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的臨終告別:一家三口在不同監獄服刑,丈夫病危已處彌留狀態...

2021-01-18 SZNEWS

瀟湘晨報2019年10月21日訊 入獄兩年多,66歲的李梅一直拒絕家人前來探望。她覺得自己無顏面對他們。

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是拒絕親戚前來。因為她的家人,丈夫劉躍進和兒子劉子濤,也都在監獄服刑。

因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016年,李梅一家三口分別被判刑三年、四年、四年,並被押往三個不同監獄服刑。李梅在湖南省未管所(以下簡稱「未管所」),劉躍進在株洲茶陵監獄,劉子濤在耒陽湘南監獄。天各一方。

患有重症肌無力的丈夫,是李梅始終的牽掛。她知道,沒了自己的精心照顧,以丈夫的病情,恐怕很難活著走出監獄。果不其然,2019年7月26日,茶陵監獄緊急來電,劉躍進多器官衰竭,已入彌留狀態。

考慮到李梅和丈夫感情甚篤,且她服刑期間表現良好,未管所決定啟動特許離監程序,允許她去見丈夫最後一面。

7月27日,接到通知第二天,在4名民警押送下,李梅趕赴株洲。

病危通知

副監區長羅紅玲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她望著學習室裡頭發灰白的李梅,踟躕許久。

但沒辦法,這個消息沒法瞞著,只能告訴她,於是她把李梅喊了出來,深呼一口氣,「李梅,我跟你說個事。」羅紅玲盯著她,怕她情緒激動,「你要有個思想準備」。

李梅心裡「咯噔」一下,情緒立馬消沉下來,「是不是我老公病危了?」。羅紅玲點了點頭。

早在2013年,劉躍進就被查出患有重症肌無力,生活無法自理,「連筷子都拿不起」,一切都需妻子李梅照料。但彼時,因為生意引發的借貸危機,李梅家每天被幾撥債主輪番上門催討。因為此事,兒子和兒媳被迫離婚,「她每天被討債的人催討,不想牽連她。」

討債幾年無果後,幾十名債主聯合報警,舉報李梅一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2016年12月19日,正在醫院照料丈夫的李梅被警方帶走,從此再沒回來。12月28日,劉躍進也被批捕。不過警方考慮到他的病情,暫時被執行監視居住,一直到2018年9月21日,才最終被收監。

作為退休醫務人員的李梅,深知丈夫沒了自己的悉心照料,將很難走出監獄大門。2018年的庭審中,望著骨瘦如柴的丈夫,李梅淚如雨下。依據對丈夫病情的判斷,李梅覺得這可能是自己和丈夫最後一次見面,「我真的是後悔,腸子都悔青了。」

從2008年涉足商業,最有錢時開有4家豪華衛浴連鎖店,身家數千萬,到2018年全家鋃鐺入獄,10年時間,李梅一家從天堂跌落地獄。

犯罪家族

無論在誰看來,李梅一家都不可能和犯罪掛鈎。

退休前,李梅是婁底一家醫院的護士長,丈夫劉躍進則是一家事業單位的高層領導,兩人育有一子,生活幸福美滿。她和丈夫是初中同學,從小青梅竹馬,結婚42年,感情穩定。雖然年過60,但兩人出門依然會手挽手。

兒子劉子濤是他們最大的期望。不過劉子濤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找到滿意的工作。到了2006年,李梅退休前兩年,家裡合計,決定做生意,「他是學美術的,想著可以幫客戶做設計,所以我們決定做衛浴(生意)。」

第一筆錢是家裡自籌的,幾十萬盤下一個100平米的店面,地段優質。加上李梅夫婦頭腦靈活,社會關係多,店剛開起來就生意爆火,「沒幾個月就把成本收了回來」。生意順遂,讓李梅夫婦決定註冊公司,開連鎖店,並讓兒子劉子濤做法定代表人,「目標是做成一個家族企業」。

不過第一家店雖然賺錢,但很多資金流水也都放在裡面,無法取出,立馬開第二家店的話,資金跟不上。自然而然,他們想到了借錢。「其實都不需要我們借,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都主動過來送錢。」李梅認為,他們家境殷實,且都有很好的工作,信譽有保障,很多朋友都主動要求投資。

而李梅夫婦也不虧待這些借錢的朋友,承諾給對方兩分利,算是絕對的高利貸,「我們就想著有錢一起賺,沒想過會出問題。」很快,第二家店、第三家店、第四家店陸續開起來,而且都在婁底最好的商業地段,每個店都投資上百萬。到了後期,李梅一家已經不滿足於做衛浴生意,開始將投資人的錢用於承包工程。

然而這一次,他們失敗了,而且是慘敗,近2000萬的投資全部打了水漂。他們一家三口也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鋃鐺入獄。

特殊準備

李梅沒想到監獄會允許他去見丈夫最後一面。

當副監區長羅紅玲告訴她這一消息時,李梅掩面而泣。以她對丈夫病情的判斷,如果能見上,這次肯定是生離死別。

來不及悲痛,申請特許離監首先需要犯人寫申請。李梅以最快的速度寫好,遞交上去。不過,李梅不知道的是,她是未管所十年多來,第一例特許離監的服刑人員。就連在未管所工作15年的獄政科科長李偉,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李偉說,接到茶陵監獄通知當天,獄政科便立即向未管所領導匯報,並報備湖南省監獄管理局。同時,他們緊急召集獄偵科、心理諮詢室、教育科等科室,對犯人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是犯人的罪名、刑期、日常表現,達到條件才可特許離監。」李偉說,李梅刑期只剩一年多,罪名也並非故意傷害、殺人等惡性事件,再加上平時表現良好,根據評估,「符合特許離監要求」。

評估完畢後,李偉將結果匯報至未管所副所長和所長,由領導籤字同意。整個程序走完,已是26日深夜。「我們也是怕她丈夫突然去世,所以想著趕緊走程序,加班加點也要做完,不要留遺憾。」李偉說,當天夜晚他們不但及時走完審批程序,而且還與茶陵監獄方面確認好行車路線,以及安保方案。

當天晚上,李梅徹夜未眠,為了不打擾到同監舍的獄友,她把頭蒙在被子裡啜泣。她不知道丈夫現在成了什麼樣子,見面後還能否認得她。「我們結婚40多年,早就說好相扶一輩子的,沒想到現在成了這樣子。」

臨終見面

7月27日上午,在4名民警的武裝押送下,李梅趕赴株洲茶陵。

為了緩解她的不安情緒,一路上,李偉和羅紅玲不停對她安撫,找各種話題和她聊天,「這樣她就不會有太多時間沉浸在悲痛情緒中,不然到了現場會失控。」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一行抵達茶陵縣人民醫院,並根據事先設定好的路線,直奔重症監護室。

眼前的景象還是超出了李梅的預估。只見多器官衰竭的劉躍進躺在床上,骨瘦如柴,身上插了各種管子。因為病重,劉躍進已昏迷10多天,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看到這一幕,李梅頓時崩潰,失聲痛哭。「老劉,你看我一眼啊,我來看你了。」李梅湊在丈夫耳邊,想叫醒他,但對方沒反應,「老劉,你睜下眼睛啊」,李梅還是繼續呼喊。

看著她痛苦的樣子,羅紅玲趕忙跟主治醫生溝通,可否讓李梅去摸一下丈夫的手。得到醫生許可後,李梅將手消毒,然後緊緊握住了丈夫的手。她還是想讓丈夫看她一眼,情急下,她甚至使勁兒掐對方的虎口,希望奇蹟發生,但劉躍進依然沒有反應。

重症監護室不能久留,5分鐘後,醫生開始催促他們離開。但李梅攥著丈夫的手不肯鬆開,痛哭流涕。「李梅,要走了」,羅紅玲提醒她,李梅沒反應。「李梅,要走了」,羅紅玲加重語氣,一連說了兩遍。此時,李梅才戀戀不捨地鬆開,出了重症監護室。

等李梅平復情緒後,李偉幫她聯繫上劉躍進的弟弟,囑託對方料理後事。同時,她一遍又一遍地向雙方監獄的民警鞠躬,感謝他們安排自己和丈夫見面所做的工作。

下午3時,李偉、羅紅玲和李梅一行人,乘車返回了長沙。

未來打算

回到長沙18天後,劉躍進在株洲去世。

當晚,李梅再次失眠,流著眼淚到天亮。過往如電影膠片般,在她腦中一遍遍回放。

想到家庭這些年來的遭遇,她再次陷入悔恨自責,「大家都覺得我們家挺幸運的,幹嘛要去做生意呢。現在說什麼也沒用了,只能為自己對法律的無知買單,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入獄一年多來,婁底老家親戚多次來長沙探望,都被李梅拒絕,「我沒臉見他們,我無地自容,他們就是來看我,我也不見他們。」

李梅曾想過尋短見,無論是家破人亡的家庭,還是依然背負的巨額債務,都壓的她喘不過氣來。但一想到還在服刑的兒子,以及對她寄予期望的監獄管教,她又下不了決心,「沒辦法,人死不能復生。他人一死,腳一放,就什麼都不管了,這個擔子就落到了我的身上。」在管教的心理疏導下,李梅逐漸從悲痛中走了出來。

因為想著兒子至今還不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最近,李梅給兒子寫了一封信進行告知。在信中她寫到,「人終有一死,人死不能復生。爸爸是最愛你的,我們只能節哀。你一定要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來。」

相比兒子,李梅明年年底即可出獄。她的打算是,先等兒子一起出來,然後母子倆繼續創業,努力還債。根據法院的判決,他們家還欠著1700多萬的債務。

「我會努力把這些錢都還掉,能還多少算多少。別人的錢也都是血汗錢,我不能昧良心。」說完,她拍了拍自己的肩膀,「看,我雖然已經66歲,但我覺得我心理年齡只有50歲,所以身體還可以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梅、劉躍進和劉子濤為化名)

(記者宋凱欣實習生周詩情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傳賭王處於彌留狀態,奚夢瑤帶兒子回港見爺爺,四太一家已到醫院
    有「澳門賭王」之稱的何鴻燊,今年已經98歲高齡了,早在之前就因身體問題住院療養,身體一直處於欠佳狀態,據了解,住院期間老爺子一直靠藥物和儀器延續生命,能挺到今天全是依仗背後強大的財力支撐,只是近日何鴻燊病危的消息再三傳出
  • 莊永華紙面服刑案:官員丈夫槍殺情敵,死緩一次減刑至18年
    曾經持槍殺人的莊永華,是內蒙古另一起「紙面服刑」案的主角。莊永華1953年出生,犯案前系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經理,他與總經理武悅良都喜歡上一名女秘書。2004年9月,莊永華用一把小口徑運動步槍將武悅良殺害,並製造出「車毀人亡」現場。
  • 吳孟達已處彌留狀態,周星馳全程關注,表示隨時準備幫忙
    導讀:吳孟達病情惡化兇多吉少,貌似已進入彌留狀態,家人已有心理準備!
  • 天津市女子監獄組織16名服刑人員和子女相聚
    新年已過,天津市女子監獄的服刑人員們還沉浸在對親情的回味之中。元旦前,女子監獄舉辦了「大手牽小手,奔著幸福走」親子幫教活動,16名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首次走進大牆,和久別的母親相聚,並一起參加了親子互動遊戲,零距離感受母愛。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參加活動的服刑人員全部脫下了囚服,身著便裝,還化了淡妝見孩子。親情湧動 情無限親子幫教活動以服刑人員自編自演的舞蹈《快樂小雞》拉開帷幕。
  • 丈夫4年內兩度服刑妻子要離婚 庭審安排"箍煲"失敗
    丈夫4年內兩度服刑妻子要離婚 庭審安排"箍煲"失敗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黃瓊  2018-02-04 丈夫4年內兩次因犯罪入獄,妻子覺得婚姻無望,只好一紙訴狀遞上法院要求離婚。
  • 四川省成都女子監獄服刑人員獲準春節期間離監探親與親人團聚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2月4日電 (祝玉若)春節前夕,四川省成都女子監獄服刑的王某籤完服刑人員承諾書、服刑人員家屬擔保書後在兩名民警的帶押下,走出監獄大門和親人相聚並一起踏上離監探親的旅程。民警向服刑人員強調離監期間的注意事項。
  • 黑老大人在監獄服刑卻能手機「遙控」販毒還獵豔……
    「黑老大」王世兵在服刑期間,以賄賂鋪路,讓獄警們為其夾帶手機、銀行卡、現金及400多斤白酒入監。這個在監獄經常用手機發朋友圈的罪犯,還因「積極改造」而兩次獲得減刑。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同樣在荊州監獄,一名罪犯在服刑期間用手機指揮毒品交易,通話297次,犯下一樁走私、運輸毒品大案。
  • 李天一提前6年出獄已出國?監獄闢謠:仍在服刑中
    近日,網絡上有人稱之前被判服刑十年的李雙江夢鴿之子李天一提前6年出獄,現在已經出國。此消息一出,紛紛引起了網友們的譴責和抨擊,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消息沒有任何證據,像是謠言。7月18日,北京監獄發布了一條聲明,聲明中的內文稱:近日部分媒體和網友爆出「李天一提前六年出獄」、「李天一已被安排出國」等消息。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已注意到此事,經核實,李天一仍在監獄服刑中,並未減刑或假釋,對傳播不實消息的惡意炒作者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7所監獄排查「減、假、暫」案件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多起「紙面服刑」案中,醫務人員被一種看不見的東西「裹挾」?
    曾經持槍殺人的莊永華,是內蒙古另一起「紙面服刑」案的主角。這兩天,關於他的報導不少。為何這樣兇殘的案犯,居然也可以「重獲自由」?莊永華1953年出生,犯案前系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經理,他與總經理武悅良都喜歡上一名女秘書。2004年9月,莊永華用一把小口徑運動步槍將武悅良殺害,並製造出「車毀人亡」現場。莊永華終審被判處死緩。
  • 內蒙古「紙面服刑」命犯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在獄外結婚生子
    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
  • 監獄人滿為患,柬埔寨欲推「社區服刑」機制
    中新社·華輿訊 據柬華日報報導隨著柬監獄內囚犯人數的不斷增加,全柬監獄已達到飽和狀態,故此司法部正在研究將輕型和服刑即將結束的囚犯安置在外。據司法部發言人曾瑪林近期表示,目前該部正在嘗試「社區服刑」機制,即允許囚犯在監獄以外的社區生活,以得知該服刑機制的利與弊。
  • 美國女星被判收監兩個月,服刑猶如度假監獄就像奢華旅館
    《歡樂再滿屋》女演員洛莉·路格林在被判犯有郵件和電信詐騙罪後,需要在監獄服刑兩個月。她向法院申請要求在加州維克多維爾一個安全級別最低的監獄服刑,法院批准了。這座監獄的住宿條件相對於其它監獄來說那是相當的奢華,所以她的刑期更像是一次奢華的度假,而不是去坐牢。洛莉·路格林被捕洛莉·路格林和她的丈夫Mossimo Giannulli於2019年因被指控賄賂南加州大學招生團隊而被捕。
  • 銀川一家三口被醫院下發病危通知書,上百人自發...
    近日,寧夏一家三口因誤食從銀川艾依河邊採摘的野蘑菇後,導致3人均出現肝臟衰竭等併發症。目前,兩人已通過血漿置換脫離生命危險,但1人仍在昏迷中。誤食野蘑菇,一家三口全中毒8月29日下午,經過前兩日的降雨,空氣格外清新,家住銀川的劉莉和朋友相約到艾依河採摘野蘑菇。由於雨後的溼度和溫度更適宜蘑菇生長,在艾依河邊長出的蘑菇讓劉莉和朋友開心不已。
  • 服刑人員在獄內會被打嗎?
    第二、在監獄裡面打人,處罰的非常重。打架鬥毆屬於獄內違紀比較重的一種情結,最輕的處罰是扣除當月得分、禁閉五天,重一點的取消已有的獎勵分,停止會見;再重些的撤回已申報的減刑假釋材料;最重的是(造成對方輕傷的)按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至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最終可以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 陝西省馬欄監獄舉辦第四屆服刑人員「中華詩詞大會」
    花開四季清泉潤心陝西省馬欄監獄舉辦第四屆服刑人員「中華詩詞大會」 發布時間:2020-12-22 08:29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劍峰 □ 通訊員
  • 現實中的監獄會像電影情節一樣嗎?服刑人員有錢沒錢過的怎麼樣?
    圖片來源網絡說到監獄大家會有什麼感想?是不是會覺得像電影裡監獄風雲裡一樣?裡面各種拉幫結夥,恃強凌弱?在裡面被壓在底下的人生不如死?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看看,監獄裡服刑人員的生活。圖片來源網絡其實監獄在服刑人員的口中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下隊!因為去到裡面的服刑人員要參加勞動,也叫勞動改造,去到裡面要分到不同的大隊,一所監獄裡有很多個大隊,所以做的工作也不同,到裡面的服刑人員都管監獄叫,下隊!
  • 司法部:監獄要向社會提供守法公民 預防重新犯罪
    國新辦今日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監獄工作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一直是比較神秘的,大家關心的是,如果一個罪犯走出了監獄大門,是不是真的改造好了?監獄工作的目標除了把罪犯看住守住,是不是應該有更高層次的目標?四川省蕎窩監獄舉辦親情幫教活動,助服刑人員改造。
  • 外籍犯人在上海如何服刑?跟記者到青浦監獄看看吧,監獄民警個個...
    他們都是服刑人員,在以音樂劇的形式進行矯治。這裡,是上海市青浦監獄,可能與你印象中的監獄不太一樣,服刑人員在此除了有機會學習顧繡、玉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能參加種類豐富的藝術活動。「要不是接觸他們,我肯定不會主動去了解這個國家,不同文化的碰撞讓我覺得工作很有價值。」他同時也記著,「服刑人員再好,他也是犯人;服刑人員再壞,他也是人」,開展工作時時刻注意著分寸。藝術之路疫情穩定後,青浦監獄教學樓的三樓禮堂又傳出了樂聲,這是個標準的劇場,舞臺上的小龍踩著奔放的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