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繩上的魂》裡的魔幻現實

2021-01-10 東莞時間網

評分8分

東莞時間網訊 《皮繩上的魂》三百多萬的票房只有《岡仁波齊》的零頭,出自同一導演之手,同為一年內拍完的西藏題材姊妹篇,前者情節更複雜,後者故事很單純,差別咋就那麼大哩?

魔幻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影響了票房,恰似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並非傳統的敘事,離奇荒誕的情節與人物,超自然的靈異神怪,時空錯亂,人鬼難分,虛實相混。一般觀眾不明覺厲,一團糨糊,我們還不習慣欣賞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

其實,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並非魔幻,而是現實。「魔幻」為手法,表現「現實」才叫目的。

《皮繩上的魂》通過負罪的迷失者塔貝、糾結的復仇者郭日兄弟、純真的追隨者瓊、道路的指引者小啞巴、命運的啟示者活佛、真相的追尋者格丹共同演繹著虛實相生,復仇與救贖的故事,傳遞著現實世界人類的困境與掙扎。

現代文明拯救了我們的生活,卻無法拯救我們的靈魂。每個人都是迷茫者與追尋者,「目標在北方,距離在腳下,道路在身上。」我們永遠在路上。到底物質重要還是精神重要?心靈靠什麼得到救贖?父債子還,冤冤相報的復仇世界有意思嗎?到底何為真何為假?喧囂的時代如何回歸真我?

影片逼著我們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誘發我們反思齷齪而骯髒的世界,迫使我們反覆「咀嚼」影片帶來的隱喻與答案。

非常喜歡瓊的角色,不僅因為她健康、陽光而美麗,還在於她的吃苦耐勞,愛憎分明,忠貞不渝,溫暖和拯救了男人們,一個純潔偉大、無私奉獻的光輝形象。

張揚導演為了電影好看,揉合了公路片、西部片、奪寶片、靈異片的元素,情節神秘、驚悚、懸疑,根本不悶。

當然,攝影一級棒,神奇壯觀的西藏風光,震撼而養眼。「用魔法般的影像記錄了西藏生活的日夜流轉,為我們呈現了生命的真諦。」上海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的評語可謂畫龍點晴,點讚到位。

電影莞

《皮繩上的魂》微影評

總評分:8.3分

黃新祥(微信暱稱:Loky)

評分:9.5分

透過銀屏可以感受到瓊的淚水的重量,第一次流淚是因為她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並且不顧一切地去追逐,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付出,會獲得怎樣的回報,這滴淚水也溼潤了觀眾的心房,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真愛無價.

第二次流淚是因為塔貝離她和她肚子裡的孩子而去,這滴淚水也把劇情推到一個小高潮,再次溼潤觀眾的心房,我們會憐憫瓊的一如既往地勇敢去愛的決心,也哀嘆塔貝的命運……

微微不足之處就是採景單調。

鄧曉東(微信暱稱:鄧曉東)

評分:9分

《皮繩上的魂》,是通過一個生死果報的故事,呈現了高原人民的生活原色和生命底色!殺戮即業,愛欲即煩惱和妄念!完成送天珠的使命過程,即是尋得靈魂解脫的法門。也是對因果輪迴的印證!

108天,108個繩結,108個妄念和業力,解脫於生命的最後一刻。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間,因果循環。皮繩,象徵生命中榮辱得失,喜怒哀樂等各個結點、虛妄的「串聯」。

在瓊(和跟瓊一樣的人們)心裡,愛,就是初見的那一眼。與名利和物質無關。遮風擋雨的房舍,賴以生存的牛羊,都是隨時可以棄如敝帚的身外之物。愛你,就要跟著你,哪怕是萬水千山!你愛不愛我,跟我無關!一切都順其自然,一切都來得這麼簡單!

楊豔芳(微信暱稱:藍心藍)

評分:8.5分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走在同一條路上,也是走在一條人生的路上,它代表的是不同的人不同選擇後的命運走向。

電影中目的地是掌紋地,「掌紋」恰恰也是我們自己的掌紋,也就是「手相」,世人熱衷於通過手相看命運,而這「命」,有固定的部分,也有很強的可變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果」。如何才能超越我們「因果」?如詩中所說「讓惡魔的詛咒變成寬恕的微笑……」

楊姍姍(微信暱稱:sansan)

評分:7.5分

皮繩上的魂,是你一天一結的記憶。你要去尋找掌紋地,而我要追尋你。只是為何沿途見過你的人都不記得了你?是你的靈魂逃出了我的書,還是我活成了書中的你?108天,108結,跟佛珠一樣。佛曰:輪迴圓滿……

相關焦點

  • 《皮繩上的魂》行走在刀鋒之上的魔幻故事
    《岡仁波齊》的拍攝過程,正是《皮繩上的魂》的創作過程《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兩部電影由同一個創作班底,歷經多年籌備,在藏地同時拍攝,導演張楊和攝影師郭達明坦言:這兩部作品無論從創作上還是製作上,都深刻地相互滲透和影響,在影像風格上,一個極其真實樸素,一個極其戲劇迷幻,相反的表象背後款曲相通:「朝聖」之後再「降魔」,實為一次完整的修行。
  • 首部西藏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皮繩上的魂》曝終極mv
    《皮繩上的魂》曾獲得金馬獎最佳作曲提名,主題曲《阿吾》改編自「拉伊」情歌:「心中的布穀鳥啊 ,當你在山頂鳴叫我會在山腳聽到 ,這聲音讓我憂傷 ,當憂傷心中生起,思念牽腸掛肚……」。《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此前,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大家往往會想到南美洲,馬爾克斯、博爾赫斯、魯爾福……電影作品中最為普通觀眾熟知的恐怕是李安的《少年派》,《皮繩上的魂》則接續了這一流派「元敘事」的方式,套用一句時髦的話,就是在敘事上「打破次元壁」,直面靈魂的內部探尋。
  • 盤點電影《皮繩上的魂》
    《皮繩上的魂》是由馬燈電影(深圳)有限公司與和力辰光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部劇情電影,由張揚執導,金巴、曲尼次仁、夏諾·扎西敦珠等人主演。《皮繩上的魂》可以說是一部「文學電影」,就是文學敘事的肌理成為電影的外在形態,獨特的敘事方式成為這部電影視聽語言的根基,鏡頭的安排、畫面的選擇、人物的設定,都緊緊依附於敘事。
  • 《皮繩上的魂》:走出這一步有多難
    這也是兩部那麼不同的電影,《岡仁波齊》真實的筆觸常常讓觀眾誤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不繞彎子的敘事,簡單逼真,也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進影片的表達當中,或共鳴或感動;《皮繩上的魂》卻恰巧相反,交織的時空,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虛實結合之間最終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
  • 《皮繩上的魂》:宗教信仰上的類型片
    如果說《岡仁波齊》是導演張楊隨性而至的「偽紀錄片」,將朝聖隊伍裡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等人運用不加修飾的手法呈現,那《皮繩上的魂》則是一部精心打造,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藏刀油茶都設計過的「類型片」。它擁有鮮明的人物,幾經反轉的劇情,好看的戲劇衝突。懸疑、西部、復仇、魔幻、愛情,每一個元素都被細緻的表現。
  • 《皮繩上的魂》能否複製《岡仁波齊》的成功
    《岡仁波齊》的票房甚至超越了之前因為方勵驚天一跪造就了社交網絡上超高討論熱度的《百鳥朝鳳》。《皮繩上的魂》劇照。影片原定8月4日公映,現在調至8月18日。得益於《岡仁波齊》的成功,張楊導演另一部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拍攝完成的《皮繩上的魂》將於8月4日全國點映,8月18日正式上映。
  • 《岡仁波齊》火了, 姊妹篇《皮繩上的魂》來了
    當被問及對《皮繩上的魂》票房有何期待時,路偉說:「走一步看一步,不急不緩。」&nbsp&nbsp&nbsp&nbsp《皮繩上的魂》改編自西藏著名作家扎西達娃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
  • 《皮繩上的魂》:我哪裡不如《岡仁波齊》了?
    而《皮繩上的魂》則是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岡仁波齊》劇照而《皮繩上的魂》是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拋開影片多線性敘述手法不談,聖物天珠,啞靈童,輪迴轉世,死而復活,蓮花生大師的傳說,掌紋地,原罪,復仇,救贖等等諸多元素的融匯,就足夠令觀眾眼花繚亂。
  • 《皮繩上的魂》殺手、情人、荒原與靈魂的分岔路
    《皮繩上的魂》曾獲得金馬獎最佳作曲提名,主題曲《阿吾》改編自「拉伊」情歌:「心中的布穀鳥啊,當你在山頂鳴叫我會在山腳聽到,這聲音讓我憂傷,當憂傷心中生起,思念牽腸掛肚……」。《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此前,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大家往往會想到南美洲,馬爾克斯、博爾赫斯、魯爾福……電影作品中最為普通觀眾熟知的恐怕是李安的《少年派》,《皮繩上的魂》則接續了這一流派「元敘事」的方式,套用一句時髦的話,就是在敘事上「打破次元壁」,直面靈魂的內部探尋。
  • 《皮繩上的魂》:一部值得珍視的電影
    8月18日上映的張楊導演作品《皮繩上的魂》是今夏非常值得走進院線觀摩的一部影片——前提是觀眾有足夠耐性,能聽著藏語對白,坐足兩個小時——《岡仁波齊》的票房成功,證明以上顧慮,至少對相當部分的觀眾而言,已不構成欣賞障礙。《皮繩上的魂》對觀眾最大的挑戰是敘事節奏和敘事手法。
  • 《皮繩上的魂》一定不會賣座,不然中國觀眾都成精了
    一部是兩個月前上映並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岡仁波齊》,另一部是《皮繩上的魂》。《岡仁波齊》劇照看完《岡仁波齊》的觀眾有一個典型反應:這是不是紀錄片?看完《皮繩上的魂》,也許也會有人問,這是不是西部片? 很簡單,都不是。
  • 《皮繩上的魂》:「藏地朝聖者」張揚的大膽之作
    當張揚的《岡仁波齊》幸運地成為今年內地院線裡的現象級文藝片,並收穫近億票房時,我們很難想到他的另一部影片《皮繩上的魂》也能快速登陸院線
  • 《皮繩上的魂》獲上海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由和力辰光、樂視影業、雲南尚立文化傳播出品、張楊導演的執導的魔幻現實主義題材力作《皮繩上的魂》榮獲最佳攝影獎。評委會的頒獎詞稱,郭達明在影片《皮繩上的魂》中,「用魔法般的影像記錄了西藏生活的日夜流轉,為我們呈現出了生命的真諦。」
  • 《皮繩上的魂》多種類型片的雜糅,難得一見的「藏族西部片」
    放下屠刀與冤冤相報何時了,借一個藏地傳說完成救贖的故事《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原著小說寫於1984年,很短,講的是一個作家和筆下主人公交互生長的故事。實驗性的文本敘述嘗試大於故事本身,有鮮明的80年代質感,大概十多分鐘就能看完。
  • 《皮繩上的魂》:還在路上
    在《岡仁波齊》的觀後感(我不太想用 影評 那個詞,那個詞太專業了,我還不夠)裡,我說導演是個懂得藝術上取捨的人,看過《皮繩上的魂》之後,我更堅定了這個觀點。懂得藝術上的取捨,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拍什麼樣的類型。
  • 《皮繩上的魂》| 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一百零五期《皮繩上的魂》《皮繩上的魂》得分 6.3分1. 胤祥:8分電影學者。從去年上影節看完就開始吹,吹到今年終於上映了。寫過跟導演的對談,寫過長文,也沒有什麼別的想說了。攝影好不用我再誇,結構漂亮,值得好好珍惜。
  • 《皮繩上的魂》:解開張揚的西藏繩結
    六月份上映的《岡仁波齊》票房幾乎破億,這對於一部「朝聖」題材的類紀錄片已是上佳成績,更何況200%的投資回報率,讓他同時套拍的另一部西藏題材劇情片《皮繩上的魂》,票房壓力頓減。《皮繩上的魂》海報說起來張揚和西藏的情緣已經延續了二十多年,從當年還是中文系的慘綠少年開始,他就是第一批進藏的背包客。2012年,在《飛越老人院》遭遇票房滑鐵盧之後,張揚隱匿了頗長一段時間。
  • 皮繩上的魂改編自兩部短篇小說 皮繩上的魂內容介紹
    皮繩上的魂《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影片講述一個背負原罪與世仇,死而復生的獵人經活佛點撥導演: 張揚編劇: 張揚 / 扎西達娃主演演員: 金巴電影類型: 劇情國家: 中國大陸語言類型: 漢語普通話 / 藏語上映年代: 2017-08-04(中國大陸) / 2016-06-15(上海電影節)片長: 144分鐘 / 129分鐘(公映版)又名別名: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
  • 一部票房近億,一部300萬「五日遊」,《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
    《皮繩上的魂》部分電影拷貝中位於片尾的音樂文件丟失,基於以上兩點,出於對電影作品的尊重,終止電影的本輪放映。在經歷了2016年上海電影節首映、2017年改檔、正式上映之後,《皮繩上的魂》的此次院線公映以短暫的五天結束了,北京天空影業董事長、《皮繩上的魂》投資人陸偉表示:「這算是一個為期五天的試映吧,找個合適的檔期再上。」
  • 《皮繩上的魂》:無人區、天珠、仇殺、救贖,一個只能發生在西藏的生命故事
    《皮繩上的魂》終極預告MV曝光,主題曲《阿吾》改編自「拉伊」情歌,由曾與竇唯、張楚、許巍、子曰、野孩子等合作的著名先鋒音樂人張薦製作完成,曾獲得金馬獎最佳作曲提名。你需要讀懂阿里,才能讀懂張楊這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只有阿里,才能提供這種「混淆時空」的可能2014年7月左右,張楊和他的劇組從芒康到拉薩,完成了接近一年《岡仁波齊》的拍攝後,緊接著抵達阿里,開始進行另一部電影《皮繩上的魂》的拍攝。電影於8月15日開機,正是夏末秋初,瑪旁雍錯湖畔的碧草大片大片的變黃,映襯著蔚藍的湖泊,顯得絕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