地在創新、改變,也讓許多人看見咖啡產業的不同可能性。林東源本身不是餐飲相關的背景,喜愛咖啡的他在退伍之後踏入了咖啡的產業中,當時臺灣咖啡圈還相當封閉,要學習衝好一杯咖啡幾乎都得靠自己去觀察、練習,林東源靠著在咖啡廳工作時的經歷,慢慢地摸索,並透過自己理工背景的實驗精神去分析,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和邏輯,像是他在2005年出的拉花技巧書籍,就是他透過分析咖啡的特性、牛奶在咖啡上流動的規律並匯整出的實用工具書。融合tequila的喝法以及咖啡的層次感-「羅馬帝國」學習到一定的程度後,林東源決定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GABEE.(.是以臺語的「店」諧音,以「咖啡店」的臺語發音取作GABEE.),繼續挑戰咖啡的極限,並思考將「GABEE.」走向更深、更廣的可能性發展。經營咖啡店比起衝咖啡困難數百倍,林東源選擇將GABEE.開在民生東路的小巷子裡,為的就是想要在一個住商混和的地帶,給予不同客群的人精緻咖啡的體驗,然而15年來環境的改變,在經營上也不斷地去調整,林東源認為,開店必須考慮到非常細節的部份:產品行銷、客群分析、原料成本、人力開銷,比起衝好一壺咖啡,「經營咖啡店」更考驗每個人的經驗和做事方式。林東源認為,現代的顧客進入了「分食」的階段,每個人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挑選一天的飲食,三餐以外,下午茶喝咖啡、晚上去酒吧,飲食選擇被切割得更細,也越來越多人開始挑咖啡,做出一杯專業、好喝的咖啡已經是基本必要條件,然而能夠考慮到更多顧客對於店所散發的氛圍、服務的水準、視覺呈現等,才有辦法使店面推廣到更遠的客群中。思考縝密的林東源將GABEE.的經營分成四大階段,他認為透過長遠的規劃能讓團隊更有方向,也讓品牌可以延續更久。剛開店沒多久,第一屆咖啡大賽也在差不多的時間舉辦,沒想那麼多的林東源決定參與比賽,透過不斷地磨練和分析讓他獲得了第一屆冠軍,爾後產生的曝光,讓他決定參與更多比賽去獲得實力的證明,也透過報導、講座、出書等方式使GABEE.出產專業咖啡的形象散播出去。第一屆的冠軍對於林東源以及GABEE.來說意義非凡在臺灣地區打出名聲後,自然而然也踏出國外去推動咖啡,不論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都有GABEE.的蹤影,林東源甚至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透過跨國之間的交流,更讓他知道GABEE.有什麼地方可以學習或改變,並將自身品牌邁向國際。獲得了知名度後,林東源也相當積極與各式各樣不同品牌做結合,不論是TEDxTaipei贊助飲品、金工飾品合作、臺南蜷尾家冰品等,大大小小的品牌都是GABEE.合作的對象,像是今年中秋與豐興餅鋪合作的小月餅,也是他們第一次與傳統食品產業的成果,在過程中考量到一般人對於咖啡食品的習慣,不斷調整比例,並加入不同口味的咖啡包,讓大眾能夠在中秋邊吃月餅邊喝咖啡,享受不同體驗。在未來的階段,林東源想像能夠創造一個專門研究咖啡的實驗室,也是善於理科思考的他所規劃的下一步,就如同科技的研發單位,在裡面可以不斷的發想全新的產品、組合,並融入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如調酒、甜點等,並將GABEE.成為一個「品牌」,傳到世界各地。這四個階段並不互斥,反而是互相牽連著,即使到現在,林東源也時常去國外推廣、跨領域產品合作等,不斷地追求創新和改變也是GABEE.一路以來堅持的。GABEE.至今也邁向了第15個年頭,很多是在未來還說不定,持續挑戰和創新是林東源的座右銘,也是GABEE.在臺灣地區有影響力的原因,透過林東源的故事,也讓人能理解到將興趣經營成職業的不易,使更多人能夠從中學習。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
長按關注咖界V友
咖啡丨生活丨心情丨美物
讓我們上癮的不是咖啡,而是有咖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