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騰國際李宇:未來十年看好中國權益市場
站在2020年初,去探索未來的投資主旋律,我們先來拉長時間線,復盤過往十年,乃至其他成熟資本市場的百年史。
談到中國的股市,一般人總體還是比較不喜歡,是有客觀原因存在的。絕大多數的資金都是2006、2007年大牛市之後進入,而我們看主要的股指,2007年10月最高點到2019年12月,上證指數從約6000點下降到約3000點,恒生國企指數是從約20000點到約10000點。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雖然出現了很多核心資產漲得很好,但是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要在這樣一個逆勢下跌的過程中超越指數賺錢並不容易,投資者總體是虧錢的。
過去不太好的市場,是否未來也不好?其實不是這樣,往往過去很不好的市場預示著未來還不錯,往往過去如果十幾年都非常好,可能未來十幾年不一定很好。
過去100年全世界最好的股票市場是美國市場,從1900年到現在差不多120年,道瓊指數是從60點漲到了28000點,漲了400多倍。在這樣的市場中,大家覺得應該一直是牛市,但實際上在這樣的市場中,120年有75年是處於熊市或者震蕩市,只有45年是真正的牛市。因此我們中國十二年下跌,大家也不用太灰心,因為在美國市場也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過去的十二年之中,我們看到股指跌了很多,但是它的估值跌得更多,上證指數的PE從48倍跌到14,PB從6.8倍跌到了1.4倍。香港國企指數就更便宜一些,它是PE從30倍跌到了8倍,PB 從5倍跌到了1 倍,看起來已經是接近歷史上最便宜的時候了。
當然不是便宜就一定能漲很多。價值陷阱的案例從個股行業和整個市場都可以看到。以美國的黃金開採行業為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黃金的價格是漲了300%~400%,從300多漲到現在1400美元。但是黃金的開採公司大家想想應該是漲很多,但它是沒漲的,這個沒漲有很多道理,第一,作為一個開採公司礦物含金量是永遠下降的,意味著開採難度越來越高;第二開採之後要不斷地去獲得新的採礦權,而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採礦權價格不斷上漲,而且人工、機械價格永遠在上漲。
看好中國的五個理由
中國股票會不會成為價值陷阱,看著很便宜,但是它未來還是不漲,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們覺得不會這樣,便宜的中國股市大概率在未來會給投資者以較好的回報,有如下幾個理由。
第一,整個國家對資本市場極為重視。
第二,債務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危險。我們的統計對公司債務有一點高估,因為我們的公司債務很大部分是包含了城投債,城投債跟上市公司沒有太多關係,看非銀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從2013 年開始負債率就一直在降,所有公司總和的負債率是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所以中國負債問題特別是上市公司負債問題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
第三,可以用一句話描述——水往低處流。兩重含義,第一它會從高估值的資產流向低估值的資產,第二是從過高配置的資產流向過低配置的資產,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勢能呢?就像水的重力一樣,它的勢能就是從資本逐利產生,資本永遠是逐利的,為自身獲得更好的回報而做各種配置。
在估值方面來說,中國股市,特別是中國香港股市,與美國市場的相對估值,接近歷史最低點(美國股市PB 是3,中國香港股市PB 是1),與其他新興市場,比如印度市場的相對估值,也是接近歷史最低點(印度股市PB2.8,中國香港股市PB1);同時,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的估值也是遠遠高於股票市場,一點點催化劑,就可能導致這些市場的資金快速流入中國股市。
在配置方面來說,國外的資金對於中國股市的配置還非常低,他們有大量增加配置中國的動力;國內的資金對於股票也是超低的配置,比如個人資產配置在股票上的是3% 左右,而其他發達國家都是12%-30% 之間;未來這個配置比例只會大幅度增加,不會減少。這些都預示著未來長期的增量資金會源源不斷流入中國的A 股和港股。
第四,央行政策空間較大。中國的央行大家都說放水,實際上中國的央行是過去所有主要的央行中相對收得最緊的。過去幾年央行資產佔GDP 比重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說明中國的央行沒有那麼的放水。而且中國的國債利率也很明顯,明顯高於所有主要國家,易綱行長几個月前剛說過我們要珍惜目前正常的利率環境,說明其他國家都沒那么正常,中國還是比較正常的,就說明未來如果經濟真的不好,我們放水的空間是最大的,日本已經是負利率,歐洲也是負利率,往下的空間是很小的,中國空間就大很多,貨幣政策的空間大,意味著對中國的資本市場肯定是比較好的支撐。
第五,波動性減少。波動性減少對提高普通投資者收益是非常重要的。以申銀萬國曾經的熱門股指數為例,從1999 年到2016 年,2016 年關掉,因為指數太慘了,從1000 點開始,到2016 年關的時候基本上到了10 點以下,跌了99%。每隔一段時間,去配置當時最熱門的股票,配置之後定期更新,配置的結果就是這樣的,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性的弱點是很容易讓我們在股市中虧錢的。
過往10 天的股市波動率,上證指數的,總體是在往下走的,波動率的降低比較明顯。
從個股層面來看,2013 年上海自貿區的龍頭股的走勢,當時是20 個漲停板,連漲了一個月,漲了350%,而到2017 年雄安新區的時候,龍頭股只有5 個漲停板,而2019 年區塊鏈的龍頭只有2~3 個漲停板。可以看到,這種哪怕是非常宏大的、激動人心的概念,隨著市場的成熟波動率是在往下走得很快的,從20 到5 個,到3 個,未來可能出現1 個漲停板,這個市場是在快速成熟。快速成熟的市場實際上對一般散戶投資者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如果持續大幅波動的市場,大部分人去追漲殺跌,結果就是熱門股指數的表現,偶爾會賺一點錢,但長期這樣的操作穩定虧錢。
長期行業布局
我們對於中國股市的長期非常樂觀,但是對於馬上到來的2020 年反而會相對謹慎一些。主要是:
1。在2019 年,A 股對於很多好的題材的挖掘已經非常充分,很多領漲的個股股價的表現已經遠遠超越基本面的表現,就是說很多個股的大幅度上漲都是依靠估值的大幅度上漲,而業績還遠遠沒有跟上,這樣依靠透支未來的業績進行的上漲,基礎不會很牢固。
2。 經過11 年的大牛市,美股的估值已經到了歷史的相對高位,加上美國在經濟最好的時候進行大幅度減稅也透支了未來的財政能力,政治上面,2020 年的大選有可能會對美股帶來相當的不確定性,導致美股出現較大的波動甚至下跌;由於外資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重要,外圍股市的波動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應該會比以前來得更大。
行業布局短期來看不確定性仍較多,中長期我們看好醫藥板塊,其次是TMT 行業的To B 端的生意。中國老齡化是一個極其確定而又影響巨大的因素,看到一些現行進入老齡化的國家,比如日本,伴隨老齡化,股市中最確定的長期大贏家就是醫藥醫療板塊,因為老齡化必然帶來醫藥醫療支出的大量增加,一個老人的醫藥醫療費用支出一定會遠遠大於一個年輕人的醫藥醫療費用,家中有老人的投資者都能夠對這一點深有體會。老齡化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用於醫藥醫療的費用佔GDP 的比重一定會大幅度增加。醫保局的集採等砍價措施當然會延緩這一趨勢,但是不可能改變趨勢。
另外,看好TMT To B 的生意的邏輯在於內地的中小企業數量多,企業在SaaS、IT 等方面的支出比例極低,這在各個行業的集中度大幅度上升以後,未來會有很大的增量。未來國內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也會給這些TMT 的企業帶來更多的收入和利潤。
最後,我們以兩句詩的結合進行總結: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希望大家成為長期賽道最終的勝利者。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