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水圍的夜與霧》為例,解讀影片背後的親密關係及家庭衝突

2020-09-05 旭哥聊情感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同時於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正式上映,影片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引人入勝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雖是一部揭露家庭衝突的影片,但裡面講述的親密關係和家庭暴力又是那麼似曾相識,因此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相關思考。


影片講述了中年離異的李森和曉玲之間的悲劇開始到結束的故事,中年的李森由於沒有工作所以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只能在家帶孩子靠著綜援勉強度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這樣,影片中的李森在故事開頭給我們的形象就是失業人員,反觀他的妻子曉玲雖是一位服務員卻能在工作崗位中遊刃有餘。

與此同時,丈夫將工作上的不順心和內心的壓抑遷怒於自己的妻子曉玲,一方面是因為妻子作為一名女性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做的好內心嫉妒,另一方面是因為妻子年輕貌美擔心她經不住誘惑。嫉妒如果能夠運用得當那麼也能激發人的潛在自尊心,此時如果能調整自己的行為那麼就能對人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如果任其發展,甚至將嫉妒轉化為暴力那麼悲劇就產生了。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根據真實題材改編的影片,當然影片中揭露的家庭親密關係衝突又是那麼的形象。無論是面對生活和工作上的不順心,還是出於對外界或自己周邊人的嫉妒,這些都不能成為家庭暴力的理由,這是最關鍵的地方。

親密關係中家庭衝突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家庭暴力,接下來我將以《天水圍的夜與霧》為例,試著從家庭暴力產生的原因、家庭暴力的影響、如何避免家庭暴力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除此之外,我也會結合現實情況談談我的啟發和可行性建議。

01、失業和強大的自尊心驅使讓李森內心感到壓抑,加之受教育程度低從而產生了暴力行為

矛盾衝突無法調節最終就會演變成暴力。我們每個人都特別珍惜自己的羽翼,所以在日常交往中常常會和親密的人發生衝突,如果能夠正確面對矛盾衝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影片中的主人公李森一方面無法正確認識自我,另一方面又把所有的負面情緒轉嫁到愛人身上這是不可取的。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李森是一個非常懦弱且沒有責任心的人,年紀輕輕就失業待在家中無所事事,如果說失業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那麼大可不必追究。然而如果既沒有能力又沒有責任心,那麼和這樣的人一起相處就是一場災難,對於他的妻子而言就是如此。李森的妻子在一家餐廳工作,雖然是當一位小小的服務員,然而卻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出色,和丈夫的各種不順對比,這個男人的自尊心和虛榮心暴露無遺。

與此同時,如果說自尊心和虛榮心是合理的存在,那麼影片中主人公李森的表現就是例外。看到妻子在工作中如魚得水,李森絲毫沒有因此感到高興,或者為此更加努力尋找工作。相反,他選擇了用各種方式打壓自己的妻子,一方面採用言語的攻擊讓妻子順從自己,另一方面對妻子的身體進行虐待,並且隨後這種行為愈演愈烈。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影片完美的向我們揭示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影片中的主人公李森有著強大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面對生活的重重困難他沒有選擇勇敢面對解決問題,加之受教育程度偏低,所以也很難對自我進行反思,當內心越來越狹隘之時暴力行為也就隨之產生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避免暴力行為呢?

  • 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前提

馮夢龍曾說:「怒中之言,必有洩漏。」

毋庸置疑,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要避免暴力行為的發生,那麼首先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帶著情緒去處理問題的時候,人是不理智的這樣也會有很多疏漏之處,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想法也是無效的。

在我看來,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因為情緒本身就是象徵著欲望,對於欲望我們無法對其進行滿足只能加以控制。因此,如果感覺到心中有怒火的時候,不妨冷靜下來然後告訴自己這一切終將會過去。

  • 其次,法律和道德上的約束是保障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避免暴力行為的前提,當然,如果僅僅依靠自我約束還是很難達到目的,畢竟暴力的行為不可能只會發生一次,所以還是要藉助法律上的援助。如果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尤其是出現家暴行為的時候,那麼就要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匯報這也是保障。

  • 最後,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是核心

自尊心和虛榮心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節,那麼就會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正確認識自我是避免暴力行為的核心,只有認識到個體都有各自的獨特性和優越性之後,那麼也就不會患得患失,更不會用打壓他人這種愚蠢的方式,從而來提升自己的優越感。

02、當內心這顆暴力的種子萌芽之後李森開始對妻子進行虐待,悲劇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暴力催生的只是暴力而不是和平。影片中的主人公李森在自尊心和虛榮心的驅使下,內心這顆暴力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對此帶來的影響就是,使得他的妻子遭受了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隨著時間的流逝,那麼悲劇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不難發現,影片中的主人公李森他的控制欲是非常強烈的。工作上的不順心對他而言是一種折磨,然而他卻沒有找到一種很好的途徑釋放內心這種消極的情緒,夫妻之間相處的過程當中也沒有把握住這種界限感。在強大的控制欲的慫恿下,李森所表現出來的暴力傾向也十分明顯,因為沒有吃飯而生氣將自己家中的狗打死,從這些細小的行為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沒有憐憫之心。

與此同時,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的共同控制之下,李森似乎從中感受到了一種威脅,現實生活中男性的收入普遍都會高於女性,經濟收入往往從另一個層面也能反映出家庭地位。李森是失業人員,這個一家之主沒有了收入來源,從而也就喪失了主導地位。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李森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較大,從而將衝突演變成了家庭暴力。

在我看來, 影片中主人公的暴力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是消極而又客觀存在的。家庭暴力無論有多麼充分的理由都是感情的殺手,一方面它會逐漸磨滅對方在你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另一方面當暴力上升到精神和肉體上的虐待時,不僅道德上會受到相應的譴責,還會受到法律相應的制裁。

03、現代女性獨立意識和封建思想逆來順受的博弈中,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主人公搖擺不定

影片中,女主人公遭受家庭暴力時表現出了兩種狀態,其中既有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又包含了逆來順受的封建思想。無論多麼好的夫妻都會存在矛盾和隔閡,然而家庭暴力這是萬萬不可取的,要讓彼此的婚姻關係能夠健康的發展下去,那麼就要避免家庭暴力讓感情變得更加健康。

首先,無論何時都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存在,面對丈夫的暴力行為,他沒有選擇拿起合法的武器與鬥爭,而是選擇了逆來順受,從這裡可以看出,她自身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較深。然而,無論何時都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矛盾都可以相互協商,原則性的問題上絕對不能讓步。

其次,好的婚姻建立在三觀和人品一致上。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李森就是一個典型的渣男,一方面自身沒有很好的條件,卻又對自己的另一半要求苛刻,另一方面自己沒有工作的同時,看到妻子有工作卻又產生了嫉妒心。從這個層面上我們可以看出,好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三觀和人品一致上。

最後,經濟獨立的同時更要學會愛自己。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是不幸的同時又是幸運的,她的不幸體現在受封建思想影響較深,她的幸運又體現在有著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一方面她沒有選擇和丈夫一樣在家啃老,另一方面,他選擇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自食其力,最終還勇敢的反抗丈夫的暴力行為,兩種矛盾意識相互交織彼此影響。

結語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影片非常值得我們對家庭暴力這個話題進行反思,家庭暴力它既能反映親密關係的健康狀態,又能反映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親密關係中想要與對方聯繫更加緊密,那麼既要學會尊重對方,也要能夠學會善待自己這是必不可少的。

親密關係貫穿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家庭暴力對夫妻之間的感情,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都是惡劣的,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那麼就要學會用同樣的方式去愛對方,只有這樣親密關係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這也是影片給我的啟發。

相關焦點

  • 《天水圍的夜與霧》:解讀影片背後的親密關係及家庭衝突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同時於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正式上映,影片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引人入勝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雖是一部揭露家庭衝突的影片,但裡面講述的親密關係和家庭暴力又是那麼似曾相識,因此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相關思考。
  • 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9)《天水圍的夜與霧》是以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劇情片。
  • 《天水圍的夜與霧》天水圍一家四口滅門案真實事件改編
    《天水圍的夜與霧》中對於家庭暴力、外埠新娘、底層市民生態的描述,導演的視角一直在變化,但關注的核心依舊是底層的人們,在香港這個看上去光鮮的地方隱藏的無限卑微的生命輪廓與痕跡。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許鞍華拍的第二部天水圍題材的電影。上一部是《天水圍的日與夜》,講述了一對母子與鄰居奶奶相依為命的故事。
  • 逃不出的天水圍,回不去的大嶼山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與《三夫》中的香港邊緣女性
    她對女性形象的細微刻畫,對女性心理的細膩展現,都展現出其對女性所面臨婚姻家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思考,而《天水圍的夜與霧》,採用倒敘形式,影片開頭便展現案發現場,讓受害者王曉玲的鄰居及生前好友去回憶那些有悖常人人性的片段鏡頭,結構看似零散,卻形散而神不散,讓一個個片段連接成整體,從一個個敘述者驚恐萬狀的表情中展現案件的慘絕人寰,使一群以王曉玲為代表的受害女性形成弱者群像。
  • 深度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悲劇的釀成,不止只有家暴者一人
    而《天水圍的夜與霧》改編自2004年發生在香港天水圍的真實案件,影片以插敘的戲劇表現形式,一段婚姻幸福到破滅的來龍去脈,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相比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留下的陰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窒息感,還有層層遞進的絕望。就像是影片的名字一樣,霧何時才能散去,夜晚何時才能迎來曙光?
  • 《天水圍的夜與霧》:白襯衣下的黑胸罩
    《天水圍的夜與霧》很容易讓觀眾聯想起許鞍華早年的代表作《瘋劫》,同樣的婚姻愛情悲劇、同樣的女性視角敘事——《天水圍的夜與霧》在不經意間向我們提醒:許鞍華是為數不多的堅持到現在還在創作的香港新浪潮主將。
  • 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9)
    導演: 許鞍華編劇: 張經緯 / 羅啟銳主演: 任達華 / 張靜初 / 羅慧娟 / 覃恩美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09-03-22片長: Hong Kong: 122 分鐘又名: Night and Fog天水圍的夜與霧的劇情簡介
  • 《天水圍的夜與霧》:撕開家暴的外衣,是對親密關係的誤解與藐視
    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經濟壓力的劇增以及夫妻雙方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家庭出現家暴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於家暴現象的出現,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反思自身是否對親密關係有正確的認識與尊重,避免家暴現象的產生;對於社會來說,則需要完善對家暴中受暴者的權益保護,打壓施暴者的氣焰。
  • 香港:《天水圍的夜與霧》
    這一例滅門慘案中的夫妻就符合上面的條件,丈夫與妻子年齡差距大,丈夫失業在家,家用拮据。他們生活的天水圍則是香港低收入人群聚居的社區,失業率高,治安條件差。天水圍位於最近突然成名的元朗區西北部,北邊緊鄰香港溼地公園,西北邊就是深圳灣,隔著海灣能夠看到深圳。
  • 《天水圍的夜與霧》 | 一場家暴變滅門的慘劇
    我以為撥開濃霧就能看到光亮找到救贖沒想到我不僅在霧裡我還在夜裡——網友 禾一最近看了一系列的小眾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許鞍華導演執導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更令人駭人聽聞的是本片改編自2004年發生在香港天水圍的真實事件。天水圍,這個被香港遺忘的角落,不僅距離城市中心遠,還是眾多底層小人民聚集的地方,政府80%的公屋都在天水圍搭建。夜與霧,看似毫不相干,但它們都能讓人看不清眼前的事物,都能讓人身處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之中。
  • 《天水圍的夜與霧》:震驚香港的天水圍滅門慘案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這個案件是根據04年天水圍一部真實的案例改編,2004
  • 聞天下丨《天水圍的夜與霧》下的壓迫與反抗
    該片取材自轟動全港的滅門慘案,故事講述中年離異的「港伯」李森在大陸娶了家在四川的年輕貌美的曉玲,一家四口人靠綜援在天水圍生活。··· ···影評:《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影片以香港的社會現實——人口老齡化、過阜新娘等為背景。香港政府的人口政策研究報告中,一方面指出香港的人口正急劇老齡化,另一方面提到隨著內地新移民的增多,香港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長。
  • 2004年震驚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改編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
    創作背景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一名男子殘忍的殺死妻子及兩個女兒後自殺身亡,其中
  • 許鞍華為我們重現了這場人間慘案——《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8年,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後。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轟動,因此2009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第二部《天水圍的夜與霧》得以上映。對比一下兩部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極端。「日與夜」是非常明顯的自然景觀相比之下,「夜與霧」是不清楚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你面對的是「夜」還是「霧」在這兩種景象之間,可以自由自在地轉換所以,當你想要認真的去了解這個秘密的時候,你可能會有點疑惑即使是影片中的阿玲,相信她也會感到疑惑沒有像前篇一樣平淡的故事反覆閃回和小故事讓我看整體阿爾琳的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發生了如果注意到一些細節,就會首先捨棄全部的話題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25 日《天水圍的夜與霧》
    今日主題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英語:Night and Fog)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內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 《天水圍的夜與霧》誰在為家庭暴力推波助瀾?
    曉玲父母:如果曉玲的父母換成其他人,或許曉玲不會嫁給李森,或者不會去天水圍。在曉玲最風光的時候,他們享盡了好處;在曉玲困難的時候,他們還沒弄清楚曉玲的困難是什麼,就把曉玲推了出去。李森跟曉玲去見父母。曉玲父母知道李森是香港來的,並且要給自己裝修房子時,馬上就讓李森喊自己「爸、媽」。
  • 《天水圍的夜與霧》:鄉下妹遠嫁香港,背後的家暴到底有多可怕?
    文/羅小可許鞍華是小編最喜歡的華人女導演之一,她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揭示真實的人性,即使十年過去依然經典。電影是根據2004年香港真實事件改編,有張靜初、任達華主演,是一部既深刻又壓抑的家暴片,獲得了29屆香港金像獎。它講述的是四川鄉下姑娘曉玲想要通過婚姻改變生活,在做妓女的時候遇到香港男人李森,最後定居香港被家暴殺害的故事。
  • 《天水圍的夜與霧》:看起來恐怖吧,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如果說《天水圍的日與夜》是許鞍華給香港底層小人物編織的一出童話的話,隔了一年拍攝出來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一場典型的給底層人物的醒世錄。它用一個真實改編的案件為切入點,在構建和解析底層居民如何應對整個經濟環境萎縮下的困頓和自我平衡。雖然,在內地觀眾看來,這種解析還是站在香港本土居民的立場上,在給自己找理由。
  • 舊影感悟:《天水圍的夜與霧》
    《夜與霧》是阿倫雷乃的名作,後來日本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夜和霧成為人性黑暗的代名詞。許鞍華是我喜歡的導演,她的電影市井和詩意總是能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次也不例外。  一個「小姐」出身的大陸妹王曉玲(張靜初飾演)嫁到了香港,沒有想到香港的李森(任達華飾演)只是一個依靠綜援而生活的「邊緣人」,生活的困頓使得兩個人連發衝突,李森最後殺死了妻兒。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但是,許鞍華顯然試圖去尋找人性的根據,而不是尋找什麼社會根源。人之相遇相知相愛到結成解不開的生死結,這裡面有太多無法透視的盲區。
  • 周末電影之《天水圍的夜與霧》
    香港天水圍發生了一件令人慘不忍睹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