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喜歡看武俠,喜歡的是武俠世界裡熱血江湖,仗劍紅顏。喜歡的是武俠江湖裡有酒、有肉、有兄弟。喜歡的是武俠江湖裡快意恩仇,有人對你使陰招,有人當面損你,揍就是了。武俠江湖裡,把我們平時生活中壓抑著的想法,通過這個「江湖」得以馳騁。
所以,同樣是《天龍八部》的主角,福緣奇佳、有人主動把妹子送到身邊的虛竹卻並沒有多少人嚮往,而更多人則對蕭峰的豪情心生嚮往,想像著自己化身戰神,降龍十八掌之下,敗盡仇寇,群雄束手。
蕭峰的世界,無他,唯「快意」二字
蕭峰見到段譽,誤以為是慕容復,說結交就結交,上去就鬥酒,鬥酒完了比拼腳力。比不過段譽就坦然認輸,心胸坦蕩磊落,不為虛名羈絆。而在少室山下與群雄一戰,看慕容復敗給段譽之後卻暗施偷襲,頓時直言「我蕭某大好男兒,竟與你這等人齊名」,深以為與慕容復齊名為恥。在蕭峰眼裡,勝就是勝,敗就是敗,敗了而不敢去面對才是真羞恥。試問這份心胸幾人又能做到?所以固嚮往之,卻做不到。
世人都說,功高莫過於救主。評書裡常有帝王被圍困,幸得大將「救駕勤王」,之後就官封「一字並肩王」,江山同坐、一字並肩。而蕭峰救下耶律洪基,也得封南院大王,榮寵不亞於「一字並肩」。但蕭峰力薦遼帝南徵,之後掛印封金意欲離開,把榮華富貴棄如鄙履。
現實中我們嚮往蕭峰的這份灑脫,但是讓誰放棄自己打拼得來的高位辭職創業,又或者是來一個想走就走的旅行,恐怕也沒幾個人做得到。
蕭峰有愛情,而且是至死不渝的愛情。蕭峰不僅有阿朱與他生死相依,與他攜手天涯,還有阿朱的妹妹阿紫也對他有著別樣的感情。但蕭峰心中只裝得下一個阿朱,再沒有阿紫的地位。哪怕為了她創遼東,蒼莽踏雪、屠熊搏虎,但他做這一切只是為了阿朱,而不是為了阿紫。
換做是我們,做得到嗎?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不光想的是美眷在側,只怕也希望美眷的妹妹也在側吧。所以我們對蕭峰,只能是心生嚮往,即便是我們有著蕭峰的武功和際遇,只怕也做不出他那樣的選擇。所以英雄註定是孤獨的,因為英雄的心性能超越常人。
有血有肉的洪七公,才是常人的選擇
洪七公不是主角,洪七公也就沒有太多的主角光環,但是洪七公的日子其實是挺瀟灑滋潤的。他愛吃,並且把愛吃發揮到了極致,很像我們廣大吃貨的日常。為了吃,可以跑到華山絕頂去弄蜈蚣,但焉知不是順便遊山玩水呢?我們去旅遊,不也是忙著吃吃吃嗎。
為了吃,他可以不顧高手的「身份」,跑到皇帝的御廚房躲起來裝神弄鬼,混一口好吃好喝。而金庸筆下的更多高手們,往往在關鍵時候「自顧身份」。比如說黃老邪面對李莫愁,就要自顧身份一下,出手猶豫不決。混不知那個看著悽婉動人的美女身後,是怎樣的毒辣,為了一個「何」字可以將一位毫無瓜葛的老拳師一家滅門,為了一個「沅」字,可以砸沅江上七十二家船行。
但這些在洪七公看來,都不是事,所以他可以正氣凜然的說那句「老叫花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花貪飲貪食,可是平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好人」。這番話說出來,不比蕭峰開著音響出場的氣勢差。
咱雖然愛吃,但是咱該出手時就出手,一點都不含糊。這才是洪七公。
所以他看到郭靖黃蓉,心裡喜歡,找個藉口就把大家眼裡的丐幫鎮幫至寶「降龍十八掌」賣了半個月的飯錢——連個入門儀式都沒有,這叫率性。這也可以說是洪七公做事果斷,畢竟再好的武功,也要傳到品性端莊的人手裡,而後來郭靖也把降龍十八掌用在了正道上。
洪七公做的事情,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的符合我們每一個平常人。所以洪七公也曾有貪吃誤了大事的時候,這也讓他顯得更貼近凡人,而不是無所不能的大俠高人。貪吃誤事,所以才發狠砍了食指,成了江湖上的「九指神丐」。
如果按金聖歎評《水滸》的方式,蕭峰的豪邁,我們只能嚮往,卻不一定做得來,屬於上中人物。唯有洪七公那樣的生活,率性、自由,有責任的時候承擔責任,該出手的時候不慫。也會為了徒弟的婚事去出頭,也會為了家國大事去奔波,屬於上上人物。這樣的洪七公,我們不但可以嚮往,也可以學一下他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