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小提琴,這些知識你一定用得上!

2021-02-19 小提琴公開課

「現在我終於相信天堂裡有上帝了!」

Jetzt weiß ich, dass es einen Gott im Himmel gibt!

——物理學家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

他的琴聲,讓愛因斯坦相信天堂裡有上帝。

他就是:小提琴大師-耶胡迪·梅紐因

梅紐因對小提琴的興趣在很小就體現了出來。於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家人為他準備了一把玩具小提琴,但梅紐因隨即將其摔碎——他要的是一件真正的樂器,一把真正能抒發他感情的小提琴,而不是一個玩具。

對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 de Fer於1556年出版於裡昂的《音樂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時小提琴已經傳遍歐洲。

但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一說是起源於「烏龜殼琴」,有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忽然聽到一種悅耳的聲音,他仔細一找,原來是踢到空龜殼,龜殼震動發出的聲音。他回家一琢磨,發明了一種類似空龜殼的樂器。小提琴的琴孔還是龜背殼演變的樣子。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

小提琴在管弦樂隊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樂器。其演奏手法很豐富,表現力很強。它主要擅長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是樂隊中主要的旋律樂器,對於快速的樂句、音階及琶音進行均能勝任自如,作為和聲襯託也很有表現力。在獨奏時,它色彩變化多樣,炫技性能得到充分發揮,那美妙動聽的琴聲誘發過藝術家們多少天才的想像,帶給人們多少非凡的藝術享受。所以,人們稱它為樂器之 「 皇后 」 。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想說下面這5幅圖片上的樂理知識應該足夠用了。另外說句題外話,大家不要太在意樂理基礎知識,大部分小提琴老師都會教的,而且樂理知識也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只要用心學,一定能夠學會。


看完後,你只需要知道下面這句話:

「樂理知識、五線譜再難也難不過大學學過的高等數學!」

站姿

學習演奏小提琴,在初學階段,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如果演奏姿勢不正確,會直接影響到運弓發音、音色以及演奏技巧的正常發揮。小提琴可以採用坐和站兩種演奏姿勢。

【坐姿】是重奏、合奏時採用的姿勢。


要求要坐端正,腰挺直,身體不能靠在椅背上來(最好坐在椅子靠前部分)。要選擇高一點的椅子,使右膝部分稍能伸展,這樣,在演奏E弦上半弓時不致碰到右大腿。(年齡較小的學生,為了減少身體疲勞,每次練琴也可用小部分時間坐著練習)。   

【站姿是獨奏和練習時採用的姿勢】
   

要求身體自然直立、放鬆,雙腳左右分開(與肩寬一致)成八字形,全身的重心平放在兩腳上。在演奏時,可隨著樂曲的思想感情和由此而引起的內心激動而適當地自然擺動身體。但要避免演奏時過份的身體動作,因為過份的動作不僅看上去不舒服,而且還要不斷地調整弓與琴的關係,這會給演奏中帶來很多的不利因素。

持弓

首先,拿的不是弓,而是一枝鉛筆。

1. 右手手心朝上自然的平放在桌子上。

2. 把一枝鉛筆放在手上,一端放在小指的頂端,一端放在食指的第二關處。

3. 大拇指微的彎曲著用指尖(稍偏右那部分)放在中指和鉛筆接觸的位置上面。

4. 四個手指彎攏起來輕輕的抱住鉛筆,同時大拇指也隨著拱起一些來。

5. 手如上面已做好的樣子,然後翻轉過來手心朝下,手指關節上、下活動自如。

6. 小指不能僵直,而應鬆弛,自然彎曲地立在弓杆上,以抵消支點另一端弓的重量。


夾琴

在最初學習小提琴的時候,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夾琴的姿勢,這樣不僅僅是體現專業水準的問題也是演奏面貌的問題。

1、右手拿起琴(大拇指在琴的面板上,其他四個手指在琴的背面)。

2、拿起來放在左肩上(手仍拿住琴,頭在自然的位置,用琴的腮墊和左腮挨近)。

3、用下顎和左肩夾住琴(琴身與人的肩膀構成45度角,琴面稍向右傾斜,琴的方向稍偏左)。夾琴的角度(稍向左或右移動),取決於左右手臂的長短,一般以弓尖部分在琴弦上的位置與琴馬平行,與琴弦成十字為佳。

4、左手單獨的做成持琴的彎曲(這時琴可以放在一旁)。

5、左手食指的指根和琴頸接觸,大拇指和琴頸接觸(做這一動作可以先用右手拿住琴,然後再放在肩上)。

6、左手手掌向內彎曲呈半園型。(使手指前後排列和指板方向一致,腕部和小臂基本保持平直)。

7、左手四個手指擺好四度的位置。


此外,給大家分享一個大師帕爾曼對於持弓的講解視頻。

運弓的七個平面:

小提琴有四根弦,運弓時,它的接觸面有四個單音和三個雙音共七個平面;學習小提琴最重要的基本功是首先應掌握好這七個平面的拉奏。在拉奏單音時,不能碰鄰近的弦或有其它任何雜音;在拉奏雙音時,弓毛同時摩擦在一個雙音的平面上,使兩根弦同時發音,不能一會單音一會雙音。在練習過程中,要非常仔細、認真,調整右臂在每個平面位置上的高度,這樣才會發出平穩、均勻、流暢而又乾淨悅耳的聲音。

弓位的分配:

一般把弓分成五個部位:上半弓、下半弓、弓尖、弓中、弓根,但實際上通用的有八個部位,即上述五個部位外再加弓尖1/3、弓中1/3、弓根1/3。 


上半弓:從弓中到弓尖這一段,練習時要打開右肘關節,隨後肘稍向前送出;啟動小臂帶動大臂運弓至弓尖,腕部開始下垂,手臂伸直,右拇指斜指向下方,小指稍彎曲自然展開,下弓這一動作結束時,上行運弓開始前,應馬上預感上弓這一動作,肩部和肩胛骨隨著向後下沉,後背放鬆,手腕略微抬起,由小臂帶動大臂推弓。 

下半弓:從弓根到弓中這一段。練習時從弓根收攏的姿勢開始,打開右肩關節,靠大臂和肩胛骨向後下沉帶動被動的小臂運弓到弓中部位,此時手背、手腕和小臂幾乎在一條線上。由弓中往弓根上行運弓之前,馬上預感上弓這一動作,是靠大臂提供推力;到弓根時,右拇指斜指向上方,小指自然彎曲,並能輕鬆自如活動和頂住弓杆,以平衡另一端弓的重量,使弓與弦在運行中走直線。

弓根:當弓子在弓根部位時,樂器和手臂形成一個 「 三角形 」 形狀,手腕形成稍彎曲的一個支點。 


弓中:當弓子放在弓中部位時,手臂從肩部自然下垂,手背、手腕和小臂向乎在一條直線上,弓子中部與樂器、身體的位置成 「 方形 」 形狀。

弓尖:當弓在弓尖的部位時,整個右手臂幾乎伸直,肘部稍微向內翻,肘部所形成的角度幾乎是個 「 平角 」 。這一運弓動作是用小臂伸直帶動大臂推弓來做的。 

弓法有哪些?

當小提琴學習者真正進入練習教程的階段時,無論是《沃爾法特》、《開塞》,還是《克萊策爾》,他們的第一課都是分弓練習,這是因為分弓(Detache) 和連弓(Legato)是小提琴演奏技術中最基本的兩種弓法,其他諸如波弓(Portato)、頓弓(Staccato)、衝弓(Martele)、跳弓 (Spiccato)以及在四根弦上的滾奏、符點弓法、切分弓法等等,無不都是從這兩種基本弓法中派生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首先必須練好分弓和連弓的運 行軌道及發音的原因。有了這個堅實的基礎,掌握其他常用的弓法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首先要抓緊基本功的訓練,如音階(雙音音階七級以上),琶音的練習是絕不可放鬆的。

對於練習曲可用以下幾種練習方法:

一、慢速練習慢速練習就是一面放大鏡,能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都擴大,使演奏者謹慎地注意到音樂的每個細節,以便於有的放矢地逐個解決問題。

二、重點、難點練習抽一部分時間對重、難點進行強化訓練,有目的、有標準地片段分段練習幾遍,遠比一味不停地從頭至尾反覆快速練習幾十遍的效率要高得多。學會分析、思考,把難點化解逐一去解決它,從多種角度練習,這樣就會像燒開水一樣達到沸點。

樂曲練習方法如下:

1、練習演奏速度,表達好音樂形象。快速片段不要一開始就快拉,「欲速則不達」是許多人的教訓。慢練細練起步,逐漸加快速度,直至達到樂譜所要求的速度。嚴格地練習演奏速度,應該是對著節拍器的,因為它是檢查你的各種速度練習節奏是否準確無誤的最嚴格最好的老師。

2、空閒時間多聽錄音。聽錄音時可以要求考生看著譜子,並拿著筆記錄難點。

三、在音準、節奏都到位的情況下分段練習。如果遇到雙音,可以先分解練習。

四、練前先哼唱曲目。建議考生每一次練習前先唱一唱,唱出表情,而後按照唱出來的表情來演奏,並邊演奏邊在心裡跟著唱。

五、多注意樂句的表達。多注意樂譜中的表情記號,還可以通過錄音把譜子上沒有的表情記號添加上去。這樣就可以完美地表達出樂曲所描繪的意境。

六、練習時,要心、手、耳、腦並用。所謂心是帶感情的演奏;耳是自己演奏最好的鑑別器,邊演奏邊聽才能找出自己的弱點和不足;腦是演奏時要思想高度集中。所以再次提醒廣大考生練習時不要光是用手機械地演奏,這樣才能提高演奏的質量。合理安排練習時間1、基本功:半至一小時2、練習曲、樂曲:慢練半小時,重、難點練習一小時左右,從頭到尾快速練習半小時。以上視級別高低酌情增減。

學琴沒進步、練琴沒效率、家長不知如何陪練,推薦柚子練琴!!!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領取一節陪練課!

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初學小提琴持弓運弓遇到的問題
    而這些動聽的音樂如果沒有良好的小提琴基礎與良好的技巧,算你心中有再多的音樂也無法透過樂器表達出來!雖然小提琴看似簡單,但小提琴基礎可是要扎紮實實的努力練習,才能有好的演奏喔~以下這些是初學小提琴右手持弓運弓遇到的一些問題!◈ 初學小提琴在運弓的時候,很難拿的的穩定…….運弓時弓會抖,自然拉出抖音,使得空弦聲音不乾淨,中半弓特別明顯。
  • 淺談初學小提琴要注意的事
    今時今日的小朋友,懂得一兩樣樂器可能已經是平常事,而小提琴一直是熱門之選,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初學小提琴要注意的事。
  • 初學小提琴學生和家長必看的調音指南
    不會調音的學生和家長理由多種多樣:轉不動、聽不準、不知道怎麼調、不會用調音器、沒有鋼琴等等。他們就用這些理由等到每周一次上課讓老師調。小提琴在每次拉之前都需要「調音」,而且調音是可以很簡單就學會的。接下來給大家簡單講一下方法。首先,小提琴的調音是從 A 弦(第二弦)開始的,因為 A 是國際通用的標準音,所有樂器的調音都要從 A 開始。
  • 【小提琴自學】自學小提琴你不得不知道的14個問題?(上部)
    西安音樂圈 微信號:XianMusic029每天分享音樂趣聞,音樂知識等信息。音樂愛好者一定要關注的微信帳號。
  • 初學吉他入門,這些樂理一定要學,否則很難有長勁
    初學吉他要學哪些基本樂理知識呢,今天就徐哥的心得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高手們多多指教。吉他初學入門必學樂理之一:音階對於第一次接觸吉他的人,第一個樂理知識,就必須知道什麼是音階。音階說簡單點就像臺階,是用來標記音高的符號,用簡譜的方式表示,就是咱們常說的1234567七個音階,也是現在流行的一種標記音高的記譜方式。
  • 手把手教你給小提琴換弦!
    換琴弦對於初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完全不會換人要是碰上了斷弦,這琴就不用練了,只能等到上課的時候老師幫忙換。換得不好的不是弦軸沒纏緊就是弦沒理順打了折,沒拉幾下又斷了。斷弦打臉這事可不是鬧著玩的。這裡就用詳細的圖片告訴你怎麼給小提琴換弦。首先看琴頭的弦軸的依序,1弦為右下第一個、右上為2弦、左上為3弦以及左下4弦(弦之次序由細到粗)。
  • 小提琴|知識百科
    如果你想學習提琴,又或是你正在學習小提琴,那麼你就要看看以下小編教你如何選購小提琴,和小提琴學習入門教程的相關知識了。小提琴(義大利文:Il violino )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小提琴構造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
  • 初學小提琴左腮(下巴)疼怎麼辦?
    不管怎樣,拉小提琴左腮(下巴)都有可能疼,只是個人疼痛程度不一,或初學者和持琴方法不當者疼得厲害些罷了,當然,連續拉琴時間很長有些疼痛也很正常。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儘量減輕疼痛的問題,事實上,如果你拉琴多年,而且方法及連續演奏時間得當,完全能夠感到不疼。 初學者學練小提琴,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力夾琴,緊張的夾琴只能影響靈活性,加重疼痛感。演奏小提琴準確地講應該叫持琴,不叫夾琴,夾琴好象給人的感覺要用很大的勁,其實持琴只是把小提琴放在左肩上後,再把左腮放到腮託上即可。
  • 初學琴者應該用低端鋼琴!?
    理論上來說,譬如我是初學者,經濟條件又好,我願意買較為高端的琴來作為練習只用,這還有錯了;而我經濟條件欠佳,但是學琴已有一定基礎了,能鑑別樂器之優劣,也可以從價格低端的樂器中挑選出精品,那就不一定非要用名家製造、且十分昂貴的樂器。誠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學生家長買小提琴啟發了我
    結果等下周,哎,她就把新小提琴拿來了,說老師我買好琴了,四千多塊,你看如何。結果發現,是把「錯」琴,不光聲音有問題,壓根按不準音。說趕緊換或者退了吧,奸商直接給她吃了閉門羹。今天想起這件事,它啟發了我。家長買琴,怕老師拿回扣,自己去買,結果碰上奸商,幾千塊打水漂。假如說,有的老師吃回扣,吃得多,他最起碼,要給學生挑把能用的琴吧。外行家長自己挑琴,被人坑幾千塊錢不是錢嗎?
  • 琴羽小提琴呂老師專業解答:小提琴入門很難嗎?
    小提琴入門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基本姿勢(站/坐姿、持弓及夾琴)、空弦演奏三大塊內容。一、基礎知識首先是對小提琴的一個初步認識,了解基礎的構造。 ★夾琴方式1、右手拿起琴(大拇指在琴的面板上,其他四個手指在琴的背面)。2、拿起來放在左肩鎖骨上,用下顎夾住琴,尾板對準喉嚨中間,琴身與人的成45度角。
  • 學小提琴最難的是什麼?知乎上這位大神講的很真實!
    確定卡農是用這玩意拉出來的?小提琴一開始的一兩年是最辛苦的,不是指練習的辛苦,而是「心累」,這一段時間是非常難熬的。我見過的大部分學員(包括我自己),對小提琴的決心和新鮮度保持時間不會超過3個月(甚至這個時長已經算非常不錯了)。面對長時間的吱吱嘎嘎,很少有人能接受。或者心態好的,覺得有進步就是好的,然後就會被身邊的人嘲諷,你這鋸木頭這麼久還這麼難聽呢。
  • 小提琴課堂:在識譜上,家長常遇到的2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識譜上,家長常遇到的2個問題。在初學小提琴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直接接觸樂曲的。因為在後期老師進行講課的時候,會把技巧,重點直接標註在五線譜上,在那裡可以轉折,在哪有技巧,你應該怎麼樣,再講這些的時候時可以明白,並且可以回家自己獨立進行練習。而熟練地用五線譜還可以較好的檢測你自己的獨立練習,自行練琴的目的,是自己是否可以自己獨立的練習新的曲目的關鍵。在日後學習小提琴時,會有很大的提高。所以綜合來說,是需要認真學習五線譜的。
  • 小提琴一把位各調的手指位圖,學琴的你應該用得到
    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初學薩克斯一定要了解這6點基礎知識
    薩克斯管是一種色彩性很強的樂器,它的聲音獨特,帶有神秘的色彩,音色十分迷人,是一種比較接近人聲特點的樂器,因此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薩克斯。那麼新手在初學階段關於薩克斯一定要了解這6點基礎知識。三個音區的薩克斯管都採用相同的指法,演奏者只要能熟練地掌握其中一種,在轉換其他家族成員時,技術上就不必再作變動。只是因為笛頭大小略有不同,需在口型上稍作調整;因管體結構大小有差異,在送氣和按鍵時手感上要做一些適應性練習。
  • 小提琴入門及問題答疑
    所謂『猴子的手指』是指當他們需要按下一個手指的時候,他們往往把所有的四個手指都一起按下去,這是因為他們的手指沒有獨立能力的關係,他們只會像猴子一樣地一把抓,所以我稱之為『猴子的手指』。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他們從來不把手指保留在指板上,就像彈鋼琴一樣,每彈完一個音就把手指抬起來,所以我把這稱之為『彈鋼琴』。
  • 小提琴可以自學嗎?
    小提琴可以自學嗎?許多初學的人都愛問這個問題。而網上眾說紛紜,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個結果。所以再發一下篇文章。
  • 初學吉他,如何練琴才能提升快,高手建議真實用
    小李初學吉他三月,基本的彈唱學得差不多,想學指彈獨奏,可是總是找到不感覺,彈出來總感覺亂,不美,於是向海子請教,今天就海哥講的初學吉他如何練琴才能快速提升水平,來分享一下,希望對愛吉他的朋友和初學的朋友有用,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 初學吉他,如何學好樂理,高手講的這兩招真實用
    「海哥,我對樂理是一竅不通啊,你給我們講講你是如何學得啊?我一看那樂理就懵圈,頭痛!」,初學吉他的小郭看到海哥吉他彈得這麼溜,就趕緊問道。那麼究竟在初學吉他時,如何從零開始起步學會樂理知識,並很好的運用到吉他中呢,達到融會貫通呢?今天就海哥講的學習方法分享給初學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高手們多多指教,專業的老師多多指教。
  • 初學手機攝影|是否需要用「外接鏡頭」?給你2點建議
    經常有夥伴問小月:「這些外接鏡頭究竟有什麼作用?對於初學攝影的夥伴是否適合使用」?加上外接鏡頭,的確能讓我們拍到更多更好的畫面效果,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攝影樂趣,讓初學的夥伴可以堅持拍下去,不至於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比如:加外接「微距」能拍到微觀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