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團隊凝聚力建設,跨部門溝通,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月16日下午,集團各公司管理崗位的30名同事聚集在了會議室,參加「走出管理迷宮」的團隊培訓。
畫風好像有點不對?地面上貼著的方格,這是啥培訓?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培訓導師林教練道出了真相:「今天,請大家放下筆記本跟手機,我們輕裝上陣,來玩一個有趣的迷宮遊戲!「
經過分組大家分成了A、B兩隊,分別代表A公司和B公司,互為競爭對手。經過各隊的一致推選,大家選出了各自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其餘均為下屬員工。
地面方格代表的是迷宮,兩隊人員分別站在迷宮兩端,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找出唯一一條正確的道路,全體人員順利走出迷宮,成功到達對岸!
清楚了解規則後,遊戲正式開始了。一開始,兩家公司同樣派出記憶力強的員工當開路先鋒,試錯尋路。
隨著大家不斷的嘗試和努力,兩家公司已基本摸索出前面的正確路線。然而面對中間凹凸的岔路,兩家公司卻又迷茫了。好在B公司一名員工當機立斷,走出困境,成功通過, B公司暫時領先。反觀A公司,由於沒有及時觀察對手動向,仍然困在岔路口固步自封,導致進度落後。
經過交流和統一指揮之後,A公司一名善於觀察的員工留意到對手的動向與迷宮路線規律,成功通過。接下來,A公司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出色發揮其職責,一步步指揮剩下員工有序通過,使A公司成功逆襲。
遊戲結束了,大家討論卻更激烈了。不錯,遊戲終歸是「遊戲」,從「遊戲」裡學到的東西才彌足珍貴。這其實相當於一次企業的角色扮演,當你處在不同身份下做出的管理行為也會不同。這裡給大家總結幾點:
一、目標的制定
目標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結合實際情況客觀全面的分析得來;目標更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合適自己符合形勢就好;目標不是定給別人看的,而是最終需要自己依靠努力去實現的。所以誰定的目標誰負責,提前完成獎勵,超時完成扣錢。
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雖然教練一再強調雙方成員不允許說話不允許越界等規矩,可雙方成員在開始並未意識到不守規矩的後果,並不覺得自己的一次犯錯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傷害,然而隨著錯誤的累計,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錯誤卻幾近耗掉企業全部資金。在鐵規面前,看著所剩無幾的資金,大家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三、在其位謀其職
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有的人適合指揮,有的人適合開路,有的人適合執行,有的人適合「動腦」,有的人適合「動腳」。指揮者正確行使指揮權,執行者一切聽指揮,聽指揮者的指揮;只有權責分明,各司其職,才能做到井然有序、臨危不亂。
四、成果思維導向
管理,管的是什麼?理的又是什麼?有人說「管人理事」,但「事」終歸是「人」做出來的,如此,管理,更應該的是「管好人」。作為管理層人員,必須管好下屬的工作狀態與意願度,必須清晰且準確地下達命令;作為下屬人員,必須了解何為「任務」,何為「成果」。管理與執行一併對最終成果負責,善用成果思維,不要最終背道而馳,事與願違。
五、建立學習型組織
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目的:提升組織的凝聚力、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團隊建立之初,必須通過不斷嘗試總結團隊經驗,找對方向;各成員包括上下級之間必須重視溝通協作,不盲目自大,耐心聽取意見,分享成功經驗;同時學會善於觀察,學習對手,爭取走在市場前沿。
編輯丨廣東宏譽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