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羊肖恩》已經出了6季並且廣受喜歡,事實上這部動畫和中國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阿凡提》採用的是一個技術——定格動畫。定格動畫到底有什麼魅力?
《小羊肖恩》大電影
《阿凡提的故事》
從製作原理上來說,定格和電影同根同源,都利用了視覺殘留效應。定格動畫製作時需要拍攝大量的照片,片中的每一個靜態角色都需動畫師先用模型定位,一個畫面拍好後,由動畫師將對象稍作移動,再拍下一個鏡頭,每次只拍攝一幀,模擬出物體運動的過程,最後將這些照片整合起來,因為人眼的視覺殘留,給人一種畫面動起了的感覺。一般來說要達成最基本的視覺殘留效果至少需要10幀每秒。
費納奇鏡就利用了視覺殘留效應
在電影特效不發達的前期,定格動畫起著重要作用。比如1933年的《金剛》開創了特效片的先河,威利斯·奧布萊恩首次運用了玻璃遮繪加定格動畫的方式打造出了栩栩如生骷髏島。片中金剛用鋁、泡沫橡膠、乳膠和兔子皮毛製作而成,這個模型界的鼻祖在09年的倫敦佳士得以20萬美元的高價被拍賣售出。
1933年電影《金剛》
不過這項特殊的拍攝技法並沒有成為特效專屬,而是演化成一項極其繁瑣的藝術形式。
定格動畫的故事場景往往是一個現實版的微縮世界,繁瑣的製作不適合情節複雜的宏篇巨作,對於創意要求更高,因此也被一些創意鬼才導演青睞,比如這位:蒂姆·伯頓、韋斯·安德森、楊·史雲梅耶。
角色設計、場景設計、光影設計、音樂音效,都決定了定格動畫製作接近於電影製作流程而不是動畫。比如動畫電影《犬之島》做了900多個手工模型,搭建了240多個場景,並且有的場景只出現了3、4秒鐘。
在《犬之島》的專題片中,領略到這是何種精緻的藝術過程。我們看到動畫角色豐富多樣的表情實際需要替換五官配件,在黏土動畫中更為複雜,每拍攝一幀就要把局部切割下來再用手消除痕跡。
黏土動畫製作過程
阿德曼動畫公司是世界頂尖的定格動畫公司,從70年代開始阿德曼公司製作了許多家喻戶曉的角色,比如《月球野餐記》《小雞快跑》、《超級無敵掌門狗》、《小羊肖恩》等,並多次獲得過10多項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
在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早期參創作了大量具有民族風格的定格動畫作品,形式有泥偶、木偶、水墨、皮影、剪紙,視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小蝌蚪找媽媽》《神筆》《阿凡提》,屢獲國際獎項,也被國際動畫界讚譽為「中國學派」,但似乎近幾年這種風格的動畫已經看不見蹤跡了。相反,英國動畫也以定格動畫發家,阿德曼動畫公司卻把這一奧秘延續下來,成為一種藝術特色。
動畫《小熊貓學木匠》
隨著技術的發展,定格動畫的製作方式也與時俱進。比如在《殭屍新娘》中,在人偶頭部加入了裝置機械,通過齒輪咬合去模仿面部肌肉,來改變人偶表情,也有公司運用口型動畫軟體,導入語音後就可以自動調節靜態動畫。《神奇海盜團》是阿德曼公司首部3D黏土動畫,採取綠屏摳像,模型先用電腦設計再用3D印表機列印。萊卡公司製作的《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採取電腦+定格動畫方式。
毫無疑問3D動畫色彩上3D動畫色彩明亮鮮豔,角色動作順暢,而且成本更低,既然現在的定格動畫已經流暢地讓人看不出定格,那麼,為什麼不直接拍攝3D動畫?
事實上,3D列印技術雖然使製作周期大大縮短,角色造型更加細膩,卻失去了材料材質帶來的美感,在黏土動畫中,你甚至可以看清黏土上的指紋紋理,這種特有的真實感是其他效果無法表達的,正是因為這樣才給觀眾一種親切感。
第89屆奧斯卡最佳金像獎動畫提名《西葫蘆的生活》
定格動畫善於運用光影去營造氛圍,由於光源來自真實世界,冷暖光、逆光、剪影都充分強化了場景特質,比如下面這段《小雞快跑》片段,強硬的冷光很容易就把緊張的氣氛帶起來了。
動畫《小雞快跑》
可以說正是這種獨特的真實感和空間感,使定格動畫成為一種質樸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