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在春暖花開的最美時節,造林綠化正當其時。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防疫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防疫條件下做好今年春季造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通知》為各地抓好造林綠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最新要求。
綠色是發展的底色,也是希望的顏色。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我國造出了全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為建設綠色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為持續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的進度,我國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了「到202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全國每年要完成造林任務1億畝以上」的目標。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今年的造林綠化工作受到影響,據國家林草局統計,截至3月10日,全國已完成造林面積1311萬畝,佔全年計劃任務的12.9%,比往年同期降低近2個百分點。如期完成全年綠化目標,造林任務緊迫且繁重。
越是艱難越向前,辦法總比困難多。立足今年「全國計劃完成造林1.0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種草改良草原5194萬畝」的具體目標,國務院嚴格把握疫情防控要求,適時出臺《通知》,讓各地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有據可依、有方可循。「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搶抓春季好時光,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
靈活方式,在「碼上植樹」中深植群眾的生態文明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培育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文明觀念,是提升參與造林綠化自覺性的前提,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石。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方式的高度融合和快速普及,「網際網路+義務植樹」日益成為人民群眾厚植生態文明理念、參與義務植樹的重要選擇。當前,順應疫情防控的形勢,開展「碼上植樹」正合時宜。各地要創新義務植樹形式和方法,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植樹」,引導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安全、有序履行植樹義務,在「鍵對鍵」的組織參與中厚植群眾生態文明觀念,助力造林綠化工程。
統籌謀劃,在分區分時造林中傳承「一任接著一任幹」的實幹哲學。推動造林綠化、建設美麗中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傳承好實幹哲學,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任接著一任幹。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既不能「一刀切」式地按住「暫停鍵」放棄造林,也不能盲目自信全面開啟「重啟鍵」推進造林。要根據中、高、低風險地區疫情防控的具體形勢,分區施策,安全有序開展春季造林綠化。要把握好時機,及時調整、合理安排造林季節,統籌落實春季、雨季、秋冬季造林任務,抓好種苗生產供應,提前開展造林預整地,做好蓄水保墒,為保障造林成效打好基礎,確保造林綠化無「斷點」。
遵循規律,在提質增效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是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的總的價值導向。各地要積極踐行這一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科學規範開展造林綠化,並完善造林綠化後期經營管護制度,保護好造林綠化成果。同時,要發揮造林綠化生態扶貧優勢,組織動員當地農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地就近更多承擔造林綠化任務,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造林積極性,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克服疫情影響,打通「堵點」,防止「斷點」,抓住春季好時光,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任接著一任幹,建成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艾佩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