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各種民俗事象中,面具可以算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傳統的面具是和一種日本經典戲劇——能樂所息息相關的。
在近百年的發展中,日本的面具逐漸從戲劇作品中向二次元作品轉換,其中極有代表性的作品《夏目友人帳》,就通過面具來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人形妖怪的動漫形象。而面具本身的含義也從傳統戲劇道具演變成了對當代社會中的日本人的影射。
傳統面具
1、由中國傳入
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最早的日本面具誕生於公元二世紀,其產生和中日早期文化交流有著密切的關係。在2013年,櫻井市大福古墓遺址出土了一件木製面具殘件,被公認為是日本最古老的面具。
考古研究者稱其用於舉辦莊嚴的儀式,可能由一個被稱為「方相氏」的人佩戴。
而在中國《周禮·夏官·方相氏》中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正是主持儺祭,驅除疫鬼的形象。
此外通過遺址中其他遺蹟發現了更多中日交流的痕跡,也為這件日本最古老的面具的起源指明了方向。
而常用面具作道具的日本能樂,是在唐代聖德太子時期,秦河勝大臣把當時的伎樂傳入日本,很快獲得日本宮廷和寺院的喜愛。而能樂面具也隨著能樂在日本的流傳而逐漸推廣開來。
2、能樂面具的審美
能樂通常演出貴族英雄的悲壯故事,其核心是展現人神對話,展現人物的痛苦、矛盾和怨念,因此能樂常有一種陰森的氛圍。其追求的是超脫的,高雅的,凝練的美,通過留白和抽象化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以此來獲得貴族式的「幽玄的崇高美」。
能樂通過在演出時用能面遮面的形式來遮蓋演員的面部表情,僅僅用面具上蘊涵的表情和演員的肢體動作來傳情達意,把能樂抽象化,從而加強觀眾的感受,提高能樂的藝術內涵,以達到給觀賞者回味無窮的體驗。
因此能樂面具也必須與能樂的主旨相符合,能樂面具製作精緻,繪畫生動,雕刻細膩,通過精細的做工來表達不同人物形象的複雜表情,以代替演員本身的面部表情。
在其種種的工藝上,都顯而易見地展示了東方的美學觀念和道德文化,給觀眾以直接的審美判斷。
兇相大多目眥欲裂,滿臉橫肉,強調凹下和凸起產生的起伏,善相則慈眉善目,和顏悅色,雕刻細膩,面部柔和,因此顯得慈祥。旨在於能夠通過具有鮮明特點的面具給予觀眾最直接的視覺感受。
妖怪面具
1、妖怪面具的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人逐漸將面具這一具體的事物作為一種意象加入到了影視作品裡。
面具在日式動漫作品中隨處可見,如宮崎駿筆下的無臉人,採用的還是較為傳統的能面形象,而《夏目友人帳》中的諸多妖怪面具則是做了一定的簡化,大多以紙繪圖覆面,也有部分高級妖怪使用木質面具。
而在《死神BLEACH》中,面具則更成為了一種超現實的代表,通常用半個或整個怪物頭骨來作為破面或假面。無論是什麼形象,妖怪或異能者總是離不開面具,面具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日本人鍾愛妖怪文化,更鍾愛戴著面具的妖怪。在漫畫作品中使用這些面具的用意或是實力的展現,或是作為區分人和妖的標誌,但是最常見的還是為了隱藏。
善良的妖怪因為曾經的受傷而戴上面具,藏起來自己的真實面目和性格秉性,從而掩飾自我,保護自己。而這一意象在日本人群中具有很高的社會認同度。
但不同於原始的能面的鮮豔色彩,動漫作品中的面具大多顏色素雅。創作者以紅白黑藍四種基本顏色為主來繪製面具,並且通過用大面積的白色作為底色,從而營造出一種素雅的感覺,這一點是和傳統能面面具的留白功能遙相呼應的。
2、妖怪面具的影射
日本人常以笑容滿面被談起,而壓抑的社會環境已經讓日本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戴上了某種心理上的「面具」。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微笑示人,展現出自己的親和和友好,不可以在人前崩潰大哭,不可以做出來失禮的舉動。
日本人被整個社會氛圍要求著,收起自己真實的想法,壓抑自己的情緒,展現出來自己最和善的一面。這一點和日本動漫裡的妖怪面具是何其相似的,或者說,動漫裡的妖怪面具正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射。
日本人一直在追求一種平和美,追求遇事臨危不亂,追求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平和,這種平和支持了日本人的整個精神世界。
《菊與刀》也曾描寫:「人們都認為有著像神風敢死隊那副表情的日本人,即使失敗了也絕不會輕而易舉地讓美國軍隊登陸的,但事實是,日本人突然以變臉,卻以一副和藹可親的表情去歡迎勝利者。」
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平和表情的面具促使了他們的這種轉變,為了自保,他們的表情就像是面具一般捉摸不透,令人難以了解其真正的心思。
日本人極愛這種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因此在製作面具的時候甚至都會用到這種被稱為「中間表情」的表情。但是日本人本身並不像他們的面具一樣一樣永遠理智平和,而是極易感傷的人。
這種矛盾讓日本人容易自我否定,容易厭倦自己,對自己感到惱火和不滿。他們有的人選擇了逃避,通過種種解壓方式來釋放自己,有的則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總結
在日本動漫作品中常見的面具,可以稱為是日本人現實生活中「中間表情」的影射。動漫中的面具往往象徵著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約束和規則,而創作者之所以選擇面具來作為這些規則的載體,則是借鑑了日本傳統面具形象——能面。
創作者在進行再創作的時候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原有的具體事物中,從而創造出來具有新的代表意義的新的事象。
但是無論是傳統的面具還是新時代動漫作品中的面具,或者是日本人心中的面具,面具隱藏面部表情的基本功能從未流失過,面具在日本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從未動搖過。
參考文獻
1、《日本能樂與能樂面具製作》
2、《日本的面具藝術》
3、《日本、中國以及韓國的面具文化》
4、《日本發現最古老的面具,或與中日早期交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