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體醫結合健康關口前移 樂活空間解決...

2020-12-23 上海市人民政府

  健康快樂的一天從樂活空間開始,這裡是老年人運動的專屬空間。每天,顧阿姨都要到徐匯區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的樂活空間進行康復鍛鍊。幾個月下來,顧阿姨原來偏癱的右手握力提升了,肌肉也一點點練出來了,「經過鍛鍊,我對康復有了信心」。

  像顧阿姨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張阿姨也告訴記者,「別以為老年人健身只是跳廣場舞,樂活空間有專為我們設計的健身器械,還有專業健身教練,我們要健康活到100歲。」

  老年人不再滿足於活動腿腳

  2019年6月10日,康健街道的樂活空間對外開放。有81.27%的老年會員患有兩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靜脈曲張、肩頸腰腿痛、糖尿病、帕金森等。通過鍛鍊,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康健街道的老年人比例達40%,樂活空間受老年群體歡迎,不少居民天天來打卡。

  樂活空間的律動系列產品由尚體健康科技自主研發,是老年人的專屬健身器械。多功能律動動態步態訓練器,老人可以在機臺上進行步態、柔韌、平衡等訓練,幫助恢復肌體功能。尚體健康科技創始人王海龍說:「從以前的社區健身苑到現在的樂活空間,老年人的健身需求發生變化,不再滿足於活動腿腳,需要高品質服務。樂活空間創建的初衷就是體醫結合,我們跟醫院進行項目合作,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化管理,達到體醫結合目的。」

  公建民營模式取得社會效益

  樂活空間作為國內首個面向老年群體健身的項目,為上海構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16年,大寧路街道聯合尚體在粵秀名邸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開設了全市第一家嵌入式社區老年人「體養融合中心」,首創樂活空間概念。目前,大寧路街道已有7家樂活空間,全部免費開放,至今已服務14萬餘人次,這種公建民營模式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

  「示範樣板房」一個接一個。2018年5月,楊浦區殷行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啟用。殷行街道常住人口近20萬,老齡化程度達43%。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殷行健身中心引進尚體,政府與市場深度合作,提高公共服務效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更高。

  樂活空間向外省市輸出

  近年來,上海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推進了養老事業多元化發展。樂活空間的模式已向外省市輸出。湖南長沙和浙江嘉興的樂活空間本月將開門迎客。

  數據顯示,在運動健身中多投入1元錢,就可以在醫療中減少7至8元的支出。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吳雪萍長期跟蹤社區老年人體養融合項目,她認為,社區型老年運動健康中心給社區老人提供了極大便利。樂活空間讓老年人通過適宜、適量的運動,改善身體機能,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健康關口前移。

相關焦點

  • 打造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 徐匯樂活空間解決「老年人去哪兒健身」
    張阿姨也告訴記者,「別以為老年人健身只是跳廣場舞,樂活空間有專為我們設計的健身器械,還有專業健身教練,我們要健康活到100歲。」  老年人不再滿足於活動腿腳  2019年6月10日,康健街道的樂活空間對外開放。有81.27%的老年會員患有兩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靜脈曲張、肩頸腰腿痛、糖尿病、帕金森等。通過鍛鍊,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 這個市委書記到過的尚體樂活空間,到底是怎樣紮根社區的?
    尚體健康科技創始人王海龍告訴記者,「從以前的社區健身苑到現在的樂活空間,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在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滿足於活動腿腳,而是需要高品質的服務。樂活空間創建的初衷就是體醫結合,不少老人的失眠、便秘、腰椎間盤突出等慢性病通過運動得到改善,所以我們也在跟醫院進行項目合作,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化管理,更好地達到體醫結合的目的。「
  • 為了這件關係市民健康的大事,李強今天來到社區健身中心、市民體育...
    加快設置一批布局科學、功能豐富、特色鮮明的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更好激發廣大市民群眾的健身動力和參與熱情徐匯區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是全市首家社區體育場,總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年服務超10萬人次,已經成為社區居民家門口健身鍛鍊的好去處。
  • 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國家體育總局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十四五」時期,圍繞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及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目標,我們要堅持以不斷滿足人民的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為主線,以提升群眾的體育參與水平和質量為核心,積極倡導運動促進健康理念,拓展公共體育空間,開展科學健身指導,解決好人民群眾去哪兒健身、怎麼健身等問題。  要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
  • 杭州這個學習型社區,打造「樂活」文化家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楊劍俊這幾天,杭州三墩鎮自在城東苑社區「樂活」文化家園裡傳來陣陣歌聲。社區黨組織換屆後的第一件民生實事,就是開放社區文化家園。特色為什麼是「樂活」?據介紹,自在城東苑社區轄區住戶3605戶、常住人口12000餘人。社區居住人群以事業單位和外來創業人員為主,注重教育,轄區內包括兩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及一所中學,是一個學習型社區。社區家庭結構以70、80及90後年輕父母親和小孩為主,比例佔到三分之二,也是一個年輕型社區。
  • 五年投入三億打造「公眾健身房」,青島居家健身成全國典型
    制定發布疫情常態化十五大行動方案,啟動全民健身月,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登山節、社區健身節、沙灘體育節,組織「十百千萬」健康大使選拔活動,形成千人帶動、萬人參與的局面,有效滿足了疫情期間群眾健身健康需求。以變應變,危中尋機,做到了疫情時期全民健身不斷線,賽事活動數量和強度不減,我市居家健身經驗做法被國家體育總局作為典型向全國推廣。
  • 未來社區賦能城市有機更新 | 台州黃巖東浦社區九大未來場景搶先看
    結合地鐵站點,打造智能雲公交(區域型公交)環路串聯整體,接駁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需求;道路斷面系統為未來無人駕駛留有空間;交通管理雲平臺,提供共享停車和充電系統;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線上社區物流服務中心。實現"人"暢其行,"車"暢其道,"物"暢其流。
  • 印力上海把握「最後一公裡」藍海,打造滬蘇社區商業新生態
    此外,樂購express便利超市、錢大媽生鮮、銀吉姆健身、海王星辰健康藥店等生活服務商戶滿足了業主衣食住行的需要,彌補了周邊綜合社區配套服務的空白。 項目在為片區率先引入了歐德福精品超市、KFC、德莊火鍋、domifit健身、蘇勝教育、萌藝點培訓、嬰知島等知名連鎖品牌的同時,也注重建築場景和購物環境的營造。   項目西區與軌交4號線無縫對接,採用獨有的水岸橋面設計,並通過地下人行通道直連東西區,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閒漫步的場所,也營造了愜意的空間環境。
  • 解析2020中國健身趨勢 減重、青少年體育上榜
    可見國人對減重的熱情不減,青少年體育迅速升溫,同時體現出國民對自身形態及健康的要求提高以及對青少年人群體育關注度加強。  TOP1 減重運動  減重運動主要是以減重為目的進行的多類別整合的運動健身方法。
  • 後疫情時代健身趨勢 減重運動位居榜首
    根據《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除了減重運動高居榜首之外,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員培訓與認證,青少年體育、有氧健身也名列前茅,此外,生活方式醫學首次進入榜單。這一結果說明,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的運動量有所下降,並可能造成體重增加,而大眾對於健康卻有了更高的關注度。
  • 運用人工智慧打造家門口的「嵌入式」養老 曹楊新村街道獲國家級殊榮
    原標題:運用人工智慧打造家門口的「嵌入式」養老,曹楊新村街道獲國家級殊榮   依託
  • 2020年寧波市「體醫融合」全科醫生運動處方業務培訓班圓滿閉幕
    近日,由寧波市體育局、寧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承辦的2020年寧波市「體醫融合」全科醫生運動處方業務培訓班在海曙區天港漫非酒店開班。共有來自寧波市各區縣(市)的56名全科醫生參加。
  • 十三五期間健身全民總動員 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群眾健身更加便利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來,青島市共計投入約3億元,著力解決市民健身去哪的問題。僅2020年,就藉助「市辦實事」,全年建設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場地102片,加快老城區健身設施改造,更新新建600處健身設施;拓展金邊銀角,建設口袋公園、森林公園、時尚健身公園104處;融合時尚元素,建設社區健身吧26處、建設時尚運動公園4處,建設智能健身設施20套,為20個試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置健身器材,群眾健身更加便利。
  • 建設美好家園 描繪幸福畫卷——吉木薩爾縣創建「健康社區」工作...
    近年來,吉木薩爾縣從細處、實處著手,創建「健康社區」,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健康文化氛圍,引領轄區居民創造健康生活,提升居民的獲得感、滿意度,共同建設健康文明和諧的社區。打造服務場所,唱響和諧幸福歌「社區為我們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練習交流的平臺,茶餘飯後可以來這裡信手塗鴉,也可以臨帖練字,讓我們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葦湖巷社區居民王秀萍說。
  • 12月19日 讓生活回歸社區,重塑空間的N種美好方式
    這裡是鄰裡歡聚的樂活場,是孩子的藏寶地,是忙碌一天後的休閒所,是有趣的靈魂自然相遇的地方,這裡是綠都中梁·青雲賦社區專屬無邊界架空層——雲境生活體驗館。  但是談到架空層,你的腦海中浮現的場景可能是破舊散落的雜物、隨意停放的自行車電動車......洛陽目前大多數社區「架空層」的現狀是:高度不滿足設計要求,而且做法比較簡單,只是將結構落地,大多用作了室外停車、管道層、雜物間等功能,沒有細緻的景觀設計和場景打造。   我們理想的社區生活就是這樣的嗎?答案是NO!
  • 打造羊馬新城品質社區,進階城西優居生活城
    ,不只是建築與景觀的結合,更要能夠滿足不同群體和場景的需求。在規劃景觀以及社區配套之初,應充分考慮人與景觀的互動性,人與景觀的融合性,考慮不同居住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生活要求。恆大西辰綠洲,以創新性的規劃設計,為你打造全齡段樂活社區,充分滿足兒童、青年以及老年不同年齡段的生活空間。
  • 五年投資3億促進全民健身!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組織群眾身邊的健身活動,通過舉辦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提供群眾身邊的健身指導,逐步實現了全民健身總動員,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了全民健身當中。群眾健身更加便利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來,青島市共計投入約3億元,著力解決市民健身去哪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基本建成了城區「8分鐘健身圈」,農村基本實現了健身設施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