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犯人在上海如何服刑?跟記者到青浦監獄看看吧,監獄民警個個...

2020-12-21 上觀

顧繡,最富上海本地特色的民間刺繡,製作時要把一根線劈成36根絲,以針代筆,以線為墨,精耕細作。想像這樣一個畫面:看不見的絲在繡布上遊走,一小時,兩小時,似乎沒有變化,一個下午後,一根公雞尾毛出現了,栩栩如生,纖毫畢現,順著繡花針看去,執針的手又黑又壯,再往上看,認真穿針引絲的「繡娘」是個黑人,而且,還穿著囚服。

再想像一個畫面:舞臺上,鼓點嘈嘈,身著彩裝的喀麥隆舞者,盡情地跳著奔放的非洲舞,野性的歌聲響徹全場,一個轉場,伴隨著英文獨白「過去我追求的『美好』,不過是虛榮、貪婪和享樂」,鐵門緩緩落下,英語又換成韓語,登臺的歌者唱出「想把過去埋葬」的心聲。他們都是服刑人員,在以音樂劇的形式進行矯治。

這裡,是上海市青浦監獄,可能與你印象中的監獄不太一樣,服刑人員在此除了有機會學習顧繡、玉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能參加種類豐富的藝術活動。


青浦監獄行政區大樓(文內照片均 青浦監獄提供)

更特殊的是,作為上海市唯一一所關押成年男性外國籍罪犯的監獄,這裡目前有來自六大洲40餘個國家的外籍罪犯。他們中超過90%都申請參加了文化、藝術等矯治改造項目,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這裡因此成為了展示中國法治文明的窗口,和中華文化交流的平臺。

外籍服刑人員所在的八監區,民警臥虎藏龍,這群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小夥子,大多精通一門或兩門外語,碩士學歷的6人,其中海歸3人,不乏交大、上外等校的高材生。在管理外籍服刑人員時,他們有什麼秘笈?

始於交流

出市區一路往西,行至佘山腳下,過了福壽園公墓,就是青浦監獄。秋天到了,可踏進監獄大門,依然滿眼樹綠草青,空氣中飄著桂花香,一幢幢「Y」字造型的監房,俯瞰既像「鐵拳」,又似「扳手」,意味著懲罰和矯正的結合。

進入二道門的「大牆」,周遭仿佛一下子變得只有三種色彩——藍色的警服、白色的建築和灰色的囚服。有時民警會說,「二道門一關,感覺溫度都下降了兩度」,但「鐵窗是冰冷的,人心不能冷」,真誠的交流和藝術的薰陶,讓這裡有了彩色的光芒。

「獅子王裡有句話,『 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意思是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糧食也是平衡的一部分,珍惜糧食就是對生命的敬畏。」每周三是青年民警講師團授課的日子,9月末這次,民警顧屾講授的主題是「反浪費,要光碟」,他說話語速很快,總帶著笑。

顧屾從警5年,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擅長英語,喜歡與人交談。之前他在公安局的國際合作處做110接警翻譯,負責翻譯外語報警電話,沒想到來八監區工作,還能發揮自己所長。他日常會積累一些經典的英文句子,與外籍服刑人員分享。「可能有人覺得我們的工作無聊枯燥,但八監區這不超過300平米的地界上,有40餘個國家的人,我們的工作意義很大。」

因為文化差異,國內習以為常的事情,外籍服刑人員卻很難理解。監獄要求儀容整潔,不能蓄鬍須,有人堅持這是自己的信仰;有人一定要把私人衣物帶進來,認為這是自己的權利;伊斯蘭教徒在齋月中,太陽不落下不吃飯,可監獄用餐有時間規定……為了尊重他們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很多情況需要特事特辦。

當然,文化也有很多共通的部分,講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意境,在曲調的應和下,即使是外籍,很多服刑人員也能共通詞意,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顧屾唱鮑勃迪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時,有人也會跟他討論其中的人性溫暖。


藝術矯治項目

在進行生命教育時,想到「霜葉紅於二月花」,顧屾與同事黃逸欽商量了半天,「紅」字肯定不能用red來翻譯,crimson 有「變深紅」的意思,可能更合適。在遇到類似「沒收違法所得」「加重構成要件」這樣的詞時,顧屾也經常問黃逸欽,他知道很多專業表述。

黃逸欽曾在澳洲留學6年,現在八監區工作3年了。他每次用在國外生活的經歷和了解的文化切入,都很容易與服刑人員交流,並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們認可和配合工作。他是金融學專業出身,有時上課也會給服刑人員簡單講解CPI、PPI這些基本概念,有人感興趣還會問些更專業的問題。

在這裡,服刑人員稱呼民警「Captain」,只要「隊長」說一句「No 哇啦哇啦」,大家就知道不能說話了,這是他們交流中達成的默契。在中國的土地上服刑,「到」和阿拉伯數字的漢語念法也一定要學會,點名和報數時必須用中文回答。

很多外籍服刑人員會利用早訓或晚訓時間跟人交流,努力學習中文。監區還設置了中文興趣班,原本零基礎漢語的服刑人員,五六年後不僅能熟練運用中文,還學會了上海說唱。有民警根據《朱子家訓》改編了一首「改造規」,三字一句,外籍服刑人員一起自發譯出了英文版,同樣押韻。

學會聽說漢語後,有人還想學漢字書寫,顧屾從「點」「橫」「撇」這些基本筆畫開始給他們上課。有人問:「Captain,為什麼『豎』字拐了一下就成了另一個字?」他們理解不了,「豎」和「豎勾」兩個筆畫差別不大,為什麼是兩個字。雖然聽完解釋還似懂非懂,但不影響他們學中文的熱情。

有奈及利亞人給顧屾推薦書籍和網站,讓他也了解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顧屾這才知道,在那裡,胖女孩很受歡迎,男人胖了才有尊嚴。「要不是接觸他們,我肯定不會主動去了解這個國家,不同文化的碰撞讓我覺得工作很有價值。」他同時也記著,「服刑人員再好,他也是犯人;服刑人員再壞,他也是人」,開展工作時時刻注意著分寸。

藝術之路

疫情穩定後,青浦監獄教學樓的三樓禮堂又傳出了樂聲,這是個標準的劇場,舞臺上的小龍踩著奔放的舞點。在非洲家鄉的日子裡,他可以這樣隨時自由舞蹈。可因為眼饞高額的報酬,他答應幫朋友往中國帶毒品,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機場都沒出,就被送進了監獄,等待他的,是15年有期徒刑。

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小龍努力學習漢語和技藝,積極改造。他面對臺下說出獨白:「我這才明白,什麼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要積極改造,爭取早日回家。」這是新聲藝術團在排練音樂劇《心路》。在這個去年最新創作的劇目中,很多個「小龍」講述了自己的心路。


青浦監獄

「除了吉他、電子琴這些演奏,燈光音響、PPT背景、舞美設計、服裝道具也都是他們自己做的,既有人譜曲唱歌,也有人負責泡泡機。」民警高凡圓臉,濃眉大眼,看起來有些靦腆,只有說到藝術團,他才會滔滔不絕。

高凡剛到八監區一年,因為知道他喜歡藝術表演,藝術團的負責民警邀請他加入,除了平時要加班加點改劇本、排歌曲、定演員、改需求,有時演出前兩天還可能換音樂,額外工作增加了很多。但站在舞臺上,看到演員和觀眾都眼角帶淚,他也百感交集。「雖然他們都是服刑人員,但是在真誠地表演,激發出了內心的情愫。他們得到了自我實現,我們的工作也很有成就感。」每次看完演出,其他服刑人員的思想匯報都比以往寫的動情,這樣的教育方式效果顯著。

2012年,施聰研究生剛畢業,就來到八監區工作了,第一次看到《心獄》時,他也是震撼而感動。「我來時藝術團剛組建不久,從那時的《心獄》《心夢》看到《心路》,走到現在,服刑人員差不多換了三分之二,可矯治的內核沒變過,現在這個演出已經是我們監獄的名片了。」

說是音樂劇,其實除了演唱,還有舞蹈、朗誦等多種表演形式。民警在選擇參演人員時,要考慮刑期長短,性格特點和身體狀況,保持整體框架不變,每個成員都有備選。「監管安全是第一位的,違紀的,脾氣暴躁的,有危險行為的,對罪錯缺乏自知自省的,我們都不考慮。」

跟高凡合作最好的是「小老頭」喬伊,他個子瘦小,身負無期徒刑,其實今年才52歲,可臉上已經有不少皺紋了。他是日本人,曾在橫濱的酒吧工作,對音樂天賦很高,雖然現在耳朵已經不靈光了,但拿到任何曲子,他都能馬上譜出來,藝術團成立時他就是核心人物之一了。八監區的服刑人員中,四分之一參加了藝術團,像喬伊這樣熱愛藝術的人有不少。

「現在監獄很注重藝術矯治,遵循懲戒、規訓、悔罪、向善的改造思路。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我們發現藝術矯治是改造服刑人員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藝術陶冶他們的情操,轉變他們思想,從而被社會承認和接納。」青浦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李強說,「對外籍服刑人員,監獄也提供了各類特色活動,讓他們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文化習俗和法治精神。」

李強介紹,青浦監獄的藝術矯治項目多樣,每個監區各有特色,海派玉雕、松江顧繡、嘉定竹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聲名在外。服刑人員研習哪種藝術形式,不是僅基於個人興趣,是要經過包括心理、能力、危險度在內的一整套科學評估的。


玉雕項目

八監區公共區域地方掛著一大幅《萬馬奔騰》,是泰國服刑人員納卡芬的十字繡作品。這個暴力搶劫犯接觸了繡活後,性格變得平靜了。英國服刑人員蒙塔喜歡練習毛筆字,「我愛書法,但寫的馬馬虎虎」。而藝術團更是提供了一個表達和展示的舞臺。據監獄統計,參加藝術矯治項目的服刑人員日常違紀率遠低於普通服刑人員。

我們代表中國警察

「監獄工作無小事,特別是外籍監區。」作為副監區長,齊文川對這話的理解更為深刻,這裡和外面最大的區別,就是外面的工作是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這裡卻要把簡單的事情考慮得更加周全。

「我們監區是對外展示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中國監獄系統發展的情況,所以我們在工作中很注意形象,上級對我們要求高,我們對自己要求也高。」齊文川從四監區調來三年,雖然執法標準一樣,但他認為,在外國的監區需要更細緻,「我們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中國警察。」

不同於中國犯人監區,這裡的大事小情都涉及到外事,服刑人員要會見使領館人員,還要與境外通訊,電話撥出去,就是直接向外傳遞信息,無疑對民警的執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語、日語還好說,可遇到說他加祿語的菲律賓人,把伊博語作為主要民族語言的奈及利亞人,就需要提前聯繫好小語種翻譯,同步監聽。

新警進入監獄後,會根據英語水平、藝術特長和專業特點進行二次分配。英語專業八級、外國語大學畢業、會阿拉伯語的民警就會來八監區工作。這個年輕團隊學歷高,很多青年民警學習能力很強,有人還在學小語種,有人通過了司考,拿下了教師資格證、心理諮詢師證。

除了「硬體」達標,情緒控制也很重要。有的外籍服刑人員沒有來過中國,不了解中國文化,也不懂中文,對中國的法治不了解,會對監獄的規定有牴觸心理,這就需要民警在日常的管理中,更加耐心細緻地解答問題。

「不用擔心英語不好,我們只要把意思表達清楚,哪怕不專業也沒關係,要進行直接管理,就必須走到犯人中去,及時跟他們交流。」齊文川說,疫情期間,有一名新加坡籍的服刑人員打完親情電話後情緒低落,民警知道是他70多歲的媽媽感染了新冠肺炎,於是對他進行了個別教育談話,並按照程序,給他每月額外增加一次通電話,還鼓勵他多給家裡寫信。

在監獄長李強看來:「我們的民警團隊很優秀,他們專業化程度高,有青春活力,腦子活,眼界寬,跟社會的接觸度大,能帶來新鮮事物。當然,要做好『維和尖兵』,這支年輕的隊伍任重道遠。」他身後,是青浦監獄的標誌——白玉蘭、劍、鑰匙和星光構成了一把火炬,寓意上海監獄的「紅燭精神」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外籍犯人在上海如何服刑?跟記者到青浦監獄看看吧,監獄民警個個「身手不凡」
    民警高凡圓臉,濃眉大眼,看起來有些靦腆,只有說到藝術團,他才會滔滔不絕。高凡剛到八監區一年,因為知道他喜歡藝術表演,藝術團的負責民警邀請他加入,除了平時要加班加點改劇本、排歌曲、定演員、改需求,有時演出前兩天還可能換音樂,額外工作增加了很多。但站在舞臺上,看到演員和觀眾都眼角帶淚,他也百感交集。「雖然他們都是服刑人員,但是在真誠地表演,激發出了內心的情愫。
  • 作為司法部唯一直屬監獄,燕城監獄長啥樣?(多張實景圖奉上!)
    所以,有一些人仍然還會有一些猜測和幻想,就像之前曝光的「前律師」江天勇編造「謝陽遭遇酷刑」一樣,竟然還會用電視劇、網絡上的橋段來給監獄、看守所貼標籤。  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來看看司法部唯一直屬監獄——燕城監獄吧!仔細了解一下高牆電網下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燕城監獄有多牛?
  • 疫情期間上海監獄什麼樣?服刑人員畫漫畫記錄獄中生活
    上海監獄服刑人員手繪了一組戰疫漫畫。3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監獄局獲悉,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監獄實行全封閉管理,監獄民警堅守在崗位上,對服刑人員進行防控、管理、教育和感化。
  • 第十四個故事:逃離監獄被擊斃的「小無期」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在監獄工作害怕嗎?犯人是不是經常打架?他們會不會攻擊你?他們犯錯誤你會打他們嗎?其實,由於監獄的相對封閉性,監獄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們看來,帶有一定的神秘性。大家從小說雜誌、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實的監獄生活現狀。從7月17日開始,我將力圖通過一百個犯罪者的故事給大家塑造一個鮮活而真實的監獄,讓你對監獄不再感到神秘。
  • [讀書]美國的監獄食物
    「美國的監獄美食」?噢,不,應讓譯作「美國的監獄食物」吧!與美食家朋友時間長了,好象「food」這個詞指的全是美食了。
  • 提籃橋將變身外灘時髦文化街區,118歲的監獄要搬了!
    還有摩西會堂舊址,是曾經上海猶太社團活動地。80多年前,上海如同「諾亞方舟」一般接納猶太逃亡來滬難民,如今它已經變成了猶太紀念館,收集了許多時代的記憶。 拐個彎能到煙火鼎盛的下海廟拜個佛。 解放後,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也在這裡服刑,1949年她從蘇州監獄被解押到提籃橋,直到1959年去世。
  • 縱容犯人挖洞隨意出入監獄!今年已有多個監獄長被查
    其中,針對「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以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這些有雙重身份的監獄民警,你知道嗎?
    原來他們就是黑龍江省新康監獄履行改造與治療雙重職責的民警醫生們。小編這就帶你走近他們,看看他們在雙重身份下,是如何履行雙重職責的。服刑人員王某,收治時病情嚴重,經診斷為繼髮型肺結核右上,右側胸腔積液,低蛋白血症,呈慢性消耗性病容,家屬認為已無辦法了,死馬當活馬醫吧。
  • 臺灣監獄看守所辦懇親活動 感化犯人助重獲新生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中秋節快到了,臺灣各監獄看守所舉辦懇親活動,推動「枕邊細語」活動,讓犯人在錄音室對家人講內心話或為孩子講故事,幫助犯人找回正常人生。鍾姓男子入獄後,父親患癌症晚期,獄方特別通融,讓雙方會面。
  • 監獄裡無法發洩情緒的服刑人員暴力頻發,直到有一天,他們成立了個戲班子
    幾年前,美國部分州將那些犯了小罪的犯人下放到各個縣級監獄,州級監獄則嚴加看守那些重型犯。但這其中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重刑犯大多性格古怪,脾氣暴躁。監獄裡經常發生暴力鬥毆事件,因為這幾乎是他們發洩情緒的唯一方式。長期的積累和壓一下,很多服刑人員都產生了心裡和情感問題,甚至喪失了情感意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加州政府希望能繼續這些年近乎中斷的監獄藝術計劃。想通過藝術的形式,為這些服刑人員提供一個表現自我和發洩情緒的渠道。同時還能一舉兩得的培養他們一項技能,出獄之後找到一份順心的工作。
  • 監獄怎麼了 我國八囚犯殺警越獄 中國監獄上演活春宮
    1月25日,我國曼德勒皇城軍事監獄發生越獄事件,8名被關押的士兵殺警越獄。而在中國黑龍江訥河監獄,一在押犯人獄中擁七個情人荒唐生活遠超韋小寶,更是大跌眾人眼鏡。我國監獄服刑人員他在監獄內外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人脈網,犯人、獄警、親屬、情人甚至監獄外做生意的小販都參與其中,他們幫助王東傳遞違禁品甚至幫助他實施詐騙。一位接近王東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王東與情人們微信聊天,常有多名犯人湊在身邊出謀劃策。
  • 這對老夫妻為何每月來上海監獄「挨罵」?
    2月4日,青浦監獄第一季度教育講評大會上,監獄宣傳片《出路》剛剛播完,幕布上,有個人影一閃而過——「兒子,春節快樂!」
  • 上海電視臺 法治特勤組節目預告:南匯監獄《我的女...
    上海電視臺 法治特勤組節目預告:南匯監獄《我的女...法治特勤組節目預告:南匯監獄《我的女兒你在哪裡?》》8月23日(本周四)晚上20:55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將播放法治特勤組節目——南匯監獄《我的女兒你在哪裡?》,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大家一起來看看節目預告吧!
  • 《監獄風雲》監獄犯人逃跑失敗 遭監獄長打斷腿 殘酷的監獄生活
    影片講述了監獄中的犯人、黑幫以及典獄長之間的恩怨情仇。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刀光劍影和腥風血雨,監獄也是個小江湖,這裡匯集了社會上的三教九流,既有黑幫老大,又有街頭混混,既有狡猾奸詐的小人,也有正直老實的普通人
  • 黑龍江監獄「獄中騙色」犯王東:三進宮的85後 獄警幫其編簡訊
    在監獄內外,王東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人脈網,犯人、獄警、親屬、情人甚至監獄外做生意的小販都參與其中,他們幫助王東傳遞違禁品甚至幫助他實施詐騙。 一位接近王東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王東與情人們微信聊天,常有多名犯人湊在身邊出謀劃策。甚至,一條發給受害者的簡訊竟是一名獄警幫忙編寫。
  • 簡單明了講解監獄犯人,看不同犯人的不同生活
    我們國家的監獄有七百座左右,服刑人員也有二百萬左右。要說在監獄裡什麼樣的罪犯服刑之路最為坎坷,聽過來人給你講解。我國的監獄大的能關押十萬人,小的也可以關押一兩千人。各監獄又分各個監區,監區之下又設分監區,每個監區一百多到兩百多號人不等。
  • 為啥監獄裡沒有獄警,犯人卻都不敢逃跑呢?犯人:你跑給我看
    這個監獄讓許多小夥伴都為之疑惑,通常的監獄裡都有獄警看守,來防止犯人逃跑。不過為啥這所監獄裡沒有獄警,犯人卻都不敢逃跑呢?不過看看這監獄的地理位置,許多犯人也是直言:你跑給我看!
  • ...特許的臨終告別:一家三口在不同監獄服刑,丈夫病危已處彌留狀態...
    因為她的家人,丈夫劉躍進和兒子劉子濤,也都在監獄服刑。因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016年,李梅一家三口分別被判刑三年、四年、四年,並被押往三個不同監獄服刑。李梅在湖南省未管所(以下簡稱「未管所」),劉躍進在株洲茶陵監獄,劉子濤在耒陽湘南監獄。天各一方。患有重症肌無力的丈夫,是李梅始終的牽掛。她知道,沒了自己的精心照顧,以丈夫的病情,恐怕很難活著走出監獄。
  • 監獄放人是當天釋放還是提前一天釋放?是如何規定的?
    來講講我出獄那天的情況吧,我是當天釋放的,一般監獄釋放刑滿的學員都會走一個程序,需要監獄長籤字加蓋公章。主管分隊長負責送你出大門,沒有親人來接的會給裡程相應的路費和餐費。因為我老家到省城只有一百來公裡,火車票當時是11塊錢,一共好像是給了我50塊錢,除了做公交、火車票、還剩下30多,買了一瓶水和一包煙,吃了個快餐,到家就剩幾塊錢了!
  • 黑龍江在押犯微信「搭上」監獄女工作人員成情人
    在監獄內外,王東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人脈網,犯人、獄警、親屬、情人甚至監獄外做生意的小販都參與其中,他們幫助王東傳遞違禁品甚至幫助他實施詐騙。  1  刑期尚餘3年3個月  從照片上看,這個天蠍座的犯人並不像網友們猜測的那般「帥得一塌糊塗」。剛和網友聊天時,王東的微信名叫做「男人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