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2019年以來全球主要市場「普天同慶」,截至2月20日,上證綜指、滬深300分別上漲10.72%和14.66%,恒生指數漲10.32%,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漲幅分別為11.26%、11.08%。受益於紅包行情,各類基金業績也應聲回暖,銀河證券數據顯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QDII基金年內漲幅分別為,12.53%、8.54%、1.66%和8.8%。
對於全球大類資產表現,工銀瑞信養老2050擬任基金經理、工銀瑞信FOF投資部副總監黃惠宇表示,縱觀全球各大類資產當下的估值,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市場價值類配置價值尤為突出。「在中國市場內部,高風險類相較於低風險類的性價比很高,據我們估算,截至2019年1月底,每多承擔1%的風險,預期可以多獲取高達0.75%的收益,是超配權益的合適時機。」年初至今的反彈對A股和港股市場整體估值有小幅提升,但估值仍處於歷史上比較便宜的區間(25分位以下),未來諸如美聯儲加息過快帶來全球市場動蕩等外部風險似乎有緩解的跡象,因此,在權益內部會超配A股加港股。
從戰略配置價值角度,黃惠宇表示長線看好美國權益類資產。在經過了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的調整之後,美國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以及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動態市盈率已具有一定吸引力,並且其相對較高的ROE為市場上行提供了長線支撐,在合適的時點可以積極參與美股。
債券資產方面,黃惠宇分析指出,自2018年初以來十年國開收益率快速下行,目前已壓低至歷史25分位附近。「雖然從經濟下行、通脹壓力不大、貨幣政策空間打開、財政發力有限等角度來看,未來利率債在基本面上有一定支撐,但因其估值進入較貴區間,缺乏安全邊際,我們對中國利率債持謹慎態度。在債券配置環節會偏向較短久期,偏向信用債。」鑑於人民幣長線貶值壓力仍在,以及持有高等級美元債具有的對衝全球金融市場尾部風險的價值,未來密切關注以人民幣計價的高等級美元債的投資機會。
作為工銀瑞信養老2050擬任基金經理及工銀瑞信養老2035基金經理,黃惠宇具有豐富的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實踐經驗。她先後在美國磐安資產管理公司(PanAgora)任投資經理,在美國GMO任資深投資分析師,曾參與開發GMO全球新興市場股債配置策略,負責開發和運營GMO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宏觀投資策略等工作。
工銀瑞信養老目標日期2050(FOF)(基金代碼:006886)將於2月25日正式發行。該基金是市場上發行的首隻以2050年為退休目標日期的養老基金,也是繼工銀養老2035後,工銀瑞信推出的第二隻養老目標基金。該基金致力於為2050年前後退休的人群或有類似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養老投資一站式解決方案。有養老理財意願的投資者,屆時可通過郵儲銀行、平安銀行、天天基金等各大銀行、第三方渠道及工銀瑞信直銷平臺進行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