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戴外科口罩輸液,感染者摘口罩吐痰,6分鐘被感染

2020-12-24 百家號

2月8日上午,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其中,兩例新確診病例對廣大醫護人員的工作進行了風險提示。

2月6日,東方市報告2例醫護人員無症狀陽性感染情況。兩人是確診病例的接診醫生和診療護士。醫生於1月24日接診過確診病例,接診時只戴醫用外科口罩,未戴帽子和手套;護士於1月25日在急診科門診接觸過這位確診病例,當時戴醫用外科口罩,穿白大褂,未戴手套,患者戴口罩就診。

1月26日或27日,護士為這名確診病例輸液,接觸時間大概6分鐘,護士戴醫用外科口罩,穿白大褂,未戴手套。其間這名確診病例摘口罩吐痰。2月4日下午,醫生和護士被定點醫學隔離觀察。

事件中的三個人都帶了口罩,醫生護士還是被傳染了。前些天有人出門買菜15秒被感染的,是因為沒戴口罩!現在戴口罩也沒用了?

首先這名護士是給被感染的患者輸液。其次她只戴了口罩,沒有手套。再者,過程中患者還拖口罩吐痰!所以,白衣天使是我們的抗疫戰士,特別提醒廣大醫務人員,要注意自己的防護。

綜合南國都市報等

相關焦點

  • 海南一護士戴外科口罩為感染患者輸液,接觸約6分鐘被感染
    2月8日上午10時,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月8日7時,海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24例,重症病例13例,死亡病例2例,出院病例11例。
  • 孩子上學口罩選對了嗎 專家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nbsp&nbsp&nbsp&nbsp有的孩子佩戴的是N95口罩,有的孩子佩戴的是棉布口罩,還有的孩子戴上了移動肺寶……&nbsp&nbsp&nbsp&nbsp有家長犯了嘀咕,孩子在校到底戴什麼口罩最好?佩戴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過安檢摘口罩安全嗎?出門是否必須戴手套?權威回應來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過安檢摘口罩安全嗎?微波爐給口罩消毒是否科學?方艙醫院會造成交叉感染嗎?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做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收治率治癒率和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等相關情況,並對網友們關心的問題做出解答。
  • 廣東摘口罩時間表定了?
    近日,很多中山街坊的朋友圈都被一張「31省摘口罩時間表」刷屏該表上列出了全國各地摘口罩的時間鍾南山指出,現在國內外疫情情況懸殊,中國已步入疫情的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這意味著人傳人的機率非常高,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口罩為時過早。不過,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倒不見得必須戴口罩。
  • 增至64地,昭通市民別大意少扎堆少聚餐,因為口罩也防不住新冠!
    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造成33人感染截至1月8日10時全省本土確診病例127例無症狀感染者183例在7日播出的《新聞1+1》節目中,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的專家吳浩介紹了本輪河北疫情的三大傳播特點
  • 買哪種口罩能預防感染?看這篇就夠了
    記者採訪了公共衛生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鳴教授,以及綜合權威來源,整理了一篇關於口罩的文章,一起來學習下。 01/戴口罩能預防感染嗎? 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具有阻隔液體與飛沫微粒通過的功能。
  • 辯論賽丨外科口罩是否必須是系帶式
    1895 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了空氣傳播病菌會使傷口感染,從而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製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舉使得患者傷口感染率大為減少。於是,口罩便在歐洲醫學界逐漸流行和推廣開來。該時期的口罩,只不過是一層包裹在外科醫生嘴巴、鼻子和鬍子上的紗布,它包紮得既緊又不舒服。
  • 夏季黃梅天潮溼悶熱,一戴口罩就胸悶氣短?這幾條摘戴口罩指引要牢記
    他呼籲,此前疫情防控時期的一些好做法要及時保留,讓市民養成好習慣,如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加強營養鍛鍊、使用公筷公勺等都應繼續保持。日前,國家衛健委已更新《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適用於低風險地區,以降低人群感染風險為目標,提出了現階段口罩防護措施,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
  • 預防新冠:最好戴什麼口罩?一次性戴兩個口罩效果更好麼?
    人際之間傳播COVID-19病毒的最常見方法,是通過咳嗽或打噴嚏所釋放的飛沫,傳播距離可以多達三米,而細小的飛沫可以傳播六米,並在空中懸浮至少10分鐘。這些顆粒也可以在封閉空間中懸浮數小時。 因此,我們要戴上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 科普轉起來:口罩戴多久、戴完怎麼丟?
    科普轉起來:口罩戴多久、戴完怎麼丟?可以戴多久?戴完怎麼丟?當然去一般的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不必非戴N95口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護理口罩等就可以比如這種↓
  • 盛夏,戴口罩也別忘保溼防曬
    7月正值盛夏,很多人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出現了紅斑、丘疹、瘙癢、刺痛等症狀,該如何預防與應對呢?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為此專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廖勇,他建議女性在正確選擇和使用口罩的同時,面部也要做好防曬護理等措施。廖勇指出,首先要正確選擇和使用口罩。
  • 山東4月30日摘口罩?全國摘口罩時間表出爐?
    近日,一張網絡截圖在微信群流傳,截圖內容中包含了全國各地摘口罩的時間。其中上海、四川、江西、雲南等多地顯示均已摘,重慶市摘口罩的時間為4月21日,陝西省為4月25日,河北省、山東省為4月30日,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吉林市、遼寧省等多地則顯示為暫不確定。這是真的嗎?
  • 緊急提醒:邯鄲人請戴好口罩!戴好口罩!戴好口罩!
    目前全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正在實施醫學觀察的本地無症狀感染者6例。  新增確診病例情況:  病例張某,男,46歲,大連浩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地址:金普新區金潤小區B區。12月16日,作為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轉運至集中隔離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N95口罩不能久戴?壽命多長?
    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越來越多的天津人積極應對疫情紛紛帶上了口罩!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通常是在某人接觸到感染者的分泌物的時候。病毒的傳染力直接影響了傳播途徑。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尚不清楚,但是按照以往的經驗,接觸到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飛濺出的體液,或者和感染者握手可能會導致感染。如何選擇口罩?從設計上,如果按照對佩戴者自身的防護能力優先級排名的話(從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普通棉口罩。
  • 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示:口罩,不能摘
    長春市已進入冬季,正處於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而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廣大市民仍需加強個人防護,科學正確佩戴口罩。01普通大眾1、廣大市民要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
  • 口罩,最好別摘!
    我市已進入冬季,正處於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而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廣大市民仍需加強個人防護,科學正確佩戴口罩。01普通大眾1. 廣大市民要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 1 米)時戴口罩。2.
  • 長期戴口罩會出現的這些問題,你應該留意
    日本是最喜歡戴口罩的國家,不僅僅是網上說的日本人戴口罩是「遮醜」和預防花粉過敏。有項調查了日本大學生為什麼要戴口罩的研究,結論是他們主要還是為了預防流感和感冒。日本是一個很潔癖的國家,對日本男性來說,佩戴口罩的常見問題包括口罩潮溼、眼鏡蒙上霧氣和呼吸困難;而對於女性來說則還包括化妝品脫落。
  • 可以摘口罩了嗎?權威回應!關於醫用口罩你需要知道的是啥?
    近日,隨著疫情的控制,中國的抗疫戰爭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在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向新聞媒體介紹了白皮書的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問答。
  • 冬季疫情防控,口罩千萬不能摘!
    冬季疫情防控口罩千萬不能摘!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05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儘量用紙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在沒有紙巾、手帕時,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 司機昏迷撞上電線桿,美醫生:沒病戴什麼口罩
    事故被認為是由於司機戴了N95面罩數小時後,吸入的氧氣不足和攝入過量的二氧化碳而昏倒在方向盤上,並撞向一根電線桿。司機被發現後立刻送往醫院,目前沒有任何生命危險。警方表示:「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事故原因)。但我們可以確認,司機在車內戴了N95口罩幾個小時後,最終在駕駛車輛時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