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求成、不肯慢練,幾乎是初學者的通病。很多人恨不得一年半載就把琴學好,一天二天就把一首樂曲學會,但靜下來想一想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小提琴演奏家裡奇說:「只有慢練才能使你進步得更快」。帕爾曼在回答人們「如何練琴?」的問題時,只用了六個字:「慢練」 、「短小」 和「反覆」。
演奏樂器特別是小提琴,它是一個由全身許多器官參與合作才能完成的事。對初學者來說,使它們相互協調起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需要有一個漫長的學習、訓練過程。
那麼孩子們和家長們都領會了練琴的精髓,知道如何在家如何練琴嗎?作為教師,張教授不僅僅在課上講授小提琴的學習技巧,還時常關心學生是否知道如何回家練琴,常常檢驗學生在家練琴的狀況和成效,並為他們分析找出問題。是的,一般孩子們是不知道如何在家練琴的。
比如,我們學習一首速度較快且技術上有一定難度的樂曲,如果用它所要求的速度硬練就不容易收效。我們必須從很慢很慢的速度練起,這樣我們就有充分的時間來想、來準備,可以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信息來調整和糾正缺點和毛病,使演奏更規範、更符合音樂的要求,更容易達到預定的演奏目標。
每個老師都會對學生說要慢練。但是,孩子們真的在家慢慢練習了嗎?大部分孩子總是迫不及待地越拉越快。這是很正常的,拉得快,孩子們常常會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進步的。可是,他們往往不會去傾聽自己的聲音,質量往往達不到要求。
從技術角度來說,這是因為技術動作的規範和準確是靠意識去支配、修正的。這隻有在較慢的速度中才能做到,如果一開始缺乏有意識的規範訓練,一旦動作形成習慣,就難以糾正。
在快速中,忽略了音準和節奏的問題。那麼如何解決呢?張老師製作的分句練習視頻以及和節奏器慢速練習的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陪練視頻,帶著你慢速練習。孩子跟著這個視頻練琴,就會時時提醒他們要慢練,欲速則不達。
還有一個值得特別強調的問題是,一首作品在完全練習成熟以後,是否還需要慢練。許多學生在這種時候都會忽視或不願再做慢速練習,這可能是不明確這個階段慢練的意義的緣故。
孩子們在家練琴,常常會從頭到尾一遍一遍地拉。他們是在「演奏」而不是在「練琴」。張老師製作的分句練習視頻把一個曲子分成幾個短小的樂句,以便孩子們一句一句地學習,一句一句地練習。
一首練習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適當的慢速中做意識化加強和鞏固的話,從技術上說,下意識的習慣動作就會逐漸變得模糊,變得不準確,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誤;從音樂表現上說,它會因缺乏意識的訓練而逐漸喪失表現的鮮明性,喪失細膩和精巧,從而喪失藝術表現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孩子們最強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認真觀看演奏示範,弓法和指法,有聲音,有樂譜,有示範,這就是」聲像樂譜「的好處。張老師的小提琴教學視頻就是根據孩子們的學習特性而製作的。
所以,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後,也不應忽視適當的慢速練習。我們在準備參加比賽、考級或者演奏會等活動時,一些樂曲會練習得比較長久,請千萬不要忘記了這條經驗。
重複是練琴的一個重要部分。重複練習困難的樂句,而不是從頭到尾重複演奏。跟著分句視頻練琴,並認真研究對比自己拉的聲音,指法和弓法是否正確,而不是把錯誤重複20遍。
在指導慢練時,用節拍器來確定和控制練習的速度,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初學者性子都比較急,節拍器有節奏的擊打聲會使他們的心慢慢地靜下來,自然地與節拍的韻律融合在一起。
家長也可以幫助把孩子的練琴錄製下來,反覆播放給自己看,並和教學視頻相比較。也只有看了自己的練習,聽到自己的聲音,才知道問題在哪裡。在重複練習中改正錯誤,提高練琴效率。
慢練,只是整個過程放慢了。好象電影的慢鏡頭一樣,速度慢了,但動作的「路線」並不改變,並不間斷。節奏關係也不能改變。有的學生以為反正是慢練,好像什麼節奏都無所謂,這是應當改正的不良習慣。
另外利用節拍器由慢到快一檔一檔、二檔二檔地加速練習,會讓自己感覺不到練習的困難以及對速度的恐懼,使我們在訓練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達到了樂曲所要求的速度。
與「慢鏡頭」唯一的不同是,慢彈時的手指動作幅度可稍稍大一些,但不能大得過多。多了就容易要「走樣」。慢練的主要目的,是尋找一條連貫的最佳動作路線。這條「道」找準了,就能順暢地通過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慢練只是把練習過程放大、放慢了,其它的實際上都沒有變。我們的頭腦在練習時必須始終保持敏捷的反應,手指動作更應保持與快速演奏時相同。如果我們訓練的過程是慢速度、慢反應、慢動作的話,那麼一旦按原速演奏,那麼整個的演奏就會雜亂無章,就會失去控制。
也有一種慢練,用很大的動作幅度,孤立地彈每一個音。這種練法也有好處。但與前一種慢練的性質有區別。後一種可以作為前一種的一個預備階段,但不能代替前一種。只有前一種慢練,才能通向流暢、快速。
在慢練時,我們不能脫離音樂的需要進行機械的訓練,必須要有音樂方面的要求。練習速度越慢,力度反差就越大,音樂上的變化就越誇張,音樂處理就越細緻。假如我們只是機械地拉,不加分析、沒要求地慢練,那麼我們的訓練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的,只會得到事倍功半的結果。
如果慢練過了還是彈不好,多半是只用了後一種慢練,沒有經過前一種慢練過程。還有一種慢練,差不多可以說是錯誤的慢練。那就是因為慢了,於是「有功夫」加進了許多多餘的動作,把連貫的最佳動作路線搞得面目全非。
最後,我們必須真正地理解慢練的含義,很好地掌握慢練方法,這樣我們才會更快地進步,更好、更準確地表現音樂。
總之,只有好的練琴方法才能使學習者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穫,取得最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