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小編和女朋友去看了最近非常期待的電影名叫《八佰》。本來小編的女朋友是不喜歡看這類題材的電影,但經過我的堅持下陪我去看了,本來以為她會看睡著,沒想到她和我一樣全程目不轉睛地看完,尤其演員鄭愷扮演的陳樹生,綁上手雷從樓上躍下那一刻,喊了一聲「孩兒不孝了」。小編瞬間淚崩,全場觀影人員為之動容!
無論是故事還是視覺的衝擊讓我們感受到了戰場的殘酷,也讓我們對於現在的和平感到珍惜,這部電影是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目前IMAX攝影機全球僅有4臺,復聯3和復聯4就是採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可以想像這部攝影機是多麼金貴,那麼它和普通攝影機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是膠片,現在我們也知道手機後置相機底越大,找出來的效果的就越好,那麼什麼是底呢?就是成像膠片/傳感器的尺寸,通常用膠片的寬度來表示,膠片在我們東北名叫「膠捲」。目前膠片正常尺寸為8mm、16mm、35mm、65mm。普通攝影機採用的是35mm的膠片,而IMAX攝影機採用的是70mm膠片。有可能有些小夥伴沒有什麼概念,簡單來說IMAX攝影機一個膠片就有70mm長度52mm的寬度,而普通的35mm的膠片長度為36mm寬度為24mm。
下面簡單說說膠片齒孔,年紀稍微大一些的人,應該看過使用膠捲的相機,膠圈兩側擁有很多小孔,這些小孔之間的距離就是齒孔。如果去掉兩側齒孔的寬度,IMAX攝影機膠片使用面積是70mmX48.5mm。如圖所示(1-1),15齒孔70mmX48.5mm畫面宛如超廣角鏡頭,不僅可以拍攝到更多的畫面,並且每一個角度都用擁有超高的解析度。我們再來看看5孔70mm,我們可以看見它的寬度還是非常的寬廣,上下畫面就稍微有些減少,而普通的8mm膠片和前兩個相比就是個弟弟!
電影《八佰》導演管虎和攝影曹鬱接受電影頻道採訪中介紹,最早先認為IMAX攝影機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大、闊來形容,但實際拍攝起來真的真的是苦難重重,因為IMAX攝影機的解析度的真的太高了,畫面細節極其優秀,有一個撤退的畫面,如果處理器不好,會在很遠的地方能看見一個燈光線頭在裡邊,更何況拍攝人物近景或是單獨的人物畫面,這對於化妝師的考驗也非常巨大,因為是戰爭題材,臉上的灰塵和演員上的妝容每一處都需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如此高的解析度很容易穿幫。
目前IMAX攝影機理論上可以拍攝出18K視頻,也就是18000X13433解析度,現場導演所看見的是最原始的18K視頻,後期影片需要加上特效或者影片渲染,需要在工作室進行加工,這個時候18K視頻的影像大小是工作室無法處理器,需要進行處理,所以將18K解析度降為8K視頻進行剪輯或者製作,目前的工業母帶極限僅支持8K解析度。如果到達影院所放映的膠片也會稍微縮水,播放的是6K視頻。而普通的電影解析度僅為2K解析度。
以上介紹小編真心推薦各位小夥伴去IMAX影院去體驗這部電影,因為目前影院幕幅比有三種,分辨是1.85、2.40、1.43。正常影院是2.39:1的幕幅比。而IMAX影院是1.43:1,我們用一張1.43:1的畫面去對比,你一下就可以看出有多大的差距了!這也是普通的攝影機和IMAX攝影機的區別。您明白了嗎?我是高科技數碼達人,關注我,了解更多數碼科技資訊,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