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室無不對他關愛有加,大清朝最幸運的皇子

2021-01-18 悉力的蝸牛

允袐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5)五月十六日,是康熙最小的兒子。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雍正帝諭旨:「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賦性平和,素為皇考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嘉悅,封為諴親王。」乾隆繼位後,於五年(1740)授以鑲藍旗蒙古都統,十五年十二月,總管鑲白旗覺羅學,十七年授盟長,十八年五月管理御書處,二十八年九月署理宗人府事務,二十一年十二月任玉牒館總裁等一系列軍政要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二月二十日薨世,享年58歲。諡曰恪。

縱觀我國的歷史長河,皇室爭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為了奪位,各個皇子之間都會以命相搏,即使皇子被立為太子也不能保證今後一定一帆風順,隨時有被廢除的可能。九子奪嫡,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就是這最好的說明。

但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最終獲得皇位的雍正完全沒有加害自己的弟弟,反而視其為自己的兒子一般,這其中有何緣故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些這其中的奧秘,看一看哪位人物有如此的運氣。

康熙在62歲的時候,陳氏為他又誕下了第二十四位皇子——胤袐。在康熙的一生中,後宮的嬪妃多的數不勝數,至於陳氏究竟是誰,有何來頭,史書上只是寥寥幾句,蘇州人,陳歧山的女兒,非常非常漂亮,沒有記錄更多的信息。

這第二十四位皇子便是幸運兒,他也是康熙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胤袐,但後來為了避諱帝名將胤袐改成了允袐。

關於陳氏在民間還有一段佳話,當時義大利的馬國賢神父初次見到陳氏時,竟然以為她是天上下來的神女,披著一身紅色的絲綢,清妝淡雅,安靜地坐在湖邊,湖光十色,映照著這位氣質非凡的女子,這種純淨之美讓人流連忘返。

通過這段描述,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陳氏到底有多美,也正因為她的超凡脫俗,年過花甲的康熙對陳氏也是百般寵愛。子憑母貴,既然是康熙的龍種,又是陳氏這等美人的後世,康熙對允袐的寬容、疼愛又與眾不同一些。

除此之外,由於允袐的出生明顯要後於先前的皇子們,所以不僅僅康熙恩寵,就連皇兄們對他也是照顧有加,善意相待。

順治十一年,康熙駕崩,當時的允袐只有六歲。在康熙走後,九子奪嫡的大戲正式上演,皇子們鬥得不可開交。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有這麼一個場景:當時康熙已經昏迷不醒,意識模糊,阿哥們閉口不承認康熙的口諭:將皇位傳給四阿哥,就在這時,允袐站了出來,說出了康熙的遺言:傳位於四阿哥。

當然這是影視劇中的片段,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後來雍正登基後,的確對這位小弟弟倍愛關照,將他與自己的兒子們放在宮裡一起養育,一起輔導四書五經。而允袐是與母親陳氏是怎麼離去的,史書之記載因病而逝,但並沒有詳細描述。

在允袐15歲的時候,雍正已經為他開了先例,讓其參與太廟進行執禮。

到了17歲之時,更是冊封他為親王,在《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中有所記載:「朕幼弟允袐秉心忠厚,賦性和平,素為皇考之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喜悅,著封親王。」

對於雍正的三十多個兒子來說,這位年齡不大的長輩好似哥哥,好似弟弟,也是最早被封為親王的皇室。就連乾隆也有回憶:「諴親王自幼蒙皇考慈祥令在宮中與朕兄弟同學讀書。」由此可見,當時的允袐是多麼被雍正關愛。

後來,雍正將皇位傳給了乾隆,乾隆相比這位皇叔,年齡還稍長一些,對待他自然也是善待有加。允袐被乾隆冊封為鑲白旗蒙古都統,這個官職是一品,比所有的八軍漢旗都要高,也就是說乾隆對其進行了重用,主要負責京城的安全,八旗勁旅,以強半翊衛京師,以少半駐防天下。

允袐的一生共娶了五位妻妾,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的確甚多,但對於皇室來說,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他的福晉是烏雅氏內大臣海芳的女兒。而他的妻妾們共為他生了4個兒子和7個女兒,可以說是合合滿滿,幸福一家。

結語:允袐的一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沒有經歷什麼大的浪潮,更沒有參與過多的勾心鬥角和皇室爭奪。他一生可謂是享盡了齊人之福,小時被康熙寵愛,少時被雍正關愛,正當年又得到了乾隆的重用。這是多少皇子皇孫都不可企及的一種地位。

相關焦點

  • 康熙63歲生的兒子,因年齡小被乾隆當弟弟照顧,三朝皇帝都寵他
    康熙63歲生的兒子,因年齡小被乾隆當弟弟照顧,三朝皇帝都寵他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作為古代最讓人嚮往的一個職業,皇帝的很多孩子其實都是非常嚮往的
  • 康熙63歲生的兒子,因年齡太小被乾隆當弟弟照顧,三朝皇帝寵著他
    為了防止後代再出現這樣的情況,雍正設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將選定好的繼承人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等皇帝去世了再由大臣取出。由此可見九子奪嫡在當時的影響力多麼深遠,讓雍正皇帝都引以為戒。 康熙一共有24個兒子,有九位皇子深陷九子奪嫡的風波,除此之外的皇子要麼早逝,要麼年紀尚小。
  • 允秘:康熙最小的兒子,一生享盡榮華富貴得善終
    說起千古一帝康熙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他的一生太過傳奇,他的子女也是清朝皇帝中最多的。
  • 愛新覺羅·弘曆:清朝最幸運的皇帝,周圍的人都在成就他
    乾隆皇帝,是對清朝很有影響力的一個皇帝,因為他最長壽,實際掌權的時間最長,對清朝後面的發展,起到重要影響。不過後世對他的評價,似乎褒貶不一,有的認為他功績很大,有了他才有了完整的「康乾盛世」。可有的卻認為,清朝就是從乾隆後期開始,便走向衰弱。
  • 清朝最偉大的一位皇帝,他既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原來是這個人
    康熙皇帝十分重視懲罰貪官,康熙無疑是最厲害的。博學多才,而且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親政。康熙他有一種天生的霸氣,有一種足以壓倒一切的威嚴,睿智無比。好像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什麼樣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他還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方針。
  • 康熙最長壽皇子,受乾隆尊敬封親王,為何手握重權卻不參與黨爭?
    歷史上的內鬥事件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古代皇室間的內鬥,這場內鬥在九子之爭中尤為突出。事實上,當初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當上皇帝後,他與其他三兄弟的矛盾就逐漸顯現,以致到了後期發展成三手相殘的局面。並自那一時期起,皇子爭權奪位之戰便逐漸落幕,以至於到了清朝康熙後期力不從心之時,震驚歷史的九子奪嫡之戰便一敗塗地。這場大規模的奪嫡戰爭中,有相當大一部分的王室成員都參與了權力鬥爭。最後他們組成了八爺、四爺兩個黨派,最後由雍正掌管的四爺黨終於取得了勝利,繼承大統之後,他開始大肆清洗那些曾經與他抗爭的兄弟們。
  • 康熙63歲生的小兒子,因年齡小被乾隆當弟弟照顧,三朝皇帝都寵他!
    ,一個被三朝皇帝所寵愛的人,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竟然能有這麼大的運氣,簡直就是大清第一「錦鯉」,那就跟著小編往下看吧。康熙是大清第四位皇帝,所有兄弟中排名老三,六歲就當上了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六十二年。關於康熙我們所熟知的有,生擒鰲拜,削平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西徵漠北,但是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九子奪嫡。他一生共有二十四位皇子,其中最小的兒子胤秘是在六十五歲時得到的兒子,老來得子自然是萬般寵愛,母憑子貴,他的母親也因此升了好幾個階位。
  • 康熙62歲生有一兒子,比弘曆年紀還小,雍正還把他當兒子養
    而這種事情最容易發生在皇帝身上,皇帝妃子眾多,所以兒女也是很多。而兒子之間的年齡差距也是不小。歷史上康熙就曾在62歲生有一兒子,比弘曆年紀還小,雍正還將他當作兒子養。 那麼這個皇子是誰呢?他就是胤秘,他是康熙最小的兒子。康熙晚年得子,所以對這個孩子也很是寵愛。
  • 包衣出身的宮女,卻被康熙喜歡,受雍正尊敬,乾隆22年才去世
    但是萬琉哈氏卻非常幸運的在宮中當值的時候,受到了康熙的喜歡,在26歲的時候,還生下了皇子十二阿哥。但是自古帝王多情,十二阿哥生養之後,就被康熙身邊的侍女,蘇麻喇姑抱在身邊撫養,萬琉哈氏也便被康熙給遺忘了,而且這一忘就是32年,萬琉哈氏從生下皇子被封為定嬪之後,32年的時間裡就沒有再獲封賞,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康熙離世也沒有改變。
  • 為什麼康熙乾隆高壽,雍正50幾歲就去世?因為他有個不好的愛好
    但是在清朝,三個非常有名的皇帝,康熙和乾隆的壽命就是放到咱們現在來說,也算是高壽的。但是中間的雍正皇帝卻只活了50幾歲就去世了。為什麼上下兩代壽命很長,而雍正卻沒有呢?原因就是雍正比起他們兩個有一個更加執著的嗜好。很多人都知道雍正在歷史上來說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他不僅收拾了康熙末年留下來的許多社會矛盾問題,同時也為乾隆後期的盛世打下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 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爭,受乾隆尊敬封親王
    康熙皇帝是兒子最多的清朝皇帝,一生有35個兒子,序齒的有24人,正應正了那句話:「為什麼要生那麼多兒子,因為家裡有皇位要繼承。正是因為兒子生太多,康熙晚年深受奪嫡之事所累,導致朝政在黨爭之下疲敝多生,國庫空虛,留下一個盛世的假象。
  • 康熙皇子眾多九子奪嫡慘烈,乾隆兒子也很多,為什麼沒有問題出現
    清朝時期的康熙和乾隆兩個人在位的時間算是最長的,也是子嗣最多的。生在帝王之家,子嗣越多越容易發生問題。尤其是在康熙晚年的時候,他的皇子們可是為了爭奪這個皇位,不惜手足相殘。而乾隆這一生也是有很多個皇子達到了17位皇子,但是卻沒有出現康熙時期所出現的問題。
  • 她只是一名奴才,卻不小心為雍正生下皇子,乾隆:尊封為皇貴妃
    在清朝後宮史上,有許多出身高貴的名門之女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落得一個悽慘結局,比如說順治廢后與乾隆繼後。相反,有一些出身低賤的女人因生下皇子而獲得高位,甚至被尊封為皇貴妃乃至皇后,比如說康熙後宮的德妃與乾隆後宮的令妃,今天筆者要講的就是一名出身低微的女人,卻幸運地獲得了皇貴妃的名分,她就是純懿皇貴妃。
  • 她是雍正的女兒,被康熙幽禁十年,卻狂生七個兒女,成最長壽公主
    康熙晚年,諸位皇子上演了空前激烈的奪嫡鬥爭,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心繫於山水間的皇四子胤禛勝出,即為雍正皇帝。在這場奪嫡鬥爭中,有一位公主深受其害,既有幾分幸運,又備嘗人生艱辛,真是應了那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如果有來世,相信她不會投生於皇家,這位公主便是雍正朝二公主:和碩淑慎公主。
  • 她是雍正賞給乾隆的丫鬟,封最低等的常在,卻生下最有名的皇子
    其實在皇室也是一樣的,比如說清朝時期,皇帝除了給皇子指配嫡福晉之外,也會賞給皇子一些丫鬟,稱使女。大多數使女會被皇子納為妾室,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雍正賜給乾隆的一名丫鬟(使女),令人意外地是,這名丫鬟卻生下了清朝最有名的皇子,他就是五阿哥永琪。清朝雍正年間,在一次宮女選秀中,內務府包衣額爾吉圖之女珂裡葉特氏成功入選,隨後便被雍正賞給了四阿哥弘曆。
  • 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歷史功績最大?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
    就歷史發展規律而言,康熙寬大、乾隆疏闊,兩者之間就必須有一個整飭弊政的雍正才能將大清王朝推向鼎盛。一定程度上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能代表整個大清王朝的發展史,康熙皇帝「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雍正皇帝「嚴明繼之,整飭弊政、推行改革,創定清朝財政之基礎、鼎盛之開端」;乾隆皇帝「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但晚年的諸多錯誤讓大清王朝逐漸走向衰敗
  • 清朝毫無根基的皇子胤祹,為何雍正不敢惹?其後臺連康熙都要敬著
    康熙皇帝畫像但是在康熙的眾多兒子中,皇十二子胤祹卻是個例外。九子奪嫡之後,大部分皇子都受到了雍正的清算,而他卻安然無恙,一直活到79歲,才離開人世。與此同時,胤祹的母親更是活到了97歲,成為康熙最長壽的妃子。這母子究竟有什麼樣的長壽秘訣?又是什麼原因讓胤祹在九子奪子中安然無恙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她是康熙最顯赫的女兒,被雍正封固倫公主,孫子還娶了乾隆的女兒
    固倫純愨公主生於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母親是康熙朝庶妃納喇氏,即後來的通嬪。通嬪納喇氏原本是一名出身不太好的女子,父親常素保只不過是一名監生,但納喇氏卻有著一副花容月貌,被康熙皇帝看中後納入後宮。康熙朝尤其看重妃嬪的出身,假如出身不好,又不能給皇帝生兒育女,想晉升為貴人都是很難的。不過,納喇氏卻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她在康熙二十四年生下了康熙第十女,序齒為六公主。
  • 康熙63歲生下一子, 雍正拿他當兒子養, 乾隆拿他當弟弟養, 命太好
    康熙在63歲高齡的時候,依舊為大清朝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愛新覺羅·胤秘。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就曾出現過這一幕,一個非常小的孩子跪在晚年的康熙面前,叫他皇阿瑪,這個孩子就是胤秘。
  • 16歲宮女借侍寢,為康熙生下皇子,成為清朝最後有諡號的妃子
    清朝,皇帝或后妃死後會被贈予諡號,以顯示他們一生的美德,然而,並非所有后妃都有資格獲得諡號,比如清朝的皇后和貴妃死後,一般才有諡號,只有貴妃溫僖才享有諡號,能享有諡號的妃位非常少。皇太極後宮的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