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一把位各調的手指位圖,學琴的你應該用得到

2021-02-16 哆來咪音樂文化

小提琴的把位及其劃分,是從演奏和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便於學習和掌握它。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

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例如,注G弦上,一指按在第一個自然音級A音上就是第一把位,按在第二個自然音級B音上就是第二把位,按在第三個自然音級C音上就是第三把位…..由此往上類推,大概可劃分為14個把位。一指按在自然音級全音中間的半音上。則稱之為半把位,一般視其具體情況,將它劃歸於相鄰的上面或下而的把位之中。

圖|小提琴換把位記憶方法

我們開始學琴,都是先學第一把位,即離弦枕最近的這個位置。然而,我們只有四個手指按弦,在第一把位上,按了 fa(1指)、 sol(2指)、 la(3指)、 si(4指) ,再高一些的音就夠不著了,這樣就需要左手向高音位置移動,才能夠著更高的音,這就是換把(位)。

當然,首要學的就是第一把位。因為第一把位是一切把位的基礎,小提琴第一把位凝聚了眾多的小提琴基本技術要素,諸如小提琴左手基本手型、演奏基本指法、半音與全音的關係、揉弦的基本方法等等。沒有學好第一把位,其它把位都難以學好。

學會了第一把位,就具備了把位概念,就有了換把的基礎,更進一步,能拓寬小提琴音域,豐富小提琴的表現力。同時,也熟悉了怎樣與右手協調,為全面提高小提琴技巧打下基礎。

所以,在小提琴初學階段,就一定要重視第一把位的操練,不能這個基礎把位還沒學好,就試圖練其它把位,或者就開始練習換把。否則,基礎不紮實,勢必影響其後的學習,使其他技術要素無法得以正確地吸取和發揮;或者根本難以將小提琴的訓練繼續下去。

「一把位」各調手指位圖,

你應該用得到!








附:小提琴樂譜常見符號

如果你喜歡音樂

那快快電話諮詢加入我們吧

↓↓

·二十多年的建校歷史

·多年度省市先進教學機構

·山葉音樂教學理念

·市內四所學校 設施一流 就近上課

·組織學生參加國際藝術交流

·定期舉辦山葉藝術家演奏會

·定期舉辦安陽山葉國際音樂節

·定期舉辦各類音樂賽事

·經常舉辦音樂類各種專業的師資培訓

·中國音協全國樂器考級

·向各大音樂院校輸送大量優秀學員

文峰校區

15236560408

地址:文峰中路老丹尼斯對面新華購書中心(西南角上三樓)

文化宮校區

13213298712

地址:彰德路與燈塔路交叉口哆來咪琴行負一層

東區校區

15090033217

地址:德隆街與曙光路交叉口東南角

鐵西校區

18790766286

地址:文峰大道與梅東路交叉口向東200米(龍安區檢察院)向南200米

感謝有您!讓我們一起享受音樂!

世界名琴—山葉

---

樂器行業唯一世界500強企業,公認的世界頂級名琴,

在過去的66年一直保持全球銷售第一!

鋼琴、管樂、打擊樂、吉他、爵士鼓、電子鍵盤

識別下方二維碼

查詢山葉授權門店

相關焦點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小提琴自學】自學小提琴你不得不知道的14個問題?(上部)
    每一首新曲,不管原始速度如何,剛開始一定要慢練;各種演奏技巧,必須依照教程安排循序漸進,絕不可音還沒拉準就開始揉弦,或一把位還不熟悉就練習換把,等等。  不少人接觸小提琴,感到很茫然,不知一開始該練些什麼。有些人大膽,信手就拉經常隨口唱的歌曲、小調,更有甚者直奔名曲什麼的。其實,在熟悉並作好小提琴左手持琴、右手持弓基本姿勢後,下一步應該是著手運弓練習發音了。
  • 學藝術有用嗎?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
    學藝術有用嗎?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1.小提琴需要練童子功,也就是練手指,起步學年齡較小。拉左手練習不能間斷。(配圖1是我淘到的很好的左手練習庫存書,供琴童爸媽參考),無論拉到什麼時候,左手練習就要練到什麼時候。
  • 學小提琴到底難不難?為啥那麼多人都說小提琴難學?
    要讓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說我們左手手型的固定,大拇指在琴頭位置究竟擺在哪裡正確?什麼調性用什麼樣的手型,為什麼要這樣?老師一定要講清楚,我們說左手的上下動作、左右動作、前後動作,手指定位究竟是為了什麼?小提琴弓法訓練的七個平面,究竟如何訓練?為什麼要用七個平面動作去訓練?
  • 初學琴者應該用低端鋼琴!?
    學琴的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那就是,剛開始學琴的時候,買一把較為低端的琴,美名其曰「練習琴」,然後隨著學習時間、演奏技巧的深入,逐漸更換,再換成越來越高端的琴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通過伸張,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伸張,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通過緊縮,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緊縮,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通過伸張或緊縮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隨後各指進入一個新的模糊把位---半把位。它可以高半個音,也可以低半個音。或一個音,它的把位不明確。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的方向來分可以分為:上行換把即向更高的把位換。
  • 學小提琴真的這麼難嗎?
    什麼是科學的訓練方法,我們想今天訓練目的就是為了今後的發展,就是要能演奏出一些高難度的作品,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我們現在所訓練的每一步都很重要.這個問題老師在教學生練琴之前就要弄清楚,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讓學生這麼做,如果不這樣就不會達到這個目的.要讓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說我們左手手型的固定,大母指在琴頭位置究竟擺在哪裡正確,什麼調性用什麼樣的手型,為什麼要這樣.老師一定要講清楚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前最後一個按音手指---過渡音,到新把位時奏出的音,包涵在音符行進中,(向上或向下)還是在音符外分為: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的形式不同分為:小提琴琴換把按照換把時在同一根弦上還是在另一弦上分為:此外還有雙音換把的,3度6度8度等的同度換把。
  • 學小提琴最容易「死」在哪?
    學琴的你們對於這些都掌握了嗎?相信不少人都是「死」在某一個技巧或者某一個練習瞬間。今天,琴姐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學琴之路,你最容易「死」在哪一塊?當然,琴姐指的是學小提琴的難點,小提琴讓你抓狂之處,也許,你不覺得,但講真,大部分學琴的人就是這麼認為的。
  • 學小提琴需要注意什麼?你的孩子真的適合學小提琴嗎?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讓孩子學小提琴,不僅是因為小提琴在樂器品類中不容置疑的地位,更是因為小提琴能給孩子帶來的改變是一生的。你會發現,每一個學小提琴的孩子,行為氣質上都很有魅力,很優雅,而因為常年學習小提琴,他們也練就出堅韌,毅力,有耐心,不服輸的精神。
  • 學小提琴,是買新琴還是買舊琴好?
    假如你的職業需要一把古舊的名琴,假如你的聽覺經驗是以舊琴為主而拒絕接受新琴的聲音,假如你在買琴時還考慮把琴當作一種古董藝術品來保值與投資,那麼當然要買一把古舊名琴。但要注意,一開始聲音好的新琴,應該是越拉越好。假如聲音變壞了,最常見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由於琴板、音柱、琴馬等每一個由木材製成的部件,受空氣的溫度、溼度、空氣的流通、琴體的壓力,扭力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形,其變形的程度遠大於那些木材在未被加工之前,處於整塊毛坯原料時的狀態。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通過伸張,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伸張,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通過緊縮,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緊縮,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通過伸張或緊縮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隨後各指進入一個新的模糊把位---半把位。它可以高半個音,也可以低半個音。或一個音,它的把位不明確。
  • 15歲漂洋過海去學小提琴,然而,為什麼非要漂洋過海?
    Kristen:請問老師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琴,為什麼決定要走專業道路,在學生時代怎麼平衡文化功課和學琴時間的安排?我女兒6歲,如果現在開始學,在找老師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範晨君:我六歲學琴,決定走專業路線是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在小學期間文化課比較輕鬆時還是好平衡的。
  • 初學小提琴,這些知識你一定用得上!
    此時小提琴已經傳遍歐洲。但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一說是起源於「烏龜殼琴」,有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忽然聽到一種悅耳的聲音,他仔細一找,原來是踢到空龜殼,龜殼震動發出的聲音。他回家一琢磨,發明了一種類似空龜殼的樂器。小提琴的琴孔還是龜背殼演變的樣子。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小提琴在管弦樂隊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樂器。
  • 學小提琴,原來還要知道這些!
    學小提琴不是一件美差,需要付出努力,更需要日復一日地堅持,這恰好是磨鍊孩子耐心、毅力的時候;而當孩子取得了成績,又增強了自信和克服下一個困難的勇氣。  備忘1     手、耳條件好  孩子是不是喜歡聽音樂、唱歌,是不是喜歡聽弦樂,如果是,這孩子就有了學習的基礎。
  • 學小提琴,音準想要好,這3個基本功必須打好!
    作小提琴的愛好者在學習和演奏小提琴時往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音準問題,自己所演奏的旋律總是那麼刺耳,卻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本文主要說的是小提琴提高音準的幾個妙招。日常練琴如何建立良好的音準?正確的持琴姿勢良好的持琴姿勢是小提琴演奏成功的基礎。正確的方法是將琴放在左肩鎖骨上,使下顎貼在腮託上,左肩稍稍聳起,用下顎和肩將琴夾住,琴向前方偏左約45度。
  • 二十四歲了,還可以學小提琴嗎?
    而當你真的下定決心要學小提琴了,也肯定是經歷了從感性到理性的一段心路歷程,那麼我們就理性地分析,假設你24歲了還能否學好小提琴這件樂器。這個問題還會伴隨你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網友問「本人打算上大學的時候學小提琴,但聽朋友說小提琴需要『童子功』,長大了手指不靈活,不好學,三把位以上的音就很難拉準,業餘5級以上就很難考之類的.著實是打擊了我一下。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樣,那通過練習,可以把音拉準嗎?」
  • 學小提琴,花錢知多少
    比如人第一次買一萬塊錢的小提琴,覺得好貴啊,怎麼還有上萬的琴,就為這個木頭琴真是下血本了。再買兩次,漸漸覺得,一萬算什麼呀,這價格很正常嘛,很多琴都是上萬的。之後又花更多的錢買小提琴,翻回來思索,一萬塊錢的小提琴,還叫琴嗎,能用嗎,會不會太差了?產生懷疑。這位跟教授上課的女生,當時大概七八級考級的程度,可以肯定的是,教授的課會令她獲益。現在很多家長在網上問,怎樣給孩子找小提琴老師?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小提琴應該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了吧 我們小提琴老師曾說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為小孩子的手指比較柔軟和靈活 從小學習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較能活動得開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學琴更快 像小提琴裡有《梁祝》裡第二部分的內容 要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處愉悅的時光 就對手指要求特別高 按弦換弦都要快小提琴沒有本身固定的音 所有的音準都要自己找 不像鋼琴 調好了直接彈就可以 初學小提琴的時候老師會在指板上佔膠布啊之類的方便找音
  • 一位專業鋼琴老師的「大白話」:小孩為什麼要學琴,怎麼開始學?
    上期的 「遊泳教練跟你說」 ,科班出身的帥哥教練回答了關於孩子遊泳的幾大焦點問題,得到很多讀者歡迎。今天咱們請的也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專業老師,跟大家說說在小孩學琴這件事上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這位美女鋼琴老師叫吳斯如,自幼學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研究生)專業,目前在上海、杭州兩地教鋼琴。雖然還很年輕,但前前後後教小孩學琴有十多年,不少學生還走上了專業音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