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共有33部市民自創劇目參與「市民戲劇競演」單元。短短9天,方寸舞臺之上,承載了劇迷們的熱愛和夢想;不大的劇場裡,滿滿當當地都是快樂和溫暖。
來到這裡,意味著把自己的身份忘在劇場之外。沒有人會因為年齡、職業、性別這些標籤定義你,當走進劇場,站上舞臺的那一刻,你就是演員,是那個戲中人。
在今年市民競演的舞臺上,有一個隊伍來自「中福會兒藝馬蘭花少兒藝術團」,這個由小學生和老師組成的劇組吸引了觀眾和評審老師的目光。他們最大的五年級,最小的三年級,為大家帶來了一部原創兒童音樂劇《超級小學聲Ⅱ》,孩子們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己,釋放光芒,精彩的表演收穫了掌聲無數。
2019市民戲劇競演回顧第五期,就由來自「中福會兒藝馬蘭花少兒藝術團」的鮑老師和靳老師來聊聊排練一部兒童音樂劇的背後故事,講述和孩子們相處,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戲劇樂趣的故事。
馬蘭花少兒藝術團隸屬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建團於2006年,藝術團以戲劇為主,兼有舞蹈分團和歌舞班組成,是綜合性的少兒藝術團體。在團小演員近兩百名。多年來,馬蘭花少兒藝術團始終遵循宋慶齡先生的兒童教育理念,以藝術教育為主,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文化演出,讓團員多出鏡、多展示、多交流。藝術團更注意德育滲透和健康人格塑造,在培養青少年興趣愛好,提高藝術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藝術團學生參演了《我和我的祖國》、《十月圍城》、《葉問3》、《長江七號》、《小爸爸》、《詠春》.等十幾部影視作品;參加了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上海國際兒童戲劇節、臺灣戲劇季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營啟動儀式、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展示暨京津滬渝優秀群文作品展演等活動,小演員們的演出足跡遍布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藝術團自成立以來,也積累了如《小鴨和他的狼爸爸》、《陶罐和鐵罐》、《木頭城的歌聲》、《重返森林》、《我們的五三班》、《超級小學聲Ⅱ》等幾十個經典兒童劇作品。
《超級小學聲Ⅱ》作為馬蘭花劇場修繕後的開幕劇,4月6日在馬蘭花劇場首演成功,隨後馬蘭花少兒藝術團攜劇登上了靜安戲劇谷的市民競演舞臺。
星光小學裡的孩子們在高壓管理下,學習刻苦,生活井井有條沒有一絲差錯。然而一次合唱比賽的選拔,打破了一個班級的寧靜。想要獲得合唱比賽的勝利,就要瞞過家長和老師偷偷進行排練。可是就在比賽前夕,孩子們的計劃暴露了,家長和老師暴跳如雷……
這部戲的導演徐宏藝,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位90後的新生代導演,《超級小學聲Ⅱ》是他的原創作品,全劇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出發,真實反映了現代孩子的一種學習、生活狀態,講述了現在孩子們的學業壓力、描繪孩子,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矛盾,全劇活潑生動,幽默詼諧;同時這不只是一部「演給兒童看」的劇目,對我們老師,家長也同樣有著啟迪和共鳴。
該劇的小演員們都是幼兒園中班就進入中福會兒藝藝校「藝術實驗班」學習,兩年畢業後考入馬蘭花少兒藝術團,他們最小的三年級,最大的也才五年級。雖然小朋友們年齡不大,但卻擁有豐富的演出經驗,站在臺上的架勢儼然是一幅「老戲骨」的模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飾演戴胖胖一角的王子春同學,在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奪冠」單元中飾演了調皮可愛的「小胖」。
《超級小學聲》從創作到排演,經歷了近半年時間。小演員們從寒假開始接觸劇本、了解角色和劇情,三月開始了正式的排練。與白領演員不同的是,孩子們還有學校功課和課餘輔導班,怎麼協調排練時間就成了一大難題。
「藝術團每周的上課時間沒法用,因為藝術團還有其他的排演任務,排練時間只能另外找,要儘可能協調孩子們的上課時間。但是實在協調不開的,家長也非常理解,會優先我們的排練。有的家長可能提前定了旅遊的計劃,也會為了孩子取消行程,讓他能夠專心排練。」
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兩位老師最常提及的詞句。
就像是劇中所講述的:學校課業壓力重、父母望子成龍、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被打壓,如何平衡興趣與學業,家長與孩子如何溝通,是每個家庭的必經之路。
然而與劇中家長不同的是,藝術團小演員們的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排練和演出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和支持。「孩子們一直在我們這裡上課,這裡的老師也非常專業,家長們也信任我們,所以遇到什麼事也願意溝通和配合。」
偶爾有家長對排練日程表示不滿,孩子們就會主動去和父母溝通:「這個是我喜歡的!我不會耽誤學習的!」,有時候還會對父母撒嬌:「你生氣了老師不讓我演了怎麼辦嘛~」
孩子們也爭氣,這些小演員們大多還是班上的班幹部或是學校裡的大隊委,考完試後也會趕緊來跟藝術團老師匯報:「老師老師,我這次考得特別好,我可以繼續留在這裡了!」
這些小朋友們學習努力,排練也認真。
小演員們不像成人演員可以固定時間分批次進行排練,孩子們的排練進度無法掌控,只能規定統一的時間來到排練場。但是有的小朋友可能只是個配角,等兩個小時也排不到他,他們也會乖乖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哪怕有些段落已經排練過很多次,孩子們還是看得非常開心。
有趣的、貼近生活的劇本,導演和老師們盡心盡責地指導和幫助,家長的支持與鼓勵,孩子們的努力與付出,共同促成了《超級小學聲》的圓滿的演出。這部劇的內容貼近現實生活,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許多家長看完後被孩子們的努力和堅持夢想所打動,甚至希望這部劇能夠一直一直演下去。
「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舞臺,讓這部劇和小演員跟大家見面,給他們更多機會去鍛鍊自己和展示自己。」
現在兒童劇類型複雜多樣,但是終歸是玩鬧性質的多,少有真正講「孩子的故事」的兒童劇。好的兒童劇,不應該只是帶著孩子玩玩具,用花哨的裝束吸引孩子的興趣,兒童劇更應該關注孩子們的真實生活,拓展孩子對戲劇的認識。從一部優秀的兒童劇開始,讓孩子們對戲劇產生興趣,參與戲劇學習和表演,以更綜合的方式提升個人能力,戲劇或許不能對學習成績有直接影響,但是戲劇帶給了孩子們更豐富的人生,戲劇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並且與影視所不同的是,舞臺才是戲劇、是表演生根發芽的地方。」
當孩子們站在舞臺上的時候,這也是一個新的,能夠接觸舞臺人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