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預計今年春節賀歲檔的票房之爭會異常激烈,群雄逐鹿,各顯神通。
卻沒想到,今天就已經正式分出了勝負。
《流浪地球》全面逆轉,最先過十億的《瘋狂外星人》反而有氣無力,後勁嚴重不足。
現在《瘋狂外星人》票房排在了第二,大有被《飛馳人生》反超的可能。
照這樣的趨勢下去,王寶強28億保底的目標怕是很難實現了。
現在《瘋狂外星人》的評分也只有6.5,相比8.3分的《瘋狂的石頭》、8.0分的《瘋狂的賽車》,這個成績實在說不過去。
從陣容來看,寧浩+黃渤+沈騰+半個徐崢,無比奢華。
從口碑來看,卻是寧浩瘋狂系列三部中最差的一部。
從票房來看,別說28億,20億都有點.
但《瘋狂外星人》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6.5分真有點低了。
這也真不是一部特別適合春節檔上映的電影,更不是一部純粹的合家歡賀歲片。
瘋狂系列向來都是以玩黑色幽默而著稱,《瘋狂外星人》當然不例外。
雖然它的口碑有點崩盤,但也給我了驚喜——
真沒想到,寧浩在自己風格之外,還居然拍出了很有周星馳味道的小人物電影。
不斷被生活重錘的小人物們,從開始到結尾,一路到底,都沒逆轉人生。
從頭到尾,底層人們也都沒翻身的可能。
哪怕大家都知道,「假如人沒有理想,跟鹹魚什麼區別」。
哪怕他們見過外星人,跟外星人「深度」交流過,到頭來還是屌絲。
哪怕他們馴服過外星人、用酒泡過外星人,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寧浩雖然不想做什麼喜劇之王,但他講的故事內核跟1999年的《喜劇之王》太像了。
《喜劇之王》的尹天仇最聽不得別人叫他死跑龍套的,《瘋狂外星人》的耿浩(黃渤 飾演)最聽不得別人叫他臭耍猴的。
兩個人對信仰的堅持,才是是這種荒誕喜劇的主線。
在這兩位心中,無論演戲還是耍猴,都是真正的藝術,或者要永遠流傳下去的國粹。
而所有理想在現實面前都會被撞得粉碎,結局早已註定,正所謂——「每個喜劇故事的內核,都是悲劇」。
這部電影根本不是喜劇,它是一部高明荒誕的黑色幽默。
如果你把它當成喜聞樂見的喜劇來看,恐怕寧浩本人也會吐血。
周星馳覺得自己拍得都是悲劇,偏偏所有人都當成喜劇看。
寧浩覺得自己拍得都是荒誕片,偏偏所有人也都當成喜劇看。
最後徐崢出場的那個彩蛋,更是好玩。
黃渤兩次想跟老總徐崢握手,都被徐崢非常狡猾地避開了。
旁邊還有個小細節,一位老總跟沈騰握手之後,馬上嫌棄地用手帕擦手。
因為在富人(徐崢等)眼裡,你們這些窮人(黃渤、沈騰),怎麼配跟我握手?!
如果不是沈騰拿下了全宇宙白酒代理權(地球除外),估計連握手的機會都沒有,甚至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就算你見過外星人,窮人和富人始終是隔著一條看不見的天塹。
當然,在大家眼裡,花錢買下地球外代理權的人,不是個神經病,就是個大傻子。
《瘋狂外星人》裡最牛逼的,就是那一道大家都已經說濫的世俗鄙視鏈,這也是寧浩最擅長的諷刺手法,無比犀利。
在《瘋狂外星人》裡,擁有高端文明的外星人,看不上地球人。
來自美利堅大陸的C國人,瞧不起中國人。
而中國人也互相鄙視,有錢的瞧不起沒錢的,沒錢的看不起那些靠手藝吃飯的「傻子」。
身處鄙視鏈最底端的手藝人,只能拿起鞭子抽向人類原始形態的生物,猴子。
唯有訓猴時,他們才能找回做人的尊嚴,順便跟猴子講講「巴甫洛夫」原理。
你看,這條鄙視鏈就是這麼完美。
其實沒錢的人也很可憐,無論見誰都要加上兩個敬詞:「哥」和「爺」。
有錢人也不容易,像地表最強的C國總統也被外星人無視,C國特工被隨手拍的照片耍成猴兒。
本來是鄙視鏈最高端的外星人,丟失了套在頭上的能量圈(頭箍),變成了比猴子還低級的生物。
只要把那個很像鑰匙繩兒的能量圈扣在腦袋上,外星人就變成了無所不能的神。
能量圈離開腦袋,外星人就是一個長著無花果腦袋的醜猴兒,戰鬥力為零的渣渣。
看到最後我明白了,敢情這鄙視鏈不是金字塔式的,而是一個完整的閉環啊。
人人都處在「耍」與「被耍」的鏈條上,就連最高等的外星人都不例外。
「頭箍、猴子、鞭子」這經典三件套,除了讓你第一時間想到《西遊記》之外,年齡大點的人都多少會想起點什麼。
雖然《瘋狂外星人》跟劉慈欣原著《鄉村教師》幾乎沒啥關係,但這樣的黑色幽默玩得實在高級。
有人說,寧浩江郎才盡,但可能恰恰相反,他的諷刺手法越來越爐火純青、臻於無形。
有人說,寧浩出道即巔峰,但別忘了,去年他監製拍出了9.0分的《我不是藥神》。
有人說,寧浩拍電影慢,要知道他從《無人區》的煎熬走出來,如今拍一部過一部,已經完美適應了大環境。
如今的寧浩,已經很成熟了,他的荒誕電影,是從現實裡提取出來的藝術,也是老百姓們能看懂的荒誕。
他拍這部《瘋狂外星人》,你怎麼理解都可以。
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層面的人都有不同的笑點,怎麼解讀也都行。
大過年的,圖個樂子就行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