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場關於健康生活方式的浪潮,爆款健身網紅產品筋膜槍幾乎成為每一位運動人士的生活必備,而瑜伽墊、動感單車、跑步機、划船機等居家健身產品,也都成為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爆款。一個家庭運動消費品廣受歡迎的新時代,來了。
文 / 黃夢婷
編輯 / 曹田一
都市白領趙琳在雙11購置了一臺Keep動感單車,除了平時工作繁忙、去健身房的時間並不規律以外,讓她產生購買動力的是知名博主「野生珍妮」用動感單車減肥的視頻,立竿見影的效果使她下單同款。
博主野生珍妮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減肥視頻,很具有激勵效果
減肥塑形、改善體質、健康利好、社交需求……運動的多元價值正在得到普及,突發的疫情更是刺激了更多家庭健身新需求,圍繞「吃、穿、用、練」的運動場景裡,更多人開始樂於為健康生活方式買單。
今年雙十一,各家平臺都有「健康生活不能只靠保溫杯」的健身消費數據:據京東平臺的數據顯示,瑜伽服飾成交額同比增幅407%;普拉提器械成交額同比增幅368%,而在蘇寧易購,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新一代運動品牌Keep也披露了今年相關銷售成績:Keep智能動感單車、加寬瑜伽墊、瑜伽軸等產品都在今年雙十一斬獲同品類銷量第一成績。隨著中國國貨產品的品質提升,性價比以及品類豐富等優勢逐漸凸顯,在大健身消費的趨勢下,國內運動科技公司就有盈利新機會。
Keep運動消費品的當紅產品:瑜伽墊
運動場景轉移,消費者多元購買力被激發
曾經,撬動中國用戶的健身消費力,似乎只是花費大幾千元置辦一張健身卡,但是較為高昂的費用,攔住了那些沒有高消費力的普通人群。隨著健身場景的多元化轉移,很多人也意識到,倘若要滿足日常鍛鍊的需求,去健身房並不是唯一選項。
挖掘除健身房以外的泛運動人群的消費力,則是Keep這類網際網路運動公司能夠突圍的差異化優勢。
跟著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博主學健身的時候,視頻裡的瑜伽墊、彈力帶、小啞鈴是跟學「必備教材」;
2020「宇宙健身博主」帕梅拉視頻裡,瑜伽墊、彈力帶等產品都有出現
打開各大社交平臺的「運動後如何按摩和拉伸」,筋膜槍和泡沫軸成為各大博主的安利好物。
歐陽娜娜推薦用肌肉放鬆按摩棒放鬆肌肉
每次去戶外跑步的時候,無處安放的手機和鑰匙該歸置何處,臂包和腰包應運而生;瑜伽球、瑜伽磚、小啞鈴等瑜伽類產品,更是很多女生在學瑜伽的時候都會下單的運動消費品;在家置辦一個跑步機、動感單車、走步機、划船機等大型器材產品,打造家庭健身房,是更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首要考慮。
不少人都將動感單車等器械搬進家裡,打造家庭健身房 圖/微博@肥女日常
這些在不同運動場景下的消費品需求,該如何滿足?Keep看到了商機。
從2018年起,Keep開始圍繞新運動消費場景進行布局,構建以智能硬體、運動服裝、健康輕食、輔助訓練器械,還有運動周邊商品在內的產品,用美好、簡單、有效,同時可以輕鬆購買的運動產品,滿足用戶多場景下的運動消費需求。
經過三年發展,運動消費品已經成為Keep商業化的新引擎。
年銷售額達10億規模,爆款產品撬動垂類消費者需求
Keep合伙人、副總裁劉冬告訴氪體記者,「目前公司運動消費品已經有上千個SKU,年銷售額已達10億元。」需要提及的是,這是在Keep尚未搭建線下渠道,僅憑天貓、京東和自營商店取得的銷售戰果。
Keep天貓商城裡的運動消費品
11月18日晚,Keep在抖音上舉辦了主題為「刷爆卡路裡」的超燃直播夜,共上架70多款的熱門運動商品,當紅00後小花歐陽娜娜以新晉活力喚醒官的身份坐客直播間,向用戶推薦運動好物,據悉,在這場長達7小時的直播活動中,總計有超過455.5萬人觀看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11裡,Keep智能動感單車C1在天貓健身車/動感單車類目商品交易指數排行榜裡榮登榜首,單品單天成交額突破1000萬元。此外,瑜伽墊、泡沫軸等單品,榮登電商平臺的各類目交易指數榜首。
極快破億的銷售額,讓Keep上榜「2020『國貨之光』中國品牌榜」,並且還斬獲聚划算頒發的「新銳運動品牌」榮譽。
來到2020年底,Keep的商業模式更加清晰,2億用戶規模與10億運動消費品是金字塔底座,更具互動感的內容如直播課以及成套的運動解決方案是金字塔頂尖,是用於提高用戶品牌增值感的一種體驗。
「Keep運動消費品的研發,都是貼合2億用戶的需求而來」,劉冬曾分享過產品背後的邏輯,「當前用戶在瑜伽墊上不只是做瑜伽,還會有卷腹、平板支撐等多種運動項目,加寬加厚成為用戶的新需求,採用TPE材料讓觸感更舒服。另外還有Keep智能動感單車,智能調阻讓用戶可以更集中在運動中去。」
Keep智能動感單車ETM智能控阻系統
一位運動行業從業者則向氪體指出,除了用戶體量,內容成為了Keep「降維打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其實,大部分健身用戶並非專業運動人群,比如一個99元還是129元的瑜伽墊,它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別?Keep的用戶體量,搭配專業課程內容和大量PUGC內容,都為用戶的選擇提供了專業運動背書。」
在採訪的過程中,一家體育公司的負責人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告訴氪體記者,自己剛剛在雙11入手兩架C1動感單車,分別放在公司和家裡,選擇Keep的最關鍵理由就是平臺提供的教練課程與直播課,「優質內容能讓自己更主動的運動,而且運動數據的積累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分享,比較有成就感。」
品牌資產+增值體驗,Keep成新一代運動品牌的底氣
凝聚2億用戶,Keep已經成為一家國民級運動公司,而如何圍繞這些用戶的需求,提高產品復購率,關鍵在於塑造品牌,以及持續、多元化的運營能力。
從元氣森林到喜茶,從三隻松鼠到完美日記......一種觀點指出,隨著行業升級與消費力提升,在衣食住行等「社會基本秩序」層面,當下中國社會存在大量誕生國民級品牌的機會,同等視角來看,邁過10億銷售額、2億用戶量的Keep,也將迎來自己的「下一步」。
Keep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三級火箭」:
一級火箭:作為一個健身工具,研製近千套PGC課程內容,滿足用戶在家健身需求;
二級火箭:打造「科技互聯的運動生態」,圍繞用戶的「吃穿用練」全生活消費場景,推出上千種類的運動消費品,一站式服務用戶的運動生活;
三級火箭:家庭健身的解決方案,全面聚焦家庭健身場景,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
內容起家走到E輪融資檔口,Keep慢慢摸索清楚,大健身消費浪潮之下,通過好的內容和這些熱賣的運動消費品,有機會成為一個「新時代運動品牌」,為每一位想要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中國人服務,當然要實現這些目標都極為考驗Keep的品牌價值和持續運營能力。
從銷售結果來看,Keep經營日久的品牌力貢獻良多,運動消費品取得的成績,一部分得益於長期積累的品牌資產加持——持續激勵用戶對健身的興趣,並且通過明星合作、聯名IP、線下快閃店等多元化運營方式,提高品牌在大眾心中影響力。
在我們的採訪過程中,一位曾經購買過Keep和Line Friends聯名運動手環的王倩,就是為了上Keepland課程不用拿公共心率帶、並且自己也是布朗熊粉絲而產生了消費行為。
Keep與Line Friends聯名的啞鈴產品圖
科技速度已經發展至今天,用戶對優質內容的渴望早已飛躍。就像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一樣,持續輸出優質影視內容來滿足VIP用戶,而Keep同樣在提高運動課程質量和單品使用黏性而提升運動增值。
比如今年上線的直播課,還打造直播教練天團,給用戶一個全新的內容體驗,並且也是Keep課程體驗的升級,同時也是未來運動行業在網際網路上的升級。
Keep直播教練天團
從運動工具到運動品牌,Keep的商業化之路成為了網際網路運動領域的一個典型,抓住當下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並滿足垂類用戶運動消費需求,注重品牌資產和用戶運動服務體驗,這樣的商業拓寬之路,將會讓Keep這類公司擁有更多可能性,中國運動用戶也有了更多的健身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