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超外賣訂單量翻倍,如何點外賣更安全?

2020-12-28 中國經濟網

(抗擊新冠肺炎)北京商超外賣訂單量翻倍,如何點外賣更安全?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北京商超外賣訂單量翻倍,如何點外賣更安全?

作者 王慶凱

北京近日確診的多位新冠肺炎患者為餐館服務員、配菜員、廚師。這讓餐館和生鮮市場成為疫情防控重地。

部分民眾居家辦公,讓北京商超生鮮外賣訂單量翻倍,如何點外賣才安全?

餐飲業成疫情防控重點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說,目前確定的病例大多數與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從業人員、新發地市場購物人員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絕大部分病例和外環境陽性標本主要在新發地市場綜合交易大廳。

據悉,北京紅花大海碗、李記川菜首經貿店等餐館均有店員確診。豐臺區花鄉附近的李記川菜的一名服務員6月4日曾和廚師到新發地市場買盤子,6月8日出現症狀,後被確診。

18日下午,剛做完核酸檢測的順義區順家超市工作人員李蘭婷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他們超市今天中午接到通知,全員要做核酸檢測,並且是今天下午立即做。

據悉,目前,北京已開展對市內所有餐飲業從業者的核酸檢測工作。

商超生鮮外賣訂單翻倍

北京市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二級響應級別下不需停產停工,但要下調辦公樓與到崗率,鼓勵遠程、居家等彈性辦公,鼓勵錯峰上下班。

受此影響,北京部分市民開始居家辦公,「復鍋復鏟」。

「近幾日北京熟食外賣單量有所下降」,北京一外賣站點負責人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市民居家辦公,很多人在家自己做飯,不再點外賣,這是熟食外賣訂單下降的重要原因。但與此同時,商超生鮮蔬菜的外賣單量上升較快。

美團外賣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疫情防控升級以來,商超外賣訂單量較日常已翻倍。「6月13日以來,外賣訂單量逐漸增長到了平時的三倍,甚至更多。」

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負責人表示,目前超市線上銷量較高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肉類以及奶類。其中,西紅柿、土豆、黃瓜、常溫奶等總體銷量較高。

實際上,由於北京疫情形勢發生變化,多個菜市場關停,從連鎖品牌超市「點外賣」,成為了市民購買生鮮食材乃至日用品的重要渠道。家樂福馬連道店外賣訂單的增幅,是近期在京各大超市門店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13日起,包括京客隆、家樂福、華冠超市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連鎖超市,在北京地區的外賣訂單數量出現明顯增長,很多門店訂單都突破了平時的兩倍。「這些連鎖超市都有各自的進貨渠道,受菜市場關停影響較小。」

「為保證市民飯桌上的安全供應,我們當天也與平臺上的連鎖品牌超市、食材生鮮商家緊急溝通,確保在售商品均來自正規渠道且嚴格執行了相關檢驗檢疫規定。」美團閃購超市行業負責人說。

如何安全「點外賣」

如何確保外賣食品安全?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在騎手防疫方面,平臺從配送站、防疫設備、知識普及、保障計劃等方面著手,加強配送騎手防護措施和防疫意識。升級配送站點消殺和健康監控。

為保障用餐安全,美團外賣實現了全線路透明追蹤,繼續執行「無接觸安心送」,用戶可與騎手協商將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平臺還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電子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用戶,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

「建議北京餐飲業從業者及外賣員工統一進行核酸檢測,加強自查,保證食品安全,消除消費者顧慮。」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傅華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樣也為消費者消除點外賣的顧慮。

傅華建議,外賣平臺上的餐廳需要通過核酸檢測證明員工和菜品是否健康安全,外賣平臺也應在網頁上為各餐廳設置健康標識區域,讓民眾放心選購。(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低溫天氣催熱外賣經濟,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低溫天氣催熱外賣經濟,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作者:李婷    編輯:王佳堯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1-01-11 08:17
  • 你點過的外賣都回來了 武漢奶茶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
    你點過的外賣都回來了 武漢奶茶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 2020-03-28 06:24:34現場看到外賣訂單不斷。」  長江日報記者採訪獲悉,這兩天,武漢消費者心心念念的星巴克、瑞幸咖啡、小鹿茶、奈雪的茶、喜茶等陸續以外賣形式恢復營業,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連鎖店的外賣也越來越多了。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支付寶平臺上,武漢的奶茶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  外賣騎手陳暢一直堅持在江漢路送外賣。
  • 十大城市外賣排行榜, 什麼菜是外賣之王?
    餓了麼數據顯示,在北上廣深杭五座城市中,一點點和 CoCo的日間外賣訂單量遠超其他奶茶,在成為日間銷量最高茶飲的同時,競品的名字更是在榜單上見不到蹤影。在餓了麼平臺,北方夜間外賣訂單主要集中在20-22點,北京有66%的訂單是在這個時間段派出的,西安市的外賣派單比例在這個時間段也達到了62%。越往南走,夜間外賣下單時間的分布就越均衡。長江沿線的城市在20-22點外賣訂單量大多剛剛超過50%,榜單中最南的兩座城市——廣州和深圳,20-22點的外賣訂單量佔夜間外賣訂單總量的比例也僅有47%和48%。唯一的例外屬於重慶。
  • 復工後外賣訂單大增,火鍋外賣頗受老廣們青睞
    近日,美團外賣通過對全國主要城市春節至復工階段的外賣訂單大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發布了疫期首份《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復工以來,外賣商戶數、訂單量、交易額等指標呈現穩定上升狀態,廣州外賣訂單總量位列全國第二,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上班族的吃飯剛需、「宅家」市民點外賣換口味......外賣業務成為餐飲業收入大頭,餐飲經濟已率先復甦。
  • 美團外賣發布《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
    鞭牛士報導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機關企業陸續復工,餐飲外賣在疫期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逐漸釋放出來,在線商超的新型消費習慣形成,大量需求提振了餐飲從業者的市場信心,更多商戶開始復工復產,經濟開始「回血」。近日,美團外賣發布了疫期首份《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下稱《報告》),外賣數據成為一張客觀反映各城市復工復產和經濟活力的晴雨表。
  • 再惠五點小妙招,教你提升冬季外賣銷量!
    據Analysys易觀發布《中國餐飲商超數位化實踐洞察2020》中2017Q1-2019Q4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數據顯示,受氣候因素影響,每年Q1外賣市場交易額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季度的外賣交易額都在不斷攀升。
  • 大過年的,究竟誰還在點外賣?揭秘春節外賣消費不降反升6個真相
    ▌二三線城市春節外賣消費能力顯著提高,蘭州高客單價增幅達25.47% 餓了麼將時間鎖定為2015年春節,調取了北京、上海、南京、濟南、揚州和蘭州六個代表不同經濟和地域差異的城市。從去年全國訂單量變化趨勢來看,2月訂單量相比其他月份略有下降,這與春節過年回家密不可分。
  • 「60後」也開始叫外賣!疫情改變了不少濰坊市民的消費習慣
    「現在每天六七成的市民自取外賣,大部分是為了取餐安全,也有價格原因。」該肉夾饃店負責人說,由於外賣軟體有提點,所以同樣的食物,為了成本考慮,外賣軟體上的餐費比菜單上的貴,自取外賣還能省去外賣員的取餐費。在萬達金街、銀座商城等地,市民手中不再是大包小包的購物袋,而是打包好的餐盒食品。
  • 商超、外賣餐飲準備得怎麼樣?
    大型商場、超市購物袋升級,均為有償使用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的銷售和使用,商超是重要終端。2008 年 6 月 1 日," 限塑令 " 正式實施。" 限塑令 " 明確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膠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 關注外賣食品安全(上)
    核心閱讀:目前,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超4億人次,消費者對外賣餐飲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段時間,本報收到多封讀者來信反映相關問題,並就創新外賣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方式提出意見建議。與此同時,第三方服務平臺、地方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表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有半點鬆懈,應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的前提下,促進外賣餐飲平穩健康發展。
  • 疫情期間外賣如何點單?安全小妙招快點收好了
    根據媒體報導在北京時間6月23日時,某外賣平臺的送餐員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而該送餐員平均每天配送50單左右的外賣,接觸的人員十分廣泛。並且暴露在病毒中的危險也大概率的增加。於是使得大家都十分擔心外賣配送當中會造成病毒傳播。
  • 雨天訂單增多 「路滑注意安全」外賣備註很暖心
    「路滑注意安全」 外賣備註很暖心  廈門日報訊 (記者 陳雅真) 一下子進入速凍模式的廈門,外賣小哥的身影活躍了很多;而田地裡的蔬菜,也大大方方地「享受」著低溫。  外賣  雨天訂單增多 不少買家寫暖心備註  昨日上午,經過一晚的低溫體驗,讓不少市民見識到這次冷空氣的厲害。在廈門仙嶽路,記者觀察到,路上的行人寥寥,出門的市民也都撐著傘,卻依然抵擋不住亂飄的細雨,只得加快腳步。
  • 寒冷天氣催熱外賣跑腿經濟 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嚴海苑 攝)  ●本報記者 嚴海苑  實 習 生 丘婧楠  受冷空氣影響,我市出現持續低溫天氣,很多市民吃飯叫外賣、買菜轉為線上平臺……他們紛紛選擇「宅」家避寒,催熱了梅城的外賣跑腿經濟。  日常用餐和生鮮蔬果「線上購」  昨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記者在梅城多家快餐店門口看到,不少送餐外賣小哥排隊等著取餐配送。
  • 洛杉磯華人商超外賣火雞訂單銷量好 感恩節生鮮火雞「來料加工」
    但受疫情陰影,今年不少華資餐飲商家的火雞準備數量、價格都相對保守,部分傳統餐飲大戶甚至因人手不足暫停供應火雞;不過也有大型餐館訂單超前,外賣熱度反超去年;部分餐飲商家則靈活推出生鮮火雞「來料加工」,為民眾量身定做感恩大餐。根據美國貿易經濟網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火雞供應數量十分充足,且價格平穩。
  • 「辛苦了」「不著急」成寒潮外賣訂單熱詞
    窗外雪花飄飄,窩在室內點一份熱氣騰騰的外賣,成為了不少市民寒潮天的選擇。美團外賣數據顯示,近一周以來,北京、山東、天津等全國降溫明顯區域的外賣單量均有了較大幅度增長,鍋煲類外賣備受青睞,尤其是火鍋杯等「單人鍋」銷量激增。寒冷的送餐路上,騎手們收穫到更多的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和好評。「辛苦了」「不著急」「慢慢送」成為寒冬裡最暖的訂單備註。
  • 星巴克外賣正式上線,它是怎樣解決外賣咖啡痛點的?
    根據此前發布會透露的信息,星巴克的外賣服務將在今年年底前覆蓋 30 個城市超 2000 家門店。用戶通過餓了麼和星巴克app都可以嘗試線上點單。目前,北京提供這項服務的門店有萬達CBD、世貿大廈、望京、中關村和石景山萬達。
  • 外賣三國殺,百度外賣要攜白領以令天下,靠譜嗎?
    如何在「補貼為王」高頻廝殺中剩者為王?此前是團購,後來是打車,這兩年則是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麼、美團外賣相愛相殺,激烈的廝殺下,各家在配送、補貼、食品安全等多方面花招不斷,外賣行業已從當年的春秋諸侯割據走到今天的三國殺。目前,補貼是外賣用戶的最大痛點。我讓編輯在一個外賣紅包群裡做了一個調查:不補貼還吃嗎?大部分的回答是:不吃。這也是外賣大玩家的一個魔咒。
  • 外賣平臺取消訂單行為是否構成欺詐
    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扎斯公司)是餓了麼平臺的運營者,因取消了消費者周某的外賣配送訂單,一度被一審法院認定為構成欺詐,被判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二審判決明晰了外賣平臺取消用戶訂單的行為性質,有助於劃分故意欺詐行為與非惡意違約行為之間的界限,在充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避免給平臺帶來過重負擔,值得充分肯定。
  • 「宅家吃火鍋」引發商家暗戰 火鍋外賣和商超火鍋節等蓬勃發展
    火鍋外賣崛起 宅家享受店內品質數據顯示,雙11期間,盒馬火鍋鍋底同比去年日均銷量翻番,其中近7成訂單來自線上。傳統餐飲企業、上遊食品公司等也聞風而動,紛紛瞄準火鍋外賣市場發力。從行業來看,無論從營收規模,還是消費者的餐飲消費需求,火鍋都已成為公認的餐飲第一大品類。但在整個外賣領域,火鍋仍然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
  • 外賣平臺奶茶訂單量創今年新高 都是這個梗引起的?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4日電 (常濤 林琬斯)餓了麼今日公布數據顯示,昨日(9月23日)平臺奶茶果汁品類整體訂單量創下今年最高值。這或許與近兩日引發熱議的刷屏話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