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湖北造林綠化近1600萬畝 基本實現應綠盡綠

2021-01-09 央廣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彤、汪訓前、通訊員趙輝)1月4日,從省林業局獲悉,全省林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十三五」期間,完成造林綠化1595.6萬畝,超額完成造林綠化計劃任務,基本實現全省宜林地、無立木林地、通道綠化地、村莊綠化應綠盡綠,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作出積極貢獻。

湖北是林業大省,也是生態要省。近年來,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但短板和不足仍然突出。「十三五」期間,按照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省林業系統實施綠滿荊楚行動、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工程,大力推進山區綠化、平原綠化、城市綠化、鄉村綠化、通道綠化,全面打響國土綠化總體攻堅戰。在加大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力度的基礎上,加強封山育林,全省建成國家級森林城市11個、森林鄉村369個、省級森林城市31個、森林城鎮193個、綠色示範鄉村5560個,極大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生態承載能力穩步提升。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湖北園榮獲中國展園特等獎,湖北展區榮獲中國省區市展區銀獎。

良好的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省林業人當好荊楚生態衛士,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中部省份中率先設立3個跨市(州)森林資源監督辦,實現林業資源監管全覆蓋。頒布《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全省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面積從4983萬畝擴大到9616萬畝。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98處,總面積達1977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7.09%,促進了金絲猴、麋鹿、江豚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實施退耕還溼19.16萬畝,溼地保護率提高到51.5%。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2‰,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國有林場和自然保護地未發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災,生態效益顯著提升。

生態好起來,日子美起來。五年來,我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行政審批改革等多項改革,林業發展活力持續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力度進一步增強,產業富民效益驟增。國有林場改革工作通過國家驗收,獲評「優秀」等次。集體林權「三權分置」的「湖北經驗」得到國家林草局充分肯定。省林業局政務服務躋身「全國百優服務大廳」。各級林業部門加強引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建設速生豐產林、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原料基地,發展木本油料、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綠色富民產業,全省林業總產值超4000億元,其中37個貧困縣市實現林業產值1500億餘元,林業直接受益人口達300萬人,2.5萬名困難群眾通過擔任生態護林員實現脫貧,林業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荊楚林業成績單

國土增綠 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595.6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從39.61%提高到41.84%

資源增量 全省森林蓄積量從3.65億立方米增長到4.15億立方米;溼地保有量增加到2175.3萬畝,溼地保護率提高到51.5%;現有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地321個,面積2877.9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10.3%

產業增效 全省林業年產值從2200億元增長到4095億元,國家和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分別增長到25家、446家,已建成林下經濟基地2800萬畝,特色經濟林基地2308萬畝

林農增收 每年精準兌現林業扶貧和惠民資金逾20億元,選聘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擔任生態護林員66877名,林業直接受益人口達300萬人,帶動一大批群眾在山林裡就業、在家門口脫貧

相關焦點

  • 在呂梁山區造林增綠,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鄭二小和他的合作社...
    在呂梁山區、羅霄山區、武陵山區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的地方通過成立扶貧造林合作社,帶動村民植綠增收;有的地方將村民整體搬出自然災害頻發的深山,並藉助發展生態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有的地方利用自然稟賦發展生態旅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這一處處變化,正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不斷奮進、脫貧攻堅的縮影。
  • 邯鄲邱縣全力打造環城「綠享空間」
    按照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要求,2018年秋冬季以來,邱縣按照「林蔭型、景觀型、休閒型」綠化原則,構建「綠帶環繞、綠廊相連、綠塊鑲嵌」的環城「綠享空間」,全面打造環城生態圈。截至目前,該縣在環城周邊植樹造林1萬餘畝,實現了應綠盡綠。
  • 今冬明春湖南省計劃人工造林150萬畝
    搶抓季節 不誤林事今冬明春全省計劃人工造林150萬畝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正值冬春造林最佳時節,記者今天從省林業局獲悉,今冬明春,全省計劃人工造林150萬畝,各地正在抓緊挖穴整地,落實苗木上山,打造高質量造林工程。
  • ...造林綠化收官,2年植樹180萬株,武漢「兩江四岸」變身全景生態綠廊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楊曉雨 通訊員趙旋)12月29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獲悉,武漢長江大保護兩岸造林綠化已收官。歷時兩年,武漢人在總長360公裡的長江和漢江「兩江四岸」,累計植樹180萬株、造林面積2萬畝。
  • 永州:迅速貫徹落實全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精神 掀起造林整地高潮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2日訊(通訊員 蘇吉生 劉秋國)永州市高度重視全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議精神,按省局要求對全市造林綠化工作進行再動員、再安排、再促進、再落實,全市掀起了造林綠化整地高潮。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結束的第二天,市林業局就召開了專題會議,局領導和各科室及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就全省造林綠化現場會精神進行了傳達貫徹,研究部署。
  • 戰「疫」不放鬆,造林不停歇,商城縣「疫」線植綠盼春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羅玉蘭春回大別萬物蘇,老區添綠正當時。3月7日下午,商城縣吳河鄉清塘坳村村道兩旁,近200名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臉戴口罩,正熱火朝天地儘快著挖坑、栽樹、培土、澆水。
  • 「五邊」地塊見「縫」插「綠」 鄉村綠化美化景色怡人
    「今年,青雲店鎮全方位構建綠化美化新格局,以裸露地塊植被覆蓋為『點』,以『五邊地』見縫插綠為『線』,以平原造林為『面』,堅持『一地一設計』,做到『一塊一景觀』,實現『以綠擠髒、以綠擠亂』,打造良好的鄉村人居生活環境。」青雲店鎮林業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 【地評線】荔枝網評:不負春季好時光,造林綠化正當時
    在春暖花開的最美時節,造林綠化正當其時。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防疫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防疫條件下做好今年春季造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通知》為各地抓好造林綠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最新要求。
  • 「北京後花園」多倫:實現「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巨變
    多倫縣政府供圖中新網錫林郭勒7月6日電 題:「北京後花園」多倫:實現「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巨變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中國北方小城多倫縣,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盛夏時節,綠草如茵,行走在潔淨的大街上,空氣清新,這裡儼然一座小花園。
  • 全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在常德召開 「四破四立」推動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記者 朱志姣 通訊員 朱益幟)為推動造林綠化高質量發展,12月10日,全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在常德召開。會議回顧總結「十三五」及2020年全省造林綠化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劍波作工作報告,常德市副市長龔德漢致辭。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2月21日從北京市朝陽區了解到,朝陽區近年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北京城市總規,堅持多元增綠、見縫插綠、精準建綠,逐步建立起「兩環六楔、五河十園、多廊交織」的綠色空間格局。十三五期間,朝陽共新建、改造綠化面積3276公頃,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完成綠道及健身步道建設約96公裡。
  • 「十三五」綠色發展成就|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
    「十三五」以來,我國完成國土綠化面積6.89億畝,完成森林撫育6.38億畝,落實草原禁牧面積12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如期完成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任務。2019年NASA公布的我國森林覆蓋圖像「十三五」期間,國土綠化呈現兩個突出亮點。
  • 【連雲港】灌雲縣:主抓「九大工程」 致力國土綠化
    三是綠美鄉村建設工程。深入推進綠美村莊建設,持續增加鄉村綠化總量,著力提升綠美村莊建設質量,全力保護鄉村綠化成果。重視農田林網建設,結合土地復墾、河溝清淤、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將區內未綠化農田溝、渠、路、堤綠化栽植到位,實現全覆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莊浪:造林加速度...
    近年來,莊浪縣堅持以大地增綠、環境增美、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城區景觀化、鄉村園林化、庭院花園化、城鄉一體化的思路,搶抓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機遇,大力弘揚「莊浪精神」,堅持造林不放鬆,持續綠化不停步,五年完成造林46.9萬畝(其中:生態林31.94萬畝,果樹經濟林14.96萬畝),佔計劃任務41.3萬畝的113.6%。
  • 中國綠化基金會紮實開展「螞蟻森林」項目春季造林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4月28日訊  為認真抓緊抓好「螞蟻森林」項目實施,保障今春造林成效,中國綠化基金會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協調督促各地項目實施單位穩步開展春季造林工作。
  • 看,西平縣春滿鄉村綠滿城--大河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筆者一直關注西平縣國土綠化工作,每去一次,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其綠量增長之迅速、造林機制之創新、群眾生態文明意識之提升,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陽春三月,正是植樹好時節,筆者再次來到西平,透視西平的種樹之道,以期對全省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有所借鑑。    高位推動打一場國土綠化人民戰爭    青風自年年,吹遍天涯綠。
  • 前3月阜陽市植樹造林5.78萬畝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記者近日從市林業局獲悉,根據全省林業增綠增效行動植樹造林進度情況第四次通報,今年一季度,全市植樹造林面積達5.78萬畝,佔省政府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今年前3月,我市各地加強政策扶持,引入造林企業和大戶131個,新培育林業合作組織9個、家庭農場32家,經營主體個數同比增加27個;通過林地經營權流轉完成造林5.32萬畝。全市累計完成造林綠化投資15.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近3億元。其中造林投資2.3億元,道路河流綠化投資4.75億元,重點工程投資7.33億元,生態扶貧、花卉產業等方面投資1.5億元。
  •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生態廊道逐步成型:從一抹綠到一片林
    這裡就是大廠打造的標誌性景觀「萬畝銀杏林」。前來打卡的遊客還真不少。濱河大道和西燕路交叉口的停車場裡,私家車停得滿滿當當,不少都是京牌車。樹陣成行、一望無際,大片銀杏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金黃燦爛,人們迫不及待地步入其中。「這是環京最大的銀杏森林,佔地10086畝,種植銀杏樹近14萬株。」萬畝銀杏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一抹綠到一片林,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廊道正逐步成型
    「這是環京最大的銀杏森林,佔地10086畝,種植銀杏樹近14萬株。」萬畝銀杏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該縣園林綠化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後花園,不斷加快增林擴綠、改善生態環境步伐。目前,該縣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34.4%,城區綠化覆蓋率41.67%,道路綠化普及率100%。潮白河櫻花公園內的楓樹迎風搖曳在廊坊市香河縣濱河公園,大片綠地休閒空間,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吹拉彈唱」的好去處。