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球神秘蘑菇圖鑑

2021-02-14 利維坦

利維坦按:那個勳伯格的學生、曾演奏過著名的《4'33」》的音樂家約翰·凱奇,其在世時的另外一個重要身份便是:狂熱的菌類愛好者。約翰·凱奇曾不止一次在採訪中提及對蘑菇和野生菌類的熱愛。他說過:「我就是人們口中的業餘採蘑菇人,暫時還沒毒死自己也沒毒死過別人。」 但熟悉凱奇的人都知道,他對蘑菇的研究顯然超過了業餘水平。他也確實曾經差點毒死自己和朋友,但不是因為誤食了什麼毒蘑菇,而是因為吃了某種嚏根(Helleborus,比如「黑嚏根草」的毒性會導致耳鳴、眩暈、神志不清、口渴、窒息感、舌頭及咽喉腫脹、上吐下瀉、心跳過慢,最後會因心跳停止而死亡。有歷史學家認為,亞歷山大大帝就是食用了過多嚏根草而死亡的)。

採蘑菇的凱奇

據說凱奇對蘑菇的研究跟當年他的經濟狀況是有關係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食物相對匱乏,作為藝術工作者的他住在加州遠郊,家附近的樹林裡有不少野生的菌類。在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之後,凱奇發現這些蘑菇大多可以食用。於是,他嘗試吃了起來……

今天文章的主題就是一些很古怪的蘑菇(一些太過有名的蘑菇未在此列,比如毒蠅傘),當然,我們無意讓你看完此文就立刻成為(吃)蘑菇專家,但起碼,可以一飽眼福。

文/天罡星三世

馬勃(Puffball)

圖源:Reddit

馬勃是一類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的真菌通稱,一般為球形,未成熟前是白色,成熟後為褐色,內部為粉末狀。可入中藥,用於止血。以前的分類法將馬勃統一列為一個腹菌綱(Gasteromycetes)或腹菌亞綱(Gasteromycetidae),但最新的分類認為它們實際是一個多系群的組合,其共同的地方是都具有一個密閉子實層的子實體,在內部產生孢子,其孢子不是像其他蘑菇一樣擲孢子,而是穩孢子,也就是說當子實體成熟時不會將孢子拋出,而是子實體爆裂開,孢子如煙霧一樣散出。馬勃類可能是從傘菌類逐漸進化來的,現在已經不再把它們看作是屬於同一個綱的品種。

玫耳(Rhodotus Palmatus)

圖源:MyCoPortal

玫耳,是紅褶傘屬(Rhodotus,又名玫耳屬)的真菌。紅褶傘屬下只有單一的網蓋紅褶傘(又名網蓋粉菇或掌狀玫耳)。它們分布在環北帶,在北美洲東部、北非、歐洲及亞洲都可以採集到。它們一般會在樹樁及腐朽的硬木上生長。成熟玫耳的傘狀帽呈粉紅色及膠狀的,表面有紋。生長期間在不同的光度及顏色照射下,會影響它們的大小、形狀及子實體的顏色。

紫蠟蘑(Laccaria amethystina)

圖源:Wild Food UK

蠟蘑屬(Laccaria)下的一種蘑菇,俗稱「紫水晶騙子」,是一種顏色鮮豔的小蘑菇,生長在落葉林和針葉林中。蘑菇本身是可食用的。由於其明亮的紫水晶色澤隨著年齡和風化而逐漸消失,因此很難識別,因此俗稱「欺騙者」。

紫蠟蘑與其他蠟蘑屬的物種一樣可以食用。雖然其本身無毒,但當土壤砷含量過高時,紫蠟蘑也會因生物累積該物質而有毒。

血齒菌(Hydnellum Peckii)

圖源:Bridgette Clarkston

因其「可口」的外表,人們又叫它奶油草莓菌、出血牙菌、紅汁牙菌和魔鬼牙菌。潮溼的幼子實體會從氣孔中流出鮮紅色的液體,其中所含色素具有抗凝血性能。當然,「小時候萌」的鐵律同樣適用於血齒菌,不過隨著它的生長,會逐漸變成不起眼的褐色。

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

圖源:Flickr

霍氏粉褶菌,俗稱天藍色蘑菇(Sky Blue mushroom),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粉褶菌屬(Entoloma)。這種真菌主要在亞洲及大洋洲出現,其藍色的外表是因晶體薁(Azulene)所致。其可食性仍然未知。

藍綠乳菇(Lactarius Indigo)

圖源:Wikipedia

藍綠乳菇,又名靛藍乳菇,是紅菇科(Russulaceae)下的一種真菌。它們廣泛分布在北美洲東部、東亞及中美洲。生長在落葉林及針葉林內,在多種樹上長出菌根。子實體呈深藍色至淡藍灰色。當其組織破損時會流出乳汁。浮汁呈靛藍色,當暴露在空氣下會逐漸變成綠色。

紅寶石帽菇(Mycena Viscidocruenta)

圖源:Bill Leithhead's Webspace

它們有一個鮮紅色菌帽,而菌帽中心有個深紅色凹陷。另外,它們還有粉紅色菌褶和深紅色莖稈。紅寶石帽菇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最為常見。

堇紫珊瑚菌(Clavaria Zollingeri)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堇紫珊瑚菌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真菌。它為紫色管枝狀,成群生長,高度可達10釐米,寬可達7釐米。堇紫珊瑚菌是一種典型的珊瑚菌,為腐生生物,在林地的腐葉上生長。

阿切氏籠頭菌(Clathrus Archeri)

圖源:Reddit

阿切氏籠頭菌又稱為章魚臭角(octopus stinkhorn)、惡魔手指(devil's fingers),它是一種散發腐肉氣味的奇葩菌菇。這種菌菇長有幾條粉紅色觸鬚,看上去與章魚十分相似。最初這種菌菇的觸鬚為白色,整體看上去很像人類的手。成熟後,觸鬚變為粉紅色。而菌菇散發的臭味是用來吸引蒼蠅。

多窪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圖源:MykoWeb

多窪馬鞍菌,俗稱石板灰鞍(slate grey saddle)或凹槽黑色矮林鞍(fluted black elfin saddle),是一種馬鞍菌屬真菌,並且是目前最常見的馬鞍菌屬品種。這種真菌有著易於識別的不規則形狀灰色菌蓋、有凹槽的菌柄和模糊的底面。通常會於夏季和秋季在中國、日本、北美東部和歐洲的松柏和落葉植物下出現。

這種真菌經烹調後是一種知名的食物,但其菌柄則不供食用。幾本旅遊指南均列出了這種真菌可供食用,但這種真菌現在被懷疑擁有有毒化合物,並且曾有人們生吃後引起胃腸道症狀的案例。

純黃白鬼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圖源:Steven Severinghaus

純黃白鬼傘又稱黃鬼傘,這是一種明黃色真菌,屬蘑菇科白鬼傘屬。多生長於溫室中,盆栽內乃至室內。菌蓋直徑2.5到6釐米,最早呈長卵形,隨成熟逐漸變為圓錐狀,表面有一層檸檬黃色粉末,菌蓋邊緣具細長條稜。菌肉黃白色,質脆易碎。菌褶同樣呈黃色或明黃色,離生,排列較密。菌柄長3-10釐米,向下漸粗。純黃白鬼傘的黃色來自於其中所含的羥基吲哚類物質,純黃白鬼傘有毒,能引起劇烈胃痛。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就是,手碰到菇類就會中毒,這是錯誤的概念,除非你是對菇類過敏,只有部分人士碰到特定菇類會發生過敏性皮炎,所以基本上你用手是可以觸碰劇毒的菇類像是「毀滅天使」(Amanita bisporigera,又名死亡天使蘑菇),你必須吃了幾克的毒菇才會引起中毒,不太可能經由皮膚吸收攝取到如此的克數。

彎孢暗盤菌(Plectania Campylospora)

圖源:david-noble.net

雞腿菇(Coprinus comatus)

圖源:MykoWeb

雞腿菇,在中國北方俗稱毛頭鬼傘。雞腿菇是一種野生食用菌,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都有發現,依地區氣候不同,可能在春末、夏季或秋季雨後發出來。雞腿菇屬中高溫型菇類,為草腐土生菌。 雞腿菇成熟後會變成墨汁,採摘後也會在幾小時內變成墨汁。有些和雞腿菇同一科的菇類和酒精飲品一起食用會中毒。

狗蛇頭菌(Mutinus caninus)

圖源:MykoWeb

狗蛇頭菌(Mutinus caninus),Mutinus是指古羅馬生育之神穆提努斯·穆圖努斯(Mutinus Mutunus),caninus意為「與狗相似」。它是一種細小的蛇頭形林地真菌,「腦袋」呈黑色,上有粘性孢子,據說能夠散發出與貓糞類似的氣味,用以吸引昆蟲。絕大多數人認為狗蛇頭菌不可食用,不過,美國西維吉尼亞等地區的人們還是把它們擺上餐桌。

Geastrum britannicum

圖源:Steven Severinghaus

一種原生於英國的蘑菇,學名為Geastrum britannicum,可理解為「英國獨有地星屬真菌」,如此命名也是為了表明這種菌類僅存在於英國。對有些人來說,這種真菌像四肢般的莖和圓圓的「頭」看起來就像是小小的人類。

多形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

圖源:Science Friday

多形炭角菌是一種真菌,它會緊緊抓住枯死或枯萎的樹,對其分泌一種消化酵素,然後吸收腐爛的物質作為能量。因此長出的蘑菇就像殭屍的手指一樣從地面上冒出來,尤其是在枯木的附近。多形炭角菌打破了一般人們對於菌類「軟而易爛」的刻板印象,也顛覆傳統對於菌類的思維:它們堅硬猶如木炭,不易腐壞,就算乾燥以後也不會產生所謂的變形。

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硬皮地星是一種在山林中常見的大型真菌,它曾經被劃歸為地星科的一員,後來從目這一級別中獨立出來。在現在的分類系統裡,硬皮地星屬Astraeus,是牛肝菌目雙核菌科中的一個小屬。硬皮地星的生活習性和許多腐生大型真菌差不多,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的林下,菌絲體在地下延伸,攝取周圍的有機營養物質維持生命。繁殖期到來後,其菌絲體上會生長出菌蕾,菌蕾長大後鑽出地表成為子實體,也就是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大型繁殖體。

黃裙竹蓀(Phallus multicolor)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黃裙竹蓀生長在600到1萬年前形成的熔巖沉積物上。有人認為它們屬於竹蓀屬,這個類別下的蘑菇都具有網狀的蘑菇頭。它與來自同一科的另外一種蘑菇長裙竹蓀(Phallus indusiatus)一樣,都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惡臭。而據2001年一項發表於國際藥用蘑菇期刊的初步研究顯示,這種黃裙竹蓀的氣味具有一定的催情效果。

(www.dl.begellhouse.com/download/article/6f3ed2921c9f3802/IJM%200302-3%20%28162%29.pdf)

白鬼筆(Phallus impudicus)

圖源:Pinterest

白鬼筆又名竹下菌、無裙竹蓀,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中國的真菌,從夏季到深秋在富有粗木質殘體的林地和園中群生或單生,是一種食用蕈類。impudicus源自拉丁語,意為「無恥的」、「放肆的」、「淫蕩的」,與屬名連起來,學名的意思就是「放肆的菲勒斯」,或者譯為「淫鬼筆」。

白鬼筆會散發惡臭的氣味,白色蕈柄較高,頂部是覆有暗綠色黏液的圓錐形蕈傘,而這些產孢組織中的孢子是靠被腐肉氣味吸引來的昆蟲傳播的。其惡臭的氣味和成熟時典型的短粗毛筆外形,使人們很容易辨識出白鬼筆。雖然白鬼筆的氣味很難聞且鬼筆屬的其他生物多數為劇毒,但其並不是毒蕈。白鬼筆的菌柄、菌託可入藥,同時在在法國和德國的部分地區也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菌,不過食用時需去除菌蓋和菌託,留下菌柄食用。很多人認為其外形像陰莖,因此在17世紀的英國,白鬼筆有很多諢號。

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

圖源:First Nature

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屬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歐洲及北美洲。它們生長在針葉林的沙質土壤,於春天及初夏長成。子囊果的菌蓋為深褐色,呈不規則的腦狀,高10釐米及闊15釐米,蕈柄長6釐米及是白色的。

人們通常認為鹿花菌是不可食用的,但在斯堪地那維亞、東歐及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區,該菌是一種著名的美食。在西班牙禁止售賣鹿花菌,而在芬蘭在有足夠的警告及指示下則是可以出售的。它們可以作為西式蛋餅或湯的材料,或是可以嫩煎來吃。

條紋革耳菌(Panus fasciatus)

圖源:Steve Axford/SmugMug

條紋革耳菌還叫「多毛小號菇」,看上去好像生長在另一個星球上。 但這種真菌生活在澳大利亞森林中,腐爛木頭常是它們的棲息地。這些樣本好像為一種很小的條紋昆蟲提供臨時住所。

猩紅肉杯菌(Sarcoscypha coccinea)

圖源:steve axford/Wikipedia

猩紅肉杯菌,俗稱猩紅精靈杯,或猩紅杯,是盤菌目肉杯菌科肉杯菌屬的一種真菌,廣泛分布在北半球。這種腐生真菌長在森林地表潮溼處的腐爛的樹枝上,通常埋在落葉下或土壤裡。它的子實體為杯形。杯內表面鮮明的紅色和淺色的外表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它的食用性還沒有清楚地確定,但由於子實體小而單薄,質地堅韌,猩紅肉杯菌很難走上餐桌。這種真菌被北美印第安部落奧奈達人(Onyota'a)用於藥用,也是英格蘭桌上的裝飾品。

黑蛋巢菌(Cyathus stercoreus)

圖源:Wikipedia

子實體杯形,高0.5-1.5釐米,寬0.3-0.5釐米,有粗毛,開始棕黃色,後變淡黃色或灰色,有時毛全脫落呈深褐色,無縱紋。內側光滑,深灰色,後期近黑色。小包黑色,扁圓,直徑約2毫米,由菌絲索固定於杯中,小包壁的外層同褐色粗絲組成。在糞上或垃圾堆上群生。

明綠溼傘(Hygrocybe graminicolor)

圖源:steve axford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整隻蘑菇是草綠色的,通常不容易被發現。

粗糙鱗蓋傘(Cyptotrama aspratum)

圖源:steve axford

綠小舌菌(Microglossum viride)

圖源:Wikipedia

為小舌菌屬(Microglossum)下的一種。小舌菌屬約有36種物種,其子實體呈舌狀或棒狀,顏色較鮮豔,呈綠色、紅棕色、橄欖色、黃色或土黃色,但不為黑色或深褐色。小舌菌屬傳統上是地舌菌綱(Geoglossomycetes)的一個屬,但近代的分子證據則顯示本屬與錘舌菌綱(Leotiomycetes)類群的關係較為接近,而被改歸入錘舌菌綱中。

炫藍蘑菇(Mycena interrupta)

圖源:Wikipedia

它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喀裡多尼亞和智利均有分布。與同屬的其他蘑菇不同的是,炫藍蘑菇並不發光。

火焰茸(Trichoderma cornu-damae)

圖源:Wikipedia

火焰茸,又稱「鹿角肉座殼菌」,在中國亦稱「叢生肉棒菌」。在日本、中國、爪哇都有發現,在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也有發現亞種。梅雨季節開始到夏季秋季之間,在山毛櫸林地內單生至群生。子實體紅色、內部白色,外形像是棒狀、手指狀、火焰放射狀,因而以「火焰」稱之。外表看起來像是辣椒,成熟時會散播黃褐色的孢子粉。其毒性成分為新月毒素類的黴菌毒,主要是芝麻黴菌毒素H(Satratoxin H),對動物、植物都會造成極大損害。類似的物質還曾被用來製造化學武器。

寄生泌乳菌(Hypomyces lactifluorum)

圖源:iNaturalist

俗稱龍蝦蘑菇(lobster mushroom),但其實是被一種叫寄生泌乳菌(Hypomyces lactifluorum)的子囊菌寄生,這種菌會挑乳菇屬(Lactarius)或者紅菇屬(Russula)的成員寄生,這使得被寄生菌看起來像龍蝦的色澤,因此而得名。

發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

圖源:Tumblr

發光小菇,又名螢光小菇、夜光茸,屬小菇科(Mycenaceae)。生長於春夏季的低海拔林區。特點為夜間會發出綠色瑩光,平常色澤為白色。肉質稍脆,不建議食用。它是已知最為古老的發光菌類,19世紀研究人員首次在日本小笠原群島發現了它。從此以後,科學家不管蘑菇發光不發光,他們把任何一種灰色菌類都命名為「發光的M. chlorophos」,即使在美國發現也不例外。目前世界上已知發光蘑菇為71種,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由舊金山州立大學的丹尼斯·德斯賈爾丁(Dennis Desjardin)和他的同事們發現的。比如Mycena silvaelucens、Mycena abieticola、Mycena luxperpertua等。

往期文章: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liweitan2018

點擊小程序,或「閱讀原文」進店

相關焦點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本想採摘野生蘑菇「嘗鮮」,最後卻住進了醫院,這樣的事情在重慶每年都會發生。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重慶的「毒蘑菇圖鑑」,認清它們!記住它們!遠離它們!重慶毒蘑菇圖鑑>>鵝膏菌以上僅僅是部分有毒的蘑菇,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的毒蘑菇。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其中存在不少誤區,並不完全靠譜。
  • 【小蘑星球DIY蘑菇盒三聯包】在培育「菇菇星球」時, 孩子們可以親手參與其中, 最後蘑菇盛開的時候, 變成孩子心愛的蘑菇花園~
    no這次為大孩子小孩子們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帶給你新奇有趣的種植體驗我們先來看看它長什麼樣子😲咽了下口水,突然想吃烤蘑菇....自己種出來的蘑菇自己吃讓孩子更懂得珍惜食物。用這個神奇的蘑菇,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 《神奇寶貝圖鑑》No.046:身上的蘑菇是冬蟲夏草——派拉斯
    本期要介紹的神奇寶貝是圖鑑編號046的派拉斯,派拉斯的設計來源於現實中的蟬,而造型的設計加入了草藥「冬蟲夏草」的元素,派拉斯能夠通過背上的蘑菇釋放蘑菇孢子與麻痺粉的技能,它的爪子在戰鬥中能使出劈開,十字剪等招式。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769人中招!這份「毒蘑菇」圖鑑要收好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根據山東省疾控中心開展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2018年山東省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
  • 狂野星球彩蛋:愛麗絲漫遊仙境 蘑菇洞穴生涯任務詳解
    狂野星球彩蛋:愛麗絲漫遊仙境 蘑菇洞穴生涯任務詳解 發布日期:2015-08-24作者: 漓煙 來源:178新遊戲頻道   你以為這個科技感十足的星球,全部都是鋼鐵金屬和一些我們現在還無法理解的高科技新奇玩意
  • 不思議迷宮克隆體圖鑑 克隆體圖鑑大全
    看到有不少小夥伴在求不思議迷宮克隆體圖鑑,小編就整理了一份,一起來看看吧!
  • 神秘的蘑菇會畫圈,莫非是來自真菌的詛咒?
    神秘的蘑菇畫圈圈 圖/網絡 在神秘的自然界中,總存在著一些未解之謎,比如雨後森林中突然出現的蘑菇怪圈.. 成片出現的蘑菇很多人都見過,但是可以圍成圈的蘑菇估計注意到的人並不多。
  • 【12月5日黃埔】闖入神秘的蘑菇世界,觸碰自然界最美麗的誘惑!種植蘑菇,見證快速長成!
    蘑菇是一種神奇的物種,長相千奇,充滿了無數的迷幻色彩!它既不屬於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一類真菌!它們是一個龐大的、美麗的、神秘的家族,藏身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蘑菇是怎樣長出來的?哪些蘑菇可以吃?要怎樣才能挑選出好的蘑菇?      就讓我們帶你走進神秘的蘑菇世界,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直接觀看各種正在生長的多彩蘑菇,在這裡還可以學到微生物(真菌)科學知識,豐富課外生活,啟發孩子們的科學思想,Let's Go,一起去探索菌類的世界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這種蘑菇極毒,含鵝膏毒肽。
  • 這個妹子,是奈須蘑菇欽定的老婆
    青子可不是「喜歡」這個詞可以形容的。對我來說就是空氣,就是氧氣,就是水分,就是光明,就是老婆。沒有她我就會死的。」蒼崎青子這個角色,正式作為女主角出道,是在2012年的《魔法使之夜》。作為「型月四姬」中的一員,和其他的三位比起來,青子身上似乎缺了幾分神秘色彩。
  • 《星球大戰:戰機中隊》鈦戰機/RP收割者怎麼樣 屬性圖鑑分享
    導 讀 《星球大戰:戰機中隊》是一款第一人稱多人太空混戰遊戲,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駕駛各種戰機進行戰鬥,可能很多玩家對於遊戲中的戰機還不是很了解
  • 怪獸圖鑑--《哥斯拉2-怪獸之王》
    她從幼體中孵出,在一群僱傭兵襲擊這個機構時,魔斯拉逃了出去。然後她在一個瀑布包了繭,隨後破繭而出,完成了全形態生長。在2014年,哥斯拉被整個世界看到後,「帝王組織」在水下建了一個基地,在這個位於水下好幾英裡的水中基地中,他們研究著哥斯拉和其它可能存在的生物。那是他們真正的研究核心 。長期沉睡於地底和冰川裡面神秘的巨獸在星球上面已經有上萬,甚至好幾萬年的歷史,它要把這個星球重新奪回它自己的手下。
  • 內含福利|毒蘑菇出沒!請收好這份毒蘑菇圖鑑!
    吃了不知名的野生蘑菇後,發生了幻覺,聲稱看到了很多小精靈、雲朵、小fafa等...食用毒蘑菇產生幻覺的事件可以納入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了[淚奔]:打怪獸繞毛線手舞足蹈以上都是輕微症狀,嚴重可以喪命。截止到目前為止,雲南的醫院已經接收273例野生菌中毒案例,其中有12人已因中毒離世。
  • 已成團【親子/單飛半天 】3月7日(周日)上午 黃埔 | 闖入神秘的蘑菇世界,觸碰自然界最美麗的誘惑!種植蘑菇!¥39元/孩子
    已成團【親子/單飛半天 】3月7日(周日)上午 黃埔 | 闖入神秘的蘑菇世界,觸碰自然界最美麗的誘惑!種植蘑菇!
  • 這個星球上的海獸圖鑑
    「海獸」這個定義傳統上來說一般只包括鯨目、海牛目和鰭足亞目,略微廣義的範疇則亦包括海獺(也有認為北極熊和貓獺的食性基本依賴於海洋,且大多數時間都在海上度過,因此也應被視為海獸)。布雷特·賈勒特的這套2006年繪製的圖鑑就採取了這套廣義定義。
  • 「普通的蘑菇」是什麼蘑菇?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正常」的雙孢蘑菇其實是這個顏色。圖片:shutterstock.com有一個問題是,雙孢蘑菇和很多其他的蘑菇不好區分,最麻煩的當然是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最早人們甚至認為雙孢蘑菇就是四孢蘑菇的一個亞種。直到後來大家用上了顯微鏡,才發現雙孢蘑菇的每個擔子上只產生兩個孢子,而四孢蘑菇產生四個。不過好在四孢蘑菇也是好吃的食用蘑菇,所以就算認錯也無所謂。
  • 歡迎來到致幻蘑菇奇境
    植物學插畫家詹姆斯·索爾比(James Sowerby)當時正在創作他的代表作《英國真菌及蘑菇彩色圖鑑》(Coloured Figures of English Fungi or Mushrooms,1803)第三卷,他得知J.S.一家的情況後便改變了自己的行程,特地拜訪J.S.一家以確認導致他們中毒的到底是什麼蘑菇。
  • 超級馬裡奧RUN奇諾比奧角色圖鑑
    導 讀 編輯推薦:耀西角色最厲害 丨 蘑菇頭角色通關時間少 丨 角色路易能力屬性 丨 角色馬裡奧能力屬性 丨 建造蘑菇王國關卡 丨 好友對戰吃金幣玩法 超級馬裡奧
  • 古典吉他百美圖鑑(89)韓娜·莫菲
    「古典吉他百美圖鑑」,這一系列介紹資料是我在知識星球開啟的連載資料,展示當今活躍在古典吉他界的青年美女吉他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