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晚餐去吃了炸串串,幾個好友坐在一桌,酥脆爆汁的串串配上冰凍的肥宅快樂水,好友之間相互吐槽這一天下來的種種不滿,一整天的疲憊全部消去了。雖然知道油膩的東西對健康不好,卻總是忍不住地想要吃。
明明食物的烹飪方式這麼多種,我們卻偏偏最迷戀油炸食物呢?
仔細數數,一整天的餐桌上,總有各種油炸食物召喚著。清晨起床,都說要吃清淡的好,但是總是管不住嘴,來一份剛出鍋的油條,沾進豆漿裡,也是美滋滋。吃完渾身充滿活力,剛剛的困意全無。午飯到了,鍋包肉,糖醋裡脊都是大家的首選。下午犯困不想幹活怎麼辦?點個炸鮮奶,炸丸子增加下工作動力。晚餐宵夜更是離不開燒烤,炸串串。
炸肉肉,我的快樂源泉
肉,人類的生命之光;油,人類的慾念之火。兩者甫一相逢,便是勝卻人間無數的頂級快樂。
炸雞配啤酒,前幾年大火的「來著星星的你」可算是把韓式炸雞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非要我說的話,炸雞是最能給我帶來幸福感的美食之一了。一口一個酥脆,滿口肉香,吮指回味無窮。常有這種社會新聞:「孕婦為偷吃一塊炸雞與婆婆鬧翻」、「球員中場吃炸雞被取消資格」……即使被媽媽和老師說是垃圾食品,但炸雞仍是不少人無法割捨的那口人間美味。最早對炸雞的回憶是小時候身邊的同學只要過生日比去肯德基慶祝,考了好成績後爸媽獎勵也是一頓肯德基。再大些,開在學校旁邊的小推車賣的炸雞成了我們寢室看劇的好伴侶。後來,看了韓劇後又專門跑到韓餐廳吃炸雞。
雞的做法千千萬,我前幾天說過的白切雞,醬油雞,鮑魚雞煲,還有川菜辣子雞,最深得我心的還是簡簡單單,在油鍋裡滾了幾圈的炸雞。
但是最傳統的,還得數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炸的小酥肉。早年間,冰箱並不普及。把肉、魚等食物,裹上澱粉、蛋液油炸,是延長肉類保質期的一種有效方法。肥瘦相間的五花裡脊,裹上雞蛋澱粉糊,放入五六成熱的油鍋中,小火慢炸,待肥肉炸至透明的狀態,便可撈出,而後等油溫升高後,復炸1分鐘即可。
而我們家過年最重要的還是炸扣肉,家家戶戶都少不了這扣肉。一大清早,外婆就去市場精心挑選一塊五花肉,一定層數要多,肥瘦相間。買回家清洗乾淨。每當炸扣肉,都是熱熱鬧鬧的,好幾戶人家約著一起,支一口大鍋,先是把豬肉用水煮過,撈起來,用工具在豬皮上扎針眼,然後幾家人備上花生油湊成一大鍋。因為炸鍋扣肉的花生油不易保存,為了儘量不浪費油,大家把扣肉炸了後,還會用這些油來炸丸子,炸酥餃。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過年了,在南方,多吃一點油炸的東西就會上火。只有過年的時候是一年中溫度最低的,不易上火。
而且呢,外婆做的甜酸扣肉是我最喜歡吃的菜了。放了梅子的扣肉酸得恰到好處,甜得讓人愉悅。每次家裡的扣肉皮都是我承包的。被扎過針眼又被炸過的肉皮軟滑又有嚼勁,還藏著滿滿的汁。真是讓人慾罷不能。
不說了不說了,說得我又忘了我是吃過炸串串幾個小時後的人了。忍不住要點一份炸雞。突然想起家裡還有幾個土豆,不吃炸雞我可以炸土豆啊!其實炸素菜也非常美味呢,明天我就來說說身邊的炸素菜。我先去廚房炸土豆啦,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