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學院於2020年12月28日發布了《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在後疫情時代,減重運動在中國高居榜首。與國外的在線訓練位列榜首相比,中國的這一趨勢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國新冠疫情的成功應對。而在未來,科學健身將在我國衛生健康事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根據《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除了減重運動高居榜首之外,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員培訓與認證,青少年體育、有氧健身也名列前茅,此外,生活方式醫學首次進入榜單。這一結果說明,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的運動量有所下降,並可能造成體重增加,而大眾對於健康卻有了更高的關注度。
中國健身趨勢調查課題組代表黎湧明分析:「疫情只會加重大家對減重的需要。所以減重以及經由健康飲食,經由有氧運動去實現減重,依然是我們未來一年的這個最主要的健身趨勢。」
而同期發布的《2021全球健身趨勢》排名前三的依次為在線訓練、可穿戴設備、自重訓練,其中虛擬實境健身訓練也排到第六位,相比往年有了顯著的變化。這也是全球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健身行業的一個投射,居家在全球很多國家依舊是疫情下的一種重要應對措施。
與會專家對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的調查結果進行了點評。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馮連世認為,健身行業是體醫融合的重要陣地,對健身趨勢的預測將有助於提高體醫融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上海市體育局一級巡視員趙光聖表示,中國健身趨勢調查的結果將為政府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提供重要參考。上海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強調,中國健身趨勢調查的結果驗證了我國新冠疫情的成功應對,科學健身未來將在我國衛生健康事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國健身趨勢調查是上海體育學院和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聯合開展的調查,該調查旨在通過在線問卷的方式詢問國內健身行業的從業人員來預測未來一年的中國健身趨勢,為國內健身相關的企業、俱樂部、高校、醫療機構調整未來一年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設備研發提供參考。近年來,上海體育學院成功申報了體能訓練、運動能力開發兩個本科專業,以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啟動了運動促進健康的體醫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工作;打造了「社區健康師」,整合校內專家資源深入社區,指導社區居民「如何吃、如何動、如何防、如何調」;醞釀了專業和院系調整,以國家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人才招生和培養。「十四五」期間,上海體育學院將積極推進體教融合、體醫融合、產教融合和交叉學科融合,在「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過程中爭取有更大作為和更大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雲 實習編輯:龐心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