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漂泊在杭州的外地人,心中都有個目標:在杭州買房,離開老家。有人成功紮根,有人最終選擇回到老家,也有人為了「爭一口氣」,選擇留下來。
作者:符小雲
編審:樂燕紅
本文為騰訊房產2020年終策劃之「親歷普通人的購房故事」系列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近日,一條「杭州人口持續流入,租金卻持續下跌」的消息在社交媒體瘋傳,引得很多人詫異不已。
根據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數據,今年11月杭州房租水平(57.22元/㎡/月)最為接近的是2017年9月(56.27元/㎡/月),也就是說杭州11月的房租水平確實已跌回3年前。
杭州作為強一線城市,近幾年為了吸引人才,出臺了各種寬鬆的戶籍制度,大量人口的湧入,租房需求旺盛,為何房租還會下跌?
早在2016年,受人口紅利刺激,杭州房價和房租曾迎來一波較大幅度的上漲,但是近幾年,除了季節性的變化,杭州的房租市場變化不大。有中介機構表示,與房價相比,杭州的租售比並不高,主要是出租房源供應量太大,供需不平衡。
但是,在杭州「打工人」的眼中,他們並不關心這些機構統計數據,「租金還會不會再降點」才是他們是最關心的話題。
很多漂泊在杭州的外地人,心中都有個目標:在杭州買房,離開老家。有人成功紮根,有人最終選擇回到老家,也有人為了「爭一口氣」,選擇留下來。
想起這一路租房的歷程,來自武漢的蔡華很難過。除了女兒,一無所有,這些年來夫妻兩人也有過在杭州或者回武漢買房子的念頭,但眼看著房價一路走高,早不已是她和丈夫能企及的。
夜晚的出租房裡,蔡華眼角的皺紋依稀可見,幾根白髮在燈光下發亮。母女倆的身影顯得很孤單,很無奈。她的丈夫創業失敗負債25萬,傷心的回到了老家,蔡華帶著女兒在杭州租房生活。
每天下午4點就去女兒所在的學校接她,晚上就只有她和女兒兩人在,出租房裡很是冷清,偶爾家裡來了朋友或老鄉,女兒便高興得要命。小傢伙經常問蔡華:「媽媽,我們為什麼只有兩個人啊?」她無語。
蔡華依然留在杭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有自己清晰的想法,明白自己要做什麼。她和大學學妹一起創業,從事的是女裝電商,如今電商市場風起雲湧,杭州是電商之都,但要想在強者如雲的地方發展其實並不容易。
她的第一家網上店鋪去年悄然營業。沒錢僱人,因此除了網店的美工是學妹做,其它的,比如單子是她接、貨是她發、客服也是她,晚上回到出租房還要加班裁衣服,很苦很累,並沒有掙到什麼錢,但她覺得累並快樂著,因為她覺著正走在一條讓人越走越有希望的路。
生活很不容易,老公在老家也並不消沉,在工地上做建築工人。蔡華沒有埋怨他,她覺得事在人為,只要一起努力,任何困難都會過去的。有時候打電話,老公總勸慰蔡華說,再忍耐幾年,等我們攢夠錢,就買個房子,全家人就能在一起,日子就會好起來。
她說,好在今年的房租降了,房東很好,疫情重的前3月份給我們降了400元,上個月房東又退回200元,大家今年都不容易,蔡華表示很感謝房東。說這句話的時侯,她的眼框溼潤了。
來自安徽的周立軍在杭州工作15年了,見證了杭州房租的一路上漲。15年前,周立軍與愛人來到杭州謀工,一共搬了8次家,農民房、單間、合租、整租套房,他都體驗了,房租也從最初的450元漲到如今的2500元。
周立軍是鋼筋工,他愛人是縫紉工。來到杭州,他們再也沒有離開過,他的漫漫租房史是從拱墅區大關小區的農民房開始的,曾經那是城北的一大片多層老式住宅樓,夫妻倆住了三年多。
那時,通信市場旁的八丈井、長樂路兩旁,曾經都是密集的農居房。農居房之間,縱橫著一條條雜亂無序的狹窄小巷。大關小區拆遷,夫妻倆搬到汽車北站附近的化纖新村,那裡距離市中心越來越遠。
「前幾天路過大關,我都快不認識那裡了……」周立軍說,如今的大關幢幢高樓,形成了城北新興的商業商務區。
15年間,隨著杭州城市更新的步伐,周立軍夫妻倆由於租住的地方面臨拆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搬向更遠的郊區。周立軍說,「對於我來說,在杭州有地方住,就很滿足了。在杭州買房?沒想過!G20之後,杭州房價不斷上漲,300萬一套不敢想了。」
他甚至說,租了這麼多年房子,並不覺得苦,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租房時還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更關鍵的是不少工作業務是朋友介紹的。
「房租漲得最猛的是2016年,我記得那時上個月剛漲300元到1800元,到了下個月房東又漲了500元。」
最近,房租有所下降,周立軍租的房子3100元降到2700元的,他頗為高興,「省下來的就是掙的」,而他這15年來工資一直在上漲,從剛開始來的1200元每月到現在月入1.3萬,「準備這個春節買個車」。
劉小姐的房子位於古蕩小區,60多平米,兩室一廳,二手房,她是2015年買的房子,算是在杭州房價瘋漲前買入的。每個月的還貸壓力很大,所以她出租一室來分擔。招租文字上特別寫上一條,對方必須是女性。
今年12月份搬進來的這位合租人,是剛剛入職螞蟻集團的女大學生,這姑娘覺得劉小姐的房子格局好,裝修不錯,離公司近,所以各方面都很滿意。
而剛剛搬走的姑娘小露是附近公司的一個文員,曾經因為工作壓力大,一度想離開杭州回老家,劉小姐鼓勵她堅持下去,雖然她比小露大了才2歲。
小露離開了城區到富陽工作,在那裡,她與即將結婚的男友買了一套大房子。今年3月9日,姑娘租期到了,碰到了疫情,她跟劉小姐商量,可不可以再住一段時間。
劉小姐不僅答應了,還免了他們9號到月底的租金,差不多也有2200元錢了。而且從4月到11月,每個月讓姑娘少付了400元。
那姑娘搬走時,還與男友一起請劉小姐吃了頓火鍋,說在劉小姐這裡住了兩年半很開心,也很感激她的大度。
搬走的時候,小露把那個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小露剛剛微信邀請我周末去富陽泡溫泉,我們之間超越了房東租客的關係」,劉小姐笑著說,這5年雖然接觸的租客就3個,她們都很有信用,每個月準時支付房租,從不拖欠。她自己是從河南來杭州的,感同身受在杭州打拼的不容易,也希望房客能把房子當成自己的家來愛護。
像劉小姐一樣的暖心房東,讓租客感受到了杭州這個城市的溫暖,他們的主動減租,讓更多租房人找到了在這個城市堅持下去的希望。
專門從事房屋租賃的中介黃明,這一年來潛入各種微信租房群推廣房源。「公司有一批託管房源,現在是空置的,多找點渠道推銷一下。」他承認,房子確實不好租,不少中介收房後分間出租,租金都在下跌。
黃明向騰訊房產表示:目前杭州的房租水平主要是三個範圍,2500-3500元/月是租房成交的主力,其次是1000-2500元/月和4000-5000元/月。在黃明看來,杭州作為強一線城市,這個平均租金並不算太高,甚至有些太低了。
杭州的房租租金為何會如此?
據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杭州今年大約有100多個樓盤相繼交付,近70%的樓盤均為精裝交付,今年還計劃有5000套公租房供應,再加上經適房、回遷房、人才房、房企自持房源、藍領公寓等多種房源品類,這些勢必會增加出租房源供應量,整體租賃市場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供大於求,所以價格終究要回歸理性。
「今年房源的空置期明顯比去年長,空置最長的一套有9個月。」中介黃璐介紹,他所在的門店位於下沙,附近有很多公司白領和學生租房,往年房東會限制條件挑租戶。而如今年底到期騰退的房源,房東因擔心疫情反彈而主動降價,期望快速出租,避免損失,而且下降100-500元不等。原先不超過一個月就能出租的房源,如今三四個月才能成交。
但是,杭州並不是所有板塊都出現租金下跌,名校附近的房子,租金就一直堅挺。
杭州每年人口都在淨流入,尤其這兩年,每年33.8萬、55.4萬的新增人口,大部分人都得租房。據杭州住房保障監管服務平臺數據,目前杭州市的租房人口數量,還有400餘萬。
所以,租賃需求一直會在,只是租金分化,會越來越明顯。
杭州歡聯機構預判,由於杭州租賃市場整體上存在著供應量較大的背景,預計2021年杭州市租賃市場未來的幾個月裡成交量會繼續放大,而租金價格在市場供應充分的情況下,有望保持平穩。
(所有受訪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