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就是治國平天下

2021-02-08 子眾文化

我發現,人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分別心,總容易好高騖遠,期待著辦件大事情,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一飛沖天。


人的頭頂頂著這樣一個「高大上」的願望,總是不自覺地探出頭去,嚮往著星空,嚮往著成為太陽,嚮往著可以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樣子。



尋尋覓覓,一年又一年。

尋尋覓覓,不斷折騰,憋著一股子氣,

總想著哪天可以揚眉吐氣一把,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就這樣,當歲月就像是殺豬刀一樣閃亮亮地在你眼前晃過。猛然間發現,自己老了,卻啥也沒有完成。

所有的夢想,就像「海市蜃樓」一樣,我們撲過去了,卻撲了個空。


我們以為我們自己為自己的一飛沖天的成就,搭了萬丈根基,到頭來卻發現,啥也沒有,老婆孩子還對自己一肚子的抱怨。



人生常常就像這樣,興衝衝地出發,意氣飛揚地行走,豪情壯志般地指點江山。最終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無數人在落寞裡,感受著人生的無奈。

無數人在躊躇滿志後,感受著自己的無能。



要問為什麼大家的下場會這樣?


答案是,你踩空了!

你沒能明白,修身齊家,就是治國平天下!

修身齊家做到了,才能治國平天下!




你被追「大」障礙了自己的心。

你以為做大事,才是報效祖國。

你以為人不應該被小情小緒所困,人應該追求大情大愛。

你以為「小家」不重要,大家才重要。

你以為「我」不重要,天下才重要。


人在行走江湖的時候,當人撲出去,為了一個「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蒙蔽住了自己的內心的時候,

事實上,他並沒有跨出任何一步!



我常常看到的是,有些40-50歲的中年人,內心狀態依舊是幼稚的,就像個孩子一樣「飛揚跋扈」,他或許一直以為,這個世界要變,而自己是那個改變世界的人。他不明白,真正的改變世界,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當一個人,在發情緒的時候,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只想著把情緒發完再說。那麼這個人,其實就是個孩子而已。


當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也照顧不好家人,又何來的照顧天下人。


當一個人不能明白,心境決定了你所看見的環境。那麼他終其一生,都會被困在自己的知見裡,一輩子看不見真正的世界的樣貌。


當一個人從來不懂得修身齊家的意義。那麼即使他認為他幹了100件「治國平天下」的事情,實際只不過是照貓畫虎。



人的認知鎖住了一個人。

而能突破自己的認知,真真切切看回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才有真正治國平天下的能力。



所以,越是懂得這樣非常質樸道理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勇士。

先正心誠意,再修身齊家,

修身齊家本身,就是治國平天下。


你的內心安寧了,圍在你身邊的人,就能感受到安寧。

你的內心安寧了,世界才有真正安寧的可能性。




唯有你徹徹底底了悟了自己,解決了絲絲縷縷的雜念,你淨化了自己,你才有可能真正淨化這個世界,淨化人世間躁動不安的心靈和慾念。



所以,願意致力於修身齊家的人們,你們很偉大。

你們致力於攻克自己和自己的小家。

就在攻克這個世間最大的難題。那就是「和平」!



加油,繼續前進,我們一起安心走在「修身齊家」的路上吧!但願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更和美!


歡迎你關注子眾文化公眾號,關注我的每日原創


往期原創推薦:


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有可能有「二畝四分地」


重新定義夫妻關係


何以「安家」?


我的婚姻也曾經無數次飄搖,直到我下了一個決定….(寫在情人節)


家有兩小子茁壯成長,談談我的育兒「金木水火土」(5)


婚姻中的「男女平等」,5步曲


阻擋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都是自己的品性




相關焦點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麼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注釋:1、抱:抱住、固定、牢固。2、子孫以祭祀不輟:輟,停止、斷絕、終止。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後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3、長:尊崇。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家、平天下,出自哪裡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 《大學》四五句詳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人生進修的八個階段,被稱為「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什麼是格物致知呢?就是從用心去探尋萬事萬物中存在的本質規律,從中獲取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者方法。在歷史上有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陽明格竹」。
  • 《知否》原著:男兒當懼內,方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別說林姨娘這類妾室讓王氏咬牙切齒了半輩子,便是香姨娘這種老實本分以奴婢自居的、而且本就是王氏為了分林姨娘的寵而抬的姨娘,因為生下了長棟,也刺了王氏的心,雖不曾謀害他們母子,吃穿用度卻常常剋扣。究其原因,不過是齊家重文,子孫皆以讀書考功名為榮,而媳婦卻多娶自軍伍世族,遂導致齊家男兒一代比一代文弱,媳婦倒一個比一個彪悍,如此,懼內便不可避免。到了這一代的齊老公爺(齊衡祖父),竟傳出了「河東獅吼」的「美名」。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的哪個「家」?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的哪個「家」?許多人都理解錯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句常常被人引用的古話,但是,有些引用者並不一定能確解其中的含義,尤其是其中的「家」「國」與「天下」,其內涵就與現代意義上的「家國天下」有所不同。今天,老黃就為會簡單科普一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源於《禮記·大學》。
  • 嘉定婚登發起「修身齊家」計劃-修身齊家,修身,嘉定區,新人,管理所...
    由嘉定區民政局主辦,嘉定區婚姻登記管理所承辦的「禮樂嘉定·讓愛豐盈」主題系列活動之「新家庭修身齊家」計劃日前在嘉定區婚登所開展,鼓勵新人們能夠在成立家庭的同時,展開修身行動,讓「修身齊家」落實到婚後的每一天。據介紹,本次活動在10月中旬就通過微信公眾號「上海結婚」發起線上調查,並結合線下現場採訪,了解新人的需求。
  • 大學者重提「儒學治國論」!到底是封建還魂,還是利國利民?
    對於「儒學治國論」的分歧利用儒學修身,幾乎每個人都會認同,而談起儒學治國,為何會被有些人拿來奉為神明,又被有些人拿來抨擊批判呢?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儒家思想來解決前兩者,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因為對儒學思想的學習理解,才給華夏人民帶來了緊密關係和高度的東方文明。儒學注重「人」,注重人的自我修養,以及以理服人,與人建立一種和諧關係、和諧社會。
  • 「品悟曾國藩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認為,古代君子重視修身齊家,自己修養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強,然後家道振興;與人相處能使他人愉悅、神靈欽慕,然後有眾人前來聚集的景象。修身,簡單地說,就是修身養性。使自己的心境修為在常人之上,而不單單是有一技之長。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正心修身為萬物之本,齊家,家為社會的最小整體單位,如何管理好一個家族、成為宗族的楷模,同樣是一門大學問。
  • 《徵服OL》戰士捲土重來,治國平天下!
    在面臨世界危機的時刻,戰士就是英雄的化身,他們充滿著熱血豪情,用生命守護著自己的家園!近日,《徵服OL》的戰士也將捲土重來!在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後,戰士職業終於要霸氣翻身了!有著治國平天下的決定性力量!
  • 國學學習《中庸》第二十章治國平天下的法則
    國學《中庸》第二十章  治國平天下的法則
  • 人生最大的修養就是懂禮儀、知羞恥、識大體、顧大局!
    修養:修則身,養則德,即修身養德;修養就是修身養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提升自己個人的能力。看是簡單的一句「修身養德」,卻是人生最大的自我修為。修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反映,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五集:修身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五集:修身 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